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篇一
涼爽的秋風(fēng)趕跑了夏日的浮躁,秋風(fēng)讓我們盡享天高云淡風(fēng)清的熏陶,秋風(fēng)讓五谷給我們帶來豐收的喜悅。時間流逝,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
今年是個特別的中秋,突出其來一場疫情把我們美麗的城市整“生病”了,把老百姓整的心慌意亂的。而那些面對生與死,逆風(fēng)而行的白衣天使不顧一切舍小家,顧大家堅持在崗位上。
這天,嫁附近的姑姑一家回來和我們團(tuán)聚。使這場特別中秋熱鬧了不少,媽媽煮好了飯菜。我坐在飯桌前,心里還是覺得好像少了些什么人。因為有許多親人在外拼搏,無法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過中秋。可是我又想到了那些為國家奮戰(zhàn)白衣天使,為了人民的志愿者,又不由得羞愧。是呀,他們可能也回不了家,也不能和家人團(tuán)聚,我又有什么資格只想自己的家人呢。
吃完飯后,我來到陽臺來賞月。抬頭看向天空,什么都沒有。定睛一看,原來是月亮被烏云遮住了,月亮掙扎著從烏云里透出一點點亮光。心里感想著: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fù)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愿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dá)正面戰(zhàn)場與病毒作戰(zhàn),我們也要做好我們的后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
祈禱以后每年的中秋節(jié)都是平平安安,團(tuán)團(tuán)圓圓,白衣天使也可以回家過個團(tuán)圓中秋。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城市也越來越美好。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篇二
夏天剛走,秋天就來了。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春天播下的希望,就是秋天的收獲;這是一個金色的季節(jié),秋風(fēng)所到之處,便是金色的;這是一個思鄉(xiāng)的季節(jié),月亮一圓,就有無數(shù)游子思鄉(xiāng);這是一個團(tuán)圓的季節(jié),人們在中秋團(tuán)聚,歡喜地度過這個特別的節(jié)日。
中秋節(jié)是親人團(tuán)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和家人吃月餅、品桂花茶、賞秋月。但今年我過的中秋節(jié)和以往有些不一樣,這必須從中秋節(jié)前一天說起。
皎潔的月光照映著大地,一顆顆星星閃耀著。我此時正一個人坐在去老家的巴士上。車上的人都在睡覺,就我一個人抬頭看著窗外天上的圓月,路邊的樹影隨車的移動而模糊不清。這時,我煩悶地回想著一小時前,我自己拿了一個月餅吃,媽媽看到很生氣,說這些月餅是拿來送人的,但我不服氣,于是就生氣的出門了。
到了老家后,我又搭了出租車去了鄉(xiāng)下。下車后,我看了看時間,竟然已經(jīng)一點半了。然后,我獨自一人走到了一座山的山腳下,往上望去,一片又一片的樹林覆蓋著山。我漫步在山間的小路上,山中像似仙境一般的蒙上了一層蒙蒙的霧。忽然,一陣微風(fēng)吹過,我發(fā)覺自己來到了一片綠草地上,于是我坐了下來,開始邊賞月邊吃月餅,只是心中有些難以名狀的感受。
山腰,霧氣在那兒神奇地形成了一條銀色的環(huán)帶,桂花被風(fēng)吹的如雨一般落了下來,陣陣清香鉆入了我的鼻子。不知何時,東方已經(jīng)漸漸出現(xiàn)魚肚白,我明白馬上就要日出了。與此同時,月亮也慢慢隱去。我回到家時,家里的人竟都還在睡覺!
這真是一個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沒有親人,沒有歡聲笑語,沒有世間瑣事,只有我自己、天空、圓月、繁星、草地、湖泊、森林、大山、麥田、小路,以及在那個月明星也不稀的夜晚對親人的思念,思念,還是思念!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篇三
晚上,突然電話鈴聲響了,我連忙跑過去接,原來是爸爸,我問:“爸爸你在干什么?你跟誰在一起過節(jié)的?你在哪?你什么時候回來?”我一下子對爸爸說了好多話,一口氣都說不完,害的爸爸一句話都插不進(jìn)來呀!
