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昆蟲記讀后感篇一
靜謐的夜晚,書房里紫色的臺燈發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此刻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聚精會神地閱讀著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日記》。
當我細細的品讀《昆蟲日記》時,我陶醉了,原來昆蟲的世界有著無窮的`奧秘!由此我知道了一些昆蟲的常識和生活習性:蝗蟲喜歡在陽光下面彈奏音樂,它們彈奏樂曲時是將自己的腿不停地抬 高和放低,形成一種顫動來發出聲音。天牛幼蟲的時候沒有視覺也沒有嗅覺,甚至沒有味覺,他們要在里樹干里面度過三年的童年時光,它們在沒有任何感覺能力的環境下成長著,并且要靠自己的智慧準備長大后如何逃生。
繼續 閱讀發現還有更多精彩的內容,原來圓網蛛非常聰明,物理知識學得很好。它拉出來的絲很有對稱感,整個網絡蛛絲縱橫交錯,像一張有規則的太陽圖案,可以承載住較大的重量。并且整個蜘蛛大網都有黏性,憑著這種獨特的工具,圓網蛛可以待在網中點,坐等食物上網。
再 往下閱讀,我知道蟋蟀在建造自己家園的能力上是超群的,并且它們有明朗而高昂的歌喉,夏天的夜晚,曠野的草地上經常能聽到蟋蟀用那飽滿而熱情的歌聲呼朋引伴,尋找自己生活的另一半。聽 ,蟬老兄正在樹枝上盡情的高唱呢!原來蟬為了能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 ,竟然要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鉆出地面。可,蟬這位“歌唱家”為了自己的歌聲更美妙動聽,硬是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可就是胸部的這塊響板,占據了相當大的體積,讓它的生命器官壓縮到最狹小的角落,看到蟬為了歌唱做出這種犧牲,我心靈被這可愛的小精靈給感動了。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景況,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展現在我的眼前,我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讀完《昆蟲日記》我感受很深,原來昆蟲的世界也和人類的世界一樣,有著很多 共同的地方。它們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它們為了出生,獲得食物、擺脫危險、反抗天敵、繁衍后代而與冷酷的大自然做頑強斗爭。我從內心敬畏這些有靈性的小生靈!從它們身上我學會了要更多的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氣餒,要勇敢而堅強的去面對。
昆蟲記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的蠶寶寶越來越大,已經開始吐絲了,它吐的絲是黃色的。嘻嘻!它吐絲時是在盒蓋的一端吐的,弄得我掀盒蓋放桑葉時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把那只蠶繭給弄壞了。
希望那一只蠶寶寶能快點從里面出來,這樣我每次放桑葉時就不用那么提心吊膽了!
4月24日,星期六
今天起得很早,因為心里老是惦記著我的蠶有沒有從蛹里面出來,我走到桌前頓時瞠目結舌,我的蠶寶寶不僅沒從蠶蛹里出來,絲反而更多了。這時媽媽走過來告訴我:“蠶結了蠶蛹后,就是在里面生長,蠶的一生就是要經過這一階段的。”我聽了連忙點頭。
中午吃過午飯,我看我的蠶寶寶的桑葉吃完了,我連忙從冰箱里拿出桑葉來,高高興興的往桌子旁走去,因為我忘記了有一只蠶寶寶正在盒蓋的一端結蠶蛹,所以我剛剛把盒蓋時候,因為打不開,只好用力了,一用力,蠶蛹就和盒蓋粘在一起了,幸好蠶蛹沒有飛出去,不然就……我唯一的一只蠶蛹就不見了,蠶蛹肯定就成兩半了。我突然想:如果我把蠶蛹剪開來會怎么樣呢?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蠶蛹剪開后,蠶寶寶就活不了了。我聽了長舒了一口氣,幸好我沒有把蠶蛹剪開,不然的話,蠶寶寶就死了。我希望我的蠶寶寶能快點變成蠶蛾,我期待著!
