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三年級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從諸子百家的典籍中,我領略了祖國文化的無限魅力;從博物館的遺物中,我聆聽了祖國的光輝歷史;從地球儀上,我看到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從那時起,祖國永駐我心!
祖國走進了我的心中,它是那么高大威嚴,它使我信心十足,它使我激動不已!小時候,爸爸告訴我,我的祖國是雄踞在世界東方的一條巨龍;上學時,老師教我們朗讀“我是中國人”,這五個字已經深深烙印在我靈魂的深處。在我心中,我始終銘記“我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
滔滔長江水,滾滾黃河浪,蜿蜒古長城,巍峨昆侖山,悠遠絲綢路都屬于我們偉大的祖國。
祖國的山河壯麗,祖國的美景如畫,祖國的前程似錦!
緬懷歷史,開創未來。當今的中國已是一個嶄新的國度,家庭興旺,母慈子孝,國泰民安,社會和諧。經濟高速地發展使中國人民與時俱進。當代中國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而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將屬于我們這些未來的棟梁――少年,我們的發展決定了祖國的命運;我們的勤奮牽系著祖國的地位;我們的學業成績關乎祖國的生死存亡。
梁啟超曾經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清朝末年,是中國最無能,最腐敗的時代。而梁啟超卻堅信,只要中國的青少年能夠發奮圖強,就能挽救這個落后的“老大帝國”。而在今天,在一個半世紀的衰落后,中國是否能夠重新崛起?這完全由我們青少年決定。
因此為了振興中華,我們現在必須心懷祖國,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小學三年級演講稿篇二
大家早上好!
首先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知道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什么節嗎?------是父親節.今天的題目就是:《感恩父親節》。
同學們,這個節日雖然是由外國人率先設立的,但它表達了全世界人民對父親的尊敬和對長輩的愛戴,因此,我們也應當記住這樣的節日。
同學們,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用雙手撫養我們長大,他們的叮嚀時時伴在我們耳邊……爸爸媽媽愛我們,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鳥兒和樹葉一樣知恩,用同樣的愛回報他們呢?如果愿意,用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健康成長的精神面貌驅逐他們心中的煩惱,給父母帶來快樂和欣慰吧!
同學們, 請記住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這一天我們要向父親問聲節日快樂,用各種形式來感恩和回報父親。父親為我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們也要回報父親,為他做點事情。對父親來說,孩子的好成績就是父親最大的欣慰,面對即將來臨的期末考試,我們只有刻苦努力,搞好期末復習,爭取取得期末考試優異的成績,才能不辜負父親的期望,用優異的成績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吧!
謝謝大家!
小學三年級演講稿篇三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奮斗目標,助你成功。
同學們,你是否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呢?或者是短期的目標,比如,期末考試你想取得怎樣的成績;或者是長期的目標,比如,你長大后想要做些什么。可能有的同學會覺得,確立這些目標有什么用呢?又不一定能實現。可是我要說,對于學生而言,對于人生而言,最可怕的就是沒有奮斗目標。因為沒有奮斗目標,就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就會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混日子,最終必然會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必須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
請同學們認真聽聽下面這個來自哈佛大學的跟蹤調查材料,也許大家就會豁然開朗的。
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3%有清晰長期目標的人,25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
那些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優秀專業人士。
而那些60%有模糊目標的人,他們能安穩地工作,但都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
剩下的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很多都是失敗者。他們過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其實,他們最該抱怨的就是自己,抱怨自己沒有一個奮斗目標,抱怨自己得過且過。
可見,人生在世,需要有一個奮斗目標。
