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林草局病蟲害防治工作總結匯報篇一
六、科技宣傳力度不夠,科學種田水平下降。今年是科技活動年,縣級未組織專門宣傳車到各各鎮進行科技宣傳,僅少部分鎮利用縫天進行科技宣傳,比如河包農業服務中心3月4日組織人員向農戶宣傳講解優質高梁、專用紅苕新品及其栽培技術,并印發資料500份。相當部分鎮既沒印發資料、播放電視、廣播講座,也沒寫板報,抱著農民愿種啥種啥,想咋種就咋種的思想,水稻播干谷、啞谷和浸種催芽的各占三分之一,玉米直播比例也在回升。今年天氣好,沒發爛種死苗現象,如遇上育秧期氣溫低,寒潮持續時間長,其后果不敢想象,必須引起重視。
林草局病蟲害防治工作總結匯報篇二
稱,乳白色;雄蟲像蛔蟲,細小,透明無色。沙土中的幼苗易發生此病,黏重土壤危害較輕。
獼猴桃莖部的病害主要是潰瘍病。
病因:是目前危害獼猴桃最嚴重的病害,由丁香假單胞桿菌引起。
癥狀:主要危害主干、枝蔓、芽。枝干發病部位初期為水漬狀,隨后病斑擴大,顏色加深;后期發病部位皮層縱向線狀龜裂,流出清白色黏液,該黏液不久轉為紅褐色。
發病規律:病菌主要在發病的枝蔓上越冬,也可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春季病原菌從病部溢出,依靠風、雨及昆蟲傳播。一般從枝干傳染到新梢、葉片,再到枝干,干枯的落葉和土壤不具有傳染性。
影響因素:與品種有關;與坡向有關,陰坡多發病;該病喜高濕,耐低溫;該病隨園林的郁閉度增加而加重。
防治方法:首先,嚴禁從病區引苗,對外來的苗木要進行消毒處理;其次,接穗芽條的選取要嚴格,確保無病害;發現病苗立即拔掉燒毀;注意土地的水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收果后施鏟除性殺菌劑,鏟除潛伏的病毒;發展抗病品種。1.3 獼猴桃葉部的病害1.3.1 黑斑病(黑星病) 病因:是由有性世代的子囊菌球腔菌屬和無性世代的半知菌假尾孢屬引起的。
癥狀:主要的危害部位為獼猴桃的葉片、果實和枝蔓。葉片受害初期葉背生出灰色的絨狀小霉斑,隨后發展為灰色或黑色霉斑。葉片由綠色變為黃褐色或褐色。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子囊殼在患病部位越冬,第2年春天開始初次侵染,4 5月發病,6 9月為發病高峰,高溫多雨利于發病。
一、???病蟲害生物防治
長期使用化學藥劑治蟲治病容易使病蟲形成抗藥性,使藥效降低甚至無效。用生物或生物的產物防治病蟲稱為生物防治。其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正在越來越多的提倡和應用。生物防治包括以蟲治蟲、以昆蟲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防治病蟲、食蟲動物治蟲、生物絕育治蟲、昆蟲激素治蟲和基因工程防治病蟲等。以下分述之。
(一). 以蟲治蟲?以蟲治蟲包括以下4個方面的內容,分述之。
1. 保護天敵?保護天敵的措施有:(1).冬季不刮樹干基部老樹皮,或在秋季在樹干基部綁縛草秸,誘集天敵越冬。(2).合理使用農藥?選對主要害蟲殺傷力大,而對天敵毒性較小的農藥種類,在天敵數量較少或天敵抗藥力較強的蟲態階段(如蛹期)噴藥;或在果園內分區施藥,可降低對天敵的危害。(3).引進天敵, 彌補當地天敵的不足。(4). 人工繁殖天敵,適時釋放。
自然狀態下的害蟲天敵很多,遼寧果樹研究所在未打藥成齡蘋果園調查得知,樹干基部越冬天敵占益害蟲總數的40.5%-86.6%,害蟲僅占總蟲數的8.2%-33.4%。益蟲的'種類很多,已報道的有10多種螳螂、100多種寄生蜂(姬小蜂55種、金小蜂37種、小繭蜂36種、姬蜂34種)、3種金龜子、30多種蜘蛛,以及蜻蜓等。對天敵殺傷力強的廣譜性農藥有:1059、1605、敵殺死、敵百蟲、敵敵畏、樂果、六六六等。不用這類強毒性農藥,可以保護一部分天敵。對維持昆蟲的生態平衡有益。
2. 利用昆蟲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防治病蟲?昆蟲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類病毒、類菌原體、線蟲等。成功的例子有:用蘇云金桿菌感染鞘翅目昆蟲中腸組織,使其發生病變致死;用白僵菌、青蟲菌等,均可侵染蛾類幼蟲,使其失去生命力;用k84菌等防治根癌?。挥萌醪《局晗殿A先感染植物體使其對強病毒株系產生抗性;將具有殺蟲力的bt基因和天蠶素基因轉入植物體并得到表達,使植物本身對害蟲產生殺傷作用;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或破壞害蟲的繁衍秩序;以及用農用灰黃霉素、土霉素、鏈霉素,防治花腐病等細菌病害等。
3. 以食蟲動物治蟲?食蟲動物主要包括益鳥和禽類。如啄木鳥、紹山雀、畫眉、黃鸝、大杜鵑、山雞、雞、鴨、鵝等。
4. 生物絕育降低蟲口基數?用co60等輻射誘變害蟲不育,減少林地環境中的害蟲蟲口基數。
綜合防治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農業防治措施主要為及時清園,清理病蟲枝蔓,減少病蟲害產生源;合理倒茬,避免病蟲害的繼續蔓延;生物防治和上述2種措施效力不足時的補救措施,化學防治。3者的主次關系為以農業防治為主,生物防治為輔,化學防治為補。農業防治工作做的好的獼猴桃果園,一般不發生大面積病蟲害。同時,合理修剪,園地通風透光良好,樹體負載量適宜,地力、肥水充足,是減少病蟲害大發生的基礎,超載郁閉的獼猴桃園,縱然在病蟲害防治很下工夫,也難以達到理想的防治目的,免除不了病蟲害的大發生。為了使大家更方便的實施病蟲害防治工作,特根據各地的病蟲害防治情況,制定出如下綜合防治歷、常用農藥一覽表和農藥加水稀釋的濃度查對表,供在實際應用時參考。并將國際上出口獼猴桃的農藥檢測標準介紹給大家,以引起對農藥殘留問題的重視,從而為我國的獼猴桃果品出口奠定基礎。
林草局病蟲害防治工作總結匯報篇三
