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一
我是。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擔當青春使命”。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往尤能化碧濤。
回看那動蕩的年代,一群群熱血青年把沉寂的中國喚醒。他們用青春的氣力改寫了歷史!一腔愛國感動了華夏大地,讓死神把黑暗召回,讓正義重回人間,這是那群青年的歷史擔當小學建軍節擁軍擁屬活動小結,是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他們做到了,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尊嚴。“外爭國權,內懲”仿佛是歷史的號角傳來的呼喚,回蕩在前,響徹八十一載風雨年齡。他們的振臂一呼,喊出了炎黃子孫的心聲。當學生捋起胳膊走上街頭;當商人閉起門戶,罷市停工;當工人挽起手來,我們全中國人民聚在了一起。為了砸碎屈辱,我們倔強的站了起來,開辟了新主義革命的偉大道路。我們要為這一刻歡呼鼓掌,這一刻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的深沉積淀,是炎黃赤子一顆幼兒園保育經驗交流材料顆單純的愛國心。
在我看來“五?四”運動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所孕育的“愛國精神”。愛國事什么?是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吉鴻昌“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是蘇武牧羊十九年,忠心永在漢,精忠報國,天下興亡一肩挑!
“無可奈何春往了,杜鵑泣血喚空空。”本日,歷史的車輪碾過風云滾滾之紅塵來到了二十一世紀,建設祖國的重擔落到了我們這一代青年的肩上,面對著愛國,這樣一個不再陌生的話題,我們應重新的思量一番。
同學們,倘若祖國在你心中,那好吧,請你靜下心來,少卻浮華煩躁,多些踏實積累,積累些建設祖國的真本領。愛國,需要知識,有了知識的奠基我們才能為國家做更大更多的事;愛國,需要道德,有了道德的指引,我們的社會才能,人生價值才能得以實現;愛國,需要的是行動不是空談,與其天馬行空的不知所云,不如植一棵樹,種一株草;愛國,不是一定要用“拋頭顱,灑熱血”來完成的,它是一種良心的召喚是生命的底線。對于我們青年學生而言,我們不應求驚天動地的愛國事跡,但我們要學會分清是非、妍媸、善惡,學會勤勉慎獨,學會正直做人,學會以美德待人,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也是我們廣大青年不可推卸的責任。同學們,我們很年輕,是早晨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前途似海,你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國家的未來,切不可小視之。
在我演講結束前,寄予一句話與在座的青年朋友們共勉: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變為有用的一生,縱使只能效綿薄之力,我們也要為之熱血沸騰。同學們,愛國的使命已在你我手中,我們要珍重!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當代青少年的歷史使命。
當代青少年的歷史使命是什么?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使社會主義中國在21世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強國,這是當代中國青年學生的又一莊嚴歷史使命。
同學們,我們學習歷史和經常關心國際新聞都知道,當前國際政治格局風云變幻,舊的格局不斷打破,新格局尚未明朗,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了當今世界的主導潮流。要想讓我國在新格局形成之時,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個重要地位,就要抓住當前國際相對穩定的有利環境和時機,大力增加國家的實力,讓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青年學生是祖國建設的生力軍,因此,這一使命落在了我們的身上。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偉大民族。在歷史上,中華民族曾以其燦爛的文化享譽世界。只是事過境遷,在明代后期以后,由于封建王統治的腐朽性、狹隘性和封閉性,才使中國未能跟上歷史的潮流而逐漸落后。清朝后期,又由于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科技發展更是一蹶不振,處于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為中國的發展贏得了光明的前途,新中國建設近60多年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我國走向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但是,由于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不足和一些“左”傾錯誤的影響,使中國又失去了幾次發展的歷史機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的國家把發展經濟作為重心,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才讓中國又重新崛起奠定了新的基礎。
21世紀是中國走向世界強國的世紀,國承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在當代國際競爭環境中,不進則退。所以我們當代青年學生應該有緊迫感、危機感,有志氣、有決心,用自己的雙手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使社會主義中國成為國際競爭舞臺上的強國。
同學們,加油吧!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三
