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一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下肢爆發力及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電子智能型測試儀器 ,紅外線非接觸傳感器測量,自動測量成績。
3.測試方法
測試學生兩腳自然分開站立,站在起跳線后,腳尖不得踩線。考生兩腳原地同時起跳,不得有墊步或連跳動作。兩次跳完后,記錄其中最好一次成績。
4.注意事項
(1)腳尖不要踏線犯規,跳出雙腳觸地時身體向前,手不要背后觸地,跳完后都要從正前方走出,并繞過紅外測試桿,兩次試跳犯規者視為無成績。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參加測試。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高單杠或高橫杠,杠粗以手能握住為準。
3.測試方法
測試學生跳起雙手正握杠,兩手與肩同寬成直臂懸垂。靜止后,兩臂同時用力引體(身體不能有附加動作),上拉到下頜超過橫杠上緣為完成一次。記錄引體次數。
4.注意事項
(1)測試學生應雙手正握單杠,待身體靜止后開始測試。
(2)引體向上時,身體不得做大的擺動,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動作撐起。
(3)兩次引體向上的間隔時間超過7秒停止測試。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腹肌耐力。
2.場地器材
墊子若干塊(或代用品)、鋪放平坦。
3.測試方法
測試學生仰臥于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于腦后。用腳背勾住測試儀器,以固定下肢。受試者坐起時兩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1分鐘內完成次數。1分鐘到時,受試者雖已坐起但肘關節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精確到個位。
4.注意事項
(1)如發現受試者借用肘部撐墊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時,該次不計數。
(2)兩手指沒有交叉貼于腦后,該次不計數。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
2.場地器材
400米、300米、200米田徑場跑道,地質不限;
電子智能型測試儀器 ,電子感應式測量,自動測量成績。測試學生佩戴感應腕表進行測量。
3.測試方法
測試學生按20人一組,依此類推,尾數組隨后,排隊站在起點線后,聽測試儀器發令聲響后開始起跑。
4.注意事項
(1)如果在非400米標準場地上進行測試,監考員向測試學生報告剩余圈數,以免多跑距離。
(2)監考員告知學生在跑完后應保持站立并緩慢走動,不要立刻坐下,以免發生意外。
(3)測試學生不得穿皮鞋、塑料涼鞋、釘鞋參加測試。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二
認真貫徹兩個《條例》精神,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提高九年級學生身體素質,完成體育中考學生各項任務。
在平時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加強比較差的項目的訓練工作,落實到個人,加強管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增強體質。尤其是耐久跑方面,全體學生要在平時課堂上要認真跑完規定的距離,采取以課帶練,以時間控制的往返跑,加速跑,間歇跑,保證耐力跑的提高。
上肢力量的提高,課堂上有目的的訓練,上肢力量差的,采取盯住完成課的內容,對個別學生利用可用的時間加強輔導,加強單項的鞏固和提高,對他們制定個人訓練計劃,內容,提高成績,避免中考拖后腿,發揮個人成績。
采取周考形式對一周完成的單項,通過考核提高成績,對個別人及時提出技術動作要求,做到不足的地方給予及時的指出來。進行專門的訓練和輔導,從而提高成績,利用午間時間對他們進行訓練計劃項目的監控,提高成績。
技站術的專門訓練!對耐久跑項目,起跑的動作和要領給予要求和強調,對終點的加速跑能力給予提示,強化細節的過程。對沒一個項目的注意點強調和說明,容易錯的地方多想,多練,做到心中有數,在測試中技巧給予細化和說明,幫助學生掌握動作的技巧,提高成績。
訓練時間:
1)(周一——周五)上午7:00——7:20
2)(周一——周五)午間1:00——1:20
總的目的是有針對的對學生的中考項目給予輔導和提高,保證訓練的時間和內容,完成學生體育考試任務。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三
首先要明確列出具體的絕對性評價的指標成績。
我們在跑的項目上,年度內運動成績可能有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800米在15--30秒,立定三級跳遠在0.5-1.5米,專項成績進步要明顯。這是針對那些運動成績好的學生而言的。我們高中生則寄希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為相對性評價,可以把在比賽(和考試)中的名次設定為目標,并與平時的訓練相結合來提高訓練學習的動機。因此比起相對評價而言,絕對評價具有更強的創造成績的意識。
