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大力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軟件產業發展,持續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支持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推動網絡媒體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動網絡媒體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1
共建網絡文明,嚴把網絡導向,優化網絡生態,繁榮網絡文化,規范網絡行為,維護網絡安全。當前,網絡信息化應用日趨普及,網絡發展日新月異,加強清朗網絡空間的生態治理需要我們共心協力共同守護、凝心聚力一同整治,當好“自律者”“宣傳者”和“落實者”,書寫網絡文明建設的“先鋒答卷”。
當好“自律者”,強化思想認知。網絡文明,始于你我。黨員干部要從自身建設抓起,不斷提升網絡文明素養,提高政治素質,培育正確的價值判斷,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能夠分辨是非黑白、不良信息,對于違法違規的信息生產、傳播要勇于“亮劍”,增強使命責任感;要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投身文明實踐,以“我先行”的自覺弘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把網絡空間守護好、發展好為己任,在生活中能夠自覺涵養高尚的道德追求,不做“手機控”、不做“孤獨患者”、不當“鍵盤俠”、不當“偏執者”、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能夠時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約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正確使用網絡,為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生態貢獻“我力量”。
當好“宣傳者”,筑牢宣傳陣地。當前,信息發展邁入“快車道”,隨著數字化的“滲透”,網絡的環境更加開放,用戶的角色也在不斷增加,視頻直播、互動社區等領域成為網絡傳播秩序維護的重點領域,網絡暴力、網絡傳謠等現象時有發生。面對新發展階段下網絡空間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黨員干部要當好“宣傳者”,下沉一線、深入群眾,宣傳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提升群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引導他們自覺維護網絡環境;同時,要積極宣傳正能量,用好線下和線上陣地,通過VR、直播等多樣的網絡傳播方式提升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導廣大網民弘揚真善美,凝聚共同譜寫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當好“落實者”,凝聚守護力量。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到持續推進依法治網,從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到網絡安全制度的規定,從開展網絡安全法宣傳到網絡文明建設的規范性文件配套,一系列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舉措架起了網絡安全的“四梁八柱”,持續強化制度保障和教育引導,推動文明網絡空間蔚然成風。廣大黨員干部要當好政策舉措的落實者,對“飯圈亂象”“流量造假”等現象“出重拳”整治,防止負面、低俗內容“大行其道”,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安全問題深挖癥結、鏟除根源,共同推進網絡安全法的落地,激濁揚清、扶正祛邪,筑牢網絡安全“底線”,為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注入“先鋒力量”。
推動網絡媒體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2
古語有云,“萬丈高樓平地起”,從長城、故宮,到港珠澳大橋、大興國際機場,中國的超級建筑一直以根基牢固、結構穩定而著稱于世。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發展網絡強國,我們作為先驅者、改革者、奮斗者,同樣可以運用中國“建筑學”思維,將工作逐步開展。
扎實基本功,為建設網絡強國“筑牢根基”。在建筑學中,筑基是重中之重。只有打好基礎才能鑄就萬丈高樓。在發展網絡強國的過程中,“基本功”也同樣重要。“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網民來自于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會有民意。作為一名身處信息化時代的黨員干部,更應該加強網絡學習,了解并熟練運用網絡,做到學網、懂網、用網,從而更快地了解到老百姓的真實想法,更好地開展工作。同時,黨員干部在學習使用網絡的基礎上,也要引導廣大網民健康使用網絡。群眾按需“點菜”,政府按需“供菜”,群眾提出意見、出言獻策,政府迅速反應、改進工作。
拓寬應用面,為建設網絡強國搭建“結構框架”。在建筑學中,搭建結構框架是核心步驟,這個過程決定了整體建筑的結構及功能。在發展網絡強國的過程中,拓寬應用面,搭建多面網絡框架也同樣影響頗深。網絡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在政務服務工作中,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可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通信息壁壘,將互聯網思維應用到管理體系當中。同時,我們的目光不能局限在技術層面,在人民生活中也應不斷應用推廣。掃碼支付,掃臉支付,現在已經應用到各大超市、飯店中,為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便利;網絡購物,電商帶貨,也為許許多多的農民帶來切實利益,為網民帶去福利。我們應該發現并發展類似案例,將網絡應用到更廣泛的生活中,為人民帶來切實的便利。
