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西藏的導游詞共計 西藏導游詞200字篇一
導游詞是要把一個景點活靈活現的表達給每一位旅客們,讓旅客們更好的認識景點的歷史由來,下面是西藏的導游詞,只供參考,還有更多旅游的請繼續瀏覽本站。
每個民族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圣地和天堂,由于生存條件和發展程度的不一,理想中的圣地也就有了不同的超脫現實的方面。例如,藏文化中向往的圣地盡管有雪峰和草原等青藏高原的典型景觀,也有高原上罕見的森林、果園甚至小橋流水人家。在藏族學者阿芒班智達的著作中,就這樣描述了藏民心中的極樂園:香巴拉是人類文明的圣地,狀如八瓣蓮花,中心的邊緣及葉子兩邊環繞著雪山,葉子之間由流水或雪山分開,雪山和禿山、石山和草山、林山和花果山、湖澤、林木及園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傾心,中間頂端有國都噶拉洼,中心柔丹王宮,十分美妙。其食物及享用等,天上玉皇也難以相比……長久以來,香巴拉就是藏民心中的極樂世界、夢境中的家園,但一直宛若天堂般飄渺無蹤。既然是藏民的天堂,香巴拉應該就在西藏,可是,茫茫雪域高原,哪里才是這方圣土?
一、線索何在
西藏,地球上僅見的雪域圣境,純凈的天空下有著純凈的山、純凈的水和純凈的心靈,純凈的心靈中還蘊藏著一個純凈的夢境——香巴拉。有一首藏族民歌這樣唱道:“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人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鳥語花香、那里沒有痛苦、那里沒有憂傷,那里通向神仙居住的地方,啊,香巴拉并不遙遠,香巴拉就是我們居住的家鄉”。盡管歌中的香巴拉并不遙遠,現實中卻遙遙無蹤,因為青藏高原的主體并非如此景象。從太空俯瞰青藏高原,視覺的中心是拉薩以北的羌塘高原,環抱高原,昆侖、唐古拉、喜馬拉雅,凌霄雪峰、連綿千里,紫色、青色和白色交錯,儼然生命的禁區。生命需要水,離這塊世界屋脊最近的水就是碧波萬頃的印度洋。然而,受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印度洋上吹來的綠色止步于北緯30度線。香巴拉應該有雪山,有森林、有溪流、有湖泊,有草原,還要有柔丹王的園林,而這界限分明的白、綠之間,能有這方樂土?
在西藏,香巴拉是人盡皆知的,人人爭說香巴拉就是自己居住的家鄉,但符合傳說要求的香巴拉到底在哪兒,誰也說不清。要尋找香巴拉,有沒有引人入勝的線索呢?沒有。只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山不在高,有水則靈。想去那個美麗的地方,只能跟著美麗的河流。但河流又在哪兒呢?樂土不應人間造,它只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在這界限分明似乎不可逾越的白、綠之間,老天派了一個使者——雅魯藏布。它來自高山之巔,流向汪洋大海,彷佛連起了天上人間。就在它的谷地里,雪峰環抱之間,出現了一線生命的綠色,香巴拉莫非就在其中?
二、順河而下
青藏高原的文化經濟中心在拉薩。遼闊的天,蒼茫的山,偶爾青翠的河谷,這是典型的青藏高原。順著高原動脈——拉薩河一直向東,當翻過海拔近5000米的米拉山口后,雪域風光陡然一變:兩山之間的峽谷里,一條迷人的江南溪流旖旎而出,沿著下山的路,兩岸百花繽紛,彷佛桃花源,這就是從太空能夠俯瞰到的綠線的起點,雅魯藏布的三大支流之一——尼洋曲。人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真正天上來的應是尼洋的水。尼洋曲的給水源頭是雪峰冰川溶水,從遙遠的天邊冰清玉潔的世界下凡,又有一路花叢護送,因而凈到底,柔到心,讓人不得不贊嘆:尼洋美,美就美在尼洋水。印度洋暖流在春夏季可溯雅魯藏布河谷而至尼洋河谷,所以盡管海拔仍在3000米以上,但兩岸仍是山青水秀,彷佛已置身江南。江南風光本不稀罕,但尼洋風光卻稀罕,因為滿目秀色間,遠處雪峰依然可見,近處白云伸手可至,低天高峰配以青山綠水,難怪藏民把這兒稱為神女的眼淚,見此美景,孰能不動情?