非常榮幸我能代表我們工會組的同仁在這里演講。我很珍惜這次機會,但我也從沒像現在這樣發現自己不適合演講。我實在無法用語言表達此時此刻對自己祖國、對自己學校、對自己親人、對自己同事、對自己學生、對自己崗位的無比眷戀。屈指一算我在這個集體里已經成長到第10個年頭了。從帶著理想、沖動和激情到現在能冷靜、沉著地審視反省自己的工作。我切實感受到了從適應期到成熟期,自己成長的力量。但是在這次暴孽突兀的災難面前,我更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與自身的渺小。突如其來的災難刺痛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心靈深處原本的善愛,使我無心再去續寫那些輕描淡寫的文字,無心再去絮叨那些瑣瑣碎碎的常事。眼前的成績顯得無足輕重。一想起那些倒塌的學校,那些年輕的生命,就有洶洶涌涌的淚水流淌在心底。……..我們這里,天依舊很藍,鳥語花香,窗外孩子的笑聲清晰可聞。可是很多孩子,他們卻只能活在親人的記憶里了,再也不會犯錯誤,永遠再也長不大了。孩子就是希望!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還活著,我們的孩子還在歡笑。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學生無比的親切,自己的崗位無比的神圣。我對它開始充滿依戀、充滿愛意。語言變得蒼白無力,自我變得輕若鴻毛。我不知道怎樣才能體現這份愛,才能表達這種情!我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敬業。
我們可能要面對新的問題,適應新的變化,創造新的生活,而這全新的一切,沒有腳踏實地,沒有盡職盡責,沒有默默奉獻又如何能完成?愛崗敬業說得具體就是要盡崗位職責,把具體事物一點一滴地做好,把工作時間一分一秒地抓牢。準備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批改,把握好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這就是敬業,這就是愛崗!這就是盡職!
我們以什么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著學生的成長。我們的態度決定著學生的成長,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應該是師德水平的重要體現。學生就好像花草樹木趨向于陽光一樣,趨向于教師。學生的這種向師性表明,教師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應該是學生生活中、心靈上最重要與震撼的人物。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同我們在一起或是在我們的影響下度過的。他們是不是能生活得有意義,是不是能學得有效果,是不是能健康成長,是不是幸福快樂,都和我們有太大的關系。他們每天都希望從我們這里得到美好的東西。
我們的敬業愛崗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負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生命價值;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品德和習慣。我們要成為“學生成長的促進者”,在我們學校培養學生的品德、習慣和學習能力尤為重要,使其和諧、健康的發展。樹立起堅定的人生方向。我們還要成為學生成長的伙伴,既能理解學生成長的苦惱與抗爭,具有同理心,又能帶動、幫助學生,具有影響力;樂于做學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華,在成長中享受收獲。唯其如此,我們的責任心才能成為學生進步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做人必須像人,不求驚天動地,但求問心無愧。忠誠于我們教育事業,就要有胸懷大局,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的責任心;就要有尊重生命,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在學生的眼里,我們是神圣的,是美麗與智慧的象征,是正義與道德的代表,是讓他們崇拜、信任、愛戴,并渴望接近和刻意模仿的人。我們除了無私奉獻外,更重要的是用真心、誠心、信心去對待學生。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大難面前。這種大愛已化做一種本能,我不希望我們也有這樣的機會。但是教書育人已經不僅僅是我們賴以謀生的職業,更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一項實現了自己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事業。
能夠把個人的愛好作為自己謀生職業的人是很幸運的,能夠把賴以謀生的職業變成一生為之追求奉獻的事業的人更是了不起。看看我周圍的同事們,誰也不例外。旗幟在前,催人奮進。我經常問自己,我離優秀的距離還有多遠?我將朝著所確立的新教育目標繼續去努力、去奮斗。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條奔騰的河,是一條充滿驚濤駭浪的河。每個少男少女都駕著小舟,從這條河上駛過。然而并非每一位水手都能平安地到達彼岸。世上哪一條江沒有吞沒船只?況且是一條吉兇難卜的河,這樣一群熱情大于理智的水手!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聳的山,是一座看不見路徑的山。每個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隊員,懷揣著征服者的夢想。然而,既然是高山就難免有坎坷,難免有毒蛇猛獸出現,也難免有野花的誘惑和迷路的時候。山林之神只留下一句話——唯有大智大勇者腳下才有路!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浩瀚的海,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每個少男少女都是一道小溪,別無選擇地匯想大海。溪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由甜變成咸根本不管你情愿還是不情愿。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光吃甜的,并不能強身健體,只有足夠地吸收鹽分,骨頭才會一天天結實起來,因此擁抱大海就是擁抱希望。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蔚藍的天,是一片遼闊五音的天。每個少男少女都是羽翼為豐的雛燕,渴望自由翱翔。然而,如果經受不起暴風雨的考驗,在天空中揮動翅膀就意味著災難;如果沒有天空一樣博大的胸懷,縱然遠行萬里也會郁郁寡歡。
啊,讓我們注視著河流,讓我們仰望著高山,讓我們擁抱著大海,讓我們搏擊著長空。那是一個競技場,那也是一部青春大辭典!
