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中學生篇一
春節,大家都愛過,不過,每個地方過春節的方式都不同。這次,我就寫寫我的家鄉蘭溪的春節吧!
在春節即將到來的前兩天,那可是最熱鬧的時候。孩子們要準備他們的“大事”。買糖,買玩具,買炮竹,樣樣不可缺。在蘭溪的菜市場,超市,各個商店,到處人山人海。
孩子們都準備了,大人們也不甘落后。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裝滿了幾大袋子,因為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嘛!
臘月二十八則是跪拜祖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謝年。饅頭,雞肉,酒,糖糕,都擺上了供桌。而且,在這一天,家里必須有人。如果是迫不得已,也要將客廳的燈亮著,表示家里有人。
過了二十八,家家戶戶忙得不可開交。而且必須全家大掃除,還要把肉,青菜,年糕,魚,都準備充足。因為,店鋪多數在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了初六才開門,表示關門大吉。
終于到了除夕,走到大街上,輕輕一聞,香噴噴的氣味就撲鼻而來——家家戶戶都在趕做年飯。各家各戶都貼上了年畫,掛上了對聯。年飯可以吃火鍋,因為代表來年紅紅火火,也可吃雞鴨魚肉,更透出合家團圓的氣味。吃不下的飯菜可以剩下,放到櫥柜里明年再吃,寓意:年年有余。
吃完年夜飯,大家開始放鞭炮,有些頑皮的孩子也跑到大街上放起小花炮來。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也日夜不絕。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要趕回家里,吃趟年夜飯。在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大多數都要守歲,不到十二點不能睡。而且,這一天的燈都得亮著,真是燈火通宵啊!
正月初一,人們帶著孩子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剛進門,主人就會拿出紅包與茶點招待客人。
到了元宵,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大街上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在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間,就到了正月十八。學生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春節,去上學了。而大人們呢,也繼續做事,干活,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蘭溪的春節,是那樣紅火,美麗,耀眼。他雖然是個小城,但同樣過年,同樣美麗。
春節中學生篇二
民以食為天。我的春節之食可是豐盛極了,而且每道菜可都大有寓意呢!比如黃豆芽就代表了吉祥如意, 這道菜也被稱作是如意菜。再比如剁椒魚頭這道菜,不僅口感一級棒,而且其中還有著多重含義呢!魚頭就代表了年年有余和魚躍龍門,而紅色的辣椒則有著紅紅火火的意思,祝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還有那代表步步高升的年糕、象征長生不老的花生、團團圓圓的湯圓和丸子等,一道道五彩繽紛的美味佳肴令人眼花繚亂。
飯后,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大人們在喝茶、聊天,而小孩兒們則在一旁吃水果、炒貨,看電視,可開心了。我呢,就乖乖坐在大人旁邊,一邊聽他們講話,一邊吃碧根果、嗑瓜子。大人們聊得開心,我也吃得不亦樂乎。于是,我便得了個金魚小姐的稱號。
春節了,每個人都換上了新衣裳,我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媽媽給我準備好了新的漂亮衣裳。正所謂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穿上了如動漫中的格子襯衫、v字領針織衫,我覺得自己仿佛也成為了其中一員呢!
對于小孩子來說,玩是很重要的,我的春節也因玩而精彩。
啊呃呃哦,啊呃呃哦哎,啊撒……我正在吃年夜飯時唱神曲《忐忑》呢!呔喲呔喲呔喲呔喲呔啊伊誒喲……啊哈喲!謝謝!一曲終了,臺下掌聲雷動,大家都稱我唱得真忐忑!我的這個節目也成為那晚的亮點。隨后幾天,親友們紛紛要求我唱這首歌。曲畢后,掌聲也很久才停息,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走在街上,每條街巷里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男女老少都穿上色彩明艷的衣裳,笑著走來。而小孩們是多么好玩啊!看吧!有的小孩拿著甜甜的棉花糖、繞繞糖,邊走邊舔,結果弄得臉上都是。等到他們擦干凈了臉上的糖,又將衣服變得甜甜的了,于是又手忙腳亂地舔、擦了起來,那模樣煞是好玩;有的孩子戴上了兔子面具、兔子耳朵,活脫了一只小兔子;有的小孩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還大聲說笑,吸引著路人的目光;還有的手拿著零食卻不好好地吃,偏要弄到大人們衣服上才甘心似的,結果就難免落得了大人們一番數落。而大人們卻略顯嚴肅了。他們只是喝奶茶、咖啡,買衣裳、聊天或是玩手機,但卻依舊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
當然,看幾部電影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就看了幾部喜劇電影。片中人物的精彩對白與搞笑場面令我與一起觀影的同學們捧腹大笑。除此之外,我還去ktv唱歌了!而幾首r&b風格歌曲就讓爸爸的同事、朋友們甘拜下風了呢!
我的春節生活豐富多彩,我也無比的快樂。我愛這快樂的春節!
