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粥臘八粥篇一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也快到了冬天,這使我想起了去年吃的臘八粥,現在回味,嘴里還有余味呢。
那天是臘八的前一天,爸爸買了紅綠豆,蓮子,桂圓,紅棗,花生米,果仁等,煮臘八粥之前,爸爸問我,要吃甜的還是咸的。八寶粥都是甜的,咸的怎么吃?我不假思索的說,甜的!
爸爸先泡好紅綠豆和蓮子,然后去淘糯米。紅豆和綠豆像是一對好兄妹,一起遨游在海洋里。過了一會后,爸爸叫我把材料洗干凈然后放到電飯煲的里,再放上清水。我問,爸爸,不放糖?爸爸把電飯煲插好,對我說,先放糖會粘鍋,所以等煮好以后再放。
臘八粥要煮一個小時,在這期間要不定期的查看和翻攪,才能保證臘八粥不粘鍋。一個小時之后,爸爸揭開鍋,放進了糖,我再旁邊看了一眼,原來粒粒分明的材料都變成糊糊的棕紅色,跟我以前吃的紅豆湯的顏色一樣,看起來十分好吃,飄出的香味引得我想大快朵頤一番,可爸爸說放完糖還得攪拌煮一會,然后蓋上電飯煲,烹煮五分鐘。
我在一旁看著電飯煲的一縷縷香煙飄出來,鉆進我的鼻子,又從嘴巴出來。
五分鐘終于過去了,我覺得這五分鐘比一小時還要長,像是度分如年。爸爸將插頭拔掉,用勺子盛了一碗臘八粥給我,啊,臘八粥是祈求五谷豐登的,喝著臘八粥,聞著臘八香,希望來年是個豐年。
臘八粥臘八粥篇二
摘要: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臘八粥臘八粥篇三
1月24日是農歷臘月初八,古代稱“臘曰”,俗稱“臘八節”。
在杭州,人們臘八節里沒有喝上一碗靈隱寺熱騰騰的臘八粥,那都不算過了一個完美的臘八節。
這天下午,我通過牛通社“送福進萬家”活動,領了幾份靈隱寺的臘八粥,打算送給那些為我們默默工作的人們。
聽著陳老師的話,我開心極了,因為我覺得自己送對了。保安叔叔每天24小時值班,負責校內和周邊安全防范工作,下雪天還要幫我們校園鏟雪,他們是學校財產和全校師生的第一道安全防線。正是他們的辛苦付出,才有我們安寧和諧的校園。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風撲面而來,但我的心里卻是暖暖的,因為臘八粥雖小,但里面有我們寒冬里及時送上的溫暖和甜美。
臘八粥臘八粥篇四
提起臘八,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我家的“臘八”則是在臘八那天,爸爸撿回家的一條流浪狗。
曾經很多次跟媽媽申請想要養一條寵物狗,但是媽媽一句“要狗沒我,要我沒狗”就把我的想法給徹底打壓了。這次“臘八”的出現,則純屬意外。那天,爸爸到朋友家串門,在朋友家的樓下,發現有條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在爸爸經過狗的身邊時,小狗竟然圍著爸爸使勁地搖著它的尾巴,并用乞求的眼光可憐巴巴地看著爸爸。爸爸繼續向前走,沒想到狗竟然步步緊跟著爸爸。爸爸不由憐惜地蹲下身,將狗抱入懷中。這條狗竟然那么乖巧,一動不動地依靠在爸爸懷里。爸爸急忙在樓下、物業等處尋找狗的主人,沒有找到。爸爸無奈地將狗放下來,想要回家。可是狗竟然又步步不離地跟著爸爸。爸爸不忍,于是只能將這條中華田園犬抱回來了家。我們一家三口經過多番“起名大戰”后,“臘八”則毫無爭議地成為了這條狗的名字。于是,“臘八”使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化一,我家變得更加潔凈了。我家原來總是兩三天才搞次衛生,而“臘八”來了之后,我家必須每天都要擦一至兩次地。因為“臘八”還小,隨地拉尿,如果不搞衛生,則隨時有可能被“臘八”的“地雷”襲擊。所以,媽媽現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地板全部拖一遍。家里地面上也不再亂放鞋子等,否則會成為“臘八”襲擊的目標,使我們享受了干凈整潔的環境。
變化二,我變得更加勤快了。媽媽給定下了“臘八”在我家的前提是,“臘八”的便便必須由我清理。為了“臘八”,我無奈地答應了媽媽。可是“臘八”便便的味道也著實有些讓我難以忍受。我靈機一動,每次清理時,我都帶上了防霧霾口罩。別說,味道果然聞不見了,只是清理時感覺到手里有時候會有熱熱的感覺。
變化三,我家變得笑聲了。平時媽媽一下班進家門,總是問:“兒子,作業完成地怎么樣了?”。現在媽媽一進門,則是:“臘八臘八”。“臘八”總是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就到了媽媽身邊,親昵地親著媽媽的腳,使媽媽不自覺地就笑出了聲。“臘八”很纏人,有時候為了讓我專心學習,需要把“臘八”單獨放在一個房間,我跟媽媽都形容這是關“臘八”禁閉,這必須得需要跟“臘八”周旋一番,才能讓它獨處。“臘八”自然是不愿意被關進“監獄”,每次都是在門上抓撓半天才肯就范。每次“斗智斗勇”結束,我和媽媽都是哈哈大笑,像打了一場大勝仗一樣開心。
“臘八”就這樣徹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所以我愛這個帶給我們潔凈、快樂的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