段技術如何發揮或后半段技術特點如何等,都要具體而明確地列出來。
體態方面:身高、體重、胸圍、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韌性、縱跳反應速度。
●根據體質、檢測、醫學檢查結果、設定具體目標。
●心理方面:強化心理訓練,杜絕在重大比賽中發揮失常的現象。
●調整方面:通過各輪次比賽(預決賽)來逐漸提高成績。為達到比賽目標所進行準備活動的內容及比例應體現出來。
明確各訓練期的界別
在年度訓練計劃構成中分為:準備期、比賽(考試)的準備期、比賽期、過渡期(關于上述內容參照年度訓練計劃)。
各訓練期的目標
①準備期(強化階段)
●作為一般的準備階段,需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均衡地發展力量、耐力、速度、技術等。訓練強度不要過大,但運動量要大。
●在理論學習方面,要提高對訓練知識的理解。心理準備方面,這一時期沉著冷靜很重要注重培養學習的動機,尤其是內在的動機(如練習內容的趣味性等)。
訓練環境最好不要總在變化(外部條件如溫度、濕度、壓、訓練器械;內部條件如教練員、訓練手段、方法等)。
●進行身體素質測試、醫療檢查,把握現狀,制定訓練目標。
②比賽(考試)準備期(強化訓練階段)
漸有針對性地實一些相對于比賽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環境的改善,運動成績會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強化訓練等環境的變化。
在訓練后期,比賽(或考試)前,積極參加一些競爭不是很激烈的身賽。在這一時期所得到的成績對將來的比賽很重要。
③比賽(考試)期(保持、調整階段)
調整出良好的競技狀態,并通過訓練,使之保持下去。
●在這一時期要想實現預期成果的條件,是逐漸增大訓練強度、訓練內容的多樣性及合適的比賽次數。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利用參加該時期的其他比賽作為訓練手段。
●在比賽期和(考試)的前半段時間內比賽中,不要害怕失敗,在比中積累經驗,并將其運用于重要比賽,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為技術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地發揮競技能力。因此要提高大賽的發揮能力。在心理狀態方面,要消除不穩定因素,緩解疲勞狀態,具有強烈的自信和求勝欲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氣餒。
●比賽前不要安排兩天以上的完全休息。
(1)準備期
訓練階段……強化階段
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以最大力量的發揮為目標)
耐 久 性……速度耐力(進行超多項距離的速度耐力訓練)
速 度……速度的持續能力—)節奏跑(定時跑)
爆 發……瞬間的爆發力訓練
7月份: 休整期(可根據學生情況調整)
8月份——10月份
周一:力量訓練(按綜合程序表的內容進行較輕量訓練)
周二:耐力跑2400—3200米
周三:力量訓練同周一(加:發展彈跳方面的練習)
周四:耐力跑20xx—5000米
周五:同周一(加:發展速度方面的練習)
周六:休息(或測驗)
周日:休息
[一周的訓練內容比例]
力量訓練——3天(加:發展彈跳方面的練習)
耐久跑——2天
休息——2天(或測驗1天)
冬訓期(11—12月)
周一:間歇跑400~800米
周二:耐力跑20xx——4000米
周三:力量訓練(加:發展彈跳方面的練習)
周四:同周一
周五:同周二
周六:跳躍技術周日:休息
[一周的訓練內容比例]
間歇跑——3天
耐力跑——2天
跳躍技術——1天
休息——1天
冬訓期(1—2月)
周一:短距離的間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
周二:力量訓練(加:發展彈跳方面的練習)
周三:短距離的間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
周四:變速跑練習
周五:同周一(加:力量練習)
周六:起跑后的短距離快速跑(或測驗)
周日:休息
[一周的訓練內容比例]
短距離間歇跑——3天
起跑后短距離快速跑——2天
變速跑練習——1天
休息——1天
春季訓練期
周一:短距離快速跑訓練
周二:跳躍技術,起跑后疾跑
周三:快速跑練習(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
周四:同周二
周五,:伸展運動和輕度準備活動
周六:比賽在長期的運動訓練計劃中,以年為最小單位實施計劃。一年中要有兩次競技高峰,因此訓練計劃應制定兩周期計劃。如果過多參加比賽,會使競技狀態過于平均,使得比賽成績平庸,不會出現大的突破。因此要有目標地參加運動比賽,并在訓練計劃的編排中體現出來。
2、臺階跳[15—20次/組x(5—7)組
3、臥 推3—15次/組x(7~10)組
4、臂彎舉3-15次/組x(5—7)組
