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屬于現(xiàn)實活動范疇。它是演講家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廣大聽眾公開陳述自己主張和看法的現(xiàn)實活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难葜v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一
大家好!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要人物是海倫·凱勒。她即將2歲的時候莫明奇妙地發(fā)起了高燒,而且久治不愈。醫(yī)生診斷為急性胃充血和腦充血。然而,就在大家快要喪失信心的時候,奇跡出現(xiàn)了——她的高燒突然神秘地退去。可是包括醫(yī)生在內,沒人知道就在她獲得重生的同時,已經永遠地喪失了聽覺和視覺。她被命運殘酷地推回到了一個黑暗混沌的世界里。
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留給海倫·凱勒的只有短暫的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即使這樣的短暫,海倫·凱勒卻從沒有過自悲,她說:“雖然有光明和聲音這樣的時光短暫地可憐,但我畢竟擁有過。”我驚嘆海倫·凱勒的堅強、勇敢。
海倫·凱勒不僅堅強、勇敢,而且很聰明。她又聾又啞又盲,卻在哈佛大學畢業(yè)。她說:“莎莉文老師用無私的愛為我引導前行的道路,不斷為我的心靈注入生機和活力,讓一點一滴的智慧之水不斷匯聚,直到我的思想和情感像滔滔江河,奔向生命的海洋。”可以這么說:我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來源于她,甚至我這曾經暗淡無助的生命也是因為她的存在而變得明亮起來。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讓我知道,遇到困難決不低頭。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二
大家好,我叫裴海燕。我所要演講的話題——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論起節(jié)日,中國可謂是有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比如小孩子,他們可能更傾向于兒童節(jié)。因為這天,他們會收到祝福或者小禮物。而老一輩的老人,則更傾向于國慶節(jié),因為他們都是經歷過腥風血雨或是從小對腥風血雨耳濡目染的人,他們更希望的是國家安定,全民同樂的國慶節(jié)!
我在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女孩兒的故事。女孩兒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建軍節(jié)。女孩兒從小便跟著父母隨處奔波,父母總是把女孩兒當包袱一樣的輾轉在上海,南京,浙江等地方。女孩兒好不容易認識了新朋友,卻又在不久之后被迫離開。當時女孩兒小,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訴說,只能放在心里壓抑著。最后,父母選擇在浙江定居,那時剛來浙江,父母總是忙著與客戶之間的溝通,與上下家的聯(lián)系,卻一直忽略了女孩兒。這種被忽略和被壓抑的情感逐漸轉化為另一種情緒---叛逆。女孩兒的叛逆期比一般孩子來得早---小學四年級,那年的女孩兒不斷的嘗試新事物:滑板,輪滑,自行車等等。就在女孩兒慢慢敞開心扉時,上帝總愛開玩笑,同年的8月1號,意外發(fā)生在了女孩兒的身上,一場事故導致了女孩兒的右臂粉碎性骨折,然而當時的女孩兒并沒有哭,沒有鬧,只是安靜的像個娃娃一樣看著前方,直到女孩兒的右臂因為被抬上擔架時而錐心的疼痛,似乎才讓女孩兒慢慢回了神。女孩的父母隨后便趕到了醫(yī)院。當女孩兒的身體被多名護士按住后,另一名醫(yī)生將女孩兒的右臂180度旋轉時,女孩哭了,像發(fā)瘋一樣的大喊著。只是這眼淚究竟是因為疼痛還是因為宣泄,沒人知道,連女孩兒自己都分辨不出。沒有任何藥物的輔助,女孩兒在暈過去之前看到了父母的眼淚,那一刻,女孩兒笑了。女孩兒醒后,父母與女孩兒聊了很久,父母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根源。從那以后,父母對女孩兒而言,是無微不至的家長,更是無話不說的朋友。盡管當時沒有進行手術,盡管多年后,女孩兒的右臂會因為下雨天而疼痛,會因為用力不當而疼痛,但女孩兒卻從未后悔。女孩兒曾問過自己,如果上帝提前告訴她,讓她做選擇,女孩兒還是會選擇事故的發(fā)生。女孩兒喜歡建軍節(jié)并不是有軍人情懷亦或是有多么偉大的夢想,僅僅是因為8月1號,她向父母敞開了心扉!那天給女孩兒帶來的的痛苦縱然有很多,但卻比不上女孩兒以后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陪伴的身影一直在她左右。
沒錯,那個女孩兒就是我。現(xiàn)在能夠這么平靜地講出這件事,也是因為父母給予了我最重要的陪伴。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三
大家好!
