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三分鐘 記者敬業精神篇一
大家好!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圣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局限于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著學習困難的學生。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里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品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范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近十年,經過了許許多多多個日日夜夜,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我無怨無悔,因為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常言說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繼續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三分鐘 記者敬業精神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群工部的周源。今天,能夠站在這里演講,我感到特別的榮幸。我非常感謝臺里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這次機會。那么,在我演講之前,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您種過花兒嗎?從大家會心的笑容當中,我想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其實我們都是辛勤的園丁,都種著同一種花,那就是事業之花,愛崗是他的陽光,敬業是他的雨露,只有陽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澆灌,這朵花才能茁壯成長。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新聞事業之花絢麗綻放》。
一年前,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了廣電新聞隊伍,這是一個神圣而崇高的職業,是無數熱血青年的追求和夢想,能成為這支隊伍中的一分子,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在新聞工作崗位上,特殊的職業給了我廣泛接觸社會各界的機會,讓我目睹了廣播電視臺前進的腳步,讓我見證了企業的發展,讓我感受了新農村的變化!我為自己感到慶幸,我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可以用手中的筆,記錄廣播電視臺發展的歷史,可以用我的聲音和話筒謳歌時代的英雄們。
我們群工部的職責就是為各部門服務,工作比較零散。從細微入手,從小事做起,盡量使大家滿意,并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大家感受到臺里的溫馨,在臺里工作一年多來,我有很深的體會。以前,我總是認為我所做的,對得起自己的工資就夠了,雖然我也在努力的做,但是目的是:做的多就會被領導肯定。現在,我覺得我在臺里所做的一切工作,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在電臺這所學校里能夠更好的得到學習和鍛煉。因為在采訪和編輯的過程當中,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還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月份遼寧廣播電視臺三下鄉走進阜新活動,當時的天氣很冷,風很大,我從周日早晨7.30跟隨遼臺采訪到中午11.30,在寒風中站立了四個小時,回來的時候手腳凍的都麻木了。回臺后我運用現場報道的形式播發了當期節目,為迎接建黨90周年,6月16號,咱們廣播電視臺組織主持人們到光榮院去演出,我依然是演出的前一天接到的通知,領導要求采回來的內容要在當期節目里面播發,中午采訪回來后,我用半天的時間將稿子寫完,交給領導審查。雖然,這兩件事在大家看來并不算什么,可是對于我來說卻是新聞道路上意志的磨練,和提高業務水平的一個成長過程。我非常感謝領導能夠給我這樣的機會。我還要向周圍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從而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俗話說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要更加的提高自己,向上看,從而做的更好!然而只有虛心,才能夠倒空自己不好的,去領受好的東西。
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青春和余熱,是我們的資本;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縷陽光,我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我是一粒糧食,我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我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我是否永遠堅守我生活的崗位?”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它告訴我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無論做著什么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
其實,群工部這個部門,就是默默奉獻的崗位,它燃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它沒有驚人的事跡,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就拿統計發放稿費的工作來說吧,它不但需要細心,還需要耐心,這個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做起來并不容易。每次發稿費之前,我們都要到各科室主任那里取來大家一個月的業績工資考核表,進行統一核對,打成文件后交給臺里的領導審批,審批通過后交給財務,稿費每次發放之前,都要兌換足夠的零錢,確保將稿費第一時間發放給大家。這些零錢看起來數目不多,可是兌換起來卻很困難,為了能夠換到足夠的零錢,我需要在各個銀行之間奔走,當所有的程序都準備就緒之后,再打電話通知大家領取稿費。
新聞工作是一項神圣而崇高的職業,也是一項充滿艱辛的職業,常年奮戰在一線,還經常挑燈夜戰,對此我也曾委屈過、埋怨過、被人誤解過,但是我卻從來沒有后悔過!
我們的新聞事業就是我們的田野,在這片田野上有著以范長江為代表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足跡,有著邵云環、許杏虎、朱穎三位烈士灑下的熱血,有著張泉靈等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汗水,也有著我們每一位的默默奉獻。
古人說:早知文字多艱辛,何不當初學冶銀。干新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有正義、有責任、有激情、有智慧;需要我們淡薄名利、安守清貧,需要我們無私奉獻、用心思考;更需要我們改革創新、與時代同步!
感謝時代給了我一片遨游的天空,讓我把執著和熱情盡情揮灑;感謝黨的新聞事業給了我實現夢想的舞臺,讓我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感謝局領導和大家給了我今天的機會表達心聲,讓我們在新聞事業這片田野上辛勤耕耘,讓新聞事業之花絢麗綻放。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