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招聘設計論文篇一
網絡招聘目前依然是企業招聘的首要選擇。因為它的細分渠道最多,可以滿足企業大部分的招聘需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網絡招聘方案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鑒于企業對招聘人員的需求及應聘者層次的不同,hr應在招聘前對招聘對象進行劃分,以最有效的招聘方式進行招聘。
一般招聘渠道分為現場招聘、網絡招聘、報刊招聘、獵頭服務等幾種。現場招聘花費的人力較多,時間較長,但對招聘對象有初步的了解篩選。而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大部分應聘者都選擇到網絡上投遞簡歷。網絡招聘面對人群廣泛,簡歷投遞方便快捷,可以從人才的簡歷中進行初步篩選。報刊媒體發行量大,針對性強、招聘面廣,但招聘信息時效短,費用較高。
通于對不同網站的了解,對不同招聘對象的招聘渠道進行劃分如下:
目前主要有兩種類型:1、由人才交流公司或中介機構完成網上招聘;2、企業直接網上招聘。
網上招募渠道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了三大特點:一是成本較低廉,據專業人士介紹一次招聘會的費用可以做兩個月的網上招聘;二是網絡本身是一層屏障,通過網絡的應聘者一般在計算機使用、網絡,甚至英語上都具備一定的水平;三是網上的招聘廣告不受時空限制,受眾時效強,招聘信息還可以發布到海外。
通過獵頭公司招募的人員特點是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在管理或專業技能上有著特出之處,在行業中和相應職位上是比較難得人才。這個渠道在公司招聘中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因為企業的中高層崗位一般都有現職人員,在沒有物色到更佳的替換對象前,調整決定尚掌握在企業領導層面且不適宜通過媒體大張旗鼓地進行公開招聘。影響現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另一方面能夠勝任這些崗位的候選人也多已名花有主,薪水、地位相當有保障,不會輕易“跳槽”;即便有換單位的意向,也較傾向于暗箱操作,不愿在去向未定之前讓領導、同事知道,他們投寄應聘用材料和參加招聘會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獵頭公司能在公司和個人需求之間進行較好的.平衡。但人才獵取需要付出較高的招聘成本,一般是委托“獵頭”公司的專業人員進行。費用原則上是被獵取人才年薪的20%-30%。“獵頭”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沿海地區較為普遍,且現在的“獵頭”公司已經不僅是瞄準高級特殊人才,也為企業提供高、中、初各種層次的服務。
這種人才市場招聘的效率較高,可快速淘汰不合試的人選,控制應聘者的數量和質量。但這種招聘方式花費較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場地,招聘時效短,通常只有四個小時的推廣,加上受展會主辦方宣傳推廣力度影響,求職者的數量和質量難以有效保證。公司選擇人才招聘會一定要了解當地的人力資源走向,同行業的人事政策和人力需求,同時也可給現場宣傳公司提供機會。
員工推薦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對招聘專業人才比較有效。其優點是招聘成本小,應聘人員素質高、可靠性高;新員工進入公司后離職率低,工作滿意度較高,工作績效較好。這類應聘者多數是公司內部員工熟知的親人或朋友,所以他們對公司內部信息和崗位要求也有比較清楚準確的認識;另一方面,公司內部員工對被推薦者較為熟悉,會根據崗位的要求考慮他們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進入公司后能更快地融入公司內部關系網絡,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因而在短時間內工作可能會有較好的表現。但采用該渠道時也應注意一些負面影響;一些公司內部員工也許純粹為朋友親人爭取一個職位機會,而沒有考慮被推薦人是否合格,更有甚者是有些員工或中高層領導為了栽培個人在公司的勢力,在公司重要崗位安排自己的親信,形成幾個小團體,嚴重影響公司正常的組織架構和運作。
:一般類型人才及管理人員。
此類招聘形式獲得的信息量大,可選擇的面也很廣,企業可以對號入座尋求自己需要的人才。建議在一般的綜合性網站進行招聘。
采取常年招聘,一是因為常年招聘費用較低;二是如招聘人員隨時發生,可隨時變更招聘信息,效率較高。
