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以尊重為話題篇一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愛欺負人,動不動就有職業病,我從小就很討厭這些人,因為,在我們家就有這樣一些事發生。
爸爸就有職業病,爸爸是一名警察,而媽媽只是一名公務員…。
爸爸很愛打犯人,是在單位里出了名的,人人都知道我的爸爸愛打犯人,在家里也是,一不高興,就罵我和媽媽,要是我們多說一句,他就要打我們,踢我們…。
媽媽總在晚上半夜偷偷地流眼淚,我聽見了,也偷偷地陪她哭,媽媽說,她都快50歲了,還要受這種氣,她很傷心…。
我也很傷心,為什么我會有這樣一個爸爸…。
媽媽常常加班,而爸爸總是要吃飯,這樣一來,爸爸就常常催媽媽,罵媽媽,我有時早放學,就會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去看看刊物,就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每一次都是這樣:媽媽還在工作,特別忙,而爸爸就打電話來催媽媽,罵媽媽,我聽到了,都很傷心。媽媽就趕快做完工作回家煮飯給爸爸吃,煮完了,爸爸還在那里閑三閑四,把媽媽罵完了,才吃飯。
我希望國家能夠下一條命令,要是男人打女人,那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那樣,我和媽媽就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
以尊重為話題篇二
“敬人者,人恒敬之。”這是尊敬一個人所必須牢記的。想獲得,就必有付出,大概“將心比心”就是此意了吧。關于這個,所舉例子不少,劉備三顧茅廬,曹操赤腳迎楊修,孔明七擒孟獲;所列之人也有不少,劉備、孔明之類不必多說,唐太宗、孫武等人更是名垂千古。即使他們所敬只是一人,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的尊重精神受到千年以后我們的尊重。
然而對于一個陌生人,我們尚能想到尊重,可是對于我們的親人,卻會下意識地忘掉,似乎他們的付出理所應當,所以我們對自己身邊的人不會特別尊重,更有甚者,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倒讓家人熱臉貼了冷屁股,好心當成驢肝肺。以至于所謂的青春期逆反心理愈發嚴重起來,本來可以避免的一些事情一下子就被無限放大,甚至愈演愈烈,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一切,似乎正是家人的容忍,避讓助長了這種現象的滋生。但是之所以能成為現象,和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然而家人的容忍畢竟是有限度的,他們也有血有肉,也有感情,會生氣。然而,家人生氣我們還能見到,大地生氣可就不常見了。
海洋孕育了我們,但真正讓我們成長起來的,還是大地。然而人類對大地的尊重,卻少之又少。大地很少生氣,可卻也不能肆無忌憚地觸碰她的底線。不氣則以,一旦生氣,絕對是災難性的。譬如汶川大地震,唐山的地震,印尼大海嘯;還有一些逐漸成形:如厄爾尼諾,臭氧空洞等等。一些甚至無法解決,雖然只是慢性的,卻也足以令人心驚了。所以先哲曾經說過要常懷一顆敬畏自然的心。何時人類能擁有山一般高遠的目光,能擁有天空一般寬廣的的胸襟,才能真正理解大自然的法則。
大自然總是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人類的種種,她任高山被鏟平,河谷被填沒,人森林被砍伐,任草場被黃沙掩埋,任江河湖海或攔或填。她從不橫加干涉,就像一位母親,在看著自己調皮的孩子們擺弄著家中的東西,只是在打碎了個瓶罐時,會略施懲罰以示警告。
在很久以前,大地上有三種進化最為完美的獵殺者,而今存活下來的,只有一種——狼!論力量,論速度,論生命力,都不及另外兩種,但它卻活下來了,正是因為它尊重自然大道,并非順從,而是尊重。他們懂得像山一樣思考,像水一樣生活。
如果有一天人類也能做到的話,大概也能一直繁榮下去,但是思維復雜的人類,不知道能否返璞歸真,能否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只有靠時間去檢驗。
以尊重為話題篇三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對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對自己不尊重。 ”每次見到這句話,我的思緒總會回到幾年前,模糊的情景在腦中逐漸清晰。
那是在我叁肆年級的時候。那日,我和幾個伙伴走在路上,有說有笑。愉悅的氣息圍繞在我們身上,微風輕拂在我們臉上,涼絲絲的。這時,遠處走來了一位清潔工人,他是一位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皺紋,他那干枯得像樹皮的雙手緊緊握著一把笤帚,在綠油油的草叢中,不時地彎腰,撿起垃圾。
我注視那個老人,心里十分不屑,便故意大聲說“哼,還真是窮酸不要臉!要是讓我到大街上掃垃圾什么的,還不如讓我撞墻。”幾個伙伴們夸張地前俯后仰地笑起來。那位清潔工人的手突然停住了,抖了抖又繼續撿垃圾。那位老人抬起頭看著我,眼睛里透露著一種尖酸的諷刺。我也昂起腦袋,不甘示弱地瞪著老人。
回到了家里,我的心中悶悶的。我突然想到了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的話“為人粗魯意味著忘記了自己的尊嚴”,而我竟然如此自以為是的把別人的尊嚴踩在腳下。我總自認為我有尊嚴,卻沒發現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嘲笑了別人,最終丟失尊嚴的不是別人,而是我。
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