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初一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左右(初中篇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
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
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初一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左右(初中篇二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正好說出了我心情,離開家鄉,在他鄉,在他鄉生活是多么的孤單,在他鄉過節沒有父母,親戚陪著過節更是多么的痛苦。但是這中秋節我并沒有感到孤獨,沒有任何的痛苦,因為有這么多好心的漢族人邀請我們到他們家過節,有那么多熱心,善良的老師陪著我過節。
對于我們這些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在他鄉讀書的'這些學子來說中秋節已經毫無意義了。因為我們見不到父母,“團圓”只是幻想。
這次中秋節是我到漳州的第一個中秋節,也是我由始以來最快樂最幸福的一次中秋節。我原以為這次的中秋節會是跟以前在安徽時候的那樣孤獨,沒想到中秋還沒到之前就好多同學邀請我們到他們家過節,他們知道我們不能回家過節,所以更加積極地邀請我們。
那天我跟兩女生被邀請到我們班副班長林詩弘的家,當我們到她家時,她的父母顯得特別高興,她的家人說他們特別喜歡西藏,想到那兒去旅游之類的,跟他們說起話來覺得特別親切,好像是跟自己的家人一樣。當我們吃飯時覺得更為感動;他們學著書本上的知識給我們做了很多藏餐,雖然沒有在家時那么好吃,但可以得到一種在家感覺。
更讓我感動的是,那天晚上校長親自給我們組織了晚會,讓我們20個藏生一起快快樂樂地過上節日,中秋那天應該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但是我們的很多老師都沒有回家,陪著我們過節,校長,生活老師等都為了我們失去了與家人團圓的機會,但是他們毫無怨言。
王老師的兒子在那天生病了,但是他忙著給我們買水果之類的東西,組織學生打掃衛生,擺桌子等卻放下了生病的兒子,當我們的晚會快結束時,他匆忙離開了,這時我們才明白發生了什么。
作為一名藏生我,因為有這么好的老師,這么好的同學在與我們一起生活,是多么幸福??!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初一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左右(初中篇三
天依舊很藍,海依舊很寬;陽光依舊刺眼,那一輪明月下的家鄉,依舊在我心間。
——題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連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詩,簡單易記,但每每念起,總勾起我思鄉的無限情緒。我的家鄉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點,但是我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除了春節或者是什么比較重要的節日,否則我會老家的機會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每年我回去的次數也就兩三次。回去也沒有多長時間,我們就馬上回來了。每當我坐在車里,看著我的家愈來愈遠,愈來愈小,直到房子變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頭。
我從小跟著父母來到廈門念書,那個時候還覺得離開家鄉沒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書,多好啊。但是漸漸長大了,開始懊悔那個時候我的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棄生我養我的家鄉?
記得小時候,我和家人們回老家時,每個晚上我和姐姐們都會坐在三樓的陽臺,聊著天,別提多興奮了。我們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一輪明月掛在天上,很美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總會在陽臺那,聊上整個黑夜,不開燈。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這片土地,我就不會對這一片厚土有這么一份特殊的熱忱。如果我的親戚們中的一部分不是農民,也許我也不會將“粒粒皆辛苦”詮釋。如果…
感謝這些如果,沒有這些如果。
很多人都覺得農村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好,甚至有的人會嫌棄那里。不過,別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熱愛那片土地。有誰曾想過,如果沒有你們所說的這些“土農民”抑或是“鄉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聽的詞匯,沒有這些你們口中的社會階層的人民,你們吃什么喝什么。沒錯,他們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也正因為他們處于底層,所以他們撐起了這個社會。甚至有人罵粗口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說別人是“鄉巴佬”,但是你們所說的“鄉巴佬”真的是那些為人民服務而默默不問的人們么?他們不是“鄉巴佬”,他們是這個社會上最最無私,最最高尚的人!他們的心如同月光般純潔、無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謂的“高階層人民”,他們在社會上久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被世俗一點一點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顆骯臟的心。
一輪明月,照亮我的家鄉,照亮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