春節中學生篇三
一進入臘月,走在各個小區,我們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的陽臺上掛滿了鰻鲞、臘肉和香腸,商家也掛起了燈籠、貼好了對聯,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新年到,龍燈鑼鼓敲打敲”,“新年龍燈游萬家”這是流傳在奉化的兩句俗語,新年盤龍燈,從明代至今,是奉化民間的一大傳統習俗。
“新年見著龍,八十老翁耳不聾。年年見龍燈,九十婆婆還能穿針孔……”古老的民謠,說明在奉化舞龍不僅是一種民間藝術,還包含著對龍的圖騰和對新年的祈福。但現在,我們奉化的大街小巷上,卻很少有盤龍燈的了。
過年,從“臘八”拉開序幕,為過年做一些準備,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還要腌制和晾曬魚干、臘肉等傳統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時還拉著我幫她做活。爸爸媽媽放假了,還會給我帶一些“年貨”。爸爸的朋友都送來各種海鮮,吃都吃不完,怕壞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這家送來的給那家,那家送來給這家。
從“除夕”開始,忙碌的“年事”告一段落,大家開始享受合家團聚的美好時光,喜悅的氛圍一直可以延續到元宵節。“正月初一”是春節。大家歡歡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
奶奶告訴我:開門炮一般放3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老話的“備炮”便出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越吉利。早餐時,全家人都要吃湯團,寓意“團團圓圓”。而且客廳的桌上總是擺滿麻餅、芝麻糖、瓜子、花生、紅棗、桂圓、水果等等食品,讓我一飽口福。
“正月初二”開始,大家便走親訪友,我們都高興地收紅包,而爸爸媽媽卻送禮、發紅包。最高興的是,可以去鄉下走走。大約到初六、初七、初八,爸爸媽媽就要上班了。而我們學生則是過完“正月十五”才報名上學,春節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春節中學生篇四
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莫過于春節了,在我們奉化這春節過得也還算熱鬧。
一到臘月初八——臘八節,有些家里就會做上臘八粥,人人都要喝上一碗健康又有營養的臘八粥。而一些寺廟會煮上一大鍋一大鍋的臘八粥,分發給老百姓。那些冒著熱氣、飄著淡淡清香的臘八粥預示著春節即將到來。
這時候,大人們也已經下意識的準備起春節所需的物品:奔走逛街,購置起春節的新衣、新用品;牽兒帶女的去超市,風風火火的“掃蕩”一次。只為的能過上一個充實、高興的春節。
到了十二月二十三,有些人家還會祭拜起灶神,希望新的一年能平平安安。一般在過年前,家家戶戶還會大掃除一次,我們這里叫做“撣塵”,撣去那些灰塵埃土、厄運晦氣,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迎接新年。
盼望著盼望著,除夕終于到了。這時候家家戶戶可忙壞了。在外地工作的人必定要趕回家,和家人一起團圓寒暄。由于正月初一初二不能動刀,所以在除夕,大人們要把很多菜提前做好,把雞啊、鴨啊的提前切好,又還要趕著做年夜菜。
除夕,有些人家的門外貼上了新對聯;有些人家的門上貼著倒福,寓意著“福到了”。除夕夜里,大街小巷都飄著酒肉的香味,千門萬戶都是燈火通宵、喜氣洋洋。新年高興的氣氛融入在整個奉化。
這一夜鞭炮聲更是沒有間斷。孩子們歡呼雀躍地放著鞭炮,看著閃光四濺的鞭炮擦亮夜空、聽著“噼里啪啦”的響聲響徹大街。而大人們則在一旁微笑的看著孩子玩耍嬉鬧。一般過年孩子犯一點小錯,大人也不責罰,就任由它過去了。
到了正月初一,大家都會穿上一身新,走街串巷去拜年。一般都是晚輩去拜見長輩。這時候孩子們最高興了,因為會有長輩分發壓歲錢啦。在拿到紅包時不能當面拆開,而是偷偷到一旁,小心翼翼地往里瞅。在廟那邊,都會有戲班子在表演節目,迎賀新年。小外婆經常帶著我去看、湊湊熱鬧。可他們講的方言我一句也聽不懂,只好傻傻的站在那里充愣,心思也停留在剛剛路過賣糖葫蘆的人身上。
往年春節結束是在元宵節后,在元宵節每家每戶、老老少少必定會吃上圓滾滾的湯圓,預示著團團圓圓、美好幸福。
但是今年是閏九月,還沒來得及過上一個張燈結彩的元宵節,大人們就要上班、孩子們就要上學。
春節中學生篇五
伴隨著春節的爆竹聲,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人們都換上了新衣服,小孩兒們都要像大人們拜年要壓歲錢,還要回自己的奶奶姥姥家吃餃子過大年,還要去超市里買年貨,而我和他們一樣。
快過年了,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大張超市購買年貨。剛到超市門口,就聽見里面一片熱鬧聲,走進超市,只見里面人山人海,走了沒幾步,我感覺就擠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了。在各色商品前,擠滿了挑選年貨的人,人們有點瘋狂地購買著年貨,給人感覺買東西好像不要錢似的,付款柜前也排成了一條條長龍。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啊!看得我都有點眼花繚亂了。我東瞧瞧,西看看,對爸爸說,好想把超市搬回家,爸爸對我哈哈一笑,說你這傻孩子。我們買了過年的東西,又給爺爺奶奶買了奶類、水果、一些牛肉等,就回家了。
今天是除夕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吃餃子,一到奶奶家,我就被濃濃的年味迷住了,家里貼著對聯,天花板上掛著一排排小紅燈籠,把整個屋子都染紅了,墻前的玻璃上掛掛著一串串假的紅鞭炮,整家人都沉浸在年的氣氛里。大家在一起互相說著:新年快樂。沒過多久,奶奶和爺爺端上來,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媽媽還在里面包了兩個花生,一個核桃,看誰的夫妻號能吃到,我和兩個姐姐三個小孩爭先恐后的搶著吃餃子,生怕誰先把花生吃了似的,結果,我和大姐姐一人吃了一個,二姐姐吃的餃子最多,卻一個也沒吃到,很是氣憤。吃完餃子后,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回家看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的節目深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其中,我喜歡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唱的茉莉花、喜歡郭德綱的相聲······我最喜歡劉謙的魔術。
這次過年真令我高興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