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年飯演講稿篇一
陰天,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可是并不能打消我們辦年貨的興致,我們拿了兩個大的環保袋,一路說說笑笑的走向了超市。
路上,我們看到大街上車水馬龍,有好多車的車牌上寫的都不是以“豫k”開頭的,這一定是回家過年的游子們,看著這些,我不禁浮想聯翩,想到了老人看到孩子回來了的喜悅,看到了那些老人們特意準備的團圓飯,看到了孩子向父母說最近自己的工作順不順利,問老人最近身體怎么樣,總之,因為牽掛。
走到了超市,我們徹底驚異了,車棚里的車子停的滿滿的,很多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外走,我們被這濃濃的年味兒吸引著,隨著人流涌進了超市。
剛剛邁進大門,一片火紅的顏色就在我們的眼前綻放了,原來了那些燈籠和新年掛墜展覽,任顧客選購,走進展覽區,頭上是一個個燈籠,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掛墜,有魚掛墜(年年有余——年年有魚)還有鞭炮樣式的,還有大大的“福”字,中間的柜臺上當然少不了春聯和窗花咯,總之,這里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走到食品區,只見一片人山人海,各個柜臺都被圍了個水泄不通,我們想找一輛手推車都甭想,全部被人們搶走了,我們只好墊了個籃子笨手笨腳的擠來擠去,偶兒碰撞了,也不會發生口角,大家互相相視一笑,一句年貨辦齊了嗎?辦齊了!一句樸實的'話語溫暖人心,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呵呵,在這里,我又感受到了濃濃年味兒,這是一種擁擠的年味兒。走進服裝區,這里也是人山人海,看來大家都在買新衣呀!
看著一個個小朋友纏著媽媽要買走自己喜歡的那一件衣服,甚至流下眼淚,看著有的想小朋友眼睛上還掛著淚珠,但是臉上卻笑瞇瞇的,手上抱著自己跟父母磨了好長時間才得到的衣服,心里只想笑,這些小朋友還是天真,不懂事兒呀!
年飯演講稿篇二
因為快過年了,所以,今天我就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辦年貨,順帶也來感受感受十足的年味兒。
——題記
今天,陰天,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可是并不能打消我們辦年貨的興致,我們拿了兩個大的環保袋,一路說說笑笑的走向了超市。
路上,我們看到大街上車水馬龍,有好多車的車牌上寫的都不是以“豫k”開頭的,這一定是回家過年的游子們,看著這些,我不禁浮想聯翩,想到了老人看到孩子回來了的喜悅,看到了那些老人們特意準備的團圓飯,看到了孩子向父母說最近自己的工作順不順利,問老人最近身體怎么樣,總之,因為牽掛。
走到了超市,我們徹底驚異了,車棚里的車子停的滿滿的,很多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外走,我們被這濃濃的年味兒吸引著,隨著人流涌進了超市。
剛剛邁進大門,一片火紅的顏色就在我們的眼前綻放了,原來了那些燈籠和新年掛墜展覽,任顧客選購,走進展覽區,頭上是一個個燈籠,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掛墜,有魚掛墜(年年有余——年年有魚)還有鞭炮樣式的,還有大大的“?!弊?,中間的柜臺上當然少不了春聯和窗花咯,總之,這里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走到食品區,只見一片人山人海,各個柜臺都被圍了個水泄不通,我們想找一輛手推車都甭想,全部被人們搶走了,我們只好墊了個籃子笨手笨腳的擠來擠去,偶兒碰撞了,也不會發生口角,大家互相相視一笑,一句年貨辦齊了嗎?辦齊了!一句樸實的話語溫暖人心,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呵呵,在這里,我又感受到了濃濃年味兒,這是一種擁擠的年味兒。
走進服裝區,這里也是人山人海,看來大家都在買新衣呀!看著一個個小朋友纏著媽媽要買走自己喜歡的那一件衣服,甚至流下眼淚,看著有的想小朋友眼睛上還掛著淚珠,但是臉上卻笑瞇瞇的,手上抱著自己跟父母磨了好長時間才得到的衣服,心里只想笑,這些小朋友還是天真,不懂事兒呀!