5、提拉杠鈴3—5次/組x(5~7)組
快速跑:150米x(5—10)組(高抬腿20米一慢跑20米,反復進行)
慢跑:20~30分鐘
3
周二 :1、 爆發力量訓練:跨步跳 3步x10—20次
2、5步x10~20次
3、10步x10”20次
5、快速跑:150米x(5—10)組(或10
0米、200米障礙跑) 300—400米)x(5—6)組
6、超主項距離的有節奏跑(400米或800米的訓練):
周三:
1、(500~600米)x(5—6)組
2、肌肉力量訓練:深蹲5—10次/組x(5—7)組
3、挺舉7—10次組x(5—7)組
4、臺階跳3~15次/組x(5—7)組
5、腿彎舉3~15次/組x(5~7)組
6、負重坐凳腿屈伸3—15次/組x(5~7)組
7、快速跑150米x(3—5)組
8、漫跑20~30分鐘
周四: 完全的休息
周五: 力量訓練及其他同周一
周六: 爆發力量訓練及其他同周二
周日: 完全的休息
訓練的注意事項:
在長期訓練中為了防止由于訓練而造成的過度疲勞,在進行了4—5周的完全訓練后,要進行一周積極的恢復性訓練,以此來獲得最佳訓練效果。特別是那些訓練經驗少的,無休止的長期訓練會有危險,所以在1—2周的訓練后,應3—4天的調整訓練。訓練的內容比較固定而且有連續性,在短期內不要有大變化。一個訓練日內訓練內容的完成順序:經驗豐富的學生一般為肌肉力量呻爆發速度呻加速跑。經驗少的人為加速跑呻,力呻肌肉力量。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四
全市所有參加初中升學考試的在校在籍學生及社會考生。
測試共三項:
1、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
2、立定跳遠(男女)。
3、男生擲實心球(2kg),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
總分30分,其中每項滿分為10分。
測試時間:5月5日20日。
(一)免試
1、對確實喪失運動能力的殘疾考生,有國家民政部門的殘疾證明,其他因患有嚴重疾病或受傷嚴重不能參加劇烈運動的考生,持市級或以上醫院出據的有效診斷證明以及相關病例和化驗、診查資料,經本人申請、家長簽字、學校審核、旗縣區教育局審核匯總后報市教育局體衛藝科批準后可以免試;免試考生還應提供初中3年的體檢檔案。免試學生中考體質測試成績按18分計入中考升學考試總分。
2、參加市級及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中小學生運動會、籃球賽、校園足球聯賽三項比賽,獲得個人前八名或團體前六名的學生成績按滿分計。由旗縣區教育局在規定時間內將考生提供比賽成績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初中學生在校期間)報市教育局體衛藝科審核,審核通過方可按滿分計。
(二)緩試
因測試前或測試中患病、受傷、女生月經期等原因,經本人申請,經考務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可以緩試。緩試時間原則上安排在本校正式測試后一周進行。因測試中受傷需緩試的考生在緩試時必須參加全部規定項目的測試。
在統一組織中考學生體質測試時,提前安排好具備各項目測試要求的場所,提前對測試所用器材進行安裝調試,確保在測試過程中不出差錯。加強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五
彈跳力:立定跳遠、兔跳、蛙跳、多級跳遠、跳遠騰空步、臺階上下跳、原地縱跳練習。
二、 柔韌性練習:站立體前屈、俯臥臂伸、正側踢腿、懸垂等。
三、 上肢、腹肌、背力量練習:俯臥撐、擊掌俯臥撐、杠鈴抓舉、挺舉。
四、 靈敏性練習:穿梭跑、閃身跑、看信號跑、等。
五、 絕對速度練習:30――50米最大強度底跑、復跑、上下坡跑、順風跑、阻力跑、等循環練習法每周3-4次每次5-6項。嚴格控制時間、次數。一般4-6次為一組,做5-6組。每組結束后穿插幾個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初期以掌握技術和力量為主。循序漸進合理安排負荷量、強度。防止中過渡疲勞和運動損傷。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機體有養工作底能力和機體對運動項目底適應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50-160次。
第二階段:
一、 100米:
1、最大強度底反復跑30――50米。2、接近最大強度的反復跑80――150米。3、最大強度的順風跑、下坡跑20――60米。4、接近最大強度的接力跑60――90米。
練習要求:100米屬于極限運動,一次課總的快速跑量,不能超過800米-1000米。并且要安排在調整后恢復的第一次課中,每次的第一項。切記在疲勞狀態下速度。
二、 800米:1、200-400米段落跑,2――3組。每組3次。2、500――600米段落跑,3――4組每組1-2次。3、800――600――400――200米間歇跑,1-2次1-2組。
練習要求:這個階段強度要比一般耐力強度大,心率可在180次以上,間歇時間以心率降低到每分鐘140次左右為好。同時安排1――2次長距離的越野跑。
三、 立定三級跳遠:1、深蹲跳。2、負重深蹲。3、負重半蹲跳。4、負重弓箭步走。5、行進間單腳跳。
