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講正氣演講稿弘揚正氣的演講稿篇一
習為何反復強調“規矩意識”?古語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因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守紀律講規矩的政黨才能得民心。“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該反復學習深刻領會對規矩的論述,時刻記得“舉頭三尺有綱紀”,深刻領悟黨的希望大家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的良苦用心。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講規矩和紀律作為一個黨員干部的基本行為準則。古語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偶爾不守規矩是小事而忽略了做它的意義和作用。“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小”與“大”是相對而言的,稍有不慎,“小”就會轉化成“大”,當不守規矩養成一種習慣,恐怕不是以后改正那么簡單的問題,而是走向了犯罪的深淵,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以來,無論是“老虎”的相繼落馬,還是“蒼蠅”的紛紛被拍,都毫無疑問地證明了,“規矩意識”、慎權慎欲,從來都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小事。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只有從點滴做起,堅守底線,樹立“規矩意識”才能使守紀律、講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強“規矩意識”、大力營造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提倡反腐倡廉、樹立清風正氣的環境,才能持續強化“不敢”的氛圍,固化“知止”的 自覺,對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鏟除,“抓早抓小,小事早提醒、小錯早糾正、小案早查處,既能夠防微杜漸,也能治病救人。”真正讓迎面飛來的“蒼蠅”折翼、無處遁形,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黨心民心,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國不以規矩則亂”,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黨員干部只有堅守底線、樹立“規矩意識”、廉潔自律,才能保持清醒、牢記宗旨、堅定立場、明確方向,才能有為黨為人民工作的資格,才能有施展能力和才華的機會和舞臺,才能有凝聚力和號召力。如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與人民群眾離心離德,最后只能遭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反對和唾棄,成為孤家寡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果不能做到講規矩、守紀律,不能經受住拒腐防變的考驗,就失去了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能力的基礎,就失去了提高執政能力的保證。堅守底線,用“規矩意識”促廉潔政風,要始終保持對黨規黨紀的敬畏之心,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帶頭守紀律講規矩。
講正氣演講稿弘揚正氣的演講稿篇二
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堅強決心,體現了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的有機結合,實現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與時俱進,對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兩部黨內法規的頒布為堅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牢固基礎。《準則》堅持正面引導,強調自律,重在立德,是向全黨發出的道德宣誓和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圍繞負面清單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紅線。兩部黨內法規把理想信念高線和黨的紀律底線統一起來,將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立了起來,為廣大黨員干部立德修身、為官用權、干事創業指明正確方向。
兩部黨內法規的頒布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保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樹立紀律觀念是核心。《準則》針對全體黨員,提出四個堅持針對黨員領導干部,圍繞廉潔二字,提出四個自覺。《條例》將黨章對紀律的要求整合成六大紀律,把黨的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轉化為面向全黨的道德和紀律要求,體現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治黨之策。
兩部黨內法規的頒布為深化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有力武器。《準則》將適用范圍擴大到全體黨員,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自律規范從廉潔從政擴展到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等方面。《條例》針對反腐敗斗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違紀條款,對于推動黨內監督、執紀問責、正風反腐將起到重要作用。
兩部黨內法規的頒布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了紀律保障。要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確保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準則》和《條例》通篇貫穿全面與從嚴要求,進一步扎緊了管黨治黨的制度籠子,必將發揮出組合功能和綜合作用,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抓住一個關鍵,就是要抓住貫徹落實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這個關鍵點,讓兩部黨內法規真正發揮作用。一方面,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發揮黨紀黨規的引領作用。要以貫徹落實兩部黨內法規為契機,以建設創新吉林、法治吉林、生態吉林、開放吉林、文明吉林、幸福吉林為目標,進一步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努力實現新一輪振興發展。另一方面,要與加強黨的建設相結合,發揮黨紀黨規的示范作用。要切實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的兩個責任,堅持以嚴的精神和實的作風,把《準則》和《條例》貫徹落實到思想建設、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等各方面。