昆蟲記讀后感篇三
螞蟻是我們熟悉的昆蟲之一,它給人的印象是喜歡甜食。為了確定螞蟻的飲食飲食習慣,我覺得親自做一做實驗。
我準備了一些食物,有白糖、食鹽、米飯、蘋果碎屑和死蚊子,就和爸爸一起到樓下小區做實驗了。
過了好一會兒,螞蟻大軍來了,原來它們是去搬救兵了。
它們徑直往白糖的方向爬去,其他的食物只有零星的幾只螞蟻,我仔細數了一下,食鹽那兒只有五只螞蟻,米飯那兒只有三只螞蟻,碎蘋果屑那兒只有四只,死蚊子那兒只有一只,只有白糖那兒密密麻麻,陣容相當驚人。
它們馱著白糖,朝來時的方向爬去,排隊還要整齊,原來螞蟻也很有組織性、紀律性,而且還不會迷路,據說螞蟻在“行軍”的途中,會分泌一種生物信息素,這種生物信息素可以將整條“行軍”路線確定下來。我用手指在螞蟻的“行軍”路線上劃出一條淺溝,發現遇到被抹去的那段,就變得沒方向感了。它們徘徊了一會兒,朝另一個方向繞過去了,可能是螞蟻記住沿途的天然氣味,找到回家的路吧!
從實驗表明,螞蟻最喜歡的食物是白糖——甜食。今天,我不僅覺得好玩,同時也增長了知識,真是兩全其美!
昆蟲記讀后感篇四
這幾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昆蟲記》。這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法布爾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日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書中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
作者能寫得這么引人入勝,都源于他對昆蟲的仔細觀察。可是我呢,我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每逢寫作文總是咬破筆桿還是寫不出來。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當晚寫下一篇日記《螞蟻搬食物》,得到老師的表揚。現在我明白了:只有仔細觀察周圍事物,才能做到無處不。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就是我讀完《昆蟲記》后深刻體會到的。以后我一定要法布爾學習,仔細觀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點評:這篇讀后感開頭引題后,先簡單介紹作者及,然后采用“讀感結合”的方法寫出法布爾細致描寫生動具體對自己的啟發,以及作者經仔細觀察寫出好日記,最后以深刻的心得作結提出希望。
昆蟲記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到野外去捉了一只螳螂,是我在一塊肥沃的草地里捉到的,我左找右找前找后找,才把它給找到的,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給捉到的,從這里我知道了螳螂是生活在草地里的。
這只螳螂全身翠綠,兩只手是兩把鐮刀,它還在用力地揮舞著,掙扎著。它尾巴分開著,好像一把小剪刀它的背上部分是土黃色的,它還有其余的四肢在慢慢地爬動。我還查了關于蟑螂的資料,知道雌螳螂要把雄螳螂吃掉以增加營養,給自己增加力氣,好產卵。
在它的頭上有一雙非常小的眼睛,眼睛上面還有一對又細又長的觸角。
我看這只小螳螂挺可憐的,所以我又把它給放回了那塊茂盛的草地里,讓它回歸大自然。
【篇二:蜘蛛】
早上醒來我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陽臺看看我養的蜘蛛,可令我沮喪的事發生了。箱里的蜘蛛失去了蹤影,正在我擔心的時候,我忽然看見了一條細長的蜘蛛絲,朝向天花板,抬頭一看,原來蜘蛛在陽臺的天花板上織了一張更大的網,它正靜靜地趴在網上呢。忽然刮來一陣狂風,把蜘蛛的網吹得七零八落。它開始補起網來了。只見它沿著破網的墻壁垂下來,又爬到另一個墻壁上,發現它織好了一根亮晶晶的絲,又重復了幾個回合,終于把網補好了。正當它休息時,又有一根樹枝掉到了網上,蜘蛛前功盡棄,我心想它一定不會修了,它肯定會去找別的地方再織一張。但是我錯了。它再一次開始修補,若干小時后,終于成功。我心想在我們的生活終于到一點小的挫折就會放棄,我們是否要學習一下蜘蛛呢。
