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左耳》讀后感800字篇一
《左耳》這部電影讓人很糾結,看了前面片段,讓人印象最深的或許就是那句“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這句話讓人引發一種人生要把自己放的開一點,不要太拘束了自己感覺到了就去努力,該爭的爭,該搶的搶,感覺能屬于自己的那就不要讓它輕松溜走,說俗了就是一句話人生需要激情,可以犯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青春當搏一個明天!
只是,越往后看就越糾結,因為似乎就真的是為了應驗女配角的那句話,壞孩子不期望活太久的,然后就在一個偶然或者說是必然的情況下走了,……可是細細推敲,她其實不壞,在這部電影里最壞的人不是她,在她遇到真愛之前她一直都還只是一個處,并沒有像說的那樣迷亂,她走,是因為愛,一段真愛,一段被誤會曲折了的真愛,所以這里讓人感到糾結,什么才是真正如意的人生,其實,無言中,那種糾結才最接近于真實的人生。
在劇中有好幾段感情糾紛,紛爭而復雜,過程和結局都讓人感到糾結,因為那樣的過程和結果都不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可,現實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沒有幾個說出喜歡就是真的喜歡,當然生活中肯定也有像女主人公那樣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直直白白,簡簡單單,那么單一,只是我見的很少很少。劇中感情世界的糾結讓人難受,但,那就是真實社會的側面寫照。
最后的結局讓人糾結,因為貌似到了最后,‘最壞的人'和最好的人在一起了,當然,說壞,是因為由于他的種種誤會的原因從而導致的后果比較嚴重,讓人無法挽回和后悔,到了只能懺悔的地步,這似乎算是壞到了一種極致了吧,然而這種好與壞的糾結只是一種小小的插曲,因為在劇中那個’壞人’在不斷努力和懺悔中在進步改變,所以,最后的結局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本性不壞犯了錯正在努力變好的人和一直都很好的人在一起了,讓我們在感受了淡淡的惆悵之后有了喜悅。
整部電影從開頭到結尾都是以積極向上的思想基調貫穿,說明了人可以犯錯,但犯了錯要勇于承擔和改過,思想要積極奮進,這樣即使有錯,改了之后結果照樣能開開心心美美滿滿,有激情有奮進,能犯錯會改過這才是青春,當然還有幾個字屬于年輕的我們,相信真愛。
電影,不僅僅止步于電影,它更是生活的寫照,當我們讀的多了,懂得多了,自然而然生活中犯的錯就少了。
《左耳》讀后感800字篇二
《左耳》這部片子最打動我的一個場景,或許很多人都沒大注意:已經到上海上大學的李珥(女主),遇到消沉淪落的高中時的夢中情人許弋。 女孩還是和高中時候一樣,在他挨打的時候傻乎乎的奔過去替他擋,在知道他欠人錢的時候替他還。
某天李珥在宿舍看書,突然接到許弋的電話:
“李珥,我還需要兩千塊。”
“我沒有。”
“哦,那算了”
女孩放下電話,捧著手機呆呆的坐了半天,她給早已經是空號的好朋友的手機發短信:
“巴拉,如果是你,你會給么?”
唯一的回復只是系統提示:信息發送失敗。
然后她拿起電話,撥通:
“許弋,我周末把錢給你送過去。”
“好。”
很多人不喜歡賣情懷賣回憶的這類青春片,我也曾經是其中堅定的一員,因為真的,這類片子實在是太多了。
可在電影院里,我依然沒出息的哭到眼睛腫,不為別的,就為這里面的三個姑娘,李珥,黎巴拉,甚至永遠在作的富二代姑娘,她們是乖學生、壞孩子、作死富二代……可歸根結底,她們都是為了喜歡的人真心實意付出的傻姑娘。
張漾需要愛,那么黎巴拉給他最真最好的愛,不管他身邊是不是還有別人,不管其他人說他是不是真心,她只給自己最好的,她說: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許弋需要溫暖,那么李珥就安靜的在他身邊,收拾屋子操持家務,一步步讓他的生活步入正軌。哪怕是他因為賭博而需要她來還債,她也不多說一句默默還上然后自己跑去打工。
張漾需要錢,需要前途,所以富二代蔣皎就給他他想要到,即便是明知道他在外面有別人,即便是明知道他的心不在焉。 是不是很傻。可誰沒傻過呢? 只要你想要,只要我能給。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跟朋友說:你看女主角多清純,根本就不用演啊。
朋友笑笑說:純么?過幾年就不純了。
我愣了一下,然后也只得無奈笑笑,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來。
