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感悟,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感悟先輩精神有感篇一
大家好:
相比城市的喧囂與忙碌,那里就是讓人放松的圣地。大自然好像一首樂曲,無邊無際,每個音符都帶有動聽的音律,每個音節都帶有歡快的節奏,每個音段都帶有柔和、安適。
我們在教師的帶領下來到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參加了由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的“圓夢蒲公英——美麗中國行”主題研學活動。
在大自然里探險少不了意外和危險,這就讓我想起了這次研學活動中一個刺激的項目——“飛躍叢林”。這個項目的每一個關卡都是在半空中進行的,穿上安全裝備的我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心中即既興奮又害怕。
迎著涼爽的風劃過索道,郁郁蔥蔥的樹林在腳下飛馳而過。往下走,路越發險峻,有些關卡僅有幾塊搖搖欲墜的木板讓人站立,有些關卡甚至僅有一根鋼絲讓人行走。我們的每一個步伐都如此的細心翼翼,好似稍不留神就會掉進無底的深淵。一步一步走完所有的關卡,所有人好像都忘記了前一秒的恐懼,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這個過程固然艱難,可我們還是用心去感受,獲得了無盡的自豪!
說起大自然的美麗,就少不了觀賞星空。
夜晚,黑慢慢布滿天空,我們借助著月光走向山頂,抬起頭來仰望,天空滿天星斗,猶如一粒粒珍珠,撒在碧玉盤上。忽然飛來的一只大黃蜂,擾亂了森林里的寧靜、安詳。在山頂待了短短十幾分鐘,卻讓我有了感悟:茫茫的宇宙之中,我們僅僅是一粒微塵。可是哪怕風一吹就不見,我們也會盡全力去改變它,就像是在一百多年前又有哪個國家能想到中國也能變得如此強大。看著天空中飛速行駛的人造衛星,我們也不禁為它感到自豪、驕傲!
第二天早晨,教師帶我們體驗砸染。有人會說:“不是扎染嗎?”是的,但如果到了我們的身邊,聽著叮叮咚咚的響聲,就會明白為什么叫砸染了。我們每人拿起一塊小木板和一個木錘,沿路采集著各式各樣的花草做原料,之后到工作臺,再把花草擺成自我喜歡的圖案,鋪上白布,輕輕地用木錘砸出汁液,白布上就呈現出一副美麗的圖畫。看,體驗到砸染的我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經過這次的研學活動,讓我們徹底的走進自然,去感受自然。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知識,也發揚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用實踐來探索無盡的知識海洋!
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就讓我們去發現大自然里的美,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大膽去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謝謝大家!
感悟先輩精神有感篇二
大家下午好:
大自然就如一位畫家,他自如地揮灑手中的筆墨,描繪出一幅幅人間奇景;大自然又如一位鋼琴家,他盡情地敲擊手中的琴鍵,彈奏出一支支美妙的旋律;大自然又如一位魔法師,他盡情地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綠色紅色黃色紫色……不,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
然而大自然這位畫家總是偏愛于綠色,綠色代表著永恒,象征著和平與永恒。大自然自從誕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攜帶有綠色的基因,然而正是這些基因造就了如今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同時已孕育著人類這一偉大的智慧生命。
當你從地上拾起一片火紅的楓葉時,你能感受到它的熱烈與悲壯嗎?那火紅的楓葉恰似向你傾吐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它教給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道理,透過那一片火紅的楓葉,你能否感受到大自然的熱烈與無畏呢?你聆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嗎?那淙淙的流水淌過那蜿蜒綿亙的小溪的聲音;那云雀直沖云霄的鳴叫聲;那雄鷹振翅搏擊長空的聲音,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你將更深一層地理解大自然地深邃與神秘。
聆聽自然,感悟自然。
謝謝大家!
感悟先輩精神有感篇三
大家下午好:
看春光云影,能測陰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過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無觀云之趣。觀草木于林間,未必能道出花鳥之名;輕點鼠標,可通知生物之屬,卻丟失花果之清香、叢林之氣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遠。
何不將遠近之利相結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無比發達的今天,人們可通過無比便捷的信息技術來認識世界,感知自然,這固然是好,然而卻少了對行云流水、鳥語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們只有對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認識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讓我們合二者之利,淋漓盡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體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李白能感受到“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險要;蘇軾有對長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贊嘆,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閑,古人對自然有著無比豐富的體驗與感受,畢竟他們與天地伴,與日月行。
然而,卻缺乏對自然的深刻認識,不能把握天地之屬性,世界之本原,樹木之綱屬,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規律,以造福于人類,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們是有優勢的,我們可以利用完備的信息系統,獲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質及規律,既可親身自然,又能了解有關于自然的一切,遠近結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大自然離我們很近,也很遠,但我們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與大自然的距離。人們創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體驗,將二者相結合,我們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謝謝大家!
感悟先輩精神有感篇四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永遠的雷鋒精神”。
如果,走在大雨中,你無處可躲的時候,有人借你一把傘,你會怎樣想?
如果,你騎著車突然摔倒,有人扶你一把,你會怎樣想?
如果,你鑰匙掉了,卻有人拾到并把它還給你,你又會怎樣想?
當無數個偶然和意外發生在我身上時,如果有人幫我一把,我覺得那就是溫暖。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能主動給別人以關心,以幫助,我認為他,就是雷鋒。
盡管雷鋒只活了短短的22歲,可是他那助人為樂的思想與行為卻長留人間。當我們面對21世紀濁流滾滾的拜金主義浪潮時,雷鋒精神依然是緩緩流過我們心田的一股清泉。
學習雷鋒并傳承他的精神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看見地上有垃圾,主動拾起來;在公車上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座;同學受傷了,即使扶他到醫務室;在校園里拾到別人掉了的東西,主動交到德育處,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相信大家能將它做好!
做個中國人,不僅是黃皮膚、黑眼睛,更重要在血液中流動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我們渴望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那就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向雷鋒叔叔學習。
雷鋒雖已離我們遠去,但因為有了我們,雷鋒的精神永遠不會消逝。
感悟先輩精神有感篇五
大家晚上好!!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一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就是青春。青春易逝,而我們該如何去把握和珍惜屬于我們自己的青春呢。
青春是如此的短暫,不再回頭的,不僅僅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個夜晚的星群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著。所以我們的青春不要在為落葉傷感,為春雨掉淚中度過;而應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
四年,我們有幸擁有著這大學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還有多少人在為能擁有這四年而埋頭于題海和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中呢、當初我們從他們這種狀況中走出來,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
“我們錯看了世界,卻反過來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我相信,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心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人生短短幾十載,不要給自己留有什么遺憾!
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
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青春,應該是奮斗的。
想問大家一句很純樸的話,你們愛國嗎?
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歷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部電影,(建黨偉業)。那些曾為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于苦難。在斗爭中,青年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么絢麗奪目,這種使命是多么震撼人心啊!
然而。。。,在當代的中國,我們不得不正視一些現狀,大學生既被社會過高的期待,也過高地期待著社會,只因為一些青年大學生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作為不思進取的借口。于是,曾經也想要有所作為,卻不知道從何做起,跟著感覺走了。。。。。
我的一些話并非說教,我們都一樣,希望以此和大家相互激勵,相互促進。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青春不僅僅需要激情,同時也需要一顆求實進取的心!
青年,如云霞,光彩熠熠,似白楊,生機勃勃,是李大釗先生眼中的“人生之春、人生之華”,是毛澤東主席口中“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作為青年中的一員,應以激情為旗,用青春作注,拼一個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