【篇三:螞蟻大戰螳螂】
“嘿”怎么那么怪呀!你看,一只大螳螂正在和幾只小螞蟻打架,那只大螳螂在螞蟻看來,是一個龐然大物,力大無窮。
那幾只小螞蟻想和那只螳螂大戰,那不是羊入虎口嗎?瞧,大螳螂正在磨它那帶齒的前足,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再看那幾只螞蟻,一副不畏強大的樣子。
幾只螞蟻,耐不住寂寞,一跳,就跳到了螳螂的腿上,說:“別以為你大,你就威風,我讓你看看我們的威力。”螞蟻一口咬在了螳螂的大腿上,螳螂“哇”地一聲,一腿把小螞蟻們給蹬到了一邊去,螳螂用前足,磨磨大腿上的傷口,然后迅速用好像鐮刀一樣的前足,橫著一切,小螞蟻靈巧地躲開了。螳螂好好像說:“就你們這小樣還想和我打架,滾一邊去吧!”螞蟻們也不甘落后,用它那如黑線般的腿,全體爬到螳螂的身上,都張開小嘴咬螳螂的身體,螳螂使勁搖著身體,那細小的聲音好像在說:“救命啊!快放開,痛死我了。”最后,螳螂終于死了。
【篇四:觀察昆蟲】
下課了,同學們飛快的跑到操場上,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繩、還有的跑步、看書。
我和幾個同學來到操場墻角蹲在地上觀察起了螞蟻。螞蟻可真小啊!但非常可愛,他們種類也非常多:我知道有紅蟻、黑蟻、白蟻、會飛的螞蟻,還有蟻后,今天我看到的是黑蟻,它們都是一群一群的。有的螞蟻胖乎乎的,有些則是大力士,背著比它們身體大得多重物都能行走自如。它們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腿也有很多條,還長著長長的觸角。
有些同學在地上挖了一個洞讓螞蟻漏進去,有的螞蟻很快久爬上來,有些卻怎么也爬不上來。
這時上課鈴響了,我們戀戀不舍地回到了教室,這些螞蟻真是太有趣了。
【篇五:觀察昆蟲】
螞蟻很怕水,每到下雨之前螞蟻都要搬家,否則他們的家就會被淹沒的。以前我只知道這種細小的生物叫螞蟻,并不知道它們能干什么活。不過,我這次注意了,它們能搬家、能搬糧食,它們還能泡螞蟻酒呢!
螞蟻不僅僅怕誰,它們還怕火。上次我們故意放一點白糖到螞蟻洞前引誘螞蟻出洞來的時候我們就馬上拿火來燒螞蟻,可是,誰知,它們會不顧一切生命地把糖一起搬下洞去,在那一瞬間我都驚呆了。
我覺得觀察螞蟻很有趣,以后我還要多多觀察螞蟻。
【篇六:觀察昆蟲】
今天,我在少年宮的一片草地上寫生。突然,我看見了草地上有一只蝸牛正在吃食物。我趁蝸牛不注意的時候伸出手捉住它的外殼,把它放進一個瓶子里。
回到家,我把蝸牛倒出來讓它自由活動。這是,我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有粘液?懷著好奇心,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終于找到答案了:原來蝸牛底部的粘液能讓蝸牛底部更濕潤,是自己不被擦傷,又能使蝸牛不掉下來。
原來蝸牛底部的粘液有這樣的作用,我又上了一節課學科。
【篇七:觀察昆蟲】
蜘蛛是一位捕捉害蟲的能手,它的秘密武器是一張網,你可別小看這張網,它就好像膠水一樣。
記得有一次,我去廣場玩,看見一只蜘蛛在織網網,我想:“要是一只蚊子飛過來會怎么樣?”我想了想,正巧,一只蚊子飛過來,蚊子猛飛,好像不知道蜘蛛正在前面埋伏,好像不知道蜘蛛正在前面埋伏,蚊子一不小心飛到了蜘蛛的網,蜘蛛走了過去,而不吃它卻咬它,咬完了,就包住它,為什么呢?它要過冬?不對,為什么呢?長大了,我要研究蜘蛛。
我今天的收獲是知道蜘蛛的網是八卦形的,感受是和蜘蛛兄弟們玩真快活。
【篇八:觀察昆蟲】
今天,我和同學約好,一起去參觀昆蟲標本展。
那里的標本可真多呀!有許多我都沒見過。“竹節蟲”就是其中之一。它分布于印度尼西亞,樣子酷似竹子:它的身軀好像一根又細又長的竹竿,腿腳好像枯樹枝,它的翅膀也很有趣,好像透明的竹葉。怪不得叫“竹節蟲”呢!