是呀,誰能一直很傻很天真,誰能一直給一直給,誰能永遠奮不顧身。所以當你遇到這樣的傻姑娘,別嘲笑她們,珍惜就好。
《左耳》讀后感800字篇三
第一次看左耳小說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從未想過左耳會被改變成舞臺劇,更沒想過會是你來飾演張漾。
在去北京之前一直和小伙伴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擔心你會緊張,擔心你會忘詞,擔心你會被我們臺下的反應而影響,事實看來是我擔心過度了。臺上臺下都很投入,臺上的演員每個人都用盡了自己全力去詮釋角色,臺下的觀眾也能夠很好的給予反饋。
因為之前有看過上海場的演出所以對劇情有所了解了,與上海場的區別應該就在于吧啦和張漾的扮演者吧。但是不管是誰來演,這兩場的演出都很精彩。川哥依舊那么出色,有著玩世不恭也有年少青澀。米咪的臺詞功力進步很多,馬吟吟的吧啦非常讓我驚艷大概要愛上這位吧啦了。高玉璽的黑人自帶官方吐槽承包了整場大多數的笑點。王康的尤他是那么的書生氣,王詩晴的蔣姣完美表現出了白富美的氣質。周蕓的夏吉吉以及陳昊宇的夏米米雖然出場的時間不多,但卻是故事的主要串連人物。
左耳舞臺劇預告片里說腦海中有兩個我,一個好的我一個壞的我,當時我們還開玩笑明明是一個奶的我一個攻的我才對,但這樣的小差別真的挺可愛的。你通過語氣的變化來表現失憶的張漾和在天中的張漾。失憶了的張漾是無憂無慮的,沒有那些回憶的張漾在夏吉吉身邊是如此輕松,所以說話口氣是那么的奶,開場時真的被這樣的你給萌哭了。當劇情發展到天中回憶時,你又是如此的霸氣,低沉的嗓音攻氣十足,有一股狠勁,雖然不是我最愛的播音腔但也有種耳朵要懷孕了的感覺。對于打架摔倒扇耳光,每個你都是實打實的去完成,真的看著心疼。
此次舞臺劇的舞美和音樂設計都很棒,電影主題曲《左耳》一直穿插其中,時而歡快時而憂傷。在每一幕轉換間背后的大熒幕也會敲出每一位人物的內心獨白,讓大家有更好的了解,真的辛苦導演和編劇的用心了。舞臺劇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的一次性及不可復制性,因此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并不會明白那種感受。
雖然說想要好好寫篇觀后感,但最后仿佛變成了我的碎碎念,毫無邏輯可言并且不點題,但真的很高興能夠到現場,見證了你的張漾。再見張漾,你好王青!
《左耳》讀后感800字篇四
如若男人沒一個好的,聽不見甜言蜜語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最近演員們都很忙啊,趙薇拍了個《致青春》,蘇有朋又來了個《左耳》。今天晚上突然接到通知不用上晚自習了,就在宿舍看了《左耳》。
實在是不明白為什么這個電影叫《左耳》,開始提了一句,結局說了一句,一部電影就這樣被命名了。要是讓語文老師看了,五十分最多給三十分,光是跑題就注定不能得高分。不過語言還算優美,情節還是可以的,最起碼沒墮胎啊,所以也不能太低。
不能理解李珥為什么能喜歡許弋這么久,除了顏值高點真沒看出來許弋身上有什么值得一個單純美麗的姑娘這樣對他,而且從劇中來看李珥也不是花癡一枚啊。張漾倒是符合我認為的那種女生應該喜歡的類型,顏值不錯,會打籃球,關鍵是夠壞。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嘛。這也是黎吧啦為什么喜歡他的原因吧,正如蔣嬌對張漾所說“張漾,你最吸引我的就是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個壞人的時候你還堅定自己是個好人的樣子。”
總會有人犧牲,這樣才叫青春啊。黎吧啦的犧牲是預料之中的,不然怎么祭奠青春呢。其實挺喜歡這個角色的,愛的坦蕩,喜歡的自然。
看到一半的時侯有種無力的感覺,有點憂郁,有點壓抑。反正整個人都不好了,也算沒白白浪費著兩個小時吧。喜歡也罷,難過也好,有點情感的波動才算收獲。
李珥和許弋的愛情許弋的一次出軌里完結,只能說好熟悉的情節,男人難道真的如此不堪,守著這么一個清新漂亮的女朋友還搞外遇,只能說編劇不想讓你好,怎么也枉然。原以為張漾下去救人的時候也會掛掉,出乎意料的居然活了下來,定是編劇筆下留情了。倒是覺得蔣嬌是一個亮點,尤其是成名以后的那段訪談,絕對是現在的娛樂圈的真實寫照啊,本來就不是牛奶,非得裝純。
總結一下,張漾,艷福不淺,劇中的幾個姑娘都與他有關系了,不知道哪里讓編劇如此偏愛你啊!許弋,無恥少年一枚,拿著姑娘的錢還瞎搞,鄙視一下。李珥,可憐,可愛,左耳靠近心臟,甜言蜜語說給左耳聽,可是你明明聽不見為何還被傷的'如此。如若男人沒一個好的,聽不見甜言蜜語何嘗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