過了一會,大姨和姨夫過來了,還有我的小大舅和舅外婆也過來了,頓時,我們這熱鬧了起來。媽媽在燒菜大姨去幫忙,不一會兒,餐桌上端滿了菜,我們一起坐在餐桌上邊說邊吃,可熱鬧了!姨夫下去買了幾瓶啤酒,又買了幾瓶飲料,我們高高興興的把這些啤酒和飲料全喝完了!最后,大家都喝得差點倒下去了。突然,外面響起了“啪啪啪”的鞭炮聲,我們這些人都跑到窗臺邊去看,媽媽想起了今天剛剛買的鞭炮還沒放呢,我們這些人便拿著鞭炮到樓下去放了。
姨夫拿出打火機(jī),往鞭炮那一點,鞭炮就噼里啪啦的響起來!我們又唱歌又跳舞的圍著鞭炮轉(zhuǎn)呀轉(zhuǎn),我們放完了鞭炮。媽媽就把他們送回去了。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篇四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來到了,說到中秋,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句對聯(lián),叫“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這句話道出了中秋節(jié)的自然規(guī)律和它的獨特。正因為它的獨特,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喜慶中。但我今年卻開心不起來。
一早醒來,我就期待著姐姐今天能來我們家和我一起玩,結(jié)果媽媽說:“姐姐今天出發(fā)到學(xué)校,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jié)了。”這句話就像晴天霹靂,打破了我的美好幻想。
記得去年中秋,姑媽全家一早就來了,姑媽做飯燒菜,姑父和爺爺奶奶聊家常,姐姐在電腦上玩游戲。我像一只貓,悄然無聲地走到姐姐身后,“潛伏”在那里,看她打游戲。這是一個我從來沒有玩過的游戲,非常刺激。看到姐姐打敗了一個強(qiáng)勁的對手,我手舞足蹈,好像比誰都高興,看到姐姐被更厲害地對手打敗,我摩拳擦掌,真想自己上去把那個家伙打倒。姐姐早就覺察到我的行蹤,只是不為所動,她笑嘻嘻地說:“明年中秋,我就讓你玩。”我聽了以后,半信半疑,但還是很高興。從此,就盼望著今年的中秋節(jié)快點來到。昨天,我還在計劃如何打敗那個令姐姐手足無措的常勝將軍。沒想到老媽的一句話,讓我一年的等待,付之東流,我有點埋怨姐姐,但也毫無辦法——誰叫姐姐是因為學(xué)習(xí)才失信的呢!我以后一定要讀個杭州的大學(xué),就不用像姐姐這樣都參加不了一些家庭聚會了。
下午,姑父姑媽照例來到我們家,唯獨不見姐姐的身影,雖然早已知道這個結(jié)果,但我還是感覺很失落,眼前總是浮現(xiàn)跟姐姐一起玩鬧的快樂景象。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篇五
這幾天心里頗為不寧,老天也像和我作對一樣,灰蒙蒙的不露一絲藍(lán)天的縫隙。雖然中秋節(jié)在即,卻始終不見新月的影子,不免又想起故鄉(xiāng)的中秋來。
記憶中故鄉(xiāng)的中秋,天空總是藍(lán)得干干凈凈,絲絲縷縷的白云輕輕繚繞,風(fēng)擺楊柳,鳥兒翻飛。收獲過的大地,絲毫沒有空曠沉寂的跡象,人們在地里忙著蛻玉米茬子、澆地、施肥。年輕人拉著漚好的青肥跑在蜿蜒的小路上,一路歡歌笑語。生產(chǎn)隊的打麥場上,高高的谷垛如小山般巍峨,攤嗮的玉米棒子,棒槌似的沐浴在太陽下泛著金光。三五成群的光屁股孩子一頭扎進(jìn)場邊的小河,濺起大片大片的浪花,游出好遠(yuǎn),水鴨子一般又浮出出面,爬上岸來,蹲在橋沿上曬太陽,嘴唇子凍得紫茄子一般。
