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行為規范常在我心”。
有的同學可能會想:老師問這些小事干嘛?千萬不要把這些看作小事,其實,這些都是平時看到的一些不規范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與此同理,在學校要成為合格的小學生,最基本的就應該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遵守校規校紀,這對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可是如今,在校內仍能看到亂丟亂扔垃圾、說臟話、瘋趕打鬧等現象,這在美麗的校園是極不和諧的音符。
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遵守各項規則的人,不僅是學校、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們應當把日常行為規范時刻放在心中,把它作為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要有自覺遵守準則的意識。
同學們,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需要我們平時做什么?良好行為規范是上學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平時與別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行禮問好,是看到地上有紙屑垃圾自覺將其放入垃圾箱,是上下樓梯主動謙讓靠右走,是愛惜學校一草一木,是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在學校我們的行為代表班級的形象,將來我們也會踏入社會,我們的行為也將影響社會的風氣。良好的行為是黎明前的曙光,抓住了就有光明燦爛的前途,良好的行為是大海中的舵手,把握好了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良好的行為是迷途中的星辰,遵循了就能走出困惑的歲月。
希望同學們認真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僅將良好的行為規范記在心里,更要付諸于行動,做到言行一致。讓我們從身邊的細節做起,比如不亂丟垃圾,保持校園潔凈;上下樓梯慢步、輕聲、靠右行;不罵人、不打架,特別要注意不瘋趕打鬧;不踩踏花壇、不踩草坪、不損害花草樹木等等,做一個有良好行為習慣和美麗品德的人,讓西塘小學因為我們而驕傲,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開滿文明之花!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二
大家好!我叫張鯤鵬,是一年級一班的學生,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日常行為規范,做文明小學生》。能站在這里參加演講比賽,我感到無比自豪。希望通過這次演講,能讓所有的同學對《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有更深刻的認識,以更加文明的言行來凈化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心靈。
做為一個文明的小學生,不論在校內、校外都要遵守禮儀。你聽:“老師早!老師好!對不起!沒關系!請!謝謝!。。。。。。”這些聲音時時在校園內響起,而且經常能看到同學們互幫互助的身影。。。。。。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繼續發揚,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嗎?可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校園內,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垃圾,部分同學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對此我們是否該深刻思考一下呢?我們是學校的一員,學校的面貌要靠我們同學共同維護,只有人人講文明,個個有禮貌,同學之間才會團結友愛,我們的校園才會更加溫暖,和諧,同學們才會更加健康,茁壯成長。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老師的教導,同學的幫助,更需要我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它們不僅寫在紙上,而且要記在我們心里,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實際行動上。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借著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東風,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去不該去的地方。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三
大家好!
我是初三(1)班的邱祎辰,今天我來參加《日常行為規范》演講比賽,我感到非常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我們熱愛勞動吧!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19條指出: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第20條說: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第25條提出:學會料理個人生活。不難看出這幾條規范要求我們每個中學生都要熱愛勞動。
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現代文明,沒有勞動,社會是無法進步的。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應該!
愛勞動、培養勞動意識,對于培養我們的良好品質具有實際操作層面上的意義。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20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后發現,愛勞動的學生和不愛勞動的學生相比,失業率是1:15,犯罪率是1:10。這說明,一個愛勞動的學生,往往在未來生活技能上及品德上、遵紀守法等方面要遠遠超過不愛勞動的學生。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如果具有勞動意識,則說明他們心中有他人,懂得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所以,在青少年時期培養勞動意識是很重要的。
另外,培養勞動意識可以漸漸形成較高的責任意識。
現在很多父母總是愛對孩子說:“你只要把學習搞好了,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在父母們看來,只要學習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家務勞動、社會公益勞動就更不重要了。但是,在這親的環境里培養出來的卻是一個沒有責任心,不懂得關心他人的人,很多研究都證明了一點: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往往學習成績也會太好。所以我們必須熱愛勞動。
勞動意味著為社會創造財富,為他人和自己提供服務。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勞動,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基于這樣的認識,人類應該熱愛勞動。讓我們熱愛勞動吧!
謝謝大家!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四
大家好!