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我國的春節(ji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千古佳句無疑是對春節(jié)的最佳寫照。
春節(jié),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在我國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稱“過年”。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將舊的春聯(lián)和福字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
每年的除夕之夜,空氣里似乎都彌漫著春節(jié)帶來的歡樂與激情。這時,人們的手機一遍又一遍的響起。是電話,是短信,手機拜年的潮流在中華大地涌動。那些新年收到的祝福與問候,在日光下寂寂地敞著。一碟碟美味的佳肴被端上了桌,一家人終于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著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回憶起這一年的點點滴滴,話里行間似乎都彌漫著幸福的味道兒。吃過飯,一家人擠坐在沙發(fā)上,其樂融融地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不時被熒屏上幽默的語言給逗樂了,時不時因舞蹈演員的優(yōu)美舞姿所打動,時不時為播放的節(jié)目講講自己的見解。
到了正月十五,這過年算是到了尾聲了。元宵之夜,月亮可真圓哩!像一個大玉盤,時而有幾片云彩飄過,仿佛是一位羞澀的姑娘用絲絹遮住了臉,影影綽綽。
歡聲辭舊歲,笑語迎新年,新的一年我們播種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承載我們新的夢想!過大年真好,我愛我的節(jié)日——春節(jié)!
謝謝大家!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四
最近我讀了許多書,但我最喜歡的一本,是曹文軒的《青銅葵花》。
這本書為我們講述了跟著父親來到鄉(xiāng)下大麥地的女孩葵花和大麥地的啞男孩青銅的故事。因為一次意外,青銅和葵花成為了一對兄妹,并一同度過了五年艱苦而又歡樂的時光。這篇文章從字行間透出一種凄慘,而這種凄慘,則展現(xiàn)出這篇文章的美。
這篇文章雖然凄慘,但也襯托出它的主題:親情。
親情是什么?親情是葵花有一個啞哥哥而不嫌棄。親情是什么?親情是雖窮也要供孩子上學。親情是什么?親情是奶奶帶病也要為家著想。
讀書,使人快樂。讀書,使人感悟。讓我們在書香的樂園里快樂的成長吧。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五
現(xiàn)在,我為大家推薦一本好書,這本書叫《馬小跳左手神話,右手科學》,這本書法我看了好多遍也不覺得煩。這本書的封面有一個巨大的人頭,旁邊是宇航員,還有一個馬小跳在上面看著報紙。反而畫著四本這是這種類型的書。這本書左邊是希臘神話,右邊是關于科學的文章。我讀了這本書知道了天鵝是一種候鳥,飛行時長頸平直,微微上揚,雙翼優(yōu)雅的扇動。我還知道了印度第一河是恒河,恒河全長2580千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河”。
這本書還成了“世界上”、“世界下”、“中國上”、“中國下”共四本。在“世界上”里有希臘神話、印度神話、波斯神話等等。讀完這些故事,你會學到很多東西,還可以讓你知道更多的課外知識,可以讓你在同學面前炫耀一翻。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如在語文課上,講到海神波塞冬時,你就可以把在這本書上看到的內容說出來了。
這本書上的內容十分好,有許多好詞好句。這里面全是百科全書上沒有的故事。有的是寫和壞人拼搏,有的是寫神與神的故事,有的是寫神與人的故事。
現(xiàn)在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你,有時間希望你好好看幾遍!讓你的課外知識變得豐富多彩吧!讓別人對你另眼相看吧!這本書絕對是一本魏好的書。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就是我們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在春節(jié),每一個人的心愿都是回家團圓,即使相隔天涯,也要趕在大年三十回家吃年夜飯。春節(jié),對于小孩子來說,更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零食、糖果還有新衣服,還有壓歲錢。最重要的是,在春節(jié)期間,可以愉快的玩耍,家長不會再嘮叨孩子去學習,即使玩手機也不用擔心挨罵。春節(jié),聯(lián)系的是親情,所以每一個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jié)日。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是一個寄托哀思的節(jié)日。清明掃墓,也是一個重要的習俗。在潔白的鮮花,是我們對死者的追念。祭拜先人,是我們的傳承。清明,不僅是一個節(jié)日,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見這個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很大聯(lián)系。