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春古詩鑒賞篇一
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獌蓾h樂府·《悲歌》
3、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啤ぺw瑕《江樓感懷》
4、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咸啤だ铎稀断嘁姎g》
5、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7、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啤ね蹙S《送元二使安西》
8、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啤に究請D《漫書五首》
9、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10、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啤だ畎住鹅o夜思》
12、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少司命》
1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巍ぬK軾《水調歌頭》
14、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巍だ钋逭铡镀兴_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15、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啤ざ拍痢顿泟e》
16、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1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18、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19、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啤ね蹙S《雜詩三首》
20、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啤ざ拍痢顿泟e》
21、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濉ぱΦ篮狻度巳账細w》
22、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旁娛攀住缎行兄匦行小?/p>
23、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啤べR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2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啤ね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5、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彼巍S庭堅《寄黃幾復》
26、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2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9、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送春古詩鑒賞篇二
漁翁夜傍西巖宿,
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
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
巖上無心云相逐。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西巖,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順宗永貞元年( 805 ) 被貶為永州司馬,曾遍游這一帶山水,先后寫了被譽為千古絕唱的《永州八記》,借山水以寫幽懷。
時間由夜而曉,畫面由幽暗轉為明麗,再加上清湘、楚竹的輕靈詩筆點染,更令讀者悠然而神往。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晨炊既畢,風煙俱凈,朝暉照亮了山巒,這位漁翁也該駕著他那一葉扁舟出現了吧?然而卻不見其人,正當你凝眸遠望時,忽然一聲欸乃搖櫓的歡快漁歌自山間傳來,你禁不住心頭喜悅,正準備一睹仙顏,那歌聲卻又飄然遠去,消溶于滿目綠色之中了。人呢?終于可望而不可及 這望也只不過是想望,原來前面的夜宿、曉汲云云,都是打聽來的關于這位高人的傳說而已。然而多么奇妙,隱約卻又真切,欸乃一聲山水綠,當你從想望中醒來,再看眼前景色時,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綠了,好像這山水之美恰是剛才那欸乃一聲從仙境召喚降落到人間來的。難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嘆為奇趣,這實在是一種飄逸超然得帶點神秘味道的審美境界。
尋訪而不得見,你也許有點兒悵惘,只好泛舟而下。然而當你駐舟中流,回望漁翁居住的山巔時,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漁翁 簡直就是一位仙翁,居處如在天際,縹緲虛無,超然于塵世之上。你看,古今隱逸之宗陶淵明所向往的云無心以出岫(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悠然境界又在這兒的巖上出現了。
應該說,柳宗元筆下的這個漁翁形象,并非中唐時期漁民生活的現實反映,而是詩人自己的志趣的客體化。這個形象是高潔的,悠然自得的,同時又是虛無縹緲的;其背后還浮動著屈原和陶淵明的影子。這樣,讀者從詩人苦心孤詣的構思里,又可窺見一層凄清之色。
送春古詩鑒賞篇三
2、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獎㈤L卿《送靈澈上人》
3、江皋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煸偎肌度嗽聢A·甘露懷古》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5、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獜埶疵瘛洞寰印に@陂田竹繞籬》
6、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拙右住斗叛晕迨住て湟弧?/p>
7、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獎㈤L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8、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蹙S《山居即事》
9、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铎稀断嘁姎g·無言獨上西樓》
10、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醪g《送柴侍御》
11、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懹巍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