我是二一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行為規范我能行》。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已經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了,老師經常教育我們不論在校內、校外都要遵守禮儀,做文明學生。開學的前幾周,我們又進行了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看到同學們的明顯的變化,樓道里亂跑的沒有了,走路慢步輕聲的越來越多了,教室里也越來越干凈了,經常能看到同學們互幫互助的身影。
當我們走在干凈整潔甬道上,當我們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里,當我們在美麗的操場上盡情游戲時,我們怎能不保護我們的校園,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的一草一木,榮辱興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既然是學校的主人,就要時時發揮主人的作用,處處屢行主人的職責,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們的學校增添無限光彩。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讓我們的蘆臺三小學的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五
根據區教育局的要求,把月定為行為規范教育月。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時間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活動月”活動的動員。“行為規范教育是我校學生的常規工作,實踐證明,抓好這項工作對于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開展奠定基礎。
們不難看到,在花壇里,有我們同學扔的飲料罐、糖紙;在草地上,有我們同學丟的廢紙、方便袋;在課間操的時候,有的同學推推攘攘,高聲喧嘩;在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上,有的同學左顧右盼,竊竊私語。
課間難得十分鐘,你可以看看遠處,讓眼睛得到休息,可有的同學偏要和同學推推搡搡,摔疼了,摔傷了,才懊喪不已;同學們,以上這種種現象,不僅違反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而且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讓我們深深地遺憾!
本月活動的主題是“遠離粗俗,與文明相伴,與高雅同行。”教育處、團委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構建文明、健康、和諧、有序的校園環境。
屆時將評選出一批“文明之星“、“規范標兵”,學校將對優秀班級、個人進行表彰。
因此,借此活動月為契機,希望同學們從此刻行動起來,遠離粗俗,與文明相伴,與高雅同行。讓文明、和諧之風吹遍我們美麗的校園!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六
大家好!
當代的青少年有理想,有熱情,他們向社會尋求理解和信任,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華。然而在這變革和迅猛發展的時代,真正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青年,畢竟是少數的。為什么許多青年還在理想與現實的十字路口上失意徘徊,落伍為生活的弱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確地認識禮儀與形象的重要。渾圓瑰麗的夢想,固然充滿了鮮活的誘惑,但創造精彩的過程,更會滋養你不屈不撓的創造情懷。一個商人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而取得的成就,他的成功與禮儀、形象緊緊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最幸福最壯美最起伏跌宕的動人樂章。
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是否還記得俄國偉大的文學家、哲學家赫爾岑曾經說過:“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儀,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正確認識形象的重要是獲得成功的基石,想想那些事業上的成功者,哪個沒有自己的“光輝形象”?世界球王貝利,開始踢球時,有一次上臺自己介紹,由于衣服穿戴搭配不得體,人家罵他“黑貨色搞不出什么名堂,連最基本的形象也處理不好”,這句話給了他很大打擊。但他毫不氣餒,一邊刻苦訓練,一邊美化自己的形象,即使走在街上看到鏡子也要把衣裝整理一番。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成了馳騁五大洲的世界超級球星,成為人們崇拜的足球英雄。可見禮儀和形象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同學們,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允許我們停留于顧影自憐之中,讓我們“學好禮儀,美化形象”,努力用雙臂構建自己的人生大廈。
教師是心靈塑造者
教師是園丁,教師是路標,教師是擺渡人,這是對教師傳道育人精神的贊美。工人勞動創造出實用的產品,農民勞動創造出豐富的食糧,科技人員的勞動是發明新技術,而惟獨教師的勞動是培育出精神高尚的人。教師的職業是影響人一生的職業,教師的教誨是照亮人心靈中永遠的指路燈!
魯迅先生曾這樣回憶他的一位老師: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講義,我曾訂成三厚本,收藏著,將作為永久的紀念。他的照片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所的東墻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了勇氣。老師的教誨和人格成了魯迅為正義、為自由奮筆疾書的不懈動力,也使他具有了不怕邪惡的鋼鐵般斗志。
在處于成長期的學生的心靈里,教師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教師的人格魅力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時時刻刻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教育家加里寧所說,教育者影響受教育者的不僅是所教的某些知識,而且還有他的行為、生活方式以及對日常生活的態度。教師不僅是用自己的學識教人,而且是用自己的品格影響學生;不僅用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還用自己的靈魂去感化學生和塑造學生的心靈。
父母給了我們身體,是老師給了我們靈魂!
