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土木工程認識實習日記篇一
我實習的公司是陜西鑫聯通信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分公司,公司位于漢中市漢臺區前進東路中段。周末我就和張婷坐車離開西安,公司先為我們安排了住宿。
今天是我正式實習的第一天,早晨來到公司報道,領導安排了一位負責接待的姐姐帶我們熟悉工作環境。姐姐給我們介紹了公司的各個部門,并一一認識了各位同事。由于我們專業知識的匱乏,初期需要學習的東西都差不多,下午就安排我們共同跟著王師傅學習。。
第一天沒學什么專業的東西,主要是熟悉環境,認識同事,很輕松。明天就要跟著師傅好好學習技能了。
20xx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陰轉小雨
早早來到公司,和張婷一起打掃了衛生并且開窗透氣,等待其他同事的到來。九點鐘,王師傅來到公司,我們就被派出去了。師傅帶我們去了漢中很多的街道,像******,給我們打開了路邊的信號箱。箱子里面有很多的線路,錯綜復雜,他很耐心的為我們一一講解。并且告訴我們,這些東西一下自己不住,以后多接觸熟悉了,就會記得了。師傅還帶我們熟悉了一下漢中市。信號箱看起來很復雜的樣子,特意拍了照片,但是我有信心用很快的時間熟悉他。
20xx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雨夾雪
今天師父一來公司,就給我們拿了很多以前從沒見過的設備,因為都是我們以后工作中會見到并且用到的。有路由器,交換機,水晶頭,網線,光纖,consel線等等。他先讓我們自己看,自己認,可惜我們猜錯很多。然后師傅一一介紹了這些設備的功能與一些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先讓我們對這些設備有個初步認識,避免我們將來工作中由于不懂而出一些不該發生的錯誤。
這些儀器設備書本里都有,但我從來沒有認真的記憶過他們,今天感覺到外界對大學生的評價一點也沒有夸張,我們就是什么都不會,在學校都不認真學習。書本上和現實的接觸學習有很大的差別,比在學校學得快多了,今天收獲很大。
20xx年12月20日 星期四 陰
今天被派出去和師傅測試聯通網絡信號。任務安排下來以后,就跟著師傅坐公交來到了紅葉大酒店。看著師傅拿出手機熟練地按了一串數字后,手機上就顯示了一些參數。這些參數有一定的變化范圍,在范圍之類,網絡信號正常,否則,網絡信號就不正常,就需要找人來維修了。正常的話,旁邊的聯通工作人員會在本子上有相應記錄,證明我們來檢測過了。
剩下的幾個測試點就是我們自己操作的,師傅在旁邊看著,不懂的地方再問師傅。今天任務比較簡單,就是一天都在跑,感覺有點累。明顯感覺到沒有前兩天悠閑了,不過學到了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20xx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多云轉晴
今天早晨被安排去聯系曹蔚上元觀工程情況說明簽字,插好公交就趕緊拿著文件出門了,因為人生地不熟,還做錯了車。不過幾經波折,還好最后算是找對地方了,問前臺找到曹蔚后,請他簽了字,又匆匆趕回了公司。下午給大河坎機房整改工程的負責人葉東聯系,詢問整改情況并做記錄,他說已經驗收過了,就又跑出去,拿著文件找葉東簽收。
一整天都在找人簽字,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技術學習,但也了解到了工程上的一些具體步驟,流程。每個人的責任都很重要,一環扣一環,下午回來聽領導說,下周我們被安排去勉縣,主要是去打下手學習,幫不上什么大忙吧。
土木工程認識實習日記篇二
建筑工程實習開始之前進行了部分課程的學習,通過這一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學生對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感性認識,使學生能對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進行思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了解專業課程所涉及的內容,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參觀以及技術人員,指導教師的講解,了解工程的概況,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方案,主要施工過程.并通過實習調研活動,鍛煉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認真,主動的工作作風和學習態度.
