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向世界介紹中國篇一
人們賦予水很多動聽的美稱,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是生命的源泉等等,但很多人往往是語言上說得很漂亮,行動上卻并不以為然。什么?夸張?哦,不不不,絕不,如果你不信,且聽我細細道來。
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說起吧!先說洗澡,先在大大的浴盆里美美地泡上一會,再用淋浴花灑淋個痛快,之后橡皮塞子一拔,嘩啦,廢水流走,生活真是美好又享受!再說喝水,除了各種飲料,家家還備有礦泉水,純凈水,太空水、天然水,喝不完,怎么辦?嘩啦,倒掉,反正街上到處能買得到,生活真是美好有品質!還有洗碗,水龍頭嘩嘩的流著,一遍又一遍,一池又一池,可還是擔心碗上有洗潔精,直到碗碟摸著能吱吱唱歌,才舍得關上水龍頭。啊,生活真是美好又健康!
不過,同學們,你們曾想過嗎,在我們看似美好、便捷又健康的生活方式背后,我們正不知覺的浪費著地球上最寶貴的東西,對,就是水!聽,滴答滴答,什么聲音,是一個正在滴水的水龍頭,千萬不要小瞧這一滴水,專家測算,這樣的龍頭一天就可以漏掉70升水,一年就是25噸水!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現在水危機已威脅著人類!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就是水聯合國已將水危機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我們的城市北京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地區,是111個特貧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 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 1/30,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8,多么令人揪心和憂慮的數字。
所以在此,我要說,同學們,請留住每一桶水,節約每一滴水,就從每天的生活開始,淘米水,請留住,它可以澆花;洗澡水,也請留住,可以沖馬桶!有人說,這是不是太摳了,生活好了不必這么小氣,請注意,節水不僅不是小氣,相反節水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修養,是現代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體現。
今天,我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位癡心不改的節水迷,他就是今年已60歲的李立功,是華能北京公司的一位高級工程師。他發明的家用自動節水裝置,制水費每噸僅兩分錢,能夠為一個家庭節水50%。研究這套節水裝置他一共用了5年時間,花了100多萬元,原來買房的計劃也因此告吹了,老伴更沒少埋怨。問起為何要搞節水發明,李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一滴水到地下一百米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如果我們把這個水都拿來用了,那子孫后代用什么水?正是憑借這樣一種責任感,李先生才在節水裝置的研究上矢志不渝,并且感動了老伴,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值得欣喜的事,在北京,節水意識正在開花結果,你看,草坪上,裝上了先進微噴技術的噴水器,傳統技術節水40%以上。有些浴室用上ic卡管理系統,杜絕了浪費水的現象。在我們的周圍,可以說節水無處不能,潛力巨大。比如,洗衣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合成洗滌劑的`制造過程會產生廢水,而且它的使用,特別是含磷洗滌劑,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被磷污染的布滿水藻的江河湖海,都會變成富營養化的死亡水域。比如,洗車使用中水。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300多萬,就說如果按一輛車平均省0.06立方米的洗車用水,算下來就是20萬噸。是什么概念,是2500多人一年的用水量啊。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而我們應把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實踐與每一天,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保護水資源,保護大自然,也為了我們自己做出一份努力吧!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
向世界介紹中國篇二
大家好!今天國旗下講話題目是珍惜糧食,養成節約好習慣。
大家一定都知道這樣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說是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換來。同學們一定見過農民伯伯在田里辛苦種地情景,太陽熱辣辣,農民伯伯衣服都被浸濕了。多辛苦啊!當稻子變成一顆顆白白胖胖米粒,食堂阿姨還要認真地烹飪,才能變成我們餐盤里熱騰騰米飯。多不容易啊!少先隊員應該珍惜糧食,珍惜別人勞動成果。
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雖然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你知道嗎?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3億人口嘴加在一起,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真是一張大嘴。要讓這樣一張大嘴吃飽飯,可是件不容易事。全世界還有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餓死人,其實有很多跟你們一樣天真可愛孩子。我們可以做就是從自己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有人推測,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全國每天可節約33000公斤大米。同學們,當你想浪費糧食時候,請你多想想那些忍饑挨餓人,想想辛勤勞動農民伯伯廚師師傅們!