除了“竹節蟲”外,還有許多蝴蝶標本:有的有許多斑點,有的藍得發光。這些蝴蝶顏色各異,很值得觀賞。當我看到古老的三葉蟲化石和魚化石的時候,感覺大自然是那么偉大;可當看見黑蜘蛛和蝎子時,不由得心驚膽顫:生怕它們復活,咬我一口!
最后,我還買了一個蝴蝶標本,叫“大紫狹蝶”。這次參觀可讓我打開眼界!
昆蟲記讀后感篇六
今天早上我們去昆蟲王國秋游。
我們先去看了野鴨,那些野鴨子真可愛,有的在洗澡,有的在賽跑,還有的在做游戲,我感覺那些野鴨子在這個大家庭里面很幸福。
看完了野鴨子,我們又去看了小豬,小豬的身上好臭呀!不過很可愛,一開始是一個叔叔扮成一個豬八戒在和我們拍手,后來一個阿姨說:“把小豬放出來,”我們都高興的把頭斜著低下來,激動的看小豬,第一次是每個小豬在賽跑,那個最小的小豬跑的最快,因為它是最瘦的一個,第二次是跨欄桿,還是那個最小的豬第一個夸過了欄桿,其他的.豬都在吃東西呢!第三次是跳水,那個大肥豬先跳的,最后扮演豬八戒的那個叔叔把小豬全部趕下水,那個水看起來都冰涼冰涼的,那些小豬真勇敢一點不怕冷。
在看小豬跳水的同時,我也看到了大雁,在藍天下排著整齊的隊自由的飛翔!我還看到了很多的動物,分別有:大大的蝸牛、長長的蜈蚣、癩蛤蟆等,不過有些動物長的真的好可怕!
回去的路上,我們是坐大巴車回去的下車的時候,我特別想吐可又吐不出來,真難受。
今天真的很好玩,開心、快樂,還學到了好多知識,我下次還想去昆蟲王國!