練習要求:學生必須在承擔最大負荷的條件下快速用力完成各項練習,能否合理掌握在快速用力情況下的最大負荷量是影響條約成績的關鍵和重要因素。
第一個月用最大負荷的45%-75%作為負荷量。每個課做10――13次,每次5――7組。
第三階段:原地投擲鉛球:1、臥推杠鈴。2、杠鈴斜板推。3、站立水平推杠鈴。4負重屈肘。等練習要求:負荷量一般采用本人體重的40%-70%。
第四階段:
高考體育加試一般在4月底,最后兩個月的目的和重點是調整和鞏固,要加強大強度的練習。適當減少量和次數,以每周2――3次為佳。取消晨練。
只安排較短的技術練習和柔韌練習。使學生機體不再過渡疲勞的的情況下。下午進行1-2個小時的練習。
賽前飲食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鐘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準備活動。準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后,應做好放松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松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跑結束后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最好穿短跑用的釘鞋。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六
畢業生中考體育考試事關學生升學及身體安全,為確保今年我校中考體育工作的順暢進行,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4月23日,12:40考生集中學校教室;13:00統一坐車出發;13:30到實驗中學,考生下車排隊到職專學校熱身;14:30檢錄,開始考試;15:30考試結束,返程。
組長:
組員:
1.考務組:xxxx及各班主任與帶隊老師。主要負責考務工作:聯系家長、通知學生、組織報到檢錄等。
2.安全組:xxxx及各班主任。主要負責安全工作:預案制訂、來回交通、安全管理等。
3.技術組:xxxx。主要負責技術指導:考試注意事項、考前準備工作等。
主要工作有:
1、聽從學校安排,不得隨意離開崗位。
2、分工協作。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做好學生的服務性工作。
3、班主任考前要向學生強調考試紀律要求,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4、聯系電話:xx校長xx,xx老師xx,xx老師xx
體育訓練工作計劃篇七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發揮考試導向作用,為學生提供多項選擇和多次考試機會,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與健康課,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0xx年全市所有初中畢業生均須參加初中體育與健康學業考試。
20xx年青島市初中體育與健康學業考試,采取過程管理考核與目標效果測試相結合的辦法。過程管理考核和目標效果測試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個等級。過程管理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目標效果測試。
㈠過程管理考核
考核內容:《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大課間與課外體育活動等。
1.體育與健康課成績4分。優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不合格0分。
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4分。優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不合格0分(此成績應與學校上報省教育廳和教育部數據一致)。
3.積極參加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和冬季長跑2分。無故缺勤或因病事假缺勤超過1/3者,該項目不得分。
過程管理考核成績18分及以上的為合格,以下為不合格。
㈡目標效果測試
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規定,確定每個考生必考1項,選考2項,共計3項。3項考試須在半日內完成。
必考項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選考項目:
第二類:足球運球、籃球運球、排球墊球任選一項。
場地器材、測試規則和評分標準按照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規定執行。
考試時間和地點:20xx年4月下旬,考點待定。
目標效果測試每項目10分,總分30分,成績18分及以上的為合格,以下的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