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國學經典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每個星期講一次課,整整用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講了87堂課,259個小時,一部《論語》終于講完了。這其中的過程雖然很漫長,如今回想起來,卻似乎就在轉眼之間??追蜃拥哪蔷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依然歷歷在目。
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斗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公私不分等,老師說,君子見得思義,不占公家的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的,也決不沾染。在聽課的過程中,后學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后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沒有學習之前,后學不知道什么是孝順父母,也不懂得友愛兄弟,很少幫父母做事,更不會關心兄弟姐妹們,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噫,多年來,一直都在做著悖德、悖禮的事情,卻依然恬不知恥,還自以為是君子。如今,在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方面,后學依然做得很不好,需要認真的努力。
《易經》曰:“蒙以養正,圣功也。”通過學習,收獲最大的,當是使我們明白了應該如何教育下一代。人不學、不知道,學習以后才明白,對于孩子,要培養他的敬畏之心,當他還小的時后,就要教他學會灑掃應對之禮,還要特別注重禮和樂的教化,拒絕電視和流行音樂,多聽古大德演奏的古典音樂,以長養孩子的中正平和之氣,“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留金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保得住;留經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遠之計?!苯虄航膛冉碳?,我們想把子女教好,如果自己沒有變好,子女又何以能學得好?我們要以三太、以孟母為我們學習的幫樣,孩子的功名利祿,命中自有定數,然而對于孩子的教育,必希其為圣賢路上之人。 這些都是在《論語》的課堂上學來的法寶。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毙奚?、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盡在《論語》之中。遺憾的是后學還學得很膚淺,真的很遺憾。希望能加倍努力。
感恩老師辛勤的教誨!
感恩同學熱情的幫助和支持!
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真誠的付出。謝謝您!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小學國學經典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兩點五十五分,準時調到少兒頻道,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聽過好幾遍的口號,早已牢牢地記在心里。
又該播出“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的節目了。
第一輪比賽,我愛記詩詞,根據關鍵詞回想學習中積累的古文,詩詞,第一個出局的五分,然后十分,十五分,依次排列到第五個,也就是唯一留在場上的一個,二十五分。
這一輪比賽,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實力,也讓我們積累了許多從不知道的知識,是那么的深淵。就連最小九歲的一個孩子,也非常強。
第二輪比賽,名家對對碰,由孩子們扮演的不同角色的詩人,手中的題目分別是代表不同的分數,選手選擇人物進行答題,答錯后,扣除詩人代表的分數,答對后,加上分數。但不會出現負分國學經典誦讀觀后感作文600字3篇讀后感這一關是好笑的一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關,如果分數清零,那么就很難追分,容易對分數排名造成影響。
第三關,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一關,德之考驗,這關的測驗看以看出孩子們對不同時間和地點,不同人物發生的事情會有哪樣的做法。又會有怎樣的解釋,每一位評委只能投一票,一票代表十分,投完票后,將選手按分數多少排入總名單,比賽就到此結束了。
這場比賽,很激烈,選手們又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愛,有歡笑,有淚水,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
經典誦讀,真是個有意義的活動。
小學國學經典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讀過《中庸》一書,對于恰到好處的真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子曰“過猶不及?!本褪菬o論是“過分”還是“不足”都是錯誤的。仔細觀察,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人生軌跡還是心靈的成長歷程,無一例外地都圍繞著中庸之道在運行。
就拿香港回歸來說,中央政府并沒有強硬地要求香港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國兩制”。這一舉措,舉世無雙,因而香港回歸順利,發展平穩。“一國兩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國領導人的政治遠見和智慧。
我再舉一個反面例子,現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機”,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國的超前消費方式實在過頭;其二是美國的金融界和房地產商人的過分貪婪;其三是美國的監管力度不夠。既有過分也有不足,總之離中道太遠,所以金融危機的爆發,簡單地說就是偏離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離了中道。比如有時候擴展量偏多,難度偏大,這都會影響教學效果,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再比如跟學生溝通不夠,或者溝通方式過于簡單,這就無法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心靈。
中國古人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極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們應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們的工作,完善我們的生命。
小學國學經典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培訓心得,歡迎閱讀!
現代化帶給人們更多的物質享受,卻并沒有帶給人們更多心靈的快樂,反而帶給人們的是更大的空虛和壓力。面對這煩躁的社會,許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寧靜與自然。當全社會都只是以追求物質的享受為樂,而精神卻變得一片荒蕪時,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我們不要只在那里感嘆現代社會“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現在已經到了該我們靜下心來,研讀先哲的教誨的時候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炎黃子孫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家園。國學經典則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中國人的文化根基,是中華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讀讀我們國學經典中的語句吧,我們祖先早就通曉關于學習、事業乃至人生的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當,“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樣的適用。
因此,國學經典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文義通曉、才華擅長、經書熟習、學問通徹的博學之士,更是要培養行誼謹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勵行的謙謙君子。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既博又雅。
從老師這個角度來講,高尚的職業道德則是“以德育人”的基本保證??倳浽诘谌稳珖逃龝h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我國,人民教師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苯處煵粌H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因而,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樹立師表形象。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是一種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業,潛藏在教師的言行之中的高尚人格形象,就是一部好的教書,高尚的人格無聲無語地具體化、日?;诮處煹囊慌e手、一投足、一笑一顰、一喜一怒之中,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所起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煴仨殨r刻檢點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為人處世和言談舉止時刻置于學生的監督之下。在思想上,要實事求是,表里如一;在工作上,要愛崗敬業,科學嚴謹,認真求實;在為人上,要胸懷坦蕩,光明正大,誠實守信;在生活上,要先人后己,廉潔奉公,端莊穩重,平易近人。知識要豐富,語言要準確生動,儀表要清潔整齊,舉止要文明和諧,以實際行動感召、帶動和影響廣大學生。
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養成崇尚真理、刻苦鉆研、富于開拓、耐心細致的風氣,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上養成敬重師長、誠懇禮貌、遵紀守規、舉止典雅、樂于奉獻的風氣。
1.國學館培訓學習心得
2.國學培訓學習總結
3.誦國學經典演講稿-國學經典演講稿
4.學生國學經典演講稿-國學經典演講稿
5.走進國學經典演講稿-國學經典演講稿
6.讀國學經典演講稿-國學經典演講稿
7.國學經典故事演講稿-國學經典演講稿
8.品國學誦經典演講稿-國學經典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