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教養的演講稿篇一
一個發傳單的“老大媽”站在校園門口。
叫她老大媽是再恰當不過了。一身樸素的外衣,破舊的褲子,那張歷盡滄桑的瘦臉上爬滿了密密的皺紋。大媽有點矮,沒我高。只見她那只又黑又臟的手緊緊握著一摞廣告單。
從她那身“華麗”的行頭上,我仿佛能看到她窘迫的生活,就像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她靜靜等待著同學陸陸續續地走出,再小心翼翼地湊近去,遞上一張顫動著的傳單,接著向下一個走去。
有的同學家境很好,漸漸地,便變得驕縱起來,總把自己的地位看的比別人高,這位同學便是這樣,大媽向她遞來一張傳單可她卻理都不理。大媽見了,只好尷尬地收回紙。
慶幸的是,只有少數同學才擺“架子”。有些同學就算不要,也會搖搖手或者說一聲:“對不起,我不要。”大媽就不會發給他們,心情也不會十分沮喪。
這是一個禮貌的回答,也是對他人的尊重。這告訴我們,做人要有禮貌。
小時侯,父母總讓我們學會打招呼,看見叔叔就叫叔叔,看見阿姨就叫阿姨,聽他們說這叫禮貌。當時也不懂,只知道見了陌生人就要叫,一開始覺得很麻煩,后來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直到現在,我也不曾忘記那時侯的事。
名人都十分注重禮貌。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孔子說:“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培根又說:“人們的舉止應當像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于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于工作和運動。”由此可得,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即禮貌!它決定了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與地位。如果你舉止優雅,待人溫厚,那么別人也會尊敬你,對你有禮相待;如果你舉止粗俗,滿嘴臟話,那么別人就不會尊敬你,甚至會不想見到你!
由此可見,禮貌對我們是多么重要。如果你注重禮貌,溫文爾雅,那么別人也會多多推薦你,你的事業就會蒸蒸日上;相反,你則會跌入人生的低谷,不停地走下坡路。
我走了過去,接下了那張廣告紙,同時,我也遞上了禮貌。
說教養的演講稿篇二
我很榮幸能站在這兒為大家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我愛你》。
當奧運的圣火在鳥巢的上空熊熊燃燒,當國歌從四面八方傳來,響徹云霄時,我更愛你了——祖國。
祖國,我的祖國,我在四大文明古國中認識你,我在奔騰的黃河里傾聽你的心聲,我在巍峨的泰山里敬仰著你。我在爺爺奶奶的回憶里,我知道了你曾經承受的千災百難:在爸爸媽媽的訴說中,我感受到了你為了讓中華崛起而付出的努力:在哥哥姐姐的歌聲里,我聆聽著你的飛騰,歡躍。你,在我生活的日日夜里,是多么神奇!
祖國,你仿佛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陽光里那溫和的鋒,是草叢中的一只螢火蟲。你就是我的媽媽一樣,用那最情切,最溫暖的聲音呼喚著我,無論我走到哪里,永永遠遠都無法忘記!
親愛的祖國,請允許,請允許我和你說一句悄悄話:“我一定會聽老師的話,每天努力學習,認真對待每件事情。當我長大到想爸爸媽媽那么大的時候,一定要為祖國出一份微薄之力,即使多么的渺小!但我一定會竭盡全力!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的心永遠是中國心!”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我心中最寶貴最珍惜的那句話。聽過那首歌嗎?就是那首《我的中國心》,里面字字刻骨銘心,是我久久不能忘懷。
在我的記憶中,那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最美,她仿佛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使中國變的更加耀眼。可這璀璨的明珠卻在可惡的八國聯軍手中失去了它的光芒。知道嗎!你們知道嗎!他們竟然把圓明園內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為了毀滅罪證居然放火燒了這號稱萬園之園的藝術瑰寶,給中國歷史文化,乃世界文化,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那是,祖國媽媽在哭,那烏黑的頭發上也一定多了幾絲白發。是啊!八國聯軍的這種行為怎能不使中國人民心痛!但是,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翻身做主了!
啊!祖國母親,在我心中,你是那么辛苦。讓我輕輕慰問你一句。“你辛苦了,為了你的兒女,你——辛苦了。”但是,你的辛苦絕不會無回報的!絕對!絕對!
祖國母親,我愛你!
謝謝大家!
