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一
(一)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二)喜歡欣賞文學作品,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師]每年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怎樣的呢?是的,月亮很圓,也很亮。
(出示圖書)我這里有一本書,讓我們一起來念念這本書的名字好嗎?(《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幼兒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樣甜甜的。
幼兒b:也可能就是大餅的味道,成成的。
幼兒c:也可能是沒有味道的。
[師]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動物們是怎么想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師]《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插問)
1.請大家數一數畫面上有幾雙眼睛?(九雙眼睛)能說說有幾只小動物嗎?(九只小動物)
2.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
幼兒a:再找一只小動物,找一只小一點的就可以了。
幼兒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
幼兒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么樣?
幼兒a:這幅畫面讓我感覺很溫馨。
幼兒b:我感覺像躺在媽媽的懷抱里,很溫暖。
幼兒c:這讓我想起了宿泊活動,大家睡在一張大床上,心情很愉快。
4.小魚在想什么?你們認為它說得對嗎?為什么?
幼兒a:小魚也想嘗嘗月亮的味道。
幼兒b:小魚說,水里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
5.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個部分最有趣?
幼兒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兒b:小動物們“疊羅漢”很有意思。
幼兒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動物們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們是怎樣“疊羅漢”的?
7.小動物們想摘月亮,但月亮為什么要輕輕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動物們在做游戲)我們也來玩一玩。
(教師可請幼兒邊復述邊體驗故事主要情節。)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聽一遍這個故事。
(播放配樂故事,引導幼兒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師]如果,讓你們也來摘月亮,你們會想什么辦法?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教師示范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幼兒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飛機去摘月亮。
幼兒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
幼兒c:我要做一架很長很長的梯子。
幼兒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
幼兒e:我希望乘熱氣球去月亮。
幼兒f:我希望月亮是月餅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來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教師可啟發幼兒在區域活動時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
瑞士畫家麥克?格雷涅茨筆下的繪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滿童趣。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嘗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這則故事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嗎?在孩子們的眼里,它像極了一片香噴噴的薯片,還像極了一個誘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忍不拔”“堅持到底”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們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確確實實吃到了月亮,這就是童話故事的奇思妙想帶給孩子的無限樂趣。尤其是故事的結尾,當小動物們嘗到了月亮的味道,一個擠著一個心滿意足地睡著時,一條小魚看著剛才發生的這一切,提出問題了:“為什么它們要那么費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這不是還有一個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邊呀?!边@一情節無疑又激發孩子們更深地去思考和想象……這真是一本既好看,又好玩,還可以讓人動腦筋的故事書。應該講,教師在執教中,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主旨,并力求讓孩子體驗故事的情趣。尤其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上,從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導入,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由此激發幼兒聽賞故事的興趣。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采用了“聽賞一想象一討論一體驗”的方式,預設了一些插問,如“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么樣”,這些插問在啟發幼兒想象的同時,更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并進而體會小動物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1.需進一步正確把握主次線,采用恰當方式演繹作品
這個故事的重復情節較多,講述中教師采用了邊講邊插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但插問要注意詳略得當。我認為重點插問可以放在小動物們“疊羅漢”的情節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展開討論,使幼兒了解動物們“疊羅漢”的順序,感受動物們玩耍時的調皮可愛。次重點插問可以落在小動物們睡著了的情節上,進一步引導幼兒去體現齊心協力的成功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的情緒。
此外,在講述故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處理好語氣語調以及適度的情感渲染。教學中可以請孩子們學一學小動物的話,讓幼兒融入角色體驗“摘”月亮的快樂,獲得語言練習的機會。
2.要注意滿足幼兒對問題討論的需求
從活動現場看,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內容是“疊羅漢”,因此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幼兒對這個情節和畫面進行重點討論,如“小動物是怎么疊羅漢的?”“海龜為什么被疊在最下面?”“海龜會不會被壓死?”結尾時,孩子們對“水中怎么會有一個月亮”尚存疑問,教師在此可以即興組織一次小小的“辯論賽”,讓孩子們各抒己見,借“辯論”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思辨能力,進而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現象“水中倒影”產生繼續探究的熱情。
3.應適當選用樂曲,營造溫馨的欣賞氛圍
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作品,音樂的烘托和渲染,教師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樂曲的選用上,還可再做努力。如當小老鼠“摘月亮”時,配上更加優美流暢的音樂;當小老鼠“吃月亮”時,配上活潑詼諧的音樂;當小動物們“同枕共夢”時,再配上舒緩的夢幻曲。這樣處理,會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增強幼兒對故事情趣的感受。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真想嘗一小口啊!”
