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金色的魚鉤》的讀后感100字篇一
《金色的魚鉤》主要講的是: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一位快四十多歲的老班長接受指導員交給他的任務,負責照顧三個得了胃腸病的小戰士。沒想到老班長工作非常認真,堅決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他想方設法的給兩個病號找東西吃。一次,他偶然在水里面發現了活魚,他就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彎成了釣魚鉤。釣魚后,做成魚湯給三個小戰士喝。由于食物的缺乏,老班長長久地忍著饑餓,不吃一點兒東西。只要是有一點兒東西,他全都把食物送到了三個小戰士的嘴邊。過了不久,老班長就因長期沒有進食而活活地餓死了。
讀后,我感慨萬分,我發現我的眼眶已經濕潤了。
從這篇課文中,我體會出老班長那種”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高尚品格。老班長在他為了三個小戰士啃魚骨頭、嚼草根,這些東西都是很難咽下口的,但是老班長毅然地把魚湯送給了小戰士們,自己忍受著饑餓的肆虐。
換個角度來思考一下,別說我們餓上十幾天,就是餓上一頓兩頓,都受不了了。何況在那么惡劣、艱苦的條件下,前面兇殘的追兵,地下全都是沼澤,一不小心就有死亡的威脅,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走出草地,然而老班長年紀也老了,營養跟不上,一日三餐跟不上,老班長怎么有精力走出草地呢?
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現了,老班長正在為戰士們尋找吃的時候,他暈倒了。戰士們心急如焚,找了點兒魚湯給老班長喝。但老班長還是決心堅定: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不行了。老班長怎么能說給他喝魚湯是浪費呢?其實他此刻最最需要的就是這碗魚湯,他只是不舍得喝這碗魚湯。可見他的精神是多么的偉大啊!
我相信陳列在革命烈士紀念館里的魚鉤,能夠永恒的留下來;老班長的偉大革命精神能永遠的唱下去!
《金色的魚鉤》的讀后感100字篇二
當我把《金色的魚鉤》整篇文章讀完時,我早已是淚流滿面。文中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幕依然浮現在我的腦子里。
這篇文章寫的是紅軍過草地時所發生的事。主要講了年過半百的老炊事班長為了照顧作者與另外兩位小同志,自己卻犧牲了的故事。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用力的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便皺著眉頭硬咽下去”的時候,我已是悄然淚下。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下一代的成長,更是為了革命的需要,寧愿自己吃盡苦頭,也要讓幾位小同志活下去。那硬如卵石的魚刺,他怎么能咽下去呢?因為他正是靠著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至高無上的革命精神,他默默地承受了一切。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讓苦難的老百姓翻身做主人,過上新生活,這位年老的戰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獻給了祖國!
而我呢,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生活可謂是幸福美滿,如魚得水。但不知為何,我總有那么多不滿,那么多抱怨。讀完這個故事,想起老紅軍,我連漲得通紅通紅,羞愧難當!就說吃飯吧,每天吃飯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種一些飯粒。吃完了飯,飯桌上、地上白花花的一片。早上噴噴香的肉饅頭只挖了個肉餡就讓我扔進垃圾桶了。雖然李紳的《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背如流。可是,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恐怕未知它的深意。
遺憾的是象我這樣的孩子在現在又有多少呀!我們一天浪費的糧食應該可以堆成一座大山了吧!這么一想我不覺內心一顫:紅軍爺爺,我們對不住你呀!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太多的道理。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甚至可以說,中國的解放是有那些死去的戰士換回的,他們為了解放事業,歷盡艱辛,付出了生命。現在,我多么希望那些死去的戰士活過來,讓他們看看,自己所付出的沒有白費,讓他們看看中國美好的未來!同學們讓我們驕傲地說:“我們能做到,做一個健康向上的新少年!”
《金色的魚鉤》的讀后感100字篇三
我,已經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了。在我的腦海中有許許多多難以忘懷的、讓人感動的事。尤其是我們剛學過的一組課文,《再見了,親人》《金色的魚鉤》《橋》。。。。。。最讓我感動的還是《金色的魚鉤》。
當我第一次看這篇課文,一口氣就看了三遍。被老班長的一舉一動所震撼。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傷員過草地,任勞任怨。說實在話,假如是我,可能會把三個傷員留在草地,自己走出去。老班長他沒有,反倒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
尤其是他們把所有的干糧都吃光了的時候。老班長想法設法地為傷員找吃的,找有營養的食物。當他發現水塘有魚時,那喜出望外的高興勁可說就像一個見到糖的小孩。可每次釣到魚他連湯都舍不得喝下一口,而是吃三個傷員吃剩的魚骨頭并和著幾根草根叫一陣子又就硬硬咽下去。他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心潮澎湃。看到這里,我不得不為自己的行為而內疚,就拿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瑣事來說吧。我們時刻想的就是自己,生怕自己受了一點委屈、吃了一點虧,哪怕就是同學間有時為一句話也要大打出手,爭個你強我弱。同老班長相比,我們真的是自嘆不如啊!
到后來,老班長的舉動被發現之后的一段對話,更讓我難以忘懷。老班長,他不就是一位黨員嗎?難道全天下的黨員就真的是“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嗎?我以前對一些黨員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但現在從老班長的言行中讓我倍受鼓舞,讓我對黨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對黨員又多了一片敬意。當最后老班長昏倒在水塘邊——光榮的離我們而去時,我已經是淚流滿面,不知道從何說起。
老班長這種忠于黨、忠于人民寧愿自己受苦、受累,甚至是犧牲自己也要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的高尚品質怎么不讓我感動呢?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了:生命的可貴,不到萬不得以的時候不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當為了人民群眾或國家的利益時哪怕是犧牲自己也是值得的。老班長,您永遠是我指路的明燈。
《金色的魚鉤》的讀后感100字篇四
魚鉤,在我們的生活中既常見又微不足道,然而在那個戰火峰飛的年代,在一位老炊事班長的詮釋下,它可是救活了三個年輕旺盛的生命。
那是1935年的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許多同志都得了腸胃病。“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跟不上隊伍了,指導員就派老炊事班長照顧我們。
茫茫草地,何時才是個頭啊!沒等走過草地,饑餓席卷著“我們”的思緒。老班長為了讓“我們”吃“飽”,摸黑去給“我們”釣魚。“我們”吃得很香,但“我”卻一直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每次都不見老班長吃呢?有一次,我知道了答案,可我卻再也吃不下那碗熱氣騰騰的魚湯了。
已經到了草地的邊緣,可“我們”卻永遠的失去了那個全連最和藹又可親的老班長了。老班長已經走了,他帶走了人們的思緒,卻換來了忠于革命,忠于黨的偉大人格精神品質。
老班長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了:曾有這樣一位戰士,雖然雙手粗糙,卻寫滿了革命者的辛勞;雖然滿眼皺紋,但卻是飽經風霜的寫照……
“我們”把老班長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待革命勝利后,把它送到革命烈士館去,讓老班長看到,我們勝利了,我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這個魚鉤現在已長滿了鐵銹,但我卻認為是時間為它披上了一層歲月的嫁衣。那鐵銹像閃爍的金光,為那充滿著革命色彩的魚鉤添上了一抹歲月的痕跡。
老班長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獻給了無私的革命事業。老班長不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了三個生了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自己卻永遠的留在了那片茫茫草地上。老班長用自己的身軀和意志譜寫這一曲曲生命壯歌。
在今后的道路上,老班長那樸實的神態,娓娓的話語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一道亮線,我永遠都不會忘了那個老班長和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