目前大櫻桃生產主要病蟲有桑白蚧、綠盲蝽、潛葉蛾、穿孔病、葉斑病、根癌病、流膠病等,應在不同生長期分別進行防治。
4、采后期。此期是多種病蟲混發期,主要有落葉病、潛葉蛾、紅蜘蛛、梨網蝽等。對穿孔落葉病,應在病害發生前及時噴施新高脂膜500倍液進行防治,連噴2-3次。發病初期及時用新高脂膜800倍液配合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混高效殺菌藥劑噴施。蟲害可根據發生種類和程度,選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蟲啉、滅幼脲、阿維菌素等進行防治。提倡藥劑混用,實行病蟲兼治。(雨婷)
一、清掃落葉
落葉是許多病蟲的主要越冬部位之一,絕大多數的害蟲、病原菌在果園內病枝梢、枯枝、落葉和樹體、雜草中蟄伏越冬休眠,因此,在櫻桃落葉結束后,徹底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以除隱患。
二、冬刮樹皮
果樹主干、主干丫杈及老翹皮、裂縫傷口是害蟲的越冬場所,常潛藏著多種害蟲和病毒,刮除翹皮、粗皮可清除上述的大部分害蟲,對減少來年的侵染來源有很好的作用。
三、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是休眠期消滅越冬病蟲的有效方法。合理修剪,可調節樹體負荷,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果樹健壯生長,提高其抗病蟲的能力。同時結合修剪,把在枝條上越冬的病蟲,如卷葉蛾、桃蚜、瘤蚜、紅蜘蛛等連枝剪除,將修剪掉的病蟲枝集中燒毀處理,消滅其上的越冬病蟲。
四、果園冬灌
進入11月下旬后,有灌溉條件的果園要及時整翻樹盤,并進行大水漫灌,把果園澆透,稱作澆封凍水,這樣即可以消滅一部分土壤中的越冬害蟲,又可以滿足果樹越冬期間對水分的需求。實踐證明,澆灌的封凍水,可悶死土中蟲卵、蟲蛹和幼蟲。但在封冬前一定要將土壤表面的枯枝、落葉、雜草等一同清理,使其上的病原菌不再重復侵染。
五、櫻桃主要病蟲害
1、櫻桃流膠病
主要為害櫻桃主干和主枝,一般從春季樹液流動時開始發生,初期枝干的枝杈處或傷口腫脹,流出黃白色半透明的粘質物,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腐朽,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干枯死。發病原因一是有枝干病害、蟲害、凍害、機械傷造成的傷口引起流膠,二是由于修剪過度、施肥不當、水分過多、土壤理化性狀不良等,導致樹體生理代謝失調而引起流膠。
2、桑白蚧
桑白蚧是櫻桃上的重要害蟲,該蟲又稱桑盾蚧或樹虱子,危害嚴重時造成樹勢衰弱直至死亡。一旦發生而又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則會在3-5年內造成全園被毀。
3、葉螨
葉螨主要有二斑葉螨(白蜘蛛)和山楂葉螨(紅蜘蛛),均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嫩芽和葉片的汁液,葉受害初呈現許多失綠小斑點,漸擴大連片,嚴重時全葉蒼白枯焦早落,常造成二次發芽開花,削弱樹勢,影響花芽形成及下年產量。
林草局病蟲害防治工作總結匯報篇四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林木種質資源和森林基礎資源保護工作的核心,要對森林病蟲害防治以發展的眼光和行業的重視。下文是浙江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實施辦法,歡迎閱讀!
第一條為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根據國務院《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森林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實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目標管理。
第三條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其所屬的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負責森林植物檢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具體組織工作。
第四條鄉、鎮林業工作站應在現有編制內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組織本鄉、鎮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第五條林業主管部門所屬的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應當做好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以下簡稱測報\\\)工作。
第六條各級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應當建立測報工作管理制度:
\\\(四\\\)積極推廣應用病蟲害測報先進科學技術。
第七條鄉、鎮林業工作站負責本鄉、鎮的森林病蟲害情況調查。國有森林和林木,由國有林場或者其它經營單位組織森林病蟲害情況調查。
各調查單位應當按規定向所在地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報告森林病蟲害調查情況。
第八條林業主管部門制定的造林規劃設計方案,必須有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對經常性發生森林病蟲害的地區,實施以營林措施為主,生物、化學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逐步改善森林生態環境,提高森林抗御病蟲害的能力。