此類招聘形式對招聘對象在行業、專業技能、職稱、工作經驗上針對性強,簡歷目標明確,可給企業節約篩選簡歷的時間,建議在一些專業性招聘網站進行招聘。在合作前,可先了解該網站瀏覽量、簡歷投遞量、人才類型及行業類型等信息,建議先選擇一到兩家進行一個季度的試用,再決定后期的長期合作。
此類招聘形式信息傳播面廣,全方面的吸引求職者,且可以有效樹立企業形象。
:此類招聘形式雖然收費高,但針對性服務,且有廣泛人才搜索網絡,能根據企業所需人才的職業和職位的不同,為企業推薦不同的人才。推薦同時,會幫忙企業對推薦人才進行資質審查、技術技能評測。
一般求職者過完年從家里出來開始找工作,已就業者往往在這個時候跳槽尋找更理想的工作,所以年后3、4月份是找工作人最多的時候,相應的也是企業“招兵買馬”的最佳時機。
此外9、10月份適逢企業生產旺季來臨,為爭下半年業績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在校的畢業生面臨走出校門、踏上職場,這些都形成了9、10月招聘求職的旺季。根據很多行業的招聘需求走勢圖來看,3月份和9月份的招聘需求量明顯上揚,顧名思義,3月份和9月份又是旺季中的旺季。具體招聘時間安排可根據公司崗位編制及人員穩定、適合度而定。
招聘設計論文篇二
姓名:徐海月班級:工業設計(1)班學號:1008011030指導老師:沈燕 在設計領域,?創新是設計的生命?已是不爭的共識,然而有沒有?常青?的設計暨?經典設計?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始終存在爭議。本文以辨證的、歷史的觀點作為立論依據,結合實例系統地闡述了經典設計的有無及如何界定;經典設計的時代性等問題。
一、經典設計及其界定
《現代漢語詞典》對?經典?的解釋是:
1)指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
2)泛指各宗教宣傳教義的根本性著作;
3)著作具有權威性的著作。
對?時代?的解釋是:
1)指歷史上以經濟、政治、文化等狀況為依據而劃分的某個時期;
2)指個人生命中的某個時期。
對以上的釋義大致又可以作如下的延伸,即:由經典的傳統性衍發出的其背后的特定歷史時期,即其時代性;由其權威性而來的代表性及深刻性等等。
不妨先來看個例子:
例:是我國鐵路的標志,它由變形的?工?、?人?二字組成,并暗含了路軌的形象,整體又構成一個火車頭的圖案,形式單純和諧,沖擊力強,識別性好,?更可貴的是確切的表現了鮮明的內涵——人民鐵路?。
標志是濃縮度極高的藝術設計表現形式,好的標志既要形象簡練,美觀大方,易識易記,又要表意準確,個性鮮明,能將標志的表象層與表意層完美結合于一體,并成其為經典實屬不易,故此上舉范例皆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與功用價值,以此作為切入點,可以先來界定一下何謂?經典設計?。
所謂經典設計,是指符合特定時代潮流(趨勢)、審美要求、功利要求,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或者共通性(恒常性)的設計作品。換句話說,凡具有共時、恒常的特性,影響久遠,代表某一時代乃至跨越時代的作品皆可以稱之為經典設計。當然,這里的設計不是狹義的,也不是小范圍的設計,而是大而化之的,廣義的設計。
二、從時代的角度、發展的角度看經典設計
(1)動態的經典
經典設計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的形成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不僅僅是文化的,還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等等。一件經典作品的背后是一個時代乃至幾個時代,它具體反映著當時的審美觀點與價值取向,并且這種反映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動態的、流動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筆墨當隨時代?,設計亦如是,從其內蘊的觀點、意念到外在的表現手法、形式乃至材料或者說物質載體,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受著?時代的遴選與承傳?只不過相對于?流行?、?時尚?等概念而言,經典的背后有著更為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更加鞏固的、更加經得起考驗的東西。
(2)共通的經典