今天第一天來工地,工地上的師傅給我們大體的講解了一下,我們明白這個工程是個由6棟小高層組成的住宅小區工程,是典型的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工程,用的模板基本上都是竹膠模板,減力墻200厚,砌塊墻有100厚和200厚兩種。此時還有一部分工人正在綁扎鋼筋.墻體的混凝土已經澆注完成,還用“sbs”改性防水卷材覆蓋著地下室的外墻鋪設一層防水卷材,工地上的工人忙的熱火朝天,因為晚上就要開始澆筑屋面混凝土。
第二天來到工地,沒急著上現場,而是在辦公室看圖紙,那的一個師傅看我再看圖紙就問我你會看圖紙嗎?知道怎么看,再看的過程當中應注意哪些問題么?我一是語塞了,師傅笑了笑就跟我講了應該怎么看圖。師傅說“看圖你要了解結構的柱距、柱網尺寸;柱和梁的斷面、高度和跨度;圍護墻體和柱軸線之間的尺寸關系;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子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以及搭接要求;箍筋的規格、間距、和強度等級;每層柱及柱的配筋量的變化;梁的配筋要求及每層梁及梁的配筋量的變化;板的配筋要求等;了解各層所用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抗滲、抗蝕、防腐等。圖紙的審核主要是為防止一些圖紙的矛盾對施工的影響,如建筑標高與結構之間是否矛盾,管線的安裝對結構是否有影響,圖紙的設計是否能夠實現等。”
今天來到工地,現場在打混凝土,師傅給我們講解了很多關于混凝土澆注的知識,下午我辦公室也查閱了一些書籍,結合在學校課本上學習的知識,讓我懂得了使用插入式振搗器必須掌握的基本要求: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澆筑混凝土一般還必須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時,應按施工縫處理。
今天要繼續澆筑混凝土所以監理要檢查隱蔽工程的驗收,于是我跟著監理來檢驗鋼筋的綁扎和型號以及箍筋的個數是否正確。通過他們的檢驗最主要的問題是支鋼筋的馬凳少了,底層鋼筋的墊塊少,這樣的話要是澆鑄了混凝土了就不能保證混凝土的最小保護層的厚度。有的鋼筋的間距不滿足圖紙設計要求,下午經過項目部安排工人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修正工作。
今天看甲方檢驗鋼筋,發現了不少問題,有的鋼筋并不在放線的范圍里面,于是工人們就強行把鋼筋扭曲放在線的里面,這樣就造成了鋼筋的一次疲勞所以應該截斷重新打孔焊接,有的預留電箱孔洞的四周沒有加附加筋,還有些窗臺梁的兩邊不一般高,超出了允許的誤差范圍,這是由于工人沒有按標準標高施工的原因,經過甲方監督修改,所有的都檢驗合格了才進行下一道工序。
今天來到現場沒什么事,自己到工地上轉悠,看見有在那放線的,就湊上去看了看,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放線是在澆筑的混凝土面上定出柱子和墻的位置,因為墻是豎直澆筑的所以他們既根據在一層墻上的標記在地面上定好經緯儀然后瞄準拿一點直接向上打上一層的軸線。這些都定好后就在屋面上定墻、邊柱、和梁的位置,而且在樓梯和電梯口的邊緣都定二道線,最外邊的一條是控制線是防止裝上模板后把梁的邊線擋住。
一到辦公司看見有一臺水準儀,我一看就說我學過會這個,問他們干什么用,什么時候用,他們說是為了地面找平用的,在柱子四周量出一個統一高度的點,就找到地面的統一高度了,我想那不是很簡單啊,就要求試試,然后那的一個師傅就帶我到這小區的另一個樓上開始用水準儀測量了,試了好幾次不知道為什么柱子的四個邊測的高度都不一樣,所以一點用也沒有,看來還是水平問題,在學校也學了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啊,師傅說還是練得少了,還有就是上學的時候學的不扎實,只學了點皮毛,很郁悶,丟臉了,同時自己也反思了一下,以后不管學什么一定都要好好學,不能太浮躁!