小時候沒有電,晚上到處漆黑一片,孩子們就盼望著有月亮的日子。每當(dāng)新月來臨,那便是孩子們的天下了。大家早早吃過晚飯,呼朋喚伴走出家門,到大街上捉迷藏,老鷹抓小雞,指星星過魚兒,玩抬閣、背閣、斗拐……大家玩得樂此不彼,總是被大人們幾次三番的喊叫或生拉硬扯,才戀戀不舍的回家睡覺。
故鄉(xiāng)比較偏僻,那時候人們沒有文化,天文知識懂得很少,對于月食,根本不知道是三球的關(guān)系。記得有一年中秋節(jié)晚上,拜罷月亮,我和一群小伙伴正在皎潔的月光下捉迷藏,突然間感覺月色暗了下來,抬頭一看,天空晴朗朗的,月亮卻少了小半邊,不知誰喊了一聲“天狗吃月亮了——”聽到喊聲,全村人出動了,從家里跑出來,拿著盆盆罐罐,鏟子、勺子,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厍弥爸宦沸∨艿酱迥希郎弦蛔咂律希铝恋姆较蛎颓么蠛埃求@天動地的聲音,也許真的把“天狗”震懾了,“天狗”竟然把吞下去的大半個月亮,又一點點地吐出來了!我們看到大大的、包盈盈的、明亮亮的月亮又掛在天空,才心有余悸地跟著大人收兵回營。
那個時代很貧窮,但過中秋節(jié)很隆重。中秋節(jié)中午,每家都要做上一頓豐盛的午餐。女主人束了圍裙,添旺灶火,把大塊南瓜、土豆、豆莢粉條下到鍋里,一會功夫,各種菜肴沸騰起來,濃郁的菜香隨著縷縷炊煙飄出小院,令過路的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猛抽上幾鼻子:“大嫂,做的好飯吧?好香啊!”大燴菜做好了,女主人到場邊拽籃麥秸,用磚擺個火爐,支上個鐵鏊子,烙一沓油餅,再炒些雞蛋。一家人回來了,一手端了菜碗,一手拿了油餅卷雞蛋,邊吃邊往街上走,大柳樹下找個石臺蹲下,張三李四、麻五趙六圍成一圈,邊吃邊噴套兒,那過節(jié)的喜悅和淳樸的鄉(xiāng)情,是當(dāng)今的人們所體會不到的。
因為晚上要供月亮,下午是女人們蒸糖餅的時間。她們把發(fā)好的白面揉成面團(tuán),搟成片,把紅糖一層層夾在中間,擰成個麻花邊,中間用小碗扣成一個個圓圓的圖形,再用蓖麻刷在每個圓的中間按成許多小花,然后勻閃閃的撒上一層籽麻,把糖餅打扮的花溜溜的,再上籠蒸。蒸好的月餅白白胖胖,漂漂亮亮。但是無論孩子們口水滴流多長,母親們是不讓孩子動一動的。因為月亮是圣潔的神,供了月亮,人才能吃。
孩子們盼望著,盼望著,天終于漸漸黑了下來,月亮露出銅盤似的大臉,月中玉兔隱約可見,女主人就忙著把蒸好的糖餅、買來的月餅,還有樹上摘的石榴、蘋果、梨,整齊地擺放在大條板里,放在月亮能看得見的地方,放上一把響亮的百頭小炮,孩子們昂著頭,仔細(xì)揪著月亮,似乎看見玉兔的嘴還在蠕動呢!拜完月亮,女主人留出走親戚用的禮品——十六上午孩子們都去姥姥家換糖餅、送月餅,當(dāng)然,姑姑家也來我們家換糖餅送月餅,這一來一去,濃濃的親情就融匯于月餅之中了——也因此只能把剩下的分給孩子們吃。我家姑姑多,分到最后所剩無幾,母親便把剩下的月餅,你半塊我半塊地分給我們兄妹。我們舍不得吃,拿著月餅用牙齒一點點刮,一點點地嚼,月餅里邊的紅綠絲,黑桃仁,花生仁,冰糖等,讓我們大飽口福,我往往留一小塊藏起來,不讓哥哥看見,第二天再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