同一件設計作品,每一個時代的人對它的評價雖然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但當它一旦跨越歷史成為經典之后,它又總有一些共通的東西深藏于內,并且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去,相反會更加歷久彌新,閃耀出動人的光芒,正如青瓷與明式家具,二者雖風神迥異,然背后皆有中國精神或者說有民族的文化的東西在里面,而不單單是一件設計作品或者工藝品。如青瓷之美,類玉似水,秀潤清遠而韻致脫俗,感性而空靈;明家具之美,敦厚溫和,蘊藏深厚而古樸典雅,理性而實在。境界雖各有千秋,精神則一脈相承,都暗合了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青瓷有水之美,明式家具有木之美,而其背后,又皆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在內,傳千載而不衰不滅,久遠而恒常,這種共通的或者說恒常的東西,較之于?流行?、?時尚?有著更強的生命力與影響力,由此也可以說,經典的意義的在于其時代性(反映時代),更在于其恒常性,在于其恒久的影響力(跨越時代)。
(3)一分為二的經典
一、審美取向 ;
二、辨證地來認識,由此我們還可以談談另一個領域的經典設計——?樣板戲?。
十年文革,?樣板戲?曾無處不在,盛極一時,浸染著濃重的政治色彩;四人幫一夕倒臺,?樣板戲?也隨之偃旗息鼓。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往事終成煙云,該忘記的,該宣揚的,透過歷史的重重帷幕之后,?樣板戲?似乎又有了新的說法:?‘樣板戲’在政治上確實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樣板戲’畢竟不等同于政治,它更是藝術品?。從?樣板戲?本身而言,不少作品集文學、音樂、表演、舞美于一身,較之以前的京劇、音樂、舞蹈藝術,均有創新和成功之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只不過?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產生了本來并不屬于本身的社會作用?⑾而己。常規意義的設計作品也是如此,同樣的例子還有?紅色美術?和蘇式建筑等等,無一例外是時代的產物,也就必須把它放歸于時代中去,一分為二地、辯證地來認識分析。才有可能知道該肯定什么,該批判什么,該揚棄什么,該承繼什么。
(4)螺旋式的上升
歷史是不斷向前推進的,每時每刻都在更新著,因而經典設計的相對性也就愈加明顯,并且由其時代性,進而引發出局限性,有局限性就有了發展的必要性,囿于成法,墨守成規,只能把經典埋進歷史的黃沙之中,成為陳跡;設計當隨時代,每個時期的人眼中都有自己的經典,不斷創造著自己的經典,改造著自己的經典,在承繼與欣賞經典的同時,又不斷注入新的內容,使其發展。即使有著曲折與反復,但是經典的意義仍是不斷的前行著,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它感染著人的生命,進而影響著人的生活。真正的經典設計已經不單單是設計本身,它已然上升到一種文化,提純為一種精神,對于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乃至一切的文化領域和文化現象都具有普遍的意義,是民族的經典,也是世界的經典。并且真正的經典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并時刻感染著人們的生命,進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三、審美意義的經典設計
設計固然可以大而化之,出現各種各樣的經典,但是倘能耐得起歷史的考驗與沖刷的。其背后必然有著深層的、有生命的東西,更側重經典?共通?、?恒常?的方向或者更是透過表象之后的骨格乃至精神。比如太極圖,其表象之后透出的回旋之勢,是一種生命的律動,并因其有了生命意義的深度,而愈加顯得雋永而耐人尋味,經得起歷史的推敲。再比如故宮的建筑結構,它不僅僅是一片朱墻黛瓦、雕梁畫棟的簡單堆砌,它背后是整個是明清尤其是明朝時代,在崇尚理學的明代,建筑的設計也無不透出其時代風格,透出一個時代的審美情趣,透著深深的理性精神。
正謙和,遠望平闊遼遠,近觀則莊重而森嚴,一遠一近,又透射出影響國人千百年的儒家思想之精神,也是?有意味的形式?,而不單單是表象,它浸透著濃厚的民族審美色彩。而且,設計愈成熟,其審美取向就會愈加明顯,也會愈加個性化,也愈加接近文化的層面,愈加接近精神的層面,愈加接近?設計美的理想——和諧?。當技術的發展可以輕而易舉地滿足實用的目的之后,設計中審美的份量或者說藝術的東西會越來越重,并且正因為其更加接近精神的層面,也更容易突跛時空的局限而成為經典,這也是接下來要談的趨勢之一。
四、對未來經典設計趨勢的幾點剖析
(1)國際化與民族化(本土化)