12、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K軾《臨江仙》
13、松竹含新秋,軒窗有余清?!拊病斗詈褪ブ浦性疹}奉敬寺》
14、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1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16、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盧照鄰《曲池荷》
17、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陸容《滿江紅·詠竹》
18、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1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20、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纭耳p鴣天·元夕有所夢》
21、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22、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苎┣邸稓埦铡?/p>
23、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傍柳邊行?!飙^《秋行》
24、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6、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畎住堵犑裆疄F彈琴/聽蜀僧浚彈琴》
27、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納蘭性德《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28、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と招荨躲旰討压哦住?/p>
29、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李白《古風·其五十九》
30、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拙右住洞寰涌嗪?/p>
31、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米芾《水調歌頭·中秋》
32、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別東魯諸公》
33、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铐牎锻卮ā?/p>
34、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35、月色穿簾風入竹,倚屏雙黛愁時?!檾浮杜R江仙·月色穿簾風入竹》
36、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驂單長被鐵?!畎骸稄能娦小?/p>
37、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哂^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3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佚名《長歌行》
39、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獨W陽修《生查子·元夕》
40、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馈稇浀劬け◆佬≌頉鎏鞖狻?/p>
41、恩疏寵不及,桃李傷春風?!畎住渡现亍?/p>
42、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祆洹杜汲伞?/p>
43、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辛棄疾《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4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望月懷遠》
送春古詩鑒賞篇四
(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
海浪中心小學:柴壽和
教學前,覺得這首古詩沒什么好教的,本打算一課時教完。等到走進課堂,才發
一首詩可以教的內容很多,于是就整整花了一課時教《尋隱者不遇》。
這首詩的意思不難理解,昨天,我布置預習作業:查閱《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理解《尋隱者不遇》詩句的意思。課上一檢測,學生十分準確地說出了“言”“深”“不知處”等詞的意思,每句詩的意思也說得很清楚。
在此基礎上,我重點站在“鑒賞”的角度,引領學生深入學習:
1、引導學生思考,詩人主要寫誰?通過比較“詩人、童子、隱者”,學生明確了歌詠對象是隱者。原來書寫的對象竟然隱藏在看似平淡的一問一答之中,體現出構思的精妙。
2進一步思考:隱者有什么特點?從字里行間推敲推敲。學生抓住“云深不知處”“言師采藥去”概括出“學問高深、神秘莫測、飄忽不定”的特點。
3、教師接著從“隱者”這個社會現象談起。了解隱者的性格特征。在古詩里,詩人也通過一個字隱隱地贊譽了隱者的高貴品格,是哪一個字呢?(松)“松竹梅歲寒三友”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稱頌,賈島在詩中用“松”描寫了隱者居住的環境,隱藏著對隱者高潔品格的贊美。
4.從課題入手,思考:詩人為什么要“尋隱者”?從而領悟詩人對隱者的崇敬、仰慕之情?!皩る[者不遇”有一絲遺憾,但更多的是對隱者的贊譽,通過“不遇”之行,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練習朗讀、背誦。
5.拓展閱讀《補充習題》四中宋朝詩人魏野的《尋隱者不遇》,這首詩與書上的詩互為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想象賈島一路上的所見,為課后編寫這個故事服務。
以上是我校本課,古詩鑒賞《尋隱者不遇》一課的教學反思,反思的不細,多望領導指點。
送春古詩鑒賞篇五
這是出自北宋詩人曾鞏的《城南》,詩的大概意思是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注.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賞析
詩人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這樣的一個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磺嗖蓦m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 《城南》二首描寫了暮春時節大雨過后的山野景象,筆調流暢優美,讀來瑯瑯上口,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惟有青青草色齊這一句,沁著水珠的'草地鮮亮碧綠,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滿生機,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調超逸,清新雋永。