第九條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應當選用良種壯苗適地適樹造林,禁止使用帶有危險性病蟲的林木種苗和其它繁殖材料進行育苗或者造林。
第十條在發生疫情的地區,經省林業主管部門批準,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可以派員參加當地的木材檢查站,負責森林病蟲害的檢疫工作;發生特大疫情時,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臨時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點\\\),開展森林植物檢疫檢查工作。
疫區的劃定,由省林業主管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發生暴發性或者危險性的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治工作的領導,實行分管市長、縣\\\(區\\\)長領導負責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臨時指揮機構,負責制定緊急除治措施,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十二條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所需的防治藥劑、器械、油料等,商業、供銷、物資、石油化工等部門應當及時組織貨源,優先供應;鐵路、交通、民航部門應當優先承運;民航部門應當優先安排航空器施藥。
第十三條在發生松材線蟲病的地區,當地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嚴密封鎖和撲滅措施;松材線蟲病的病木材及其成品、半成品,一律不準運出松材線蟲病發生區\\\(經過熏蒸除害處理,可以就地使用\\\);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到有松材線蟲病的地區調運松材及其成品、半成品。
第十四條調入各種松材及其成品、半成品的單位和個人,應事先征得所在地縣級以上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的同意,并向調出地的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申請檢疫;調入后,應在貨到次日起7天內,報請所在地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復檢。
鐵路、交通、郵電、民航等部門應當憑有效期內植物檢疫證書調運。
第十五條發生森林病蟲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林木死亡的,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須經所在地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調查核實同意后,方可申請砍伐。
第十六條森林病蟲害防治費用,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應從育林基金、經營收入和事業費中自行解決;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經營者負擔,各級人民政府可給予適當扶持。
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應從地方財政或育林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森林病蟲測報預防經費。
對防護林、水源林、水土保持林、特種用途林所需森林病蟲害防治費用,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扶持。
發生大面積暴發性或危險性病蟲害時,森林經營單位或者個人確實無力負擔全部防治費用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補助。
第十八條對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按照《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森林病蟲害防治,是指對森林、林木、林木種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蟲害的預防和除治。
第三條 森林病蟲害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第四條 森林病蟲害防治實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措施和制度,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第五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其所屬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負責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具體組織工作。
區、鄉林業工作站負責組織本區、鄉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第六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森林病蟲害防治科學研究,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科學防治水平。