師者,表率也。毫無疑問教師是我們做人的榜樣,那么教師為什么能夠成為我們的品行標準呢?教師不僅自己有著高尚的品德,而且時刻做到以身作則。教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躬行示范者。教師使我們具備了最基本的做人道德規范。
教師是品德示范者
為人師表,率先垂范。這是對身為教師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期待。同時,這也是人們對教師的一種褒獎。教書先育人,教師不僅在知識和言行上是學生效仿的對象,而且教師更為學生、為我們大家樹立了良好的品德樣板。教師的優秀品格令每一位學生終生受益,教師的高尚道德讓所有人為之感動。
教授的心一驚:“可能是地震。”然而,當他開口時卻說:“同學們有序離開教室,到教學樓前的空地集合。”學生似乎明白了一點什么,魚貫而出。
當所有的人都集中到樓前的空地上時,學校領導清點人數發現:只有老教授未下來。正在這時,老教授出現在樓門口,同學們一起歡呼沖上去圍住了他。細心的人發現:他手里還提著一雙女生跑丟的高跟鞋。
地震給學生們上了一課,讓他們學到了大學四年乃至一生都不易學到的東西:危難時刻,彰顯人格。在生命最危急關頭,老教授為他們樹立了“先人后己”的品德典范。
在北京師范大學的校園里銘刻著這樣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既是對未來的準教師們的教誨和要求,也是對教師品德的高度概括。教師的品德不僅僅在于自己擁有真才實學和高尚品行,更可貴的是成為人世和社會的楷模:“以令率人,不如身先”,“知行合一,行勝于言”。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七
早上好!今天我國期下演講的題目是:《規范行為習慣,自覺遵紀守法》。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可見,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
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的故事:20世紀60年代,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當時幾十個宇航員在培訓,為什么加加林能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感動了他。羅廖夫說:“我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習慣。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實際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的習慣能夠給人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壞的習慣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向失敗。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而每個同學的言行舉止也正反映出一個人的文明素養程度。然而,在校園中出現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現象值得我們重新進行思考。
未必能養成好習慣;必須親自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好習慣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從實踐中體現出來的。作為中學生,遵守校紀校規,對于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至關重要。
現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幫助我們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然,認為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做為一個社會人,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行為習慣息息相關,古今中外的例子都能證明。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學生,祖國的未來,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自覺遵紀守法。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播下好習慣,收獲絢麗人生吧!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美麗校園。謝謝大家。
小學生行為規范演講視頻三分鐘篇八
尊規守紀完善自我黃金峽中小劉向玲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給大家講話的題目是 《遵規守紀,完善自我》。
首先,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就要遵守紀律,做現代文明的學生。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紀律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保障。作為一名學生,就要嚴格遵守《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做到:尊師愛友,自律自強;誠實守法,文明禮貌;遵守公德,愛護公物。
其次,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還要學會守法。
每個公民都必須具有法制觀念,不僅要學法,而且還要守法。缺乏法制觀念是非常危險的。
第三、要遵守社會公德。
講究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維持公共秩序等,這些都是社會公德。遵守社會公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講究公共衛生,就是要保持優美整潔的公共環境。比如:在教室里,在校園里,不隨地吐痰,不隨手扔果皮、紙屑。更不能大喊大叫,妨礙其他人學習、工作或休息;不能在建筑物上或課桌椅上亂刻亂畫。愛護身邊的公共財物,如學校的門窗、桌椅、教學設備等,公園里的花草、樹木,馬路邊的路燈、路牌、公用電話等,同時還應當勸阻、制止有些人破壞公共財物的不文明行為。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注意謙讓。遵守交通規則,不逆行馬路.形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同學們,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給記憶,明天將
交給夢想,你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請你們珍惜今天這大好時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的,學做人的真諦,就在于道德習慣的養成。端莊的儀表,文雅的談吐,時刻塑造著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對老師的尊敬,對同學的友愛,會讓你的品格,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時時感動別人,也時時提高自己;對學業的精益求精,對知識的如饑似渴,積極向上的心態會讓你永遠保持愉悅;對勞動的熱愛,對活動的參與,對審美的追求,能造就你完美的個性;當你快樂地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校園是如此美麗,同學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亮麗。從這個角度講,美好的品德也是一種心情,一種認知,一種感受。同學們,你們要以博大的胸懷從寬容中贏得別人的認同與尊重,也要從寬容中享受別人對自己的寬容。學習誠信,懂得誠信,堅守誠信,生命之帆就會高揚,事業之舟就會遠航,收獲之倉就會豐盈。“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從你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小事中體現你們的修養,真真正正做一個行為規范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