夜里,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這么想??墒悄兀还茉趺瓷扉L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有一天,一只小海龜決心去摸一摸月亮。小海龜爬呀爬,總算爬到山頂,月亮近多了??墒?,小海龜還是夠不著。于是,海龜叫來了大象?!按笙?,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到呢!”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這時,月亮想:“這是在和我玩游戲吧!”月亮輕輕地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它叫來了長頸鹿。然后長頸鹿叫來了斑馬,斑馬叫來了獅子,獅子叫來了狐貍,狐貍叫來了猴子……每次都是眼看就要摸著了,可月亮總是會輕輕地往上一跳,月亮又漂遠一點,還是夠不著。
最后猴子叫來了老鼠。
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么個小不點兒,肯定捉不到我的?!痹铝烈呀浲胬哿?,這回它沒有動。
瞧,老鼠先爬到海龜身上,然后爬到大象身上、長頸鹿身上、斑馬身上、獅子身上、狐貍身上、猴子身上,然后……
“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岸嗝疵牢兜脑铝涟?”
小老鼠給動物們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夜幕下,動物們在月亮的陪伴下,美美地睡著了……
這時候,河里的一條小魚看著這一切,怎么也鬧不明白:“為什么它們要那么費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這不是還有一個月亮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邊呀?!边@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二
1、理解故事內容中蘊藏的童趣,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2、在小動物摘月亮的文學情景中,討論并發現疊高的方法。
3、嘗試與同伴一起探究如何“疊高”,初步體驗探索活動中合作的快樂。
1、《月亮的味道》ppt。
2、長方形、正方形、圓柱體等木頭積木。
3、桌子、懸掛的月亮。
1、孩子們,你們都見過月亮嗎?(見過)是的,我們都看見過天上的月亮,那你們吃過月亮嗎?(沒有)如果我們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2、(出示ppt1)我這里有一本書,是和月亮有關的,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吧!這本書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
1、觀察ppt的第2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1)這天森林里來了好多小動物,你來數一數?有幾雙眼睛?(九雙眼睛)有幾只小動物嗎?(九只小動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教師小結:靜靜的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夜空。動物們都仰著頭,望著月亮??吹谜鎸P亩荚谙耄涸铝?,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呢?真想嘗一小口??!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4)你有好辦法讓這幾只小動物能吃到月亮嗎?(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出壘高)。
(5)那么小動物們用到了哪一種辦法呢?觀察ppt3頁(壘高)。
幼兒運用壘高的方式想嘗到月亮的味道,但是這似乎想要夠到月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今天周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來摘月亮的機會,你們想不想去摘月亮呀?
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
(1)設置模擬月亮的高度。
(2)兩人一組,合作運用積木進行“疊高嘗月亮”的游戲。
(3)選用木頭作為材料。
(4)在規定的時間內疊高,以夠到月亮為勝。
交流各組疊高的方法:你們用到了哪些好辦法?談談各自的體會(例如:小心輕放,輪換搭建,共同商議判斷擺放的位置等)。
2、幼兒觀察ppt3頁圖片了解小動物夠月亮的方式“疊羅漢”和規律。
(1)小海龜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竅門是什么?(四條腿縮進身子里,就像一塊大石頭,可以讓大象站穩)
(2)大象是怎樣在海龜背上站穩的?(四條腿并攏)
(3)長頸鹿怎么低下頭,它的好辦法是什么?(可以讓斑馬把兩條腿站在它的脖子上)
(4)獅子和斑馬為什么要換方向站?(使兩邊重量差不多)
(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竅門?(站立起來)
2、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談論:怎樣才能利用現有的材料夠到月亮?(啟發學習他人的好辦法繼續嘗試)
(2)想一想:還能不能找到別的竅門?
(3)在操作過程發生問題時思考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1、疊羅漢能疊那么高,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沒有失敗過?最后小動物們是放棄還是繼續下去?