第二章 森林病蟲害的預防
第七條 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在森林的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二)禁止使用帶有危險性病蟲害的林木種苗進行育苗或者造林;
(四)有計劃地實行封山育林,改變純林生態環境;
(五)及時清理火燒跡地,伐除受害嚴重的過火林木;
(六)采伐后的林木應當及時運出伐區并清理現場。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建立無檢疫對象的林木種苗基地。各級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應當依法對林木種苗和木材、竹材進行產地和調運檢疫;發現新傳入的危險性病蟲害,應當及時采取嚴密封鎖、撲滅措施,不得將危險性病蟲害傳出。
各口岸動植物檢疫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的法律規定,加強進境林木種苗和木材、竹材的檢疫工作,防止境外森林病蟲害傳入。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和監督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林內各種有益生物,并有計劃地進行繁殖和培養,發揮生物防治作用。
第十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應當綜合分析各地測報數據,定期分別發布全國和本行政區域的森林病蟲害中、長期趨勢預報,并提出防治方案。
縣、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應當綜合分析基層單位測報數據,發布當地森林病蟲害短、中期預報,并提出防治方案。
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國營林業局、國營林場或者其他經營單位組織森林病蟲害情況調查。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區、鄉林業工作站或者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組織森林病蟲害情況調查。
各調查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上一級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報告森林病蟲害的調查情況。
第十一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主要森林病蟲害的測報對象及測報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情況作出補充規定,并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可以在不同地區根據實際需要建立中心測報點,對測報對象進行調查與監測。
第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對經常發生森林病蟲害的地區,實施以營林措施為主,生物、化學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逐步改變森林生態環境,提高森林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一)藥劑、器械及其儲備倉庫;
(二)臨時簡易機場;
(三)測報試驗室、檢疫檢驗室、檢疫隔離試種苗圃;
(四)林木種苗及木材熏蒸除害設施。
第三章 森林病蟲害的除治
第十四條 發現嚴重森林病蟲害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林業主管部門報告。
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林業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組織除治,同時報告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
發生大面積暴發性或者危險性森林病蟲害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報告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
第十五條 發生暴發性或危險性的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臨時指揮機構,負責制定緊急除治措施,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除治森林病蟲害的實施計劃,并組織好交界地區的聯防聯治,對除治情況定期檢查。
第十七條 施藥必須遵守有關規定,防止環境污染,保證人畜安全,減少殺傷有益生物。
使用航空器施藥時,當地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事先進行調查設計,做好地面準備工作;林業、民航、氣象部門應當密切配合,保證作業質量。
第十八條 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所需的防治藥劑、器械、油料等,商業、供銷、物資、石油化工等部門應當優先供應,鐵路、交通、民航部門應當優先承運,民航部門應當優先安排航空器施藥。