現代教育科學也表明,每一個學生,只要智力正常都能成為學習的高手,甚至能成為學習的天才。古今中外無數成功者的事實也證明: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成就天才的必備素質就是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并且勤奮刻苦、持之以恒、百折不撓地付出努力。作為一名中學生,要想在學習的道路上一路高歌,戰勝各種學習困難,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有了這個奮斗目標的指引,你就能不斷地激勵自己,獲得精神上的力量,煥發出超強的斗志。
當然你確立的奮斗目標,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用奮斗就能實現,這個目標就失去了意義;太高,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實現,同樣這個目標也是毫無價值的。
同學們,人生需要奮斗目標,有了目標就要堅持下去。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勁,在人生奮斗的歷程中,要堅定信念,執著理想,朝著既定的目標奮勇前行,或許前面有荊棘,或許前途暫時黑暗,但不能妥協,不能自我否認,要相信“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現在最關鍵的是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個腳印地迎接每一個挑戰,相信有奮斗目標的陪伴,大家一定會成功的。
小學三年級演講稿篇四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如果要我回答:人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我會說:人最重要的素質是講文明!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必定是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回顧燦爛歷史長河中我們曾擁有的驕傲,是“講文明,懂禮儀”締造了享譽千年的“禮儀之邦”。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倡導“文明禮儀伴我行”,這是對歷史的回顧,是對文化的感悟,更是對現實的反思。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個性凸現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將高貴的尊嚴和崇高的信念束之高閣,在我們的血液里流淌著的是“講文明,懂禮儀”的民族精華。
本學期開學以來,我們感受到了校園內每一天的優美,每一處的潔凈,每一活動細節里煥發出來的文明的光輝。同學們文明的行為習慣、整潔健康的儀容儀表、高雅向上的情感追求,在鞏固著我們已形成的良好有序和諧的學習環境,在強化著健康向上的學習氣氛。許多的事實和現象讓我們始終堅信,我們的絕大多數同學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有品質的人,這是值得我們驕傲和稱道的地方。當然我們卻不能因此漠視和縱容在身邊發生和存在著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隨地吐痰,亂扔紙屑、追逐打鬧、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這一切破壞了校園的文明,也降低了自身的素質,與文明漸行漸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后而凡事舉。”魯迅先生說的“立人”就有要完善個人的道德修養。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力量。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子都希望自己的祖國有尊嚴,都想成為一個有素質的文明人,那就請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清潔環境,愛護公物,文明交往,承擔責任……這就是愛校愛國的表現!希望我們成長的日子里,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
小學三年級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雷鋒的故事》這本書記載了從1940年雷鋒出世,到1962年雷鋒逝世這22段艱苦歲月。雷鋒從小沒了爺爺,稍大后,相繼沒了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奶奶。與外公外婆、六叔一起過艱苦的日子。
解放后,他到了一個工廠里去打工,當上了一個開推土機的工人,雖然非常辛苦,但雷鋒堅持了下來,勤勞,愛吃苦,非常的簡潔,賺來的工錢,他一分也沒花,即使花了,也只是買了件新衣給自己穿。買到的書,他都會抓緊時間看,廠里的同事管他叫“拼命書三郎”有一次,雷鋒去看電影,電影還沒開始時,雷鋒就在那兒看《毛澤東選集》,直到電影開始時,他還不時地翻開書看看。
過了幾年,雷鋒參了軍,進了汽車連,當上了班長,當上班長后,雷鋒把所有的舊螺絲、舊銅帽這些零件集在一起放進箱子里,戰友們稱他的這只箱子叫“百寶箱”,當汽車某零件壞的時候,雷鋒會先去看看百寶箱里有沒有,如果沒有,他才去找新的零件。
雷鋒除了簡潔、勤勞、能吃苦以外,還熱心善良,熱于助人,人人都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在火車上,他幫助了許多人,有白發蒼蒼的龍鐘老人,有忙上忙下的服務員、還有年邁的老大娘。
1962年8月15日,雷鋒把車子引進車庫,車子不小心撞倒了一棵樹,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可這棵樹正好砸到了雷班長的頭上,雷鋒當場因公殉職。
雷鋒的故事感動了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向雷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