3、觀察ppt4感受成功的喜悅。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三
1、理解歌詞內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連貫和斷頓的方法演唱歌曲。
2、根據教師的手勢暗示,表現歌曲前后的不同情感。
3、表達與月亮婆婆的親密情感以及快樂情緒。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觀察自己行走時月亮移動的規律。
1、猜謎語,引出月亮主題
——教師:又是彎彎像條船,又是圓圓像銀盆,我走它也跟著我走,我停它也跟著停。
猜一猜這是什么呢?
——教師引導幼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月亮》。
2、學唱新歌。
——教師范唱歌曲。
——教師:歌曲里唱了些神惡魔?
——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注意唱準第三句,第四句句末的休止。
3、引導幼兒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
——教師邊唱歌曲的前兩句,邊用手勢表現月亮婆婆愛護、撫慰小朋友的溫柔之情。
——教師邊唱歌曲的后半句,邊表現月亮婆婆與小朋友做游戲的歡樂情景。
——帶領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用歌聲表現歌曲前兩句的連貫與優美,表現歌曲后半部分的活潑與調皮
——教師用即興動作表演歌曲中前后不同的情緒,幼兒邊看邊唱歌。
——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表演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歡我》
4、音樂舞蹈《蘋果豐收》。
——教師:月亮回家啦,太陽升起來啦!我們幫果園的叔叔阿姨們摘果子吧!
——師生共同隨著音樂,快樂的表演唱《蘋果豐收》。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四
1、通過哼鳴搖籃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過字卡和游戲等初步理解、記憶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唱襯詞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唱法,體驗合作的快樂。
3、感受傣族歌曲獨特的風格。
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歡我、灑、摸、走和停各三張)
星星卡片七張,每張兩個小星星。
磁帶、錄音機、鋼琴
一、哼鳴搖籃曲,,感受傣族風格歌曲的旋律。
1、 我想做你們的媽媽,你們愿意做我的寶寶嗎?(愿意)媽媽的手就是搖籃,搖籃搖,寶寶要隨著媽媽的搖籃怎樣啊?(搖)媽媽的手搖到哪里你的身體就要晃到哪邊。
2、 睡在媽媽搖籃里舒服嗎?可是媽媽看到寶寶的眼睛還睜著呢,媽媽的手摸到誰,誰就要睡著。
3、媽媽搖搖籃時,你聽到什么聲音了?請寶寶們也來唱搖籃曲哄媽媽睡覺。
二、 用字卡引出歌曲,學唱歌曲。
1、 剛才我們睡著了,想想誰會通過窗戶來看我們睡覺呢?我們假裝睡著,聽聽是誰來看我們?(老師清唱)
2、提問:
(1)誰來看我們了呢?為什么要來看我們?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歡我”。
(2)怎么喜歡我的呢?唱第二句,幼兒回答,出示“灑”、“摸”,并做動作幫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這么喜歡我們,還和我們做游戲了,做了什么游戲?仔細聽,唱歌曲后半部分,問:玩什么游戲了?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幾次呢?邊唱邊貼。
3、我們來唱一唱,用歌聲表達月亮婆婆對我們的喜歡。
4、月亮婆婆說你們真能干,現在晚上要用什么聲音唱?
5、真好!一點也沒影響到別人,那白天用什么聲音唱呢?
6、月亮婆婆說誰唱的好聽,她就去摸摸誰?
7、小朋友唱得真動聽,月亮婆婆想要和我們做游戲了,交代游戲規則: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隊,月亮婆婆做什么動作你就跟著做什么動作。
三、用唱襯詞的方法學習簡單的二聲部演唱
1、剛才聲音大了點,把誰吵醒了?出示卡片“星星”,問:星星會干嗎?
2、你聽聽星星會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老師的手會在相應的地方做眨眼的動作。
3、你聽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
錯誤時再聽一遍,問:有沒有發現問題?
4、 我們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動作?(眨眼)每一次連續眨幾次眼?
5、 剛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時候你聽到什么聲音了?
你喜歡用什么聲音?
6、 月亮婆婆的地方我來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們唱。
7、 非常棒!聲音唱得很整齊,還可以用什么聲音唱?
8、 真好聽!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個人聲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聲音不均衡,怎樣就可以均衡了呢?