說教養的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禮貌拉近距離,言行盡顯教養》。
我們在母語的滋養下,學會思考、表達與交流。語言粗鄙,會顯得缺少文化內涵;文字華而不實,就成了“偽文化”。可見,在口頭語言上,要保持良好的作風;在書面文字上,要保有端正的文風。
語言文字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是一種教養。
梁曉聲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來表達: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我想,把這里的“文化”替換為“教養”,也是通順的。
在書店閑逛時,我們盡量壓低自己的聲音,避免打擾到別人;在飯桌上,接受他人的端茶倒水時,應雙手扶住杯子,以示敬意;接過老師遞來的獎狀時,要雙手接過,以示尊敬;在聽別人說話時,要目視對方的眼睛,悉心聆聽;上完廁所洗完手時,不要隨意甩動,以防把水濺到別人身上;在遞給別人尖銳物品時,銳利的一端不應朝向對方,而應指著自己……我們在看中私德的同時,也應懷有公德之心。
比外表更迷人的,是一個人骨子里的教養。當教養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就成了一個個迷人的美學現場,自然的、生活的、精神的,都會在這里碰撞與發生。
北大錢理群教授說,讀書是教育的本質。其實要提升我們的教養,不光要讀學校里的書,更要讀生活這本大書,讀一讀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人不應僅僅只為追求眼前的物質利益而活著,還應該有一種對于超越現象世界的精神追求。通過教育,我們培養學生的一種終極關懷,既關懷當下,也關乎遠方,幫學生打好精神的底子,這一點很是要緊。
教養,是指在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方面所達到的水平;禮貌則是教養的自然外化。當我們的教養不斷提升后,自然表現在我們平日的一言一行。所以不妨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每一個舉動做起,讓文明與教養的種子根植于內心,并在我們身邊開花、結果,讓它灑滿生活的每個角落,讓文明之花越開越繁盛。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說教養的演講稿篇四
是啊,誰不是提起家鄉就會有說不完的話;誰不是提起家鄉就會充滿著感懷;誰不是提起家鄉就會心情澎湃。
誰不思家鄉親!誰不言家鄉美!誰不贊家鄉好!
在我小的時候,我倚在媽媽的懷抱中注視著世界,我還完全不知道“家鄉”是什么意思,我僅僅是喜歡跟著大人們去趕集,僅僅是喜歡和伙伴們在田間山頭嬉戲,僅僅是喜歡自己的家。春天,在桃花爛漫中去尋找蝴蝶;夏天,在袁河之水中去追逐清涼;秋天,在浩淼太湖之下去尋覓湖藕;冬天,捧起那一碗熱辣辣的小豬肉……在我小的時候,我心中的羅坊,美味、甘甜、寧靜。
慢慢的,我終于長大了,我終于系上了我一直羨慕的紅領巾,老師鄭重的對我說:從今天起,你就是個少先隊員!我望著老師,那個時候的我還完全不能理解老師的鄭重……直到后來,我終于去了《羅坊會議舊址紀念館》。我才突然明白,原來,美味、甘甜、寧靜都是用英雄的鮮血換來;原來,紅領巾才會紅的那么鮮艷;原來,我的家鄉有著如此光榮的革命傳統。這個時候在我心中的羅坊,是那么的偉岸、那么的挺拔,他在我心中就是那錚錚鐵骨的漢子!
仿佛突然間我就讀初中了,在我用我的腳步從初一丈量到初三時,我總莫名其妙的感覺我的時間和空間都在飛速變化,我有時甚至都懷疑我產生了錯覺,我開始覺得整個世界都在伸展,正在不斷伸展出那無窮的充滿力量的枝椏。那個錚錚鐵骨的漢子,正邁開他那堅實的步伐,扯著我迎著潮流飛速前行。曾經很少出現的高樓開始林地,新農村建設大舉開展,中心鎮工作如火如荼;一條條水泥道路、一座座堅實橋梁、一排排挺拔綠樹,仿佛血管,將羅坊的各個角落進行聯通;聯合收割機、公園廣場、集中精英力量辦學,三個完全不搭架的東西跳進了我的腦海;創新、發展、和諧,我覺得我已經找不到更多的詞來形容這些帶給我沖擊力的變化,在我的心中,只剩下一個聲音在不斷的吶喊:夸父逐日!我的家鄉,你就是我心中的夸父!