昆蟲記讀后感篇七
經過了幾十分鐘的舟車勞頓,我和爸爸終于到達了皖西大裂谷。這里風景優美,應該是昆蟲們的天堂。
一走進大門,我們就看見旁邊的池塘上一只只水爬蟲在水面游走著,像卡丁車飛馳它的水上賽道。它們在水面上追逐打鬧,在微波間輕快游走。
過了一道閘們以后,我發現了一只蜘蛛很特別。它手細頭小肚子大,全身上下是有黃、黑、白組成。蜘蛛織的網很像六邊形,它就一直待在邊上守株待兔,等待著獵物自尋死路。
我們到了涼亭,發現一群蜜蜂正在花叢中忙碌著。它們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真像一個個精靈一樣。三三兩兩的蝴蝶也正在輕巧的飛著,時高時低,忽快忽慢,有時還會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雄起巖上,蟋蟀在草叢里,“唧哩唧哩”地叫個沒完沒了,好像跟誰在吵架呢,又像電吉他,奏出那種活躍而歡快的樂曲。成群的蜻蜓在樹與花間自由自在的飛翔,一會飛這,一會到那,像是在玩捉迷藏。
雖然是短短的一小時游玩,但這些小昆蟲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愛大自然,更愛大自然的昆蟲。
昆蟲記讀后感篇八
最近,我看了一本奇妙的科普讀物——《昆蟲日記》。這本書是由世界聞名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它堪稱是一本趣味十足的昆蟲百科全書。法布爾在書中把昆蟲當成人一樣來寫。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在讀一個無比巨大的擬人句庫。
書里,法布爾敘述了他多年仔細研究昆蟲的經歷,向我們介紹了昆蟲們的生存習性,遇到敵人時的防御本能,日常活動,以及繁殖和死亡。
我本來是一個非常討厭小蟲子的人,但是,讀了這本書后,我被各種昆蟲深深地迷住了。法布爾的筆下,,我覺得最愚笨的要算蟬了。蟬在產卵的時候,會遇到一種比螞蟻還小的蟲子的入侵。這種蟲子它破門而入,在蟬不注意的時候,會把自己的卵產在蟬卵的旁邊。而這種小蟲子的發育時間要比蟬早好多。它們出生時,便拿蟬的卵當做食物。蟬的后代就這么不明不白地變成了蟲子的美餐,而蟬媽媽卻永遠不知道。
我最喜歡書中寫的母甲蟲了,不是因為它那美麗的外表,也不是它有多強的戰斗力,我只是喜歡它對孩子深沉的愛。在小甲蟲們沒出生前,它是不會離開家半步的。它為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們操碎了心。這跟我們人類的母親是多么的相似:一樣的偉大、一樣的為子女盡心盡力!
賊甲蟲則是我最討厭的蟲子,它總是不勞而獲,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奪取別人的食物。但再仔細想想,這也不能全怪它,畢竟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法,而這種方法也不可能輕易改變。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適者生存”。大自然有其固有的生態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遵守自然規律。
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完成《昆蟲日記》這套生動傳神的昆蟲類百科全書,整整寫了三十一年!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敬佩萬分。因為這種精神,也正是我所缺少的。我相信,如果我們在學習上也能像法布爾這樣專注,這樣不屈不撓,那我們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邁向理想的彼岸。
昆蟲記讀后感篇九
今天下午我和我的朋友閑著沒事就相約捉昆蟲比賽。
我和蔡錳,楊蕓幾人匆匆地跑回家,從家中拿出一個破的塑料袋。比賽規定也很快宣布了:時間為一小時,比誰捉的數量多,還要比誰捉的品種多。參加選手:楊蕓,蔡錳和我,裁判:鐘志強。
“比賽馬上開始了,大家做好準備。”鐘志強說,“五、四、三、二、一,開始——”我們手忙腳亂地行動起來。
可是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堆了一些干草,那些蚱蜢有黃的也有綠的,它們靠這套迷彩服,躲在草叢里,躲得可真隱蔽,甚至放在你面前也看不出。蝗蟲的裝備要比蚱蜢差一些,但是綜合實力還是不錯的。
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一大半了,現在就看最后一擊了。
我好像想到了什么,徑直向一塊潮濕的地方走去,挖了一個坑,然后發現許多蚯蚓,我將它們全部放入口袋中。
最后一分鐘,我快步趕來。比賽結果,我以多一條蚯蚓和多一種昆蟲勝利地成為“星期小冠軍”。
昆蟲記讀后感篇十
這幾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昆蟲日記》。這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法布爾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日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書中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
作者能寫得這么引人入勝,都源于他對昆蟲的仔細觀察。可是我呢,我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每逢寫作文總是咬破筆桿還是寫不出來。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當晚寫下一篇日記《螞蟻搬食物》,得到老師的表揚。現在我明白了:只有仔細觀察周圍事物,才能做到無處不。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就是我讀完《昆蟲日記》后深刻體會到的。以后我一定要法布爾學習,仔細觀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