保障安全性,為建設網絡強國“添磚加瓦”。警示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在建筑學中,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在發展網絡強國的過程中,網絡安全也是必要條件。但建筑學上的安全相比,網絡安全則顯得有些虛無縹緲。有些不良網民以為網絡上一些違規行為無跡可尋,實則自欺欺人。網絡不是不法之地,任何公民都要對網絡行為負責。黨員干部要為廣大網民樹立正確的的網絡安全觀,網民在網絡上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不隨意泄露。同時,積極鼓勵網民檢舉不法網站,并成立獎懲機制,凈化網絡環境。網絡督察員應做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信息統籌、平臺建設,做好網絡應急預案,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推動網絡媒體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3
網絡文明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文明形式。建設網絡文明的目的在于創建一個健康、有序、安全、具有活力、沒有污染的“綠色”網絡環境,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人爭做網絡文明的“宣傳員”“引導員”“守門員”,大力弘揚正能量主旋律,積極培育健康的網絡文化,凈化網絡生態、滋養網絡空間,加快構建天清氣朗的網絡精神家園。
做黨的理論的“宣傳員”,筑牢理論武裝新陣地。黨作出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的重要部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必須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自覺做黨的理論的“宣傳員”,創新網上宣傳內容、形式、手段,進一步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有效性,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網絡“飛入尋常百姓家”,引導廣大網民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從而壯大向上向善力量,形成共筑中國夢的主流文化。
做網絡輿論的“引導員”,培育網絡文化新風尚。近年來,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為多元傳播和文化宣傳提供了新方法,傳播效果也成倍增長。黨課開講了、青年大學習、網上革命紀念館等觸手可及,一個個紅色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紅色精神不斷催人奮進;宣傳好人事跡、點贊好人事跡,一個個鮮活的好人形象不斷呈現在人們的視野,好人隊伍得到不斷擴大、好人文化得到發揚光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智慧、中國故事不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網絡的傳播,讓世界認識中國……做好網絡輿論的“引導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品的數字化、網絡化傳播,引導創作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網絡音視頻等文化產品。
做網絡安全的“守門員”,構建網絡行為新秩序。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今年來,由于網絡空間秩序建設的缺失,違背網絡倫理和行為規則的現象不時出現。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深化網絡綜合治理,維護網絡安全,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開展“護苗”“凈網”“清朗”“飯圈文化”整治行動,以及《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一系列配套法規,就是要不斷完善網絡治理手段,拉緊網絡無序發展的韁繩。
建設網絡文明,共筑美好精神家園,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各方面共同努力,興利去弊,既要為澎湃激昂的向上力量張目,也要向網絡不文明行為“亮劍”,充分發揮網絡對人類文明的積極作用。
推動網絡媒體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4
網絡文明是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新的文明形態,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黨的__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__再一次作出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的重要部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文明,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時代課題。
順應信息時代潮流,筑牢理論武裝新陣地,做網絡文明的建設者。當前,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日新月異,網絡已成為社會公眾生活、工作、休閑的重要工具和場所,成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新渠道和新引擎,由此衍生的思想引領、價值感召、精神凝聚和文化滋養等作用占據網絡陣地。營造清朗網絡環境,當順應信息時代潮流,打造一批思想性、互動性、貼近性、用戶黏性較強的網絡傳播和新媒體平臺,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互聯網“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加強網絡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堅持以__統領互聯網內容建設,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建好主流媒體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型、社會型互聯網平臺,形成網絡正能量傳播合力。圍繞做大做強網絡陣地,推動融媒體向縱深發展。借助平臺開展網絡正面宣傳,不斷加強網絡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從而激發廣大網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鳴、行動共進,提升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得到新提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培育網絡文化新風尚,做網絡文明的傳播者。