老師來做指揮,你們都是小小歌唱家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 這遍的聲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沒意見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覺了,讓我們靜靜的.聽著音樂做個好夢吧!老師邊唱邊撫摸每一個孩子的頭。
反思:孩子們在靜謐的氛圍和游戲中愉悅的學會了這首歌曲。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3個新部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優美、歡快的語言,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或課件等。
學生:觀察月亮的變化,把形狀畫下來,并收集有關寫月亮的兒歌。
教學重點
激發閱讀興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書寫4個生字。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計
1、出示課件:月亮的各種形狀圖。
2、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你們喜歡圓圓的月亮嗎?為什么?
4、出示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自主識字,先畫出生字,再把難度的字多讀幾遍,同桌互讀,記住生字。
4、教師采用不同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5、讓學生用生字口頭組詞。(你能給“石、邊、過、還”找幾個朋友嗎?
6、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是個新朋友,應記住它)
7、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些什么?
1、通過自由讀、齊讀、比賽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抓住圓又圓像玉盤,結合有關句子想像體會)。
2、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描述課文內容。
3、根據文意,展開想像,師生交流。(想一想月亮還像什么?)
(1)說說月亮還像什么。(2)畫畫你想像中的月亮。(3)評評,比比,看誰畫得好。(4)賽一賽,看誰最先讀好課文。
1、出示要寫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交流如何記住生字,寫好生字的關鍵點。
2、學生練習,展示評議。
1、課后觀察,什么時候月兒圓?什么時候月兒彎?
2、收集寫月亮的兒歌,全班交流。
3、找《十萬個為什么》查閱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月亮圓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3個新部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優美、歡快的語言,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或課件等。
學生:觀察月亮的變化,把形狀畫下來,并收集有關寫月亮的兒歌。
教學重點:激發閱讀興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書寫4個生字。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計
1、出示課件:月亮的各種形狀圖。
2、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你們喜歡圓圓的月亮嗎?為什么?
4、出示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自主識字,先畫出生字,再把難度的字多讀幾遍,同桌互讀,記住生字。
4、教師采用不同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5、讓學生用生字口頭組詞。(你能給石、邊、過、還找幾個朋友嗎?
6、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是個新朋友,應記住它)
7、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些什么?
1、通過自由讀、齊讀、比賽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抓住圓又圓像玉盤,結合有關句子想像體會)。
2、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描述課文內容。
3、根據文意,展開想像,師生交流。(想一想月亮還像什么?)
(1)說說月亮還像什么。(2)畫畫你想像中的月亮。(3)評評,比比,看誰畫得好。(4)賽一賽,看誰最先讀好課文。
1、出示要寫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交流如何記住生字,寫好生字的關鍵點。
2、學生練習,展示評議。
1、課后觀察,什么時候月兒圓?什么時候月兒彎?
2、收集寫月亮的兒歌,全班交流。
3、找《十萬個為什么》查閱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六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是發生變化的。
2、了解月亮運動的軌跡,知道月亮和太陽一樣也是東升西落。
3、了解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
4、了解觀察月亮的工具——天文望遠鏡,知道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使用天文望遠鏡觀察物體,認知月亮變化的基本形狀。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從使用天文望遠鏡觀察物體,認知月亮形狀變化的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重點:了解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及月亮運動的軌跡。
難點:知道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學會天文使用望遠鏡。
ppt課件、月相盒、簡易天文望遠鏡。
預習要求:
1、觀察天空中的月亮,知道月亮的形狀是變化的。、
2、收集資料,了解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
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聚焦月亮
1、猜謎:明又明,亮又亮,一團火球掛天上。(太陽)