謝謝大家!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五
晨光初現,耳邊又響起了那親切的聲音: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夜闌人靜,眼前又見那熟悉的形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或許,這些詩文不能完全道出為人師者的全部內涵,但從中我們至少可以感受到奉獻的圣潔和偉岸。是的,面對著大千世界,有許多前線教育工作者心懷淡泊,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炬,在平凡的崗位上,用青春和熱血譜寫著無悔的人生,用責任與使命奏響起亮麗的生命。他們雖然平凡,但他們的學子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但他們卻用自己的雙手托舉起明天的太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脫下西裝毅然地走向了講臺,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們要學習他教書育人的敬業精神,學習他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學習他關愛學生的真摯情懷。這正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高尚情操的體現。我們應該學習他,當一名老師,為山區里尋夢的孩子指引道路,在他們的心靈寫一本最美的書;做一盞明燈,在他們前進的路途上耗盡我所有的燈油。
“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這是教育工作者的真實寫照。粉塵必將染白我們的雙鬢,辛苦也許壓彎我們的背脊。但是,我們作為一名師范生,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堅守教師這神圣的崗位。在一塊無垠的沃土上,將生命之樹,深深扎根于孩子們的心中。雖然,我們平凡,也許,我們清貧。但是,我們可以揮灑三尺人生的豪情,可以收獲“桃李滿天下”的欣慰。我們將擁有莘莘學子用祝福化成的最美的彩虹。
今天,我已不再彷徨,也不再浮躁,因為我心如磁石,已指向既定的行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為人師者最起碼的條件。作為師范生的我,只有與時懼進,刻苦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才能不負未來的使命。我的青春將注定化為春蠶的絲,紅燭的淚,園丁的夢。我要接過老師的棒,在黑板上抒寫炎黃子孫的向往,在課堂里托起共和國的黎明,用芬芳的桃李描繪錦繡大地,以純潔的童心點亮人間繁星。
老師們,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們選擇的事業是常青的,因為,我們的生命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延續,我們的價值將我學生那兒得到轉換。所以,我無悔我的人生,無悔于我的選擇。“甘將心血化成雨,潤出桃花一片紅”現在,就讓我們握緊自己的拳頭,舉起我們的右手莊嚴宣誓:為了祖國的教育,為了明天的太陽,我愿意,讓自己的青春與使命同行,在奮斗與付出中鑄就生命的輝煌!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六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少年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灑脫;初心,是初入職場帶著夢想出發的激情和干勁;初心,是奮斗時咬定目標不動搖、只爭朝夕不懈怠的壯志凌云。初心,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讓我們更好地走向未來。
不忘初心,不能忘記的是最初的理想。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同樣在這40年里,我們的企業艱苦創業、勵精圖治,轉戰于祖國江河湖泊、高山峻嶺。從葛洲壩到三峽,我們搏擊江河創偉業;從西電東送到全國電網建設,電力人踏遍青山鑄豐碑。無論走到哪里,一顆初心永相隨。
不忘初心,要堅守住的是出發時的目標和誓言。
“謝瑞丹班組”,這個以全國勞模謝瑞丹同志命名的電力公司燃氣維修班,就是一支扎根基層,不懈奮斗的隊伍。十幾年來,無論寒暑,他們攜帶著工具包,每天穿梭在葛洲壩的大街小巷;日復一日,他們與灰塵油垢做伴,保障著葛洲壩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對于這一點,謝瑞丹一語中的:“我個人理解就是要更加愛崗敬業,更加追求精益求精。”兩個“更加”,讓我們看到了謝瑞丹的堅守。愛崗敬業,扎根一線十幾年,用真心和責任對待每一天的工作;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用新工藝、新理念為基地居民安全用氣保駕護航。這是謝瑞丹團隊對初心的堅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秉持的是堅如磐石的意志。
這種意志不以崗位普通而轉移,不以工作瑣碎而薄弱。聚沙成塔、滴水石穿。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在重復中追求完美。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腳踏實地做好當下,我們同樣可以在平凡中孕育偉大。