年飯演講稿篇三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客家人的年味兒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年二十九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坐著高鐵回到了闊別已經整整一年的家鄉。我的家鄉位于福建永定,這是一個美麗的小縣城,爸爸是客家人,而我自稱“小客家人”。我們準備在這里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春節,過個客家人的傳統新年。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一大早,爺爺就拿出了一張大圓桌,放在了家門口。爺爺在桌上擺上了茶杯、酒杯,并將這幾個茶杯和酒杯分別倒滿了茶水和酒。桌子最前面擺放了一個香爐,然后是一排供品,包括雞、鴨、魚和豬以及一些水果、糖果之類的。爺爺說,這是我們客家人過年時候的`一個傳統習俗,祭祀天神和祖先,感謝天神在過去的一年里給予我們風調雨順的好收成,也要感謝祖先庇護我們平安。爺爺點燃了一對香燭,一把長長的香。爺爺把點燃的香也分給了我和爸爸。只見爺爺和爸爸都把香高舉在前,嘴里念念有詞的樣子。爺爺說,這時候你可以在心里向天神和祖先說出你的感謝和你對來年的期望。我學著爺爺的樣子,也把香高舉在胸前,然后三鞠躬。這祭祀天神的儀式,莊重而神圣,既是對族規家訓的傳承,也是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思念。
完成了祭祀天神的儀式,我們把桌子以及桌上的供品收拾干凈。爺爺拿出了一對紅燈籠、春聯和門神。我和爺爺一起搭手,把燈籠組裝起來。我特別想爬上梯子親自把燈籠掛起來,但是爺爺擔心我會摔下來,所以掛燈籠、貼春聯的工作由爸爸來做,我和爺爺在梯子下面給爸爸傳遞燈籠、春聯,倒也忙得不亦樂乎的。爸爸剛掛好燈籠,我就想起了一句話——大紅燈籠高高掛,描述的不正是這喜慶祥和的氛圍嗎?掛好了紅燈籠,我們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當春聯和門神都貼好了,這些紅紅火火的裝飾品把我們的家裝扮一新。
年飯演講稿篇四
臘月二十九,天色落下,三個人,并列在街上走著。他們的身體顯得很臃腫,或許是他們的加厚棉襖惹的禍。他們提著大包,小包,笑著,說著,準備去享受屬于他們的“年宴”。
飯桌上,美味誘人的食物使他們驚喜萬分,早已把剛才購物的疲勞拋在腦后。三個人迫不及待地坐在座位上,準備來一番狼吞虎咽。還是那位女人細心體貼,怕男人靠近窗戶受涼,一邊呼喚男人遠離窗戶,一邊迅速麻利地關好窗戶。孩子用“銳利”的眼光捕捉到了這一瞬間,偷偷地笑了。
烤肉開始,三人躍躍欲試,等待著烤熟的第一片肉。但是,當第一片肉烤熟后,男人和女人相視一笑,似乎早心領神會,四支筷子同時把肉夾到了孩子的盤里。這或許是理所當然的,可孩子還是滿眼感激地望向父母一眼——剛剛,他還和父母因購物意見不同而“吵”得面紅耳赤呢。他突然拿起桌上的手機,“咔嚓”一聲,拍下面前盤子里正在放下的那片肉和兩雙盛滿深深愛意的大手。他要把這美好的瞬間永遠地定格在他的心靈中。
飯后,三個人準備離開。女人一邊反復叮囑男人和孩子把衣服穿嚴實,檢查是否落下了東西,一邊把吃剩的飯菜打包了個精光。男人去結賬,孩子似乎意會到了什么,嘴角微微張開,正要說話——但,他還是什么也沒說,他想到了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他沖向了地上的大包小包,一手拎了兩個,故作輕松地走在男人和女人前面。或許行動,才是愛最好的表達。
新年快來了。孩子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我,就是那個孩子。
年飯演講稿篇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到了令人期盼的除夕夜。這天,人們穿新衣,戴新帽。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中與親人們歡聚一堂。
貼春聯,看春晚,吃團圓飯,守歲到凌晨,是我們家每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流程。在20xx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之際,我們便一起來到了天寧寺燒香祈福。寺廟前的人可真多??!一眼望去,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人們都摩肩接踵,排著熙熙攘攘的隊伍,等待著。進寺時,工作人員給了我3根香,走到香爐前我把香點燃,雙手合實,向菩薩跪拜,希望我們能在嶄新的20xx年里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初一,最令我興奮的事情就是回媽媽山東滕州老家過年。我們載著滿滿一后備箱禮品,帶著爺爺奶奶,開始了“高速之旅”,路上我不停地想象著到家時的情景:一年未見的親人圍坐在桌前其樂融融的吃著團圓飯;小朋友們一起在外面放著花式鞭炮;外公帶著我們一起爬山等等。我越想越激動!終于來到了村口,我遠遠地望到外公家門口高掛著兩個火紅的燈籠,燈籠底下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公!他聽到我們下高速后,便一直站在寒風中等待。車還沒停穩,他就迎了上來。我抬起頭,看到他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但笑容還是那么的慈祥。
“外公!”我擁進他那寬大而又溫暖的胸懷。
“哎,我的外孫,回來了!”他撫摸著我的頭,答道。
我們跑進屋,看到許多親戚朋友都已經坐在家中。屋里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入鄉隨俗,我和表哥表弟們以下跪磕頭的方式向長輩們拜年,拿到壓歲錢后,我便拉著幾個小朋友奔向村里的小賣部。買了幾盒炮后,我們歡天喜地的玩起了花式放炮,點著后拋向半空“啪”的一聲;插在泥土里“嘣”的一聲;塞進石縫里“轟”的一聲,各個臉上樂開了花兒。
“開飯了,開飯了!”