夜晚皎潔一盞燈,時而彎來時而圓。(月亮)
同學們,對月亮有什么認識嗎?(交流)同學們竟然對月亮有這么多的認識,很棒!那今天這節課就來進一步來研究一下月亮,學習月亮的知識。
2、板書課題:
5、看月亮
3、學生齊讀課題。
二、月亮的形狀。
1、同學們看過月亮嗎?你們看過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請你們拿出自己手中的筆來畫一畫,畫出你們看到的月亮。
2、學生畫出自己記憶中的月亮。
3、展示學生畫出的月亮。
4、出示一個月的月相圖,引導學生觀察,從而明白,月亮的形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會發生變化的,從月牙,變成半圓,再變成圓,然后又變成半圓,變成月牙。
三、研究月亮的運動。
1、月亮在天上是怎么運動的呢?也是跟太陽一樣,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邊落下。
2、學生討論交流并回答問題。
3、教師小結:我們現在看到的月亮,差不多就是東升西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實際上,月亮作為地球的衛星,除了繞地球公轉,本身也在自轉。
四、人類探索月亮奧秘的歷程。
1、月亮上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人遙望月亮,卻沒有辦法登上月球去一探究竟,只能想象月亮上的景色。
2、出示嫦娥奔月圖和古希臘月亮女神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了解這兩個神話故事人物。
在中國人的想象中,月亮上住著嫦娥仙子。她帶著一只玉兔,住在月亮的,寒宮里。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樹,吳剛每天都在那砍那棵桂花樹。這就是故事《嫦娥奔月》,與之相連的故事就是《后奔射日》。
在西方人的想象里,月亮上有一個女神,人稱月亮女神,她的名字叫阿爾武彌斯。阿爾武彌斯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是希臘神話狩獵女神,為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3、望遠鏡發明之后,人們憑借望遠鏡,終于看清了月亮的樣子。
4、出示圖片一,引導學生觀察。
教師相機介紹:一百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察了月亮,這幅圖片上畫的人物就是伽利略,他正在用一架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而旁邊的這幅小圖就是伽利略在望天文望遠鏡里面看到的月亮的樣子。
5、出示圖片二,引導學生觀察
講解: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時的情景。請同學們讀一讀旁邊的這段文字。
6、學生自由朗讀旁邊的這段文字,了解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教師介紹:1969年7月21日,格林尼治時間12:56,美國宇航員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終于在月球上印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邁出了人類巨大的一步,至此,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能夠登上月球。但是我國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也可以登上月球。
五、研究望遠鏡。
1、在天文學上,天文望遠鏡是必不可少的。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它對于人類觀察宇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出示簡易的望遠鏡,引導學生觀察。
3、教師介紹望遠鏡的結構以及作用。
(教師指著天文望遠鏡的部件相機介紹)天文望遠鏡上一般有兩只鏡筒,大的是主鏡,是觀測目標所用的,小的叫尋星鏡,是尋找目標所用的,也叫瞄準鏡。日鏡是單獨的個體,是決定放大倍率的物品,日鏡上都會有f值,這目鏡的焦距。
4、望遠鏡的使用方法。
介紹望遠鏡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對準觀察物體。第二步:調整望遠鏡筒身的長短,直到看清楚倒立的圖像。
5、強調天文望遠鏡的使用要領:第一步:對準觀察物體。第二步:調整望遠鏡筒身的長短,直到看清楚倒立的圖像,而不是正像。要注意輕拿輕放。
6、學生練習使用簡易望遠鏡觀察物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觀察情況,并做相應的指導)
7、全班交流自己的觀測情況。
8、小結: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候,要輕拿輕放,按照使用方法正確操作,切忌急躁,以免損壞。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看月亮》,了解了月亮的形狀是發生變化的,指導了月亮和太陽一樣,也是東升西落,并且了解了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還學會了使用天文望遠鏡。下一節課,我們將會學習第六課《數星星》,請大家在課后認真的預習。
月亮的不同形狀(月相)運動軌跡:東升西落使天文望遠鏡的發明及使用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七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并能口頭組詞,能正確書寫其中的4個。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優美、歡快的語言,展開想象。
道具1——月亮 (正面是課文編號,反面即黃色圓月)
道具2——玉盤 (事先作切割暗線,便于撕“碎”)
道具3——小魚(形體各異,顏色鮮艷)
正確認識8個生字,并能按筆順規則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1.閉上眼睛聽一聽,張開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師配樂描述:寂靜的深夜,遼闊的大海,皎潔的月光……)
2.抽生作答。
3.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齊讀)板書課題:月亮圓圓。
(師邊寫邊強調:請看我寫課題,注意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方方正正才好看。)
1.我自告奮勇為大家讀課文,你們愿意聽嗎?請注意生字的讀音。
2.想自己也來讀讀課文嗎?那還等什么,想讀就讀吧!讀的時候別忘了用“○”把生字寶寶找出來。
(生自讀課文,師巡視、提醒:遇到難讀的生字要多讀幾遍。)
3.抽生匯報:你找到了哪些生字寶寶?