今天周末沒去工地,他們說周末可以不來,我就在家休息了一天。
土木工程認識實習日記篇三
大三意味著我們要開始學專業知識,我也感到再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供我浪費的了。因此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抓緊時間,鞏固基礎知識,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爭取今后能夠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為就業做準備。
我的專業是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是研究射頻無線信號的產生、輻射、傳播、散射、接收和處理的相關理論、技術和工程應用的本科專業。本專業在無線通信、雷達、遙感、遙測遙控、地球物理探測、電子測量、電子對抗、射電天文與無損探測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電磁場與無線技術”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融合,已形成了電磁兼容與環境電磁學、生物電磁學、材料電磁學、地震電磁學等新興邊緣學科,表現出該專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電磁場理論與工程基礎,較強的射頻、微波電路與系統開發能力,也具有很好的通信技術基礎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除高等數學、英語、大學物理等課程外,還有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理論、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天線原理與設計、電波傳播理論、微波技術基礎、微波電路、通信網、通信技術與系統、交換技術基礎等。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內對“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近十年來呈持續快速增長,本專業已成為經濟社會急需且供不應求最為突出的專業之一。本專業具有先進的教學體系及實驗條件,培養的畢業生可到通信、廣播電視、航空航天、遙感、遙測遙控、雷達、電子對抗、電子元器件、資源探測和醫療設備等領域的研究所、公司、工廠和相關部門從事理論研究、工程設計、無線網絡維護、應用開發和技術管理等工作。因此我對本專業的興趣很大,在經過這一周的認識實習后,更是加深了我對此專業的了解,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實習的第一天我們首先開了一個動員大會,然后看了有關專業知識的錄像。從中我知道了無線電的發展史。19世紀末為快速開發的商業無線電和建立業余無線電基礎提供了舞臺, 1873年蘇格蘭人j.c.麥克斯韋爾提出了電磁場理論。德國物理學家h.赫茲于1880年未在對根據麥氏方程所預言的電磁波的發生、檢測及其屬性的測量中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實驗。1897年馬可尼當著英國官員的面,進行了距離超過 2英里的無線電通信。這在當時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偉績。1901,馬可尼用大功率和龐大的天線實現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1904年,當英國人j.a.弗萊明發明了第一個真空二極管“弗萊明真空管”時,一個暗示將來發展的機遇出現了。1906年,l.德福斯特在弗萊明真空管中加了一個柵格網,制成了第一個三極真空管。1913年紐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edwin h. armstrong發明了用電子管工作的再生接受機,到了1915年,這項技術的知識已經得到廣泛普及。這種新型收信機比那時的晶體檢波的靈敏度更高。雖然那時電子管的價格很昂貴,不少愛好者開始用armstrong的設計進行實驗。1921年進行了大西洋彼岸的收信實驗,看小功率的業余無線電信號能否穿越大西洋。實驗最終證實了電波穿越大西洋的可行性。在這之后,許多國家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無線電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建立了不少無線電組織,政府也建立了無線電電臺。1980年3月,fcc最終允許在美國使用ascii碼。這和個人電腦突然增長的現象相符合,并點燃了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對分組數據交換通信和其他數據通信的狂熱追求。電腦也使業余無線電進入通信實驗的新天地,例如,將電腦和電臺連接在一起,可以做出很多年前無法想象的數字技術的通信實驗。看完錄像后,我對無線電的發展有了系統的認識,豐富了我的知識面。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學校的通信展覽館并看了一部關于未來通信設想的科教片。我校“通信展覽館”是于近期順利落成,面積近1000平方米,展覽分“通信·歷史”、“通信·世界”、“通信·未來”三個專題,是一座帶有視覺藝術效果的綜合性展覽館。參觀者通過通信展覽館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通信技術發展、進步的歷程,增加感性認識,同時對南郵辦學60多年來在通信發展和技術進步中發揮的作用有所了解。展覽館內展出的內容從古到今,集歷史與現代于一體,是社會各界和南郵師生員工了解學校、宣傳學校的窗口。在展覽館內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照片,有古時候的烽火臺,最早期的無線電發射機。還看到了交換機,電纜等各類通信設備。除了看到這些實物外,在講解員的解說下,我也簡單的了解了他們的作用和原理。最后還認識了在通信領域取得成就的一些名人和了解了國際電報聯盟的歷史和發展。展覽過后,我們還看了關于未來通信的錄像。看完錄像后,大家都感到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想象。