新世紀是一個注重交流的世紀,越來越寬泛的經濟合作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便利和企業家的利潤,它伴隨著的是文化的溝通與融合,甚至是強勢文化的?侵略?和弱勢文化的消亡。文化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表現在設計上會更加突出,即使是現在,你已經不容易分辨某些產品到底是產自東方的中國或者西方的某個國家;經濟的全球化大潮導致文化的被迫趨同,設計的國際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當代意義上的經典已經不僅僅是跨越時代,還包括了跨越地域,當處在一個?大雜居,小聚居?的時代,你的身邊有著黑、白、黃、棕各色人等,你就必須考慮每一個潛在消費者/受眾的需要及審美偏好,設計的功利性使得它無法擺脫國際化的趨勢。然而事物總有其兩面性,設計的審美性又使它無法放棄對個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國際的,人們在千篇一律中刻意地追尋自我,也只有這樣,設計才會有個性,才會成其為設計——創造。民族化——共性中的個性,一般中的特殊,整體中的局部,它的存在是以國際化的大趨勢為背景的,是對比中的和諧。?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并吸取外來優秀的意識、方法,才能構建出既有自己獨到之處,又不落后于國際潮流的理念與實踐體系?。
(2)技術化與藝術化
新世紀又是一個技術化的時代,誰都不能否認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好處,典型的例子是電腦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普及,作為一種高級的設計工具,它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勞動時間的縮少和勞動效率的提高,更有著創作方式的改變,甚或是創作思想的改變。同時伴隨著的是制作工藝和材料的變革,或者說是設計實現手段的變革。以平面設計為例,可以說一部平面設計史伴隨著的是一部印刷史,伴隨著的是印刷工藝的發展與變革;從鉛版刻印到數碼彩印,設計師的創作思路幾乎已經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發揮。技術與藝術并重,未來經典設計應具有的又一特點。
(3)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
正如前面所言,當技術不成為問題之后,藝術會更加閃耀出光芒,設計中藝術的成分會越來越重。一方面,設計者、生產者更多地通過形式、藝術表現形式的競爭來爭取、打動消費者、受眾;另一方面,消費者、受眾本身更加注重通過對形式、藝術表現形式的選擇來表現自己的個性化要求和審美趣味。設計者與消費者、受眾是互動的,設計者對消費者、受眾起著傳播、引導的作用;反過來,消費者、受眾的藝術修養、審美情趣的提高又促使設計向更高的方向發展,設計的內容與形式會在藝術的層面上得到完美的統一,設計會越來越有文化品位,也會越來越人性化,越趨近于?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時所涉及到的也就只是藝術內部的問題,即如何把設計做得美觀,做得和諧,如何讓形式、藝術表現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起來;那時的經典才是真正的經典,是設計的經典,藝術的經典。
招聘設計論文篇三
:個人理財其實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對財富的梳理與管理實現資產的保值與增值。文章通過分析個人或家庭在人生發展的不同時期進行理財規劃,實現人生各個階段的目標。
理財;時期;規劃
此期處于單身階段,收入低,花銷大。理財目標是提高收入及購房籌款;注重積累,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和方式,增加儲蓄,從細節開源節流、定期定額買基金。均衡成本、分散風險。陳先生,27本科,石家莊市某房地產策劃部經理。目前住公司宿舍。家庭資產總計30000,負債總計10000,收入合計40000,支出合計24000,有單位提供的社保,理財目標是3年后買房結婚,清還債務,5年后打算每月1000元做基金定投,1000元做銀行存款。
分析陳先生理財規劃:從陳先生提供的個人財務報表看,家庭的日常消費開支占比不大,儲蓄意識很強,家庭資產的可規劃空間很大。陳先生年輕,抗風險能力強,喜歡高風險的一些投資。可以拿一部分資金做一些股票投資。但建議投資貨幣市場基金、權證、黃金,以分散風險。房產方面,20xx年隨政府政策變動,出現大城市房價下跌的現象。自住購房消費,仍將會受到政策的影響。陳先生主要購房主要是居住。根據他目前收入分析一年后購房沒有問題。石家莊市目前房價大約在6000元/平米,以購買80平米的房子,首付30%,按揭20年,等額本息還款為例:房款總額=6000元/平米*80平米=48萬首付48*30%=14.4萬元。每月還貸2515.03。陳目前收入以工資收入為主,收入結構相對比較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可以利用保險的杠桿原理,規避家庭及人身的重大風險。盡量增加意外傷害保險及重大疾病保險。房貸是家庭的重大支出項目出,風險大。所以他一旦買房需要購買定期壽險。他目前有負債10000元,其中信用卡負債5000元,應盡快歸還,然后再進行其它理財投資。陳先生資產結構過于單一,應增加家庭主動收入部分,改善家庭收入結構,增加家庭抗風險能力。另外家庭結余可購買理財產品,陳先生沒有投資經驗,應選擇一些基礎性理財產品,比如銀行理財產品。
