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小學開展主題班會端午節篇五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今年為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因此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二(8)教室
四、活動時間:6月7日
五、活動前準備: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我們的節日 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比如來自福建、東北、安徽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浣溪沙 端午》宋 蘇軾
(2)《端午日》唐殷堯潘
(3)《端午日賜衣》唐 杜甫
(4)《端午》唐文秀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打算怎么過呢?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對我們的黨有什么話說,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希望黨的工作朝那些方面進行?(學生交流)
3、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此次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小學階段有努力學習!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小學開展主題班會端午節篇四1.讓學生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通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2018年6月18日
活動對象:一(1)班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 龍日”、 “夏節”、“ 五月節”、“ 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陳皓燁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___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___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____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思雪來說一說。
3.《秋瑾舍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女:別著急,我馬上請___和___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念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 陽(清)李靜山
(2)競 渡 歌(唐)張建封
(3)七 律?端午老 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么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游戲叫“賽龍舟”。
(游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么多,我肚子里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今年為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因此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二(8)教室
四、活動時間:6月7日
五、活動前準備: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我們的節日 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比如來自福建、東北、安徽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浣溪沙 端午》宋 蘇軾
(2)《端午日》唐殷堯潘
(3)《端午日賜衣》唐 杜甫
(4)《端午》唐文秀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打算怎么過呢?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對我們的黨有什么話說,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希望黨的工作朝那些方面進行?(學生交流)
3、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此次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小學階段有努力學習!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通過 “親子共話端午節”活動,讓父母和孩子共同走進歷史,了解“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內涵,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
活動內容:
1.“親子共話端午節”論壇
(學校網頁——班級網頁——班級日志)
跟帖圍繞以下幾方面:
(1)可以上傳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傳說、風俗等相關內容,也可以上傳全家包粽子、吃粽子時的感受等。
(2)親子感言(孩子側重于活動收獲,家長側重于活動的意義)
(3)班主任點評(不少于三分之一),并評選精華帖6~8份)。
2.精華帖交流(16周周三午會課)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x大精神,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我校將結合今年的端午節,通過“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在家庭、學校中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的: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傳統節日教育的內容與途徑是廣泛的,我校的學生以城市子女居多,對過傳統節日的風俗了解不多,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將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教育活動從學校和家庭兩個面延伸。通過在學校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通過在家庭開展親子間長輩帶孩子懸白艾、掛菖蒲、包粽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真正讓隊員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進一步增強愛國愛鄉情感,提高科學文明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活動時間:
5月18日—30日
四、活動內容:
1、大隊部以“倡議書”的形式,把活動的意義、主題、時間、內容、形式等告知全體隊員和輔導員,讓隊員及其家長明確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好端午節的活動。
2、開展端午節校園“六個一”:全班一起誦讀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辭和歷代愛國主義詩篇;一次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一次以家政課為主的香囊的制作并組織評比;一期主題黑板報;一次主題班隊會;撰寫一篇心得體會。
3、開展端午節家庭“四個一”活動:即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帶孩子一起去買過端午節的材料,開展一次“與媽媽共同包粽子”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指導孩子做一份端午節手抄報或電子小報。
3、活動延伸。節日之后,上交心得體會、主題班隊會方案、活動照片,也可邀請家長共同參與,交流活動所獲,從而使節日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小學開展主題班會端午節篇二1、組織教師、學生、古美街道社區居民過端午節,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了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強學校—家庭—社區互動,促進三為一體的共建。
二、活動主題:
“一街粽情”古美社區平陽小學端午節----“快樂家庭日”系列活動
四、活動地點:__小學
五、活動內容:
(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二)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6月7日“一街粽情”主題活動。
1、粽子擂臺賽
2、慈善義賣
3、民間技藝展示
4、弄堂游戲
5、親子游戲
6、團隊展示:
(1)猜謎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編結展示、絲網花
(4)旗袍沙龍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獻血志愿者招募、流動采血車
7、親子特色推薦
8、其他項目:放映廳,乒乓室,廣播
附: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端午節知識問卷調查
班級:姓名:
一、選擇題
1、端午節的時間是()
(1)公歷五月五日(2)六月19日(3)農歷五月初五
2、端午節是紀念誰的?()
(1)孔子(2)李白(3)屈原(4)白居易
3、下列哪一項不是端午節的習俗?()
4、端午節人們在門窗上插()避邪驅蟲去毒?
(1)葦葉(2)荷葉(3)桃枝(4)艾草
5、端午節中國人有吃()食品的習慣。
(1)饅頭(2)米飯(3)粽子(4)面條
6、世界上()國家已經成功申請了"端午節"為世界文化遺產。
(1)日本(2)韓國(3)中國(4)馬來西亞
二、問答題
1、你家端午節吃粽子么?
2、你們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還是買的?
3、你家有人會包粽子么?誰會包?你會包粽子么?
4、你認為你家的包粽子能手是誰?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小學開展主題班會端午節篇三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x大精神,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我校將結合今年的端午節,通過“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在家庭、學校中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的: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傳統節日教育的內容與途徑是廣泛的,我校的學生以城市子女居多,對過傳統節日的風俗了解不多,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將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教育活動從學校和家庭兩個面延伸。通過在學校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通過在家庭開展親子間長輩帶孩子懸白艾、掛菖蒲、包粽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真正讓隊員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進一步增強愛國愛鄉情感,提高科學文明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活動時間:
5月18日—30日
四、活動內容:
1、大隊部以“倡議書”的形式,把活動的意義、主題、時間、內容、形式等告知全體隊員和輔導員,讓隊員及其家長明確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好端午節的活動。
2、開展端午節校園“六個一”:全班一起誦讀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辭和歷代愛國主義詩篇;一次綜合性學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各地的習俗、香囊的制作等;一次以家政課為主的香囊的制作并組織評比;一期主題黑板報;一次主題班隊會;撰寫一篇心得體會。
3、開展端午節家庭“四個一”活動:即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帶孩子一起去買過端午節的材料,開展一次“與媽媽共同包粽子”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指導孩子做一份端午節手抄報或電子小報。
3、活動延伸。節日之后,上交心得體會、主題班隊會方案、活動照片,也可邀請家長共同參與,交流活動所獲,從而使節日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