作為公司一名財務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或許不像奮斗在項目一線的同事,直接為祖國的電力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在公司“兩金壓降”的重要工作中,我們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在項目前期成本策劃及納稅實務中,我們用自己的專業做出準確的判斷;在日常的費用審批及預算管理中,我們細致嚴謹,用最多的耐心和細心,為公司的成本管控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或許普通,或許繁瑣,但是也是在這樣重復而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堅持著自己作為財務人員的專業性,牢記著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初心。
初心,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使命,是家國責任,民族重托。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電力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擔起公司轉型升級的重擔;只有秉持初心,砥礪前行,才能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使命演講稿篇七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責任與使命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曾經有人說過: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為迷人,那就是師魂;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
自從做了老師之后,我的心里就多了兩個沉甸甸的詞語,責任感,使命感。
責任感,這并不僅僅要求我對自己負責,不僅僅要求我對課堂負責,更要求我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負責,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負責,更是對學生的人生道路負責。
使命感,作為學生接觸知識,接觸社會的引導者,每一個教師都有一種神圣的使命,就是把知識,更要把良好的學習意識,生活意識傳授給每一個學生,為他們自己人生的白紙上添加出美麗炫目的'色彩。
責任感,使命感,這兩個沉甸甸的詞匯意味著我要去承擔,要去奉獻,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與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時間將一個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變故的學生,我們要用真誠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幫助,讓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在我的課堂中,每當有學生不認真聽課,背著老師搞自己的小動作時,我總是忍不住的去用語言甚至走到他座位上去提醒他;每當有學生不會做練習,在座位上迷茫的時候,我總是很耐心的去引導他,甚至手把手的教導他。記得上學期,我上五年(2)班的課,班中有個學生李燁煒,每次其他同學做練習的時候他總是不做,我問他:“你為什么不做練習呢?”他說:“不會做。”“不會做我可以教你。”然后我連續教了他幾節課。后來接觸多了我發現并不是他不會電腦的操作,而是語文基礎不好,不懂拼音,導致在電腦上的操作進行不下去。知道這個原因后,我想過放棄,畢竟語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補回來的。但是一想到我肩膀上的“責任感”“使命感”這兩個詞,我就不能放棄,至少要讓他跟上大部分同學的步伐。于是我特地裝了一個拼音的練習軟件,當其他同學在練習書本的內容時,我把他單獨叫上講臺,慢慢的給他講,然后在他旁邊陪著他練習,當他遇到困難時適當的給他一點幫助。一開始,李燁煒不愿意,總是找借口不練習,我看到這情況也想過要不要放棄呢?不!絕對不能!放棄他一節課等于放棄他一輩子。于是我通過軟件中的一些小游戲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技巧,慢慢的引導他。幾節課之后,我和他的共同努力沒有白費,慢慢地他能跟上同學們的步伐了。
學生的成長呼喚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而學生又有一種特殊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們老師的責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老師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小至辦公桌上一本書的放置,電腦硬盤內一個文件的存放位置,大到對社會對國家的態度和言語都會影響的學生,所以我們要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純潔的學生就如同一枚枚等待被點燃的火種,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們其主要責任和使命就是如何用我們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去引得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作為教師,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我為我有如此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感到自豪,更希望每一個老師都能用內心的責任與使命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用真心凝成團結,為明天的更加輝煌而努力奮斗。讓我們能滿懷豪情的告訴天下,我就是一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