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節約作文400字篇一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水并不是一個危機,是無窮無盡的,久久都用不完的。但是在媽媽和老師的眼中去有所不同了,她們說:“如果我們再不珍惜、節約,那后果不堪設想了。”
在家里,我看見媽媽正在洗衣服,洗完后,媽媽分別把洗衣服的清漂水到進a、b桶里,有需要的時候,用于清潔居室、沖洗廁所等,洗完菜的水循環使用。這樣即能節約資源又省錢。
在家里,我看到媽媽這樣節約用水,值日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也節約用水了。
每天上學,值日生都要拖地,要用不少水,了;輪到我值日了,正是潮濕的天氣,老師教我們說:“這短段的天氣比較潮濕,常常吹南風,地上濕淋淋的,值日生拖地時拖把可以不濕水或者半干半濕,拖完了洗干凈,晾在外面留到明天備用,免得同學們踩來踩去弄臟了,又能節約水又干凈真是一舉兩得。”這個小竅門令我們嘖嘖稱好。
現在,我們必須要從小做起,像媽媽、老師那樣做一個:“節約能手。”那樣節約用水,不白白的讓它流去,讓自己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爭當“節約小衛士”。不隨便浪費。讓整個世界,整個社會都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節約型的美好家園。
節約作文400字篇二
地球上估計有水的總面積是138億平方公里。
錢金明說:“地球上的水有很多,天上有水,池塘里有水,到處都有水,所以我們可以安心用水。”
我說:“水雖然看起來很多,但是十分珍貴,這些水百分之九十八是咸的,主要分布在海洋里,而淡水只有百分之二,而且還不能全部被利用,因為它的百分之八十八凍在兩極的冰蓋和冰川里,剩下的百分之十二即在河流,湖泊和能開采的淺地水里的水才可以讓人類使用,我們江南地區水多,你當然覺得水一直用不完呀!”
申超說:“樹里面也有水。”
許德金:“把樹里面的水榨干了,樹就會干的,沙漠也會隨之到來,到時候不就更慘了嗎?”
徐萌:“我們人類要吃一些動物和植物,它們沒有了生存環境,就會死掉,我們人類也會滅亡的。”
黃老師:“那么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現在進入第二個論題,怎樣節約用水?”
錢金明:‘用洗米、煮面的水洗菜、清洗碗筷可以去油,減少用水量和洗潔精的污染,洗手時,用盆洗比流水更省水。”
我說:“用米糠先抹一下油盆子再沖洗一下就可以洗得非常干凈,這樣也可以節約水。”
丁宇說:“在家里洗餐具,最好先用紙把餐具上的油能擦下來的擦掉,再用熱水洗干凈了,最后才用較多的溫水或者是冷水洗干凈就好了。”
同學們如果我們一直不注意節約用水的話,那么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將會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節約作文400字篇三
當我一天沒喝水,渴得喉嚨都快冒煙的時候,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捧起一個超級大水杯,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光杯里的水,感受著水對我喉嚨以及身體的滋潤,那時我會覺得:水是我的天堂。
當我每次運動完,出了滿身臭汗的時候,最享受的時光就是:打開水龍頭,舒舒服服地沖一個溫水澡,讓一顆顆晶瑩的水珠祛除一身的汗臭味,渾身輕松清爽,那時我就覺得:水是我的天堂。
當學校進行大掃除,同學們用水將花壇邊、窗戶上的灰塵擦干凈,并將地面擦拭得一塵不染,讓校園面貌整潔如新的時候,我更覺得:水是我的天堂。
水,滋潤萬物,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水是甘甜的,水是寶貴的……正是因為有了水,人類才會生存,世界萬物才會生機盎然,千姿百態……
可是,就在我們享受著天堂水時,卻同時面臨著一個難題:水資源日益減少!若干年后,極有可能因為人們節水意識的淡薄、費水行為的繼續而滴水無剩。
在這里,我要講一個奶奶的節水小故事:每天,奶奶做飯的時候,會用淘米的水洗菜,用洗菜的水拖地,然后再用拖地的水沖廁所……剛開始的時候,我總是感到奇怪,便問奶奶:“奶奶,您這樣不煩嗎?一會要把水倒進盆里,一會又把水倒進桶里,拎來拎去多不方便。什么時候用水,直接開水龍頭不就好了嗎?”奶奶笑著拍拍我說:“傻丫頭,奶奶這是在為你省出學費啊!”我這時才明白奶奶的用意,雖然奶奶是一句玩笑,可我當時就臉紅了。后來聽爺爺說,奶奶的這個循環用水法,一年能節約幾十立方水呢。我想:如果每家每戶都能如我奶奶用水一般,那全球一天能節約多少水呢?
想要永遠享用那天堂般的水,就靠我們的行動了!關住小水滴,節約水資源,為了我的天堂,我的水!
節約作文400字篇四
從小孩子咿呀學語,幼兒園的啟蒙教育,小學生課堂上郎朗的讀書聲中,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說到勤儉節約,我覺得非常羞愧。吃飯的時候,我經常是看菜吃飯。發現愛吃的紅燒魚變成清蒸的了,晴朗的天氣馬上變成了陰天。剛才那急急忙忙下來就是為了吃紅燒魚,清蒸的看起來好看,卻沒有紅燒魚的入味,小嘴漸漸厥起------看著我表情的變化,坐在餐桌前的爺爺放下碗筷,重新來到廚房,燒了我愛吃的紅燒魚。
當我走在放學的路上,看到那些乞討為生的乞丐,人們吃剩下準備倒掉的飯菜,對他們來講已是美味佳肴。偶爾還會看到在垃圾堆里尋“寶”的乞丐,看到一塊面包或者半個包子,眼睛會突然“亮”起來,也不管臟或臭,迫不及待的往嘴中送,就像是在享受一件美食------
過新年了,媽媽說:“羊羊,你有很多衣服就只穿過一、兩次,還很新,今年就買雙鞋子,好嗎?”一聽到沒新衣服,這心里便不是嗞味了,情緒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
“我不要穿舊衣服,別的小朋友都是穿新衣服過年的,我也要穿新衣服啦!”我開始鬧情緒。
“放著不穿到時候都穿不著就浪費了”,媽媽耐心地勸說。
“一套新衣服也要不了多少錢!我就要穿新的,”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立場。
好說歹說,無奈,媽媽只好準備我的新年服裝。穿上了新衣的我十分開心,卻全然沒有考慮媽媽的經濟負擔。我們班有個同學就不是每年過年都穿新衣服,我覺得比我好,非常的節約,學校里的飯菜不論是否好吃或者自己喜歡的,全部吃光。而我呢,一看到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飯菜,就會小聲的抱怨:“這飯真硬呀,一點都不好吃!”“今天的菜為什么不是紅燒的?”想到這些,我就特別的慚愧。
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粥一飯,應當想到得來是不容易的;一絲一線,應常想到,這些東西生產出來是很艱難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猶如愚公移山、聚沙成塔,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節約從我做起,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勤儉節約的隊伍中,讓我們把“光”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