4.寶寶真害羞,我們大聲把它叫出來(出示生字)。
5.和生字寶寶打招呼,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1)學生自讀生字—小老師教讀—齊讀。
(2)打亂生字順序,抽生認讀。
(3)給生字組詞—開火車擴詞。
(4)去拼音認讀生字卡。
過渡:生字藏在課文里,你還認識它嗎?
1.(出示課文)大聲讀課文,特別要注意把生字讀準確,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中的月亮是什么樣兒的?(師翻課題牌,出現圓月)
2.第一句:你知道玉盤是什么樣子的嗎?
抽生讀,理解“玉盤”(師貼圖),齊讀。
過渡:圓圓的月亮像玉盤,我們都來看一看。不好了!不好了?。◣煂⒑诎迳系摹坝癖P”輕撕成碎片狀)你們看,玉盤怎么了?
3.第二句:自己讀,想想玉盤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師根據學生回答,貼上小魚、畫上波浪。
4.第三句:玉盤碎了,魚兒怎么辦?
學生抓住“嚇得”、“快逃開”、“一直”,體會魚兒害怕的心情。學生“害怕”地讀一讀。
5.第四句:(引讀)魚兒游開了,又忍不住回過頭來看一看,月亮……
抽生讀末句,我發現你“還是”讀得特別重,為什么要突出“還是”呢?
看著依舊(仍然)圓又圓的月亮,魚兒開心嗎?那就開開心心地讀一讀(齊讀末句)。
6.多么美的月色!多么可愛的小魚!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課文讀給身邊的朋友聽。你想讀哪兒就讀哪兒,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1.(出示圓月圖)課文中的月亮圓又圓,它還像什么?
2.(出示半月圖)這樣的月亮像什么?
3.(出示月牙圖)這樣的月亮呢?
4.我們平時看到月亮還有哪些不同的樣子,它們分別像什么?
句式練習:“的月亮像?!?/p>
常說“月有陰晴圓缺”,就是指月亮在不同的夜晚,都會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樣子。孩子們,只要你們細心觀察,積極動腦,一定會發現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現象。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八
《走月亮》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對童年時代美好的回憶,充滿童真童趣。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習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戶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戲,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趕路,也不是滿懷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說法充滿了詩意。讀著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進一幅如詩、如夢、如世外田園般的畫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小手,走啊走,走過村頭,走過大道和小路,走過小溪和水塘,走過溪岸和拱橋,走過果園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靜,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蟲鳴、鳥飛、溪流、人語,無不充盈著溫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語言優美,如詩如畫,很容易使學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體驗,激起孩子們愛的漣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華,與作者產生共鳴。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本文時,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設情境,品讀感悟,使學生不僅感悟到溫馨、快樂、幸福的親情美,而且體會到月色下的意境美。但根據學生的朗讀水平,要讀出意境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利用課件及教師的語言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意境。文章描寫的意境美。因此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哪兒美,怎么美”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抓詞抓句去重點體會。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多讀、多說,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通過“品讀”來代替文章的講解,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品味重點語句,體悟感情,突破教學難點,避免把文章“講”沒味兒了。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了解“反復”這一形式的表達效果。
2.過程與方法:在讀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麗。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并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月下景色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體會濃濃的親情,激發學生熱愛父母、關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并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發揮學生的想象,讓畫面浮現于學生的腦海中,激起學生讀的欲望,讓情感在讀中體悟、升華,真正使學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展示秋夜月景圖,一個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景,并配上音樂。學生欣賞后談感受。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學生通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作批注。(思考這些詞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并在讀的過程中想象美麗的畫面。)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在交流的基礎上提煉并引導學生發現課文結構的特點。(全文以“啊,我和阿媽走月亮”為線索分為四部分。)
在新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四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導入環節,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悠揚的音樂,展示一個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景。把學生帶入一種秋夜賞月的意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直觀、形象的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并配以《月亮船》,文章內容隨著朗讀滾動著顯示在屏幕上。
教師向學生介紹云南、洱海、白族。多媒體出示有關云南風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云南風景有初步的印象。
學生自讀課文,交流不明白的詞語。
通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作批注。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在交流的基礎上提煉并引導學生發現課文結構的特點。(全文以“啊,我和阿媽走月亮”為線索分為四部分。)
三、品讀課文
教師通過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語言美及蘊涵的真摯的親情。
組交流中給每個孩子充分的時間,他們可以說、可以讀,可以討論,在交流中學生對課文的認識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呦,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讀完之后,學生發現“流著”一詞兩次使用,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個“抱”字,形象地寫出了小水塘的形狀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見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使本無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歡快、幸福的情緒,如流水綿綿不絕,顯得那么和諧,那么美好。
“月光照在水面上,隨波蕩漾,月光閃閃;而照在果園里,果樹上結滿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團團的了”學生不難從“走過”這個詞和省略號中發現小作者和媽媽伴著月光走過許多的地方,從而引導學生通過省略號想象:“我”和媽媽還去了哪些地方?是什么樣的?