第十九條 森林病蟲害防治費用,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分別從育林基金、木竹銷售收入、多種經營收入和事業費中解決;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經營者負擔,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給予適當扶持。
對暫時沒有經濟收入的森林、林木和長期沒有經濟收入的防護林、水源林、特種用途林的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其所需的森林病蟲害防治費用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給予適當扶持。
發生大面積暴發性或者危險性病蟲害,森林經營單位或者個人確實無力負擔全部防治費用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補助。
第二十條 國家在重點林區逐步實行森林病蟲害保險制度,具體辦法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會同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制定。
第四章 獎勵和懲罰
(五)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有其他顯著成績的。
(一)用帶有危險性病蟲害的林木種苗進行育苗或者造林的;
(二)發生森林病蟲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蟲害蔓延成災的;
(三)隱瞞或者虛報森林病蟲害情況,造成森林病蟲害蔓延成災的。
第二十三條 違反植物檢疫法規調運林木種苗或者木材的,除依照植物檢疫法規處罰外,并可處五十元至二千元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 有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行為的責任人員或者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有失職行為的國家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被責令限期除治森林病蟲害者不除治的,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可以代為除治,由被責令限期除治者承擔全部費用。
代為除治森林病蟲害的工作,不因被責令限期除治者申請復議或者起訴而停止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決定。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復議或者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九條 城市園林管理部門管理的森林和林木,其病蟲害防治工作由城市園林管理部門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林草局病蟲害防治工作總結匯報篇五
縣農委農技人員在6月1—5日對全縣糧食和蔬菜作物進行了病蟲害調查,全縣糧食作物類病蟲害發生以稻飛虱為主,一般田塊為1800—3000頭/百叢,高的達7000頭/百叢;蔬菜作物以霜霉病、角斑病、炭疽病、薊馬、潛葉蠅、晚疫病、綿疫病發生為主。為了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縣農委及時向所有鎮、街發布了農作物病蟲情報及防治技術資料,要求各鎮、街積極行動起來廣泛宣傳,將病蟲害防控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
6月4日,針對當前的病蟲害發生情況,縣農委庚即成立技術小組分片指導全縣各鎮、街的防治工作。技術小組成員由農技中心、植保站、執法大隊、蔬菜辦、經作站技術人員組成。技術小組一是要調查了解轄區內主要糧食作物和主要蔬菜品種病蟲發生及危害情況,以及各鎮街工作和農戶防治情況;二要指導各鎮街農技人員識病辯蟲,掌握必要的防治方法;三要對廣大農戶進行直接的宣傳和指導。
6月5日以來,縣技術指導小組走訪了全縣28個鎮街,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接受群眾現場咨詢上萬人次,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田邊示范拍查等方式把病蟲害防治方法盡可能地傳到廣大農戶中。同時,指導小組對各鎮街也提出了防治要求:一是要在農藥經銷店張貼防治方法,積極與農藥經營戶協調聯系,推薦經營戶及時調供高效低毒農藥及藥械,并把防治信息宣傳給廣大農戶;二是要做好蟲情、病情的監測,及時向縣農委反饋信息;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盡可能做到家喻戶曉;四是建議有條件的村社,統一時間、統一藥品進行防治。
各鎮街對病蟲害防治工作也非常重視,成立了防控領導小組,制定了科學的防治方案,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對防治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層層落實防控措施,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通過廣播、召開村社干部會議、院壩會、翻印技術資料、科技趕場、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工作扎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