送春古詩鑒賞篇六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鑒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痹娖婚_頭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詩人記憶中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彌漫,煙柳明媚,游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凄然。詩人寫今日景物,實為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感,將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為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凄慘的氣氛?!皣啤焙汀俺谴骸眱蓚€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并形成強烈的反差。“城春”當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的季節,可是由于“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頹垣殘壁,只是“草木深”?!安菽旧睢比忠馕渡畛?,表示長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潔、井然有序,而是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這里,詩人睹物傷感,表現了強烈的黍離之悲。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被o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艷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這兩句的含意可以這樣理解:我感于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淚落潸然;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人內心痛苦,遇到樂景,反而引發更多的痛苦,就如“營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那樣。杜甫繼承了這種以樂景表現哀情的藝術手法,并賦予更深厚的情感,獲得更為濃郁的藝術效果。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會增添內心的傷痛。這聯通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痹娙讼氲剑簯鸹鹨呀涍B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子兒女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樣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書抵萬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戰爭是一封家信勝過“萬金”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所有受戰爭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狈榛疬B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戚景象,內心焦慮至極,不覺于極無聊賴之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發。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長安數月,頭發更為稀疏,用手搔發,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 “白發”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發白了、疏了,從頭發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的藝術形象。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嘆憂憤。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索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事持續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環環相生、層層遞進,創造了一個能夠引發人們共鳴、深思的境界。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送春古詩鑒賞篇七
4.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注釋]
1.詠:用詩、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对侚Z》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
2.項:頸的后部。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簡析]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為生動活潑。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送春古詩鑒賞篇八
一、作品風格:
1、雄渾:
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吞宇宙,氣度豁達。氣概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如劉邦《大風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
2、豪放:
豪邁奔放。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蕩不羈。如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宋詞中以蘇、辛為最杰出代表的豪放派。
3、沉郁:
渾厚、濃郁、憂憤、蘊藉。當詩人飄逸飛動,奔放不羈時,就形成豪放;當詩人沉思默處,憂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郁。李白豪放,其體輕,其氣清,裊裊上升,若野鶴閑云隨處飄逸;杜甫沉郁,其體重,沉沉下墜,潛入心海,感情激蕩,回旋紆曲?!俺羷t不浮,郁則不薄”。
4、悲慨:
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畤@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失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5、俊爽:
英俊豪縱,颯爽流利??v橫古今,雄視萬代,暢讀歷史,痛砭時弊,總結教訓,憂國憂民,懷撐天之宏志,感報效之無門。另又矯健豪舉,瀟灑風流,流轉飛動,暢快爽利。代表詩人是杜牧。如《過華清宮絕句》、《赤壁》、《山行》等。