清明時節(jié)不僅可以去掃墓,也是出門踏青的絕佳時候。正值春色正好,萬物生長,與好友一同出游,也是不負春光。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子投身汨羅江,留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絕唱,留下了端午節(jié)。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深入中華兒女的骨髓,每當農歷五月初五,我們都會懷念這位先賢。無論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掛艾草、佩香囊,全國各地不一樣的習俗,卻有著相同的含義。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誰說中國人傳統(tǒng)保守不懂浪漫,七夕,不就是咱們的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又稱乞巧節(jié),有著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節(jié)日來源于古時候對于星象的崇拜,卻后來賦予了情人節(jié)的浪漫含義。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咱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比西方的差!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要說除春節(jié)外第二個團圓的節(jié)日,那大概是中秋節(jié)了,春節(jié)時吃餃子或者年糕湯圓,端午吃粽子,而中秋節(jié)也有特定的食物,那就是月餅了!月餅是圓圓的也象征著團圓,在中秋節(jié),人們也是盡可能地與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增進感情。中秋節(jié)沒有鞭炮,但也不能少了活動,中秋節(jié)往往晚上會有燈展,各種各樣的花燈在夜晚綻放光彩,照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登高望遠,賞菊和菊花酒,這個節(jié)日充滿了秋天的氣息。而孝敬尊長,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美德,所以在現(xiàn)在社會,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就是老人節(jié),在出游賞秋景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尊敬老人喲!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還記得這個九九歌嘛,沒錯,冬至就是一九的第一天,也是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冬至與清明一樣,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吃餃子”可謂是冬至時最有名的習俗,還有冬至如果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的說法。所以冬至這一天一定記得吃餃子。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雖然西方節(jié)日現(xiàn)在在年輕人之間非常流行,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忘記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承載著一段歷史,訴說著一段故事,流傳著一種精神,傳遞著一種信仰,認真對待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七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學習魔法師》。
我們都知道: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快樂的。捧起它,它是圣潔的,翻開它,它是萬能的,閱讀它,它是美妙的。從小時候起,我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喜歡閱讀的課外書有很多,比如:《同步作文》、《童話》、《小山屋作業(yè)》、《學習魔法師》、《唐詩》、《神話》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學習魔法師》了。今天我就給在座的`各位老師、同學們簡單的講一講吧!
我喜歡這本書,它使我懂得了:只要用心學,用心體會就可以了。要知道學習是有方法的,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效率就自然而然會提高。有的同學能輕而易舉地取得好成績,與其說是因為他的腦子好,還不如說是因為他自覺不自覺地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也許你在某個方面還不夠優(yōu)秀,也許你在某個方面還有欠缺。看了這本書后,你就不用擔心了,因為你擁有了一位優(yōu)秀的導師,它將告訴你了世界上最有用的學習方法,它會幫助你全面地發(fā)展。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八
下午好!
首先,祝所有同學六一兒童節(jié)快樂!