話音剛落,大家二話不說,直奔餐廳。哇!不愧為好客山東滿滿一桌菜。其中豬、羊、雞、鴨、鵝都是外公自家養的,看著豐盛的飯菜“小饞貓”——我,擦了擦口水,等親戚朋友們都來齊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津津有味的吃著就這“滿漢全席”!
最后一天,我們全家人一起來到屋頂的大平臺上,一個個手拿魔術彈,欣喜若狂!大家一齊放炮,那場面喲,可謂是五光十色!有的,像蒲公英,撒滿天空;有的,像火箭,一飛沖天;有的,像花朵,綻放在璀璨的夜空中……大家也歡呼雀躍,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年飯演講稿篇六
快要過年了,可年味兒到底在哪兒呢?
爸爸媽媽帶我去街上買新衣服和年貨,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街道比往年要冷清些,我和爸爸媽媽都戴著口罩。抬頭一看,我發現街道兩旁的電線桿和大樹上都掛著燈籠、彩旗處處充滿了很特別的.年味道。我們到商店旁的小攤子上買了一幅春聯,紅底黑字洋溢著祝福的氣息。
我們繼續往前走,準備去買新衣服。媽媽買了一件漂亮的紅大衣,我買了一條白色的裙子,爸爸買了一件黑色的夾克,我們都買到了新衣服,因為大家都要漂漂亮亮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包完餃子,我和爸爸又去貼春聯。最上方貼的是一個福字,我問爸爸為什么把福字倒著貼,爸爸微笑著說是因為可以讓幸??炜靵砼R!等我們把這些事全做完了,奶奶把飯菜端上桌子,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我的肚子也咕咕地叫了起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著我饞嘴的樣子都笑了起來,趕緊拉我上桌吃團圓飯。這時,我的心里樂滋滋地想;等下可以收到紅包啦!吃飯時,我默默許了一個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疫情快點過去;希望自己學習進步,快快樂樂地成長!