1.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倒剩飯剩菜。
2.看到別人浪費現象,主動地制止,減少浪費。你身邊伙伴能做到嗎?互相監督,比一比,誰是節約糧食好孩子。
3.做個小小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后果。讓所有人都加入到節約糧食行列中來。
4.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要帶回家。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變為一種自覺,成為一種習慣。
向世界介紹中國篇三
是啊,水,是如此重要!可是在甘肅、寧夏一些缺水地區,能讓孩子喝上一口凈水、洗個澡,是眾多母親的奢望。一個老農用一根粗粗的繩子把一個七八歲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半桶略帶泥沙的飲用水。農戶在鍋里燒開水的時候,鍋的一圈竟然是泛白的堿性沉淀物。再看我們身邊:嘩嘩的流水,為的是洗一塊毛巾!烈日炎炎的夏天,當你舒舒服服地沖著涼水澡時,你所用的水是缺水地區幾十人的一天的用水量;當你沖洗馬桶時,一次的用水量當于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當粗心的你沒有擰緊水龍頭,它一個晚上流失的水,相當于非洲缺水地區一個村莊的居民一天飲用水量……同學們,沒有電燈,我們可以點蠟燭;沒有蠟燭,我們可以點油燈;沒有油燈,我們可以點火把;連火把也沒有,我們只好靜靜地等待黑夜過去,黎明的到來。而沒有水,我們無法洗臉、刷牙,無法解渴,餐桌上沒有了魚蝦,看不到花草樹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艦全部報廢,高樓無法建,連小娃娃的哭也沒有了眼淚啊!
在建設“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進程中,我們也許還不能理解“和諧”的深刻內涵,但我們相信當我們關掉嘩嘩流淌的水龍頭,這就是和諧;當我們洗完手之后,關緊水閥,這就是和諧;當我們循環使用水,就是和諧。
親愛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新衣、美食、上的大學,走最寬的馬路,住房子,更需要的,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您看這晶瑩剔透的水,滴滴都珍貴。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安寧,為了人類今后的生存和發展,請您節約每一滴水!
向世界介紹中國篇四
人們賦予水很多動聽的美稱,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是生命的源泉等等,但很多人往往是語言上說得很漂亮,行動上卻并不以為然。什么?夸張?哦,不不不,絕不,如果你不信,且聽我細細道來。
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說起吧——
先說洗澡,先在大大的浴盆里美美地泡上一會,再用淋浴花灑淋個痛快,之后橡皮塞子一拔,嘩啦,廢水流走,生活真是美好又享受!
再說喝水,除了各種飲料,家家還備有礦泉水,純凈水,太空水、天然水,喝不完,怎么辦?嘩啦,倒掉,反正街上到處能買得到,生活真是美好有品質!
還說洗碗,水龍頭嘩嘩的流著,一遍又一遍,一池又一池,可還是擔心碗上有洗潔精,直到碗碟摸著能吱吱唱歌,才舍得關上水龍頭。啊,生活真是美好又健康!