突出兩個重點,就是要突出抓好學習教育和遵守執行兩個重點環節,讓兩部黨內法規落地生根。一是要抓好學習教育環節,做到入腦入心。深入學習研讀《準則》和《條例》原文,正確把握修訂背景和原則,準確理解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深刻領會實質和內涵,自覺把《準則》和《條例》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抓好遵守執行環節,做到落細落小。要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做遵守黨規黨紀的示范者,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帶頭遵守和執行好《準則》和《條例》,做到先行一步、更深一層。要時刻繃緊紀律和規矩這根弦,時刻將言行舉止規范到《準則》和《條例》之中,時刻把《準則》和《條例》的每一項要求、每一條規定執行到位,在大是大非上立場堅定,在小節小事上慎獨慎微,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加強一個保障,就是要加強監督執紀,保障兩部黨內法規的落實不走樣、不變形。要堅持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切實加強對全市各部門學習貫徹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學習不深、貫徹不力、執行不嚴的現象及時進行警醒糾正。要把嚴的標準和要求融入到干部的日常教育監督管理之中,在全面和從嚴中推動落實,在堅持和深化中形成習慣,在監督和檢查中使鐵規發力、讓制度生威。
講正氣演講稿弘揚正氣的演講稿篇三
盡職盡責才能盡善盡美,利黨利國方可利家利已。黨中央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后,又一次重要的黨內教育。“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做合格黨員,重在堅定信仰信念、強化政治意識、樹立清風正氣、勇于擔當作為。
有則故事,老木匠年近退休,老板安排他建最后一座房子。由于老木匠歸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選材用料,干活都失去了往日的水準。等房子蓋好后,老板把房子的鑰匙交給了老木匠,說:“這房子是送給你的退休禮物”。老木匠羞愧難當,他做夢也沒想到,一生筑造了那么多華亭豪宅,最后卻給自己蓋了一座粗制濫造的房子。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同樣一個人,可能制造巧奪天工的精品,也可以交出應付差事的次品,這不是因為技藝減退,而是因為失去了應有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體現,是工作取得業績的前提。許多事實說明,一個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是以保持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為前提,能力弱的經過學習,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可以使工作越做越好。反之,缺乏責任意識,精神不振作,精力不集中,不明確自己承擔的責任,不理解自己肩負的使命,即使學識再廣、素質再高,也不堪大用。事實證明,許多低級錯誤,包括一些本不應該發生的重大事故,不是因為當事人能力差,而是缺少了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種態度。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工作就是斗爭。哪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對于每個人來說,工作不僅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團隊必然是由一群充滿責任心的成員所組成。責任心是工作和生活的一種積極態度,只有擁有了這種態度,我們就會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騷,多一份認真、多一份激情,工作也會因此更加出色,人生也會因此更加精彩。缺乏責任感經常會遇到困難就躲,碰見事情就推,一級一級往下推,躲得無影無蹤,推得干干凈凈,最后困難得不到有效解決,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個人的斗志,影響一個集體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一個單位就像一個家,只有每個人做到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單位的建設和發展才能取得長足進步。我認為,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首要任務就是要解決責任心的問題。有了強烈的責任心,工作中就會避免或減少差、錯、漏現象,就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就會把事業當作一種人生的價值來追求。
責任心是一種素質。素質能體現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包括他的舉手投足,良好的道德素質不僅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還能影響周圍的人。對于一個人來說,責任是一種擔當,是一種約束,是一種動力,是一種魅力,是做人、做事的基礎。這是我對責任的理解。能力體現個人學識,責任反映個人態度。一個人不管從事什么職業,決定他能否做到最好,取得最佳成績的關鍵不在于其智商與學歷的高低,而取決于他的職業道德。人有人格,官有官德。黨員干部的職業道德”即通常所講的“官德”,是黨員干部政治素質、道德品行、思想作風的綜合反映和集中體現。自古以來明君賢主都把修正官德放在治國安邦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歷史一再證明,吏治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官德興,政權安;官德衰,政權亂。當前,扶貧攻堅是全黨貫徹落實關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身為一名省直機關的黨員干部,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掌握著一些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怎樣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就必須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思“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重要內含,常思扶貧攻堅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序等等。只有牢固樹立了職業道德,我們的權才能為民所用,心才能為民所想,利才能為民所謀。
