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一
1.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叫做被開方數.
2.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
4.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寫成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小數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小數也都是有理數.
5.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無理數.
6.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
7.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與有序實數對之間也是一一對應的.
1.平方與開平方互為逆運算.
2.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這個數的算術平方根.
3.當被開方數的小數點向右每移動兩位,它的算術平方根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一位.
4.當被平方數小數點每向右移動三位,它的立方根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
5.數a的相反數是-a[a為任意實數],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實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1.被開方數一定是非負數.
2.0,1的算術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負數沒有平方根;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0的立方根是0.
3.帶根號的無理數的整數倍或幾分之幾仍是無理數;帶根號的數若開之后是有理數則是有理數;任何一個有理數都能寫成分數的形式.
以上就是數學網為大家提供的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實數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數學網中考頻道。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二
正整數
整數零負整數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小數
正分數
分數
負分數小數
1.正無理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負無理數
2、數軸:規定了(畫數軸時,要注童上述規定的三要素缺一個不可),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
數軸上任一點對應的數總大于這個點左邊的點對應的數。
3、相反數與倒數;?a(a?0)4、絕對值?|a|??0(a?0)
5、近似數與有效數字;??a(a?0)?
6、科學記數法
7、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立方根;
8、非負數的性質:若幾個非負數之和為零,則這幾個數都等于零。
1.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算術平方根定義如果一個非負數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這個非負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記為a,
算術平方根為非負數a?0
叫做a的平方根,記為?a?
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立方根?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0的立方根是0???
定義: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這個數x?
就叫做a的立方根,記為3a.?
概念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
絕對值、相反數、倒數的意義同有理數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
實數的運算法則、運算規律與有理數的運算法則?
運算規律相同。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三
一般地,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與y,如果給定一個x值,相應地就確定了一個y值,那么我們稱y是x的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使函數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的全體,叫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一般從整式(取全體實數),分式(分母不為0)、二次根式(被開方數為非負數)、實際意義幾方面考慮。
(1)關系式(解析)法
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量及數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關系式(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關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圖象法
用圖象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象法。
(1)列表: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的一些對應值
(2)描點:以表中每對對應值為坐標,在坐標平面內描出相應的點
(3)連線:按照自變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1、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
一般地,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系可以表示成 (k,b為常數,k 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
特別地,當一次函數 中的b=0時(即 )(k為常數,k 0),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
2、一次函數的圖像: 所有一次函數的圖像都是一條直線
3、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圖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數 的圖像是經過點(0,b)的直線;正比例函數 的圖像是經過原點(0,0)的直線。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四
1 函數的定義,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表達式,函數的圖像
2 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包括他們的表達式、增減性、圖像
3 從函數的觀點看方程、方程組和不等式
條形圖特點:
(1)能夠顯示出每組中的具體數據;
(2)易于比較數據間的差別
扇形圖的特點:
(1)用扇形的面積來表示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顯示每組數據相對與總數的大小
折線圖的特點;
易于顯示數據的變化趨勢
直方圖的特點:
(1)能夠顯示各組頻數分布的情況;
(2)易于顯示各組之間頻數的差別
2 會用各種統計圖表示出一些實際的問題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 角平分線的性質
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
1 軸對稱圖形和關于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
2 軸對稱的性質
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3 用坐標表示軸對稱
點(x,y)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關于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線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一個三角形的兩個相等的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5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個銳角是30度,那么他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對大邊,大邊對大角.
1 整式定義、同類項及其合并
2 整式的加減
3 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數冪的乘法:
(2)冪的乘方
(3)積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數冪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 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質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 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減
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 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1 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 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 菱形
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 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五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于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注、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后作業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辯”的習慣。
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渠道、廣泛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爭辯中表現自我、互相啟迪、交流所得、增長才干,最終統一對真知的認同。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六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七
※1、所要考察的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把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叫做個體;
從總體中取出的一部分個體叫做這個總體的一個樣本.
※2、為一特定目的而對所有考察對象作的全面調查叫做普查;
為一特定目的而對部分考察對象作的調查叫做抽樣調查.
※1、抽樣調查的特點: 調查的范圍小、節省時間和人力物力優點.但不如普查得到的調查結果精確,它得到的只是估計值.
而估計值是否接近實際情況還取決于樣本選得是否有代表性.
※1、 一般地,能明確指出概念含義或特征的句子,稱為定義.
定義必須是嚴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術語,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義中出現.
※2、可以判斷它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句子叫做命題.
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錯誤的命題稱為假命題.
※3、 數學中有些命題的正確性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并且把它們作為判斷其他命題真假的原始依據,這樣的真命題叫做公理.
※4、有些命題可以從公理或其他真命題出發,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判斷它們是正確的,并且可以進一步作為判斷其他命題真假的依據,這樣的真命題叫做定理.
5、根據題設、定義以及公理、定理等,經過邏輯推理,來判斷一個命題是否正確,這樣的推理過程叫做證明.
※1、平行判定公理: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并由此得到平行的判定定理)
※2、平行判定定理: 同旁內互補,兩直線平行.
※3、平行判定定理: 同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 兩條直線平行的性質公理: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 兩條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 兩條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2. 一個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個直角
3. 一個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個鈍角
4. 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
※1.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兩個推論:
推論1: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篇八
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量及數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關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圖像法
用圖像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