好山好水,應當鐘靈毓秀。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阿沛·阿旺晉迷就出生在尼洋河畔的阿沛莊園。在藏語里,阿沛的意思是命運的安排,是啊,正是命運的安排,才使得尼洋河水哺育的阿沛擔當了和平的解放西藏先鋒的重任,才使得孤立封閉的西藏早日融入了現代社會。因為這條常綠的尼洋水,荒涼的青藏高原漸漸有了生氣、有了人氣。因此,尼洋曲越到下游,兩岸就越繁華,現代化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可是,香巴拉能是這般的現代化,這般的'人丁興旺?太適于人類居住了,香巴拉反而讓人感到越來越遠……
三、祥云抱城
尼洋曲再往下,就進入了西藏林芝地區。秀美的江南溪流就逐漸長成寬闊深沉的母親河,母親河養育了一個新型城鎮——八一鎮。盡管西藏是離陽光最近的地方,終日陽光燦爛,但云霧卻時常繚繞在八一鎮周圍的山頭上,宛若一位剛出閣的仙女的面紗。撩起面紗,可以看見一個青藏高原罕見的新興的現代化城鎮。海拔2900米的八一鎮是1951年和平的解放西藏后依托駐軍所建,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具有毛紡、電力、木材加工、造紙、建材、印刷等行業和大學的林芝地區行政和經濟中心。這兒樓房現代,市面繁榮,人民舒心,盡管找不到想像中的柔丹王宮的影子,但這樣的生活想必不會差于柔丹王宮吧?到了八一鎮,才知道這兒不僅是林芝地區的行政和經濟中心,也是風景中心。盡管現代化已到了八一鎮,但這絲毫沒有改變四周的地脈:從依山傍水的八一鎮開始,東西南北,步步是景,山水風情,自此樣樣具備。想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香巴拉莫非就藏在這四周的山水中?
四、五行俱全
一塊寶地,自然應該金木水火土兼備。而林芝人自豪地說:金木水火土,林芝都豐富。林芝有些什么樣的金木水火土呢? 東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林芝的木在西邊。 當地人的話也許是敝帚自珍,外人怎么看林芝呢?隨便翻開一點游客的感受,就會從游客的心中發現林芝的木不僅秀于西藏,說秀于天下之林也不為過:
(摘自一段游客日記)
盡管路很少,誰也說不清八一鎮附近哪處森林最美,但聽說隨便哪處,好像都比外面美。一路顛簸,到了一個叫作魯朗的林場。盡管事先已經做好了遭遇人間仙境的心理準備,但當雪峰、溪流、草甸、森林、農舍、牛羊突然全部被上蒼奉獻到眼前時,心里突地一跳:這兒是不是就是香巴拉?說是個林場,其實老天把它安排不像是樹木的家園,倒像是夢中的仙境,人們平常渴望的、想像的又總沒有的,就近在咫尺。置身期間后,卻又發現四周也是美不勝收,彷佛明珠璀璨,就連首飾盒也珠光寶氣。這時候,盡管路途遙遙,但感覺到身上最累的不是腿,而是眼睛。
眼睛不夠用了,只有靠照相機。可是麻煩又來了,在這個仙境待了不到半小時,大家相機里的膠卷都已耗盡,真該提醒林芝政府立一塊警示牌:林芝政府忠告游客,此處風景過美,請節約使用膠卷。可是,同行提醒我們:據說翻過山那邊,還有更美的景致。也罷,膠卷沒了,就把這秀色刻到心里吧…… 山那邊到底什么最美呢?那是色季拉山的杜鵑。春末夏初,色季拉山從海拔2900米的山腳到5300米的山頂,成為杜鵑的海洋,上千平方公里的花海,黃色、白色、紫色、大紅、淺紅、粉紅,如果不是這兒,另有一個香巴拉,恐怕香巴拉的花園也自愧弗如。
不消說,這林芝的木把林芝的山裝點得靈秀非凡。可是山不在高,有水才靈,林芝的水怎么樣呢?八一以西100公里,沿著蜿蜒的山道向上,可以發現一個青藏高原的浴缸——錯高湖。沿途的征塵,難解的情愫,甚至周邊的山林,在一汪圣潔的湖水撫愛中,全都明澈起來。由于是高原冰磧湖,湖水凈、深、藍、柔,春天來時,湖邊鮮花成片,紅花綠草藍天碧水雪峰游魚,難怪被譽為神湖。一湖獨秀不是景,千湖競秀人間奇。溯林芝的每個山間溪流而上,到溪流戛然而止處,都能發現一個未名湖,暫且都叫仙湖吧,要不是神仙,誰能享用這無盡的湖光山色呢?
