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淺談京劇經典優美散文摘抄 國粹京劇的美散文篇一
- 春天優美散文 推薦度:
- 優美寫景散文 推薦度:
- 優美的散文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風靡全國的《徐九經升官記》是我國京劇史上的經典之一。由中國現代戲曲四大“怪杰”之一的余笑予執導,郭大宇、習志淦擔任編劇,主演為“京劇第一丑”朱世慧和李春芳。該劇在嬉笑怒罵間展示了一個“體歪心正”的好官的心路歷程與為官之道,塑造了“徐九經”這一好官形象。
《徐九經升官記》創作于1980年。劇作以丑角應工,把清官判案,為民做主的嚴正斗爭,寓于幽默調侃之中,極富魅力。歷經二十多個年頭,仍久演不衰。朱世慧演的徐九經,表面其貌不揚、歪脖羅胸,但是為人正直、不懼權貴,是個善用智慧、心靈美的清官。朱世慧將丑行與麒派老生的唱、做結合,頗具創造性。他突破陳規,另辟蹊徑的“丑生”表演,既不失法度,又大膽創新,幽默而不油滑,機趣而不輕浮,摒除了庸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舞臺中央,垂著素雅的輕紗,后面立著一棵裝飾了的樹。粗大的樹干雕琢著一圈圈的年輪,透著歲月滄桑殘留的斑駁,上端的枝干傾斜于一邊,幾片黃葉稀稀拉拉地垂著。這樹造型得怎么像個歪著脖子的老人呀?我愣愣地望著那棵奇怪的樹,等著被譽為省第十屆戲劇節“劇目大獎”的《徐九經升官記》序幕漸漸拉開。悠遠婉轉的音樂旋律響起來,三言兩語,就把徐九經這個玉田知縣為何升官的緣由道清了。緊接著,徐九經伴著那棵“歪脖子樹”隆重登場。他相貌丑陋,身材佝僂,以“歪脖子樹”自比絕不為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他因貌丑而兩榜失意,是社會“以貌取人”的不公,還是命運的不公?我不懂得欣賞昆劇的唱腔,也不懂得欣賞昆劇的舞美設場,但我喜歡這個故事,更為演員的'真心演出折服。這出戲正劇喜演,在插科打渾中,讓我看到了一個身材不正但良心正,不畏強權,不徇私枉法的主人公形象。這個曾兩榜奪魁卻因貌丑而只任個知縣的徐九經此番升任躊躇滿志,他希望既正法典,又報舊怨新恩,一展平生抱負。可無奈此案棘手--皇親國戚的王爺,與戰功顯赫的劉候,同爭一美嬌娘,他置身于個人恩怨與官運前程的桿秤之間,他沒有囿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而是“以直報怨”,施巧計醉審,裝糊涂判“一女配二夫”,然后讓倩娘詐死,令尤金自行退出,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其斷案之風不得不讓人嘆服。而最后的掛冠歸隱,也許也是唯一的選擇吧,向來中國古代都是崇尚隱士的。劇尾處安排了歪脖子樹終于伸直了,片片葉子都興奮得抖擻精神起來。這不正告訴所有的人,剛正不阿的人是最高大、最偉岸的。觀眾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我也使勁地鼓掌。我不知道自己是為演員們的精彩演繹鼓掌,還是被故事的結尾感染,為正義鼓掌。兩者皆有吧。朱世慧別具一格,開辟了“丑生”這一京劇藝術的全新行當。所謂“丑生”,就是以丑角行當表演特色和技藝為基礎,兼有小生的儒雅、老生的穩健,似生非生,似丑非丑,丑中有生,生中有丑。從徐九經開始,文丑除了插科打諢還可以有大段的唱腔,除了演經典小戲還可以駕馭整本大戲,除了塑造喜劇角色還可以演繹悲、喜、正劇人物。徐九經很丑,但是他丑得新奇、丑到了第一、丑得確實不一般。難當的官,好聽的戲在《徐九經升官記》中,好聽的唱段比比皆是,但是三十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百聽不厭的當屬全劇的核心唱段“當官難”。一邊尚方寶劍,一邊“鶴頂紅”;一邊王爺,一邊侯爺;一邊做官良心,一邊為人私心。徐九經在其間來回取舍,痛苦難耐,于是一口氣唱了三十多句,每一句中都有“官”字。以前因為五官丑而當官難,現在因為良心在而難當官,最后無奈地喊出一聯串的“官”,將所有感情化為了一句“我勸世人莫作官”,極富感染力。臺上徐九經痛苦,臺下朱世慧卻為這段唱而如醉如癡。一個字字從他口中唱來就有別于一般老生唱段的沉穩蒼勁,而是充滿了跳躍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韻味,三十多句的大段唱腔膾炙人口,幾十年來被觀眾傳唱不已。除了唱腔精彩,徐九經特有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演也是這部戲的最大亮點。當徐九經郁郁不得志時,他以歪脖樹自比,滿臉落寞;當突然受到提拔時,他在歪脖樹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當得知真相被威逼恐嚇時,驚得眉眼、嘴角一齊顫抖,“抖臉”絕技將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
該劇通過極獨特的視角,把一個因偶然機遇提拔為大理寺正卿的知識分子推進矛盾的漩渦之中。這位其貌不揚的丑相公,憑借正直的良知和超人的機智,維護正義,打擊邪惡,使有情人終成眷屬;但終因開罪了權貴,拂袖掛冠而去。劇作深具喜劇風格,把清官判案、為民做主的嚴正斗爭,寓于幽默調侃之中,極富魅力。該劇是一部揭露舊時代官場黑暗、權貴強搶民女的名作。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部戲仍久演不衰,深受觀眾喜愛。早在1981年,《徐九經升官記》就被拍成電影《升官記》。迄今為止,該劇已有京劇版、豫劇版、昆劇版、越劇版等版本出現。那一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不知打動了多少觀眾,被他們牢牢的記在了腦海中。
截至2005年,該劇在舞臺上已經演出了六百多場,不僅在內地各大城市,而且還在香港、臺灣、奧地利、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都曾上演過。該劇不僅從湖北走向了全國,更從全國走向了世界。
s("content_relate");【淺談京劇經典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淺談旅游的優美散文03-19淺談什么是潛能優美散文06-15淺談噪聲污染優美散文05-30我的夢想是唱京劇散文04-05淺談婆婆散文08-19淺談愛與恨散文06-22淺談等待散文09-01秋事淺談散文03-14淺談信任-經典散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