互聯網是傳播人類先進文化、弘揚正能量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網絡謠言、網絡詐騙、信息泄露、侵犯個人隱私、網絡黃賭毒等亂象時有發生,直接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網信部門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互聯網失信問題,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擁有更多獲得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培育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通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的網上宣傳闡釋,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品的數字化、網絡化傳播,豐富優質網絡文化產品供給。通過加強互聯網新技術創新運用,提高網絡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引導創作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網絡影視劇、網絡音視頻、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等文化產品,積極樹立文明新風,爭做文明網民,傳播網絡文明正能量。
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構建網絡行為新秩序,做網絡文明的維護者。“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是構建網絡強國新秩序的主基調,也是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內容。在網絡文明創建工作中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文明準則,既要有過硬的核心技術、發達的基礎設施作保障,又要有優質的網絡內容和良好的網絡秩序做抓手。以行業自律為基礎,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引導督促作用。以壓實平臺責任為主體,督促網站平臺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通過完善行業公約、開展社會評議等方式,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和行業力量。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力量自覺維護網絡安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
推動網絡媒體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5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基”,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十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和依法治網工作,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黨員干部“活躍”于各行各業,更應守好各領域網絡安全“陣地”,扎牢意識形態“根”,澆筑精神文明“魂”。《觀滄海》不僅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更蘊含豐富哲理,“深思品味”其意境,能從中“解鎖”網絡安全“密碼”,助力打好網絡安全“攻守戰”,共建共享網絡安全“清朗地”。
密碼一:堅持黨的領導,以“北斗指航”,縱“星漢燦爛”皆現一“月”。黨的__以來,__提出了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輔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新論斷、新戰略,加強網信領域黨的建設。黨員干部要緊跟黨的“風向標”,在使用網絡時“辯是非”“明對錯”,踐行“文明上網”理念,不斷提升文明用網意識,自覺抵制網絡謠言,遵守網絡秩序,注意文明用語、理性表達,做到不明鏈接不點、不良信息不看、陌生信息不轉、蠅頭小利不貪、個人信息不隨意透露等,成為有是非觀、正義感、責任感的合格網民。同時,黨員干部要積極動員群眾,應用主流媒體、文化產品,掀起網絡“正能量”“主旋律”浪潮,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揭示謠言的危害性,幫助廣大網民提高識謠辨謠能力,調動維網安全積極性,建設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密碼二:加強法律保障,以“砥柱巋然”,縱“滄海橫流”皆歸一“江”。__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依法治網作為基礎性手段。黨的__以來,網絡安全法等100余部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相繼出臺,完成了網絡法律體系的基本構建。黨員干部作為黨的事業的“踐行者”,在工作中,要堅持把依法治網擺在“突出”位置,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升管網治網能力水平;在生活中,要提高自身防護意識,普及網絡法規,引導身邊群眾正確使用網絡,謹防網絡詐騙,避免信息泄露。黨員干部是網絡安全戰役的“主心骨”“中流砥柱”,要鍛煉自身法治思維,提高法制知識水平,在“錯綜復雜”“物欲橫流”的網絡信息中,認清形勢,依法行事,以“巋然不動”之姿,將網絡文明“清澈江”,匯入現代科技“明凈海”。
密碼三:推進齊抓共管,以“燈塔屹立”,縱“山島竦峙”皆指一“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網嬰”“北動之雙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近年來,“清朗”“凈網”“劍網”“護苗”等一系列專項整治持續推進,網絡直播、電商購物、社交互動等不同形式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規范發展,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齊抓共治,加大網絡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各部門在整治網絡違法犯罪的同時,要發揮“燈塔指引”作用,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將普法宣傳落實到群眾身邊,推動更多優質思政資源觸達年輕一代,引導群眾安全上網、文明上網,在“眼花繚亂”的信息中,在“錯綜復雜”的網絡中,在“錯石林立”的陷阱里,緊跟政府部門規范指引,切實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