但是,林芝有火嗎? 當然,要是滿山大火,那就成煉獄了,林芝的火藏在地下。由于處于印度次大陸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熱活動頻繁,泉水被地火撫熱了,再撫慰林芝的人。到處是溫泉,要想評出林芝的溫泉哪兒最好,太難。最近的是布如溫泉:泉口熱汽騰騰,讓你一下就感到了林芝地底下蘊藏的能量;溫泉口大小彷佛浴池,浴池外,還有一片狀巨石作屏風,天造地設,越看越像香巴拉人的沐浴之處。要不是上天的造化,此福孰人可享。神仙的泉應有靈氣,林芝真還有一處溫泉,如果虔誠地叫上一聲,泉水就會戛然而出。如果媚俗地嚷一下呢?至今還沒有人敢褻瀆神靈。
說到林芝的土,那就太豐富了。土在中國文化中意味著地氣,一切的一切都要立足于土,真正的風景都有賴土的襯托。由于地靈人杰,這兒老天的造化和人間的奇跡均不乏,有幾個世界之最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最之密集仍讓人不得不感嘆自然的力量:平均谷深千余米的雅魯藏布在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前猛回頭,谷底和雪峰之間落差竟達6000米,構成了世界最深最長的大峽谷;從深切的谷底到雪峰,依次分布著低山熱帶雨林、低山準熱帶雨林、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地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山地溫帶松林、亞高山寒溫帶冷杉林、高山灌叢疏林和高山草甸,這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好最完整的垂直分布的生態系統大成。在森林和雪峰的連接線上,不時有巨大而晶瑩的冰川隨著溝谷延伸,突破雪線深入森林,長開不敗的各色野花散布其間。世界之最、山水之美加上野花點綴,這是誰的園林?
當然,這樣的圣土并非無人知曉。佛經上早就記載:“佛之凈土白瑪崗,圣地之中最殊勝”。這白瑪崗就在林芝的墨脫縣境內。
公元8世紀時藏傳佛教大師蓮花生也對這塊圣土早就寄予了厚望:“當世界末日來臨之際,墨脫的諸山將向塵世間蕓蕓眾生打開,以幫助他們逃避種種劫難。”它也許是未來我們人類的最后一葉諾亞方舟,亦或是人類再一次輪回的搖籃。 地靈了,當然會有人杰。林芝是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發祥地。在林芝,苯教留下了很深的印跡。
苯日山上至今遺有大石崇拜、神鳥崇拜和天梯(傳說中的通天之樹),還留有摩崖造像及雕刻,記載了赤德松贊和工布地方首領會盟的經過,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而苯教的朝拜地——苯日神山,更加傳奇:在這高聳入云,森林密布,鮮花不絕的山上,相傳苯教首領阿窮杰博曾在此處與蓮花生大師斗法獲勝,使林芝地區成為西藏苯教的最后領土。管強大的藏傳佛教最終也侵入了林芝,但這個神秘、遙遠的地方仍然把苯教的儀式維護得很好。苯教尤其對奇險陡峻的高山崇拜最盛。教徒認為:神山是通天之路,為了死后讓靈魂升天,就須在生前熟悉通天之路。這樣的深山通往哪兒,莫非是柔丹王的宮殿?
木水火土都全了,最關鍵的金在哪兒?有這樣一支古老的藏族民謠:“美麗的藍天是松石的寶盆,燦爛的陽光是純金的裝飾。”走遍林芝,總是可以看到祥云環抱的山腳鑲著陽光金邊,祥云里,富裕的人們豐衣足食,還要金干什么?難怪林芝人就這樣介紹林芝:這里四季常青、這里鳥語花香、這里沒有痛苦、這里沒有憂傷,這里通向神仙居住的地方。 這不就是香巴拉嗎?
五、香巴拉在這里
在雅魯藏布江把你的心洗清,在南迦巴瓦峰把你的魂喚醒之后,睜眼一看,這兒,就是傳說中的香巴拉,現實中的林芝。
有詩人這樣寫道:人情與土地一樣純樸。生活與奶茶一樣濃香。雪峰與歲月一樣悠久。道路與天地一樣寬廣。來林芝,就是來到太陽的心臟,來林芝,就是來到神仙居住的地方。
s("content_relate");【西藏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西藏大學特色專業12-05西藏中考報名時間11-14西藏物流師報考條件09-05淺談西藏高考錄取照顧政策11-15西藏2017職稱英語報考條件11-222017西藏大學名單排名06-26西藏高考加分項目分值照顧政策11-16西藏高考分數線公布07-30西藏監理工程師報考條件的范文09-27西藏電子商務師報考條件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