富有詩意的文章,學生喜歡誦讀,更愿意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與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學生都喜歡的段落,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照在那兒又是什么樣?并組織學生交流,關注學生的遣詞造句,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表揚、鼓勵及糾正,真正達到具有時效性這一教學目的。
在細讀課文這一環節上,采取多種形式來讀,朗讀的基調應是輕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導學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讀出來。
“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四次??此浦貜?,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四、配樂朗讀,升華感情
入情入境地讀,使學生回歸整體,再次深層次的體驗對課文的感悟,并在讀中,將作者“反復”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及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內化至學生心里。
展開全文閱讀
配樂朗讀,升華感情
讀著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進一幅如詩、如夢、如世外田園般的畫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小手,走啊走,走過村頭,走過大道和小路,走過小溪和水塘,走過溪岸和拱橋,走過果園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靜,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蟲鳴、鳥飛、溪流、人語,無不充盈著溫馨、甜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課下請同學們搜集一些描寫月亮的古詩或小短文,積累在你的“采蜜集”上,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
你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時刻?同桌之間講一講,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本文的語言優美,如詩如畫,很容易使學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體驗,激起孩子們愛的漣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華,與作者產生共鳴。
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激發學生靈感。讓學生把自己做的、想到的、體會到的寫下來,發散學生思維。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九
1、通過朗讀,調動所有感官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2、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體會月光中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并由景及情,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
進入本文所營造的寧謐、淡中蘊濃的氛圍。
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體會月光中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并由景及情,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
師:你認真看過晚上陪伴我們的月亮嗎?
聽一段體現月夜靜謐的音樂,放朦朧的月景圖。
師:讓我們把耳朵、眼睛、鼻子和心都喚醒,帶著它們去月光下散散步。板書課題:《走月亮》
評價課題讀法,重新試讀。
(輕而柔)
打開課本,咱們到書本上去看看月亮。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并感受課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師:要想走月亮,先得讓月亮升起來,哪兒寫月亮升起來了?誰來讀讀,連課題讀讀。
師:這不是月亮升起來,月亮什么時候升起來?
生:晚上。
師:晚上周圍環境有什么特點?
生:很安靜。
師誰再來讀,接著讀。
師:還沒讀過書的請舉手。請你讀。
生讀:月兒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師:挺好!誰還想讀?
師:讀得有點急?!叭岷汀钡脑鹿馐鞘裁礃拥??誰能讀出來?
師:下面我需要課堂特別安靜。注意聽!聽我讀這三個“照亮”,你能聽出什么味道?是從遠處照到近處呀,還是從近處照到遠處……看聽不聽得出來。
師:遠處的景物在月光朦朧中能看清楚嗎?(生齊:不能)所以讀起來模模糊糊,到了村頭的大青樹就看得清楚點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腳下的路,所以就有不同的讀法。誰能讀讀?
生讀。(學生讀得很好)
師:踩著月光的銀輝,我和阿媽走月亮。這柔和的月光,團團的月影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帶著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一起走月亮,并與你的小伙伴交流并分享。
ppt
溪邊田埂
視覺(眼看)
聽覺(耳聽)
嗅覺(鼻嗅)
感覺(心想)
重點匯報討論點
1、 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
溪水在流動,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風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隨著溪水飄啊飄,月光灑在溪水里,溪水流動月光也跟著動。
2、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3、阿媽,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樹葉作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我們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過野花的地方。
白天和媽媽在一起,晚上還和媽媽一起去走月亮,很快樂
4、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
5、現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渡亮的銀毯。
說話與不說話—我和阿媽走月亮
拉著阿媽溫暖的手—我和阿媽走月亮
師: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小手,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
ppt: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月亮帶著星星走就像——阿媽和我走月亮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樣的夜晚美在哪?