責任心是一種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體現其實質就是責任心的體現。提升工作能力首要任務就是要解決黨的意識問題。時刻銘記黨員身份,維護黨的形象,踐行黨的宗旨,獻身黨的使命,做到愛黨、擁黨、親黨、護黨。其次要解決精神狀態問題。不斷提升工作的精氣神,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和蓬勃向上的朝氣,推進工作水平和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當前,在我們的干部隊伍中不同程度存在不想干、不愿干、不會干的現象,歸根到底就是缺少擔當精神。西點軍校有句名言:“沒有責任感的軍官不是合格的軍官,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沒有責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一句話道出了責任的重要意義。實踐證明,不管你從事何種工作,不管你身居何位,責任心是關鍵。當你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你便把對工作的愛與熱情注入其中,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應對工作中的一切,并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在落實上級指示精神上,只有我們每名黨員干部把對黨的絕對忠誠落實在具體的工作行動中,那么,中央的精神就會在末端發出有效的聲音。
學習也是一種責任。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并將其定位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這是我們黨在肩負時代賦予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使命的條件下,為提高自身素質和執政能力而提出的必然要求。曾經指出:有些黨員干部不思進取、碌碌無為、不愿學;有些黨員干部熱衷應酬、忙于事務,不勤學;有些黨員干部裝點門面、走走形式,不真學;有些黨員干部心浮氣躁、淺嘗則止,不深學;有些黨員干部食而不化、學用脫節,不善學。這些現象在黨員干部隊伍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嚴重點說,就是缺乏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建設文化強國,學習是根基。推進移民事業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提升移民生活質量,沒有理論作支撐,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思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學細究,才能有效地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只有反復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才能真正懂得踐行黨員義務和宗旨,做一名合格黨員;只有認真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才能正確地指導我們的工作。
總之,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到位的責任,許多工作我們并不需要很費力氣才能完成,做與不做的差距就在于——責任心。
講正氣演講稿弘揚正氣的演講稿篇四
從近年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來看,腐敗行為往往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由“破紀”到“破法”的過程。在剖析一些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中,有不少被查處的領導干部剛開始都是從拿一點吃一點開始的,剛開始也會有苗頭,露出一些蛛絲馬跡,但沒被當回事,有些人以為只不過是小節問題,沒有及時提醒制止,有些人便膽子越來越大,私欲膨脹,逐漸突破了紀律和規矩底線,滑向犯罪的深淵。教訓深刻,影響惡劣,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因此,筆者認為,“抓早抓小”,實質是將反腐敗斗爭“關口前移”,是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未雨綢繆”。
一要監管和查處相結合。要阻斷這種由“破紀”到“破法”的蛻變,就要用政治紀律、政治規矩來約束黨員干部,做到監管與查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抓早抓小。抓“早”蘊含的是“嚴管厚愛”,“抓小”彰顯的是“防微杜漸”, 嚴明紀律不能時緊時松,將嚴明紀律體現在日常管理監督中,每日每時都要做,有病就要及時治,發現苗頭就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就盡早處理,才能守住紀律底線。這才是對干部的真正愛護,對黨紀的切實維護。
二要回歸黨章規定的本職,逐步完善機制制度。“抓早”就是各級黨組織要提早預防,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通過正反典型的廉政教育,發揮教育的治本功能。通過建章立制,查遺補漏,提高制度的執行力,以制度管人管事。強化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標本兼治,源頭防范,做到問題早防范、早發現、早解決。“抓小”就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問題線索要及時追蹤,有了反映就及時提醒,對一些蛛絲馬跡也不能忽略,發現苗頭問題,通過約談函詢、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開展執紀監督,要讓紀律嚴起來、落下去,該紀律處分的及時處分、該組織處理的組織處理,發揮紀律的正面引導和懲戒警示兩方面作用。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防微杜漸,做到對小錯、小案、小節零容忍,防止小錯釀成大錯,決不能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違紀問題轉化成違法犯罪。逐步完善機制制度,真正回歸黨章規定的本職,增強工作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