處于剛成家階段時,收入增加且穩定,客戶的理財重心是負擔家計、清償放貸、教育基金;合理控制支出,積極投資,做好現金流管理,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穩健的積累家庭資產。這一階段應著力培養家庭理財意識,耐心做家庭理財計劃。30歲的劉某現在一家科技公司任職,月薪稅后5000元左右。太太從事出納工作,月薪稅后3000左右。由于剛結婚不就暫時沒有購房租住居住,房租1000元/月。每月凈現金流量2400元,劉某一家沒有購買保險也沒有進行投資。劉某理財規劃的短期目標是希望今年去海南旅游大約需要費用5000元;中長期目標希望5年后生孩子。5年后購置住房80平米一套;長期目標30年后退休,可以得到有保證的晚年生活。
根據劉先生提供的個人財務報表分析,可以對其進行如下的理財規劃:家庭備置一定的流動資金以防不時之需大約3萬元;孩子方面,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大學前其家庭的月支出將增加2000元。19歲孩子上大學,若按照2萬元/年的費用水平,考慮現值因素,24年后方劉先生需要準備大約23萬元。住房方面,如果劉先生要在5年后住房,不貸款的情況下,每年將結余全部投入,還要很高的實際投資回報率才能實現理財目標,因此建議方先生采用7成20年的按揭購房,不建議完全自付。按照城市市價7000千元,購置80平的房產總價56萬。5年準備30%,16.8萬元的首付款,每月還款2934.2元,在劉先生家庭的承受范圍內。另外還應準備6大約萬元的裝修費用。接下來進行在退休方面理財規劃,假設劉先生夫婦的壽命均為85歲,假設市場投資率與通貨膨率相當的.情況下。在劉先生58歲時大約需要準備超過一百萬的退休款;因此我們建議將旅游費用一塊可以縮減開支。綜合分析劉某一家沒有投資經驗,風險偏好較弱,承受風險的能力也不強。可以購買一些保本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
天津的王先生今年57歲,夫人已經退休。二個女兒均已自立,王先生的家庭財務狀況如下:42萬元人民幣包括活期存款2萬元,20xx年12月底到期的活期存款20萬;2015年10月底到期的兩年定期存款20萬;黃金及收藏品為33萬。房產大約在80萬元左右。資產凈值為155.5萬元,王先生每月家庭開支大約5000元。.收入為每月4000元,年終獎金5000、存款、債券利息8000。太太退休金為2000元。年度結余25000。
理財規劃分析如下:年度收入總額為110600元,工資收入為85000元;投資收入為27200元,占總收入比為25%,家庭以工資收入為主。年度可剩余6萬元左右的資金。基本屬于較高質量生活水平。王先生的總資產155.5萬元,沒有負債;其中固定資產80萬元,占總資產的51.4%,房產資產流動性較強,安全系數高,但是受政府政策影響也較大,尤其當前房產環境下,建議可以拋售。王先生將近退休,面臨的問題是收入將大幅縮水,退休后計劃出國旅游費用8萬元。預計退休后壽命都是35年,每月的支出5000元來算,估計需要養老金133萬元。以王先生目前的資產和退休后的收入估算,可以滿足這些要求并留下遺產。考慮老兩口沒有子女在身邊,醫療費用和看護費用會大幅增加,還需要通過合理的投資,讓資產增值。王先生的流動資金充足,建議仍保留2萬元作為流動應急金,部分活期存在銀行、部分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作為生活保障用的流動資金。規劃遺產時王先生為了解決后顧之憂可以在咨詢相關法律人士的基礎上通過立遺囑的方式訂立。手中的黃金產品處于增值狀態可以繼續持有。
每個生命周期的特點不同,因而每個時期制定的理財規劃也不同。重點是針對各個家庭現有財務狀況分析其適合的理財規劃。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使得資產保值增值。(作者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
[1] 齊天翔.中國居民儲蓄的倒“u一曲線假說―不確定性與居民儲蓄研究[j]管理現代化,2002,(2)
[2] 李江.王宏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細分實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