6、平淡
淡泊、閑逸、靜穆、深遠。比如陶淵明是平淡的開山之祖,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特點,他是平淡大師。
7、曠達:
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蘇軾,他除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詞風。他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既要堅持不茍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特征。
8、自然:
如樹枝抽條,似桃花盛開,像大河奔流,不勉強,不做作,從從容容,自然而然。自然喜愛樸素,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p>
二、經典詩人的藝術風格:
一步領悟詩歌遣詞造句、音律格調、語言風
1、太白詩激越豪放
2、少陵詩沉郁凝重 格的精妙之處。
3、摩詰詩形象如畫
4、樂天詩雅俗共賞
五、古體詩、近體詩之比較
5、李煜詞頹靡傷感
6、易安詞凄苦綽約 古體詩:可換韻,不拘平仄,不限句數,不
7、希文詞蒼涼悲壯
8、永叔詞清麗明媚 求對仗,產生于兩漢,發展于魏晉。
三、鑒賞的基本術語:近體詩:不可換韻,限平仄聲,句數固定,1、分析主旨類:
律詩要求對仗,興盛于唐代。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味深長
六、詩、詞、曲之比較:
耐人尋味 言簡意賅 言有盡而意無窮
2、分析手法類:
詞:韻文,長短句,詞韻,平仄比詩嚴格,卒章顯志
畫龍點睛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盛行于宋朝
以小見大 開門見山
襯托、烘托 寄寓、曲:韻文,長短句,曲韻,平仄比詩嚴格,寄托
渲染 對比 懷古傷今 借古諷今 盛行于元朝
起興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以動襯靜
七、近體詩類別: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
八、詞之類別:
3、分析語言特點類:
九、唐詩分期和派別:
行云流水
詞藻華麗 問、陳子昂盛唐:李白、杜甫、高適、岑參、明快 沉郁頓挫 蒼涼、悲涼 雄健、雄渾 王維、孟浩然中唐:韓愈、柳宗元、韋應物、4、分析文章結構類:
孟郊、元稹、白居易 晚唐:李商隱、杜牧、、鋪墊 伏筆
呼應、照應 渾然天成 溫庭筠、社會派:杜甫、白居易、元稹、劉
5、分析行文技巧類:
禹錫、張籍自然派:王維、孟浩然、韋應虛實相生 動靜結合水乳交融 構思精巧
物、柳宗元邊塞派:高適、岑參、王昌齡、獨樹一幟
別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王之渙奇險派:韓愈、孟郊、賈島浪漫派:自出機杼 頗具匠心 情感細膩
躍然紙上 李白、賀知章唯美派:杜牧、李商隱、李賀
四、緊扣題干,循路答題之法:
十、常識:
1、鑒賞流程:意象-意境-詩情,從局部到
(一)先生之稱:
整體。
臥龍先生:蜀漢諸葛亮靖節先生、五柳先生:
2、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東晉陶潛
昌黎先生:唐韓愈南豐先生:北
3、要點齊全,要多角度思考。宋曾鞏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頤紫陽先生:南
4、用語準確,簡明規范。宋朱熹誠齋先生:南宋楊萬里震川先生:明注意:
歸有光亭林先生:清顧炎武望溪先生:清方詩歌形象是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感情的具體苞聊齋先生:清蒲松齡隨園先生:清袁枚 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二)居士之稱:
草、蟲、魚等物。要感悟其象征意義,分析青蓮居士:唐李白香山居士:唐白居易六一其特征,認識其社會價值。
居士:北宋歐陽修東坡居士:北宋蘇軾清真評價思想內容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的生活內居士:北宋周邦彥稼軒居士:南宋辛棄疾易容,把握其情感基調,分析其社會意義,評安居士:南宋李清照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齡 判其深層內涵。
(三)人物并稱:
元、白:元稹、白居易 人、對比、夸張、雙關等修辭手法,也包括劉白:劉禹錫、白居易劉柳:劉禹錫 宗元 白描、渲染、想象、象征、襯托、借景抒情、韓歐:韓愈、歐陽修 溫李:溫庭筠、李商隱 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情理相應、虛實相生、蘇辛:蘇軾、辛棄疾蘇、黃:蘇軾、黃庭堅 動靜結合等各種表現手法。
關漢卿、馬致遠
鄭光祖
白樸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曾鞏 王安石 蘇洵 蘇軾
蘇轍
(四)雙璧之稱:
(五)(六)推崇:
屈原: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曹植:謝靈運譽為“才高八斗”
陶淵明:蘇軾謂陶淵明詩“質而實綺,瞿而實腴”。鐘嶸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王維:蘇東坡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崔顥:李白嘆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杜甫:韓愈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柳宗元:韓愈稱其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
孟郊、賈島:蘇軾評孟郊賈島之詩“郊寒島瘦”。
元稹、白居易:蘇軾評元稹、白居易之詩“元輕白俗”。
歐陽修: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主將。蘇軾敘其文曰“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柳永:時人云“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七)唐朝詩人稱譽: 詩仙:李白
詩俠:李白
詩豪:劉禹錫
詩鬼:李賀
詩圣:杜甫詩佛:王維
詩天子(七絕圣手):王昌齡
五言長城:劉長卿
(八)詞人稱譽: 詞中之圣(詞中之帝):南唐李煜
詞中之龍:南宋辛棄疾
古今第一女詞人:南宋李清照
送春古詩鑒賞篇九
《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原文注釋】: 1、燕: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 2、秦:今陜西,燕地寒冷,草木遲生于較暖的秦地。 3、羅幃:絲織的簾帳。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興,寫獨處 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三、四句由 開頭兩句生發而來,繼續寫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 腸,進一層表達了思婦之情。五、六兩句,以春風掀動羅幃時,思婦的心理活動,來 表現她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詩以景寄情,委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