年飯演講稿篇七
春節將至,“新冠肺炎病例”在引起擔憂的同時,也勾起我們對十七年前sars浩劫的慘痛記憶。病情出現時,它們有相似的開頭:一個病人出現,一系列人傳染,由一至百呈“井噴式”增長;回顧病源時,更有相似的起因:國家衛健委指出,病毒是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所有人都在關注開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們也應注意到疾病的由來,以及我們能做些什么從源頭上遏制病毒。
縱觀近幾十年新型傳染病的發源,艾滋病毒來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來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這些更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動物有關。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與隨后十余名病人都來自野生動物市場,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廚師……這些事實無一不告訴我們: 捕食“野味”是病毒傳播關鍵的一環。“sars的源頭是蝙蝠不假,但是它發展的舞臺是廣東野生動物市場和酒樓、餐館。如果沒有我們濫用果子貍,食用果子貍,那么病毒從蝙蝠到果子貍再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毙滦凸跔畈《狙芯克难芯繂T石正麗在“一席”演講中說。
第一,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不抱獵奇心理。
國人對“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傳統以及中醫藥文化影響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擲千金的珍稀野生肉類當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這樣的“排面”建立在一條條原本在自然中靈動的生命和一個個潛在的病毒威脅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嗎?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確捕食野生動物的危害,不抱僥幸心理。
在記者臥底的一個“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漢疫情,一群友回復“該吃吃該喝喝,沒那么容易來我頭上”??傆腥瞬幌嘈乓吧鷦游飼鞑ゼ膊?,或者說是不相信傳播病毒的野生動物就是自己接觸的這只,抱著僥幸心理??刹慌乱蝗f就怕萬一,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經濟損失動輒數千億,生命的代價更是無法衡量。
第三,心懷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陽照著人類,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種生物。天行有常,萬物都在其該在的位置,維持天地的周轉。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來動物共同進化出了特殊抗體,而新鮮宿主人類卻對它們毫無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類自高自大,把自己當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脹,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貍擺上餐桌,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
圣雄甘地曾說,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欲望,每一次無節制的索取,大自然都會要求償還。也許這一次“新冠肺炎”的戰爭,我們也會像打敗“非典”一樣打敗它,但這場戰爭建立在惶惶人心和無數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輸贏來論。我們不要等到出現超級病毒再后悔貪婪,不要等到付出慘痛代價再后悔愚昧。
年飯演講稿篇八
野生動物分為多種,在這些野生動物之中,引發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就是蝙蝠。蝙蝠還有另一個稱號,叫做“病毒王”。因為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一百多種病毒,分別有:狂犬病、sars、埃博拉、馬爾堡、尼帕亨德拉,可謂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迄今為止引起了多次大規模疫情。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除了蝙蝠以外,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一樣傳染著病毒。
果子貍作為傳播非典的中間宿主。身上還攜帶狂犬病,以及多種體內寄生蟲。包括旋毛蟲,斯氏貍殖吸蟲等。可損傷肺部及中樞神經。
野生蛇體內攜帶有大量的寄生蟲,包括舌形蟲,曼氏迭宮絩蟲,顎口線蟲,廣州管圓線蟲,線中殖孔條蟲等。這些都是人畜共換型寄生蟲,一般的烹飪,特別是燒烤,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的。吃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被感染,感染可導致腹膜炎,敗血病,心包炎,虹膜炎……損害多個臟器,危及生命。
野兔體內攜帶有弓形蟲,腦炎原蟲,肝毛細線蟲,肝片吸蟲。他們會損傷腸道,肝臟等器官。野兔還帶有皮蟲。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人類也應該從種.種歷史事件中吸取教訓,不要為了滿足私欲違法捕捉虐殺野生動物,更要學會和野生動物保持界限。
2003年的非典帶走了許多人的生命。17年后的新型肺炎在更加專業的治療和防護工作下,依然有更多的人被確診。如果人類再不清醒,終將有更加惡劣的疾病侵襲人類。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從病毒中覺醒。不吃野味,國家幸福,人民安康。
年飯演講稿篇九