走月亮
視覺
聽覺 景美———情濃
嗅覺 (調動五官走月亮)
四次我和阿媽走月亮
感覺
月亮的味道教案大班篇十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溫馨、快樂、幸福的親情。
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溫馨、快樂、幸福的親情。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復習生字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播放《月亮船》這首歌。邊聽邊和老師一起感覺)怎么樣,好聽嗎?(生:好聽)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體會?(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在媽媽的懷抱很幸福、在媽媽的身邊很幸福)那就讓我們伴著這甜美的歌聲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走月亮》(板書課題7《走月亮》)走月亮是什么意識?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
照亮、阿媽、灑滿、香味、灰白色、抱著、運載、溫暖
二、品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情感
聽課文朗讀錄音告訴我你此時此刻的感受。(生談感受:我覺得這篇課文很美;我認為這篇課文寫的很溫暖;太美麗了;我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別深;我感受到了快樂……)嗯,你們說的可真棒!那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用心來體會它的美吧(學生自由讀課文,感悟美麗)。
有的同學覺得這篇課文很美,在柔和的月光下,這如詩、如夢、如世外田園般的畫卷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與你的小伙伴來分享吧。誰第一個帶我們去感悟它的美?(學生匯報):
(1)月兒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出示小黑板)
師:你為什么覺得它吸引你?
生:月亮圓圓的發出柔和的光,把一切事物照得特別美麗。
師:這么祥和的山村月夜應該怎樣讀呢?
生:聲音應洪亮,大點聲。
師:是需要大聲讀嗎?
生:應該溫柔點,小點聲。
師:你們自己試一試吧。(學生自己試讀,指名讀)
師:誰還想讀?想一想這月光還有可能照亮什么地方?
生:有可能照亮荷塘;有可能照亮小溪;有可能照亮草地……
師:多美呀,還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生:卵石間有很多小水塘,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緊緊地抱著月亮,好像媽媽抱著我一樣)
師:多溫暖呀!那這句話“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你是怎么感受的?
生:溪水在流動,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風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隨著溪水飄啊飄,月光灑在溪水里,溪水流動月光也跟著動)
師:這迷人的夜晚,動聽的旋律,讀讀它蘊含的感情吧!生讀文有的同學說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別深,那么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哪吸引了你?
(3)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生:卵石間有很多小水塘,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緊緊地抱著月亮,好像媽媽抱著我一樣)
師:多溫暖呀!
(4)阿媽溫暖的手拉著我,我聞得見阿媽身上的氣息。我們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生:我感到很溫暖,很幸福,很快樂。媽媽拉著我就像美麗的月亮拉著小星星;我感到了他們的母女深情)
師:說得可真不錯,你能再讀讀嗎?生讀這一段。
師:自己再讀一讀,看你能不能讀出這種感覺。(生自讀)
師:誰愿意給老師和同學們再讀讀?(學生讀)
師:文中還有沒有吸引你的地方?
(5)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句話:“阿媽,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樹葉作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我們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過野花的地方?!蹦隳荏w會到什么?(生:白天和媽媽在一起,晚上還和媽媽一起去走月亮,很快樂)
三、小結
這詩情畫意的文章,把我們帶入了愛的天堂,到處充滿著快樂、幸福、溫馨、甜美之情。讓我們再一次細細品讀課文吧!(學生配樂讀全文,指名讀文)
師:讀完這篇課文后,你最想說什么呀?
(生:媽媽,我愛你!媽媽我也想和你一起去走月亮;媽媽我們之間的母子情最深……)
師適時地給以表揚說到親情,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我們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是那么的溫馨、幸福和快樂。
四、拓展延伸
課下請同學們搜集一些描寫月亮的古詩摘抄在你的小本本上,或者是把你和媽媽在一起時發生的最快樂、幸福的事情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