第三天我們去參觀了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屬下的大型通信設備生產骨干企業,是國家級火炬高新技術企業。作為通信與電氣設備制造商,公司緊緊圍繞國家信息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和諧小康社會戰略,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在業已形成的配線、網絡、無線、電氣四大產業基礎上,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公司將進一步重點做好基礎類產業、應用類產業和集成貿易類產業的發展,體現了主業突出、產品多元化的產業經營格局。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全國所有的省市區,并出口俄羅斯、韓國、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截止20xx年年底,公司資產10億元,高中級工程技術及各類專業人員800多人,在冊員工1800余人。公司是國家數據通信設備和配線連接設備的大型研發和生產基地,通過引進技術、設備、人才及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加速發展。多年來,公司堅持高科技發展戰略,強化質量管理,重視環境、安全健康管理,促進有效管理一體化。公司大批產品獲得國家新產品獎、科技進步獎,其中卡接式總配線架被評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等榮譽,公司其它配線設備、綜合布線設備、接入類設備、視頻會議、工業及民用電器接插件等產品多年來在全國市場名列前茅,深受社會廣大用戶好評。由于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與較好的經營業績,公司連續十多年被評為省、市高新技術企業、質量效益型企業和aaa級信用企業。公司立足于通信和電氣兩大領域,將繼續引領行業技術和市場發展潮流,不斷以優質產品和優良服務滿足社會用戶的需求。在那里我了解了產品的生產,焊接,加工,包裝等流程。首先由自動化機器生產出主板和在主板上打上部分芯片,再通過工作人員的檢查調整芯片間的距離,保證每塊主板上的芯片密度適中。然后交給工作人員安上所有芯片后送入自動焊接設備焊接,通過焊接后還需工作人員進行剪修,將過長的管腳剪掉,如果需要的話還要進行補焊,將不牢固的管腳焊接牢固。通過參觀普天公司,我真實的體會了一下現場工作氣氛,增長了見識,簡單地了解了公司的運作和分工等。為我今后參加工作積累了經驗。
第四天我們去學校本部參觀了微波暗室。微波暗室,類似于光學暗室,不同的是微波暗室要屏蔽的不僅是可見光,還包括其它波長的電磁波。微波暗室就是用吸波材料來制造一個封閉空間,這樣就可在暗室內制造出一個純凈的電磁環境,以方便排除外界電磁干擾。微波暗室材料可以是一切吸波材料,目前以鐵氧體吸波材料性能最佳,它具有吸收頻段高、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等特點。微波暗室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據電磁波在介質中從低磁導向高磁導方向傳播的規律,利用高磁導率鐵氧體引導電磁波,通過共振,大量吸收電磁波的輻射能量,再通過耦合把電磁波的能量轉變成熱能。此外還看到了與微波暗室配合使用的一些儀器,
主要有矢量網絡分析儀、信號源、數字示波器、頻譜儀等。 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大致了解了一下它們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矢量網絡分析儀,本身自帶了一個信號發生器,可以對一個頻段進行頻率掃描. 如果是單端口測量的話,將激勵信號加在端口上,通過測量反射回來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就可以判斷出阻抗或者反射情況。為了能動態地觀察被測信號的頻譜,現代頻譜儀大多采用掃頻超外差式接收方案,利用掃頻第一本振的方法,被測信號經混頻后得到固定的中頻信號,經不同帶寬濾波器后,就能觀察到頻差較小的兩個信號。最后老師為我們講解了用微波暗室測天線參數的步驟及原理,使我們對天線的性能測試有了初步的了解。
短短的一周實習生活過去了,在這一周里我了解了無線電的發展史,深入到了企業去體會,也近距離接觸了微波暗室等專業環境。從中我知道了要想熟練操作使用這些微波儀器和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出色就必須得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總之這次實習對我的幫助很大,它讓我看到了今后的就業方向,讓我清楚了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更加明確目標,努力進取,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就業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