我不怎么喜歡花,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一個作業而已,所以才養了花。它們不是富麗堂皇的牡丹,也不是濃情艷麗的玫瑰,更不是馥郁芬芳的稚菊,它們只是平凡無奇的水仙花。
水仙花不像那些奇花異草,對環境要求很高,它們只需要水,就能賴以生存。它們一開始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是丑陋。與大蒜頭差不多,密密的緊挨在一起。底下還長著大把大把的胡須,就像上了年紀的老公公。我把它們放在陽臺上,不怎么去搭理它們,幾天才換一次水,任由它們自生自滅。因此,媽媽總說我狠心。
可是,那水仙花好像很“倔強”,我越是置之不理,它們越是長得茁壯、茂盛。片片葉子,筆直向上,嫩嫩的,綠綠的。乍一看去,陽臺上郁郁蔥蔥,一大堆一大堆滿是的,好像迷你的熱帶叢林。我既為這些小家伙得意,又為它們那股“倔脾氣”而折服。
而水仙花的毅力好像不止這些,它們遠遠超乎我的想象:趕在新年到來之際,那些幾乎被我遺忘的水仙花,居然開出了許多淡黃色的小花。一叢叢,一簇簇,我真的為它們震驚,為它們竊喜。你看,有的花莖足有一尺多高,一枝上有七八朵小花,朝同一個方向綻放,就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在綠葉叢中翩翩起舞!當一股股清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時,足以會讓你望而卻步。
天啊!我已經好久沒換水了。而它們似乎并不在乎,也不計較,依然緊緊簇擁,風采依舊。我對它們如此冷酷無情,它們卻還給了我一片馥郁的天地,它們是如此寬容,如此大度,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從此,我再也不敢小看水仙花了。
整個春節,這些水仙花始終充滿活力,充滿芳香,為本已牛氣沖天的節日更增添了一份喜氣!哦!水仙花!這個新年,我們是伴著花香度過的!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時光如奔騰的江河,輕輕地、匆匆地從之間流過,如花瓣飄落……不知不覺,那充滿回憶的20xx匆匆地從手邊溜去了,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
翻開日歷,翻開了新的一年,翻開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過去的一頁……我靜靜回想著自己過去的一年里,有汗水,有快樂,也有悲傷,那仿佛就在眼前。
一如既往的鄉村夜晚,路邊的燈雖不如都市明亮如晝,但他們總像哨兵一樣規整地站立著,似乎在守著鄉村的家家戶戶,漆黑的天幕上鑲嵌著幾顆寶石般的星星,又如天公的眼睛一般明亮。
又是一個嶄新的大年三十,豐盛的年夜飯擺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圓桌周圍,津津有味地吃著年夜飯。一家人相互斟酒,祝愿大家四季平安。我在這快樂的氛圍里慢嚼細咽,享受著“年”的幸福,這就是“年”味兒啊!歡聲笑語,笑臉喜氣,洋溢在整個家里。守望新年,守望希望,守望幸福。親人的慰問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暖意,時光在充滿溫馨的家庭里,在濃濃的“年”味兒里舞蹈。
在這里人們抹去了往年的不愉快,舊日的煩惱被拋到九霄云外,迎來了新年的歡樂,也給自己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力量。
是世界在呼喊?是而在跳躍?硝煙彌漫在空中,我知道,那是“年”味兒。新年氣息,禮花層出不窮,繽紛的美,絢麗的美,綻放出人們對幸福的憧憬,那閃耀的心花……如璀璨的繁星閃爍……燈火通明,照徹了大地。
迎接新年的晨曦,那何不美好?何不寧澈?和不是絢爛美好的憧憬?
年飯演講稿篇十
我看著大門兩側紅艷艷的對聯,問爸爸:“為什么對聯都是寫在紅紙上?”爸爸說:“中國人喜歡紅色,紅色象征著喜慶,這對聯上的金字代表財富,老祖宗選這兩種顏色寫春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甭牥职诌@么一說,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對聯的喜慶中?。?/p>
貼完春聯,我們全家一起去買年貨。走進超市,這里人潮擁擠,熱鬧非凡,叫賣聲、聊天聲、呼喚聲、結賬聲,此起彼伏。我們買了很多糖果、各種餅干、飲料和水果,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結賬的時候,收銀臺前的人排成了一條長龍。這時,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超市的喧鬧聲中啊!
大年三十,我們帶上許多禮物去給桃江的爺爺奶奶拜年,叔叔阿姨也帶著他們的寶貝女兒回家了。奶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糖油粑粑煎得黃澄澄、亮晶晶的,吃起來又軟又糯、又香又甜。餃子煮得一個個胖乎乎、脹鼓鼓的,輕輕咬一口,皮軟軟的,大口吃進去,餡兒香香的。奶奶又端上來一盆魚,香氣撲鼻而來。俗話說“年年有余”,每年的年夜飯,家家飯桌上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豐盛的菜品一盤又一盤端上來,饞得我口水直流,恨不得全把它們裝進我的小肚子里。這時,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份團圓和美味中??!
吃完年夜飯,準備放鞭炮了。我膽子特別小,以前都是只敢遠遠地看著別人放,今年我決心自己試一試??墒牵斘业谝淮文弥蚧饳C去點鞭炮時,還是緊張得汗流浹背。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終于鼓起勇氣打燃火,小心翼翼地讓橙紅色的火苗靠近引線,引線還沒點著,我就害怕得把手縮了回來。反復了好幾次,引線終于點燃了。我嚇得把打火機往地上一扔,一邊捂住耳朵,一邊跑得遠遠的。鞭炮響了,我終于成功地燃放了第一個鞭炮。從此,“放鞭炮”這個我以前的魔咒,變成了我快樂的游戲。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我們的禮花彈也“砰砰”地在空中變成了一朵朵綻開的花,好看極了?!氨衤曋幸粴q除”,原來,年味兒就在這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呀!
其實,年味兒就在我們身邊,一直不曾消失。過年,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生命里,必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