我想,我們不得不感慨,時間的飛逝,曾幾何時,我們帶著欣喜的心,來到了我們夢寐以求的中學。如今,兩年過去了,我們已經是初二年的學生了,今年的九月,我們就即將步入初三的生活。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我們長大了,我們即將告別童年。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對于我們初二的學生來說是后的一個六·一節(jié)了,可是對于初三或比我們高的年級的學生來說,再也沒有六·一節(jié)過了,因為我們不再是兒童了,我們是青年了,這種年幼稚天真的生活已經結束了,我們將面臨著復雜的社會,復雜的人生,我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在學習上我們應該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現(xiàn)今的中學生中有很多遵循的觀念是讀死書,死讀書,可謂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他們注重的是分,需要的也是分,于是形成了“在外向錢看,在校向分看”的思想觀念,可是這樣的所謂好學有用嗎?難道國家需要的真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嗎?“君自故鄉(xiāng)來,因知故鄉(xiāng)事”,記得一張報紙上寫過這樣一個:某公司在學校舉行,故將一掃帚放倒在地,過往的學生沒有一個注意到了掃帚,一個男生過地將掃帚撿起,后來他被錄取了,正因為他的品德,認定他是個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社會在進步,祖國在發(fā)展,社會為培養(yǎng)出一批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國家規(guī)定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方針,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社會對我們當代青年提出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為了社會的需要,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yōu)楹尾蛔龅隆⒅恰Ⅲw、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更成熟,更懂事。在家里我們應該幫助父母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體諒父母,孝敬父母。在學校要團結同學,尊敬師長,不應該斤斤計較,因為別人占了我們的小便宜,我們的卻占了思想的大便宜,所以吃點小虧算什么。我們長大了,我們的思想一天天在轉變,我們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我覺得,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是應該的,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六班同學就做得很好。
在我們班你隨時可以看見有很多男女同學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在我們班,我們不男女分開,我們覺得,男女同學在一起玩是很正常的,也無顧慮。不像有的班級男女同學間總在一道看不見的溝。我們六班的同學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我們心無雜念。我們現(xiàn)在已經不再是孩子,明年起我們過的就是了,這就標志著我們身心應該,有一定的成長。
我們不再是懵懂的女孩,和沖動的男孩,我們是青年了,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們長大了。未來,我們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我們要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把自己鍛煉成有理想,有道德,有,守紀律的四有新人。
有一首歌兒唱得好:“跨世紀的金鼓敲起來,跨世紀的銀號吹起來,跨世紀的星星升起來,跨世紀的火炬舉起來,跟著太陽跨世紀,擁抱明天向未來,手挽手,朝前邁,我們是跨世紀的新一代,作為跨世紀新一代的青年,讓我們不斷完善自我,努力全面發(fā)展,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吧!
我喜歡演講稿兩分鐘篇九
大家好!
我的老家在河南開封,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那里度過的。雖然開封的城市很獨特,但更吸引我的還是農家風光,特別是奶奶家的小村子。
不論站在哪里,你總會瞧見一排排瓦房,乍一看,似乎雜亂無章,沒有規(guī)律,但再多看幾眼,又覺排列得錯落有致。房子雖說是瓦房,但卻很高很絢麗,大多瓦房刷著五顏六色油漆,看上去光鮮亮麗。平時,家家戶戶都敞開大門,人們忙完了農活,就相互串串門,聊聊天。每天,家家戶戶都特別熱鬧,走在進村的石板路上,常常能聽見人們那洪亮的笑聲。
房前,一大片田野永遠那么生機勃勃。玉米、小麥、稻子成片地挺立在田野中,猶如一隊隊整裝待發(fā)的士兵。遠遠望去那金黃的麥浪,微風拂過,麥浪隨意地搖曳著,又猶如一群笑歪了的士兵,想必它們是在笑身后那片高高的玉米吧。玉米們可一絲也沒有動搖,只是靜靜地站著,盡職盡責地緊盯著田野的各個角落。
鄉(xiāng)下人家總要養(yǎng)幾只雞。因為大門總是敞開地,家里沒人時,母雞便探頭探腦地鉆出來,后腳剛跨出門,小雞就一溜兒跟了上來。即使有人走到它們跟前,它們也從不驚慌,總是目中無人、按步就班地做自己的事,從來不把主人放在眼里,還高仰著頭喔喔地叫著,好像在炫耀自己的聲音有多么洪亮。雞雖然很傲氣,但卻十分惹人喜愛。
要是一天不干活,我便跑到一條小溪邊,看著溪水流淌。小溪清澈見底,時不時出現(xiàn)一群魚兒搖頭尾巴,像一群剛出門的小牧童。這還不夠,再摘幾根葦葉,編麻繩;或是置身于茫茫的草塘之中,仰望天空看白云,累了打個盹,無憂無慮。一年之中,菊花、杜鵑、臘梅、桂花,它們依著季節(jié)順序開放,樸素之中帶著幾分華麗。一整天時間都不夠玩,直到聽見聲聲呼喚,才戀戀不舍地往家跑。在大門外,坐在竹椅上,高高興興、天高地闊地吃晚餐,迎著那涼爽地微風,呼吸著那不知比城里清新多少倍的空氣,別提有多美妙了!雞、鴨、鵝圍在一邊搶食吃,多么和諧的一幅畫!
大自然的燈漸漸暗了,鳥兒停止了鳴叫,紡織娘卻在瓜架上唱起了催眠曲,戶戶人家也都睡去了。
一天結束了,明天又有新的希望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