我愛你,我的家鄉。
在你的養育下,我已茁壯成長。
我愛你,羅坊。
在你的呵護下,我將點燃希望,放飛夢想。
說教養的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我是來自xx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志愿服務讓你更有好教養》。
首先,我想和大家重溫一下教養的定義:教養是因為虛心受教和自我修煉而達成的內外兼修的優秀品質和習慣,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真正使人高貴的不是出身而是根植于內心的教養。
由此可見,教養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后天與人的交流,與事的接觸逐漸形成的。你對待外界的方式時刻彰顯出你內心的教養。
那么從何處獲得一個理想的平臺來提高我們的教養呢?答案早已在我今天演講的題目中揭曉了,志愿服務讓你更有好教養。志愿服務,或許在大家看來并不起眼,但正是這個平凡而不平庸的服務活動讓眾多青年走進社會,貼近生活,感受人與人之間最平淡交流中的純真。在無私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他們的教養便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我也曾在i志愿平臺上參加過志愿服務,工作的內容是在科技館內做游客引導的志愿者。雖是志愿者,但準備工作必不可少。你得了解館內布置,參展內容以及線路安排。當你胸有成竹地認為準備工作都水到渠成時,工作便開始了,但更大的問題會接踵而至。你得學會精煉的表達,因為游客需要你言簡意賅的解答;你得學會機敏果斷,因為游客需要得到有效快捷的幫助;你得學會融會貫通,并且對待事物擁有自己的看法與情感,因為游客需要一種有別于文欄的情感解說。他們需要明確的目標方向,需要觀點鮮明的表達來滿足他們的好奇。此間種種,你都得選擇一種適當的交流方式傳達你的信息于前方的人。漸漸地,你懂得語氣委婉的交流方式,你明白用詞準確的重要性,由此,降低語調,平和語氣,斟酌談吐的用語,換位思考以了解對方心理。于是,潛移默化中,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謙遜有禮的表達方式。
當然,志愿服務并不拘泥于表達形式,還有諸如衛生清潔、探訪老人院、社區創文宣傳活動、馬路天使等多樣化服務方式。有困難的地方便需要幫助,在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就存在令人思考的問題。在你接觸到社會中各具特色的人、體驗到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滋味、收獲到給予他人幫助的喜悅后,你會發現你會有所成長。你能了解到生活中有待提高的不足之處,你會擁有貢獻己力以完善社會現狀的意識。經歷過志愿服務特別洗禮,會給我們帶來由表及里的教養的提升。正如我們每周周末為我們疏導交通的家長義工們,看著他們服務大家的身影,不禁讓我們產生崇敬之情,覺得他們就是最美的爸爸媽媽,他們就是最有教養的人。
“受過教育”不等于擁有教養,知識的武裝永遠無法完全包裝個人的缺點,唯有人格的高尚才足以被他人長久地稱道,而教養便是人格魅力的一大體現。參與志愿服務,也是一次短小的心靈歷程,在幫助他們中延展自己生命的寬度,在付出后收獲滿意的笑容,在實踐中完善自我教養,何樂而不為呢?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注冊成為志愿者開始,從參加學校志愿服務活動開始,懷揣一顆充盈感激與助人的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讓志愿服務常常溫暖于我們的心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說教養的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像世間許許多多的家庭一樣農民,他們能做的就是日復一日的在田里干活,來養活自己,就算都老到這個份上,我也時常會看到他們在后院里干活。炎炎夏日,他們埋頭苦干,只有那移動的背影才能認出他們在哪,我便跑過去,蹲在奶奶身邊問:“奶奶,現在的生活條件那么好,您為什么還有親力親為呢?”“都干習慣了,而且我們也享受這勞動帶來的樂趣!”奶奶邊說邊移動。看著奶奶的背影,我心里不是滋味,一把搶過奶奶手里的鋤頭,在旁邊干起了活,奶奶看著我笑了說:“我們種一些蔬菜給自己吃,還可以送給別人吃,何樂而不為呢!”我抬起頭,望著站在陽光下勞作的奶奶的背影,心中思緒萬千:奶奶雖然沒文化,但她卻用她最實際的行動,告訴我愛可以很無私。
我的爸爸媽媽是普通的工作者,他們沒有很高的學歷,為了讓我和弟弟過上更好的生活,爸媽毅然的開了一個廠,一直工作至今。某一天,我心血來潮到廠里工作,工作不到一會,我就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在那時我才發覺爸媽的細微變化:爸爸頭上的白頭發多了,嘴角邊也漸漸衍生了幾根白胡子,以前肥胖的身軀變強壯了;媽媽雖沒有白頭發,但臉上已有很明顯的皺紋,以前微胖的身材變得苗條了,而且她只在要出門的時候才會打扮。原來爸媽都老了,原來自己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原來一切都在我的不知不覺中改變了。爸媽的愛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身為高中生的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懂事是在父母逝去的青春中度過的。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熟,讓父母放心。有時,我會抱住媽媽撒嬌,幫爸爸捶背,幫爺爺干活,幫奶奶養花。這些生活中的小情節,我都認真的去做。因為我知道“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典故,我也夢到過失去親人的疼痛,所以我更加珍惜時光,我的愛就是珍惜與用心。
我家很平凡,但我家很溫暖,親人之間的愛讓我們緊緊相依。親愛的家人,請等待我長大,用自己的力量呵護這個愛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