不過,同學們,你們曾想過嗎,在我們看似美好、便捷又健康的生活方式背后,我們正不知覺的浪費著地球上最寶貴的東西,對,就是水!聽,滴答滴答,什么聲音,是一個正在滴水的水龍頭,千萬不要小瞧這一滴水,專家測算,這樣的龍頭一天就可以漏掉70升水,一年就是25噸水!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現在水危機已威脅著人類!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就是水聯合國已將水危機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我們的城市北京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地區,是111個特貧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 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 1/30,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8,多么令人揪心和憂慮的數字。
所以在此,我要說,同學們,請留住每一桶水,節約每一滴水,就從每天的生活開始,淘米水,請留住,它可以澆花;洗澡水,也請留住,可以沖馬桶!有人說,這是不是太摳了,生活好了不必這么小氣,請注意,節水不僅不是小氣,相反節水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修養,是現代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體現。
今天,我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位癡心不改的“節水迷”,他就是今年已60歲的李立功,是華能北京公司的一位高級工程師。他發明的“家用自動節水裝置”,制水費每噸僅兩分錢,能夠為一個家庭節水50%。研究這套節水裝置他一共用了5年時間,花了100多萬元,原來買房的計劃也因此告吹了,老伴更沒少埋怨。問起為何要搞節水發明,李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一滴水到地下一百米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如果我們把這個水都拿來用了,那子孫后代用什么水?正是憑借這樣一種責任感,李先生才在節水裝置的研究上矢志不渝,并且感動了老伴,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值得欣喜的事,在北京,節水意識正在開花結果,你看,草坪上,裝上了先進微噴技術的噴水器,傳統技術節水40%以上。有些浴室用上ic卡管理系統,杜絕了浪費水的現象。在我們的周圍,可以說節水無處不能,潛力巨大。比如,洗衣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合成洗滌劑的制造過程會產生廢水,而且它的使用,特別是含磷洗滌劑,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被磷污染的布滿水藻的江河湖海,都會變成“富營養化的死亡水域”。比如,洗車使用中水。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300多萬,就說如果按一輛車平均省0.06立方米的洗車用水,算下來就是20萬噸。是什么概念,是2500多人一年的用水量啊。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而我們應把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實踐與每一天,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保護水資源,保護大自然,也為了我們自己做出一份努力吧!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
向世界介紹中國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攜手愛地球》。在20xx年4月22日即第xx個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之際,國土資源部確定我國今年的地球日主題為““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
隨著氣候變暖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低碳生活也已成為當今社會最流行、最時尚的詞匯。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既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積極提倡并從點滴做起,注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
1、平時勤動手、多動腦,學會舊物巧利用,變廢為寶。
2、在家中、學校、社區和父母、同學、朋友一起種上幾盆鮮花,栽上幾棵樹,既可以改善空氣,又能讓生活中充滿春意。
3、注意節約用電。我們要做到隨手關閉電燈、電腦、電視、空調、飲水機,拔掉插頭。特別是我們常用的電腦,如果短時間內不用,就將它轉為睡眠模式。如果長時間內不用,就將它關機。這樣既省電又維護了你的電腦,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4、注意節約用水。將水龍頭隨手關緊。
5、少用紙巾,改用手帕。重復使用紙張,雙面使用。多發電子賀卡、電子郵件,做到節約用紙。
6、遠離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減少白色污染。杜絕使用一次性木筷,保護森林資源。
8、購物時,要盡量購買簡單包裝的商品,選購綠色產品、綠色食物,倡導綠色消費。應對氣候環境與減碳節能問題,我們任重道遠。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積極成為低碳生活的倡導者,成為低碳理念的傳播者,成為“低碳生活”方式的踐行者,共同攜手建設我們的綠色低碳新校園!
向世界介紹中國篇六
大家好!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類的健康離不開水。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但不可以幾天不喝水。這說明了水的重要性。
你們知道嗎?每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是世界水日,為什么會有這個節日,因為世界上能飲用的淡水資源正在慢慢的減少,而且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但是,現在隨著世界上的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污染和城市的發展,對有限的水資源及水的生存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全球的范圍內,水質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人們對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資源進一步短缺,水的生存環境愈加惡化,嚴重地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為了喚起大家對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建立一種更為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水資源,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會議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推動群眾對水資源的利用和意識進行綜合性教育和管理。
所以每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是世界水日,其實水源問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常見,說一個例子,我外婆家門口以前是一條富有生機的小河,可以因為人們在小河中扔垃圾和對小河排放了污水,外婆家門前的小河不再是以前的小河了,他變紅了,還帶有一種氣味,這就是人們污染水資源的證據,如果不曾污染他,那現在我們依舊可以在小河里嬉戲,洗衣……但是現在一切都變得不可能了。
大家快醒醒啊!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沒有了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將失去生命。難道你們想地球上流下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淚嗎?我曾經在書上看到過這幾句話:滴水成河,粒米成羅。節約如同燕銜泥,浪費就像河決堤。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水資源,因為她是有限的。好好保護好他,因為他很容易面臨枯竭。
保護好水資源,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