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清明節日記清明節日記三年級篇一
這一天,我們會離開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懷念和祝愿,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禱告,祝愿他們在地獄的那一邊也可以和我們一樣,幸福和高興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由會想起他們已經和我們共同渡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似乎還記憶猶新,想到這些,我不由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風光映入了我的視線,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四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現象,這是一個充溢希冀和祝愿的時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來。
清明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的節日,我歷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傷感,或許這是我對祖先的思念吧。
清明節日記清明節日記三年級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以及弟弟去桑園踏青。
這次,我們要去樓溪莊園看馬和鴕鳥。我們約上了舅舅和姨夫兩家。
因為那的路剛鋪好,我們只能步行上山看動物。大概走了兩個小時,我們已經身心俱疲。
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座座草房子上插了幾排大字:樓溪莊園歡迎您。我立刻從排尾變到排頭,大叫道:“終點離咱們不遠了!”不一會,我們就到了莊園門口。
我們進了莊園大門,首先是一匹匹駿馬,它們個個肌肉豐滿,突然,兩匹雄馬在用蹄子互相踢對方,那匹小一點的馬幾下就被踢傷了。
有幾個大木塊上寫著幾句話,都是寫植物的。最后一句話是讓我們種上各種各樣的種子。我們每人拿了一顆種子,埋進土里。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清明節日記清明節日記三年級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于烈士們的寶地。這里可真壯美啊!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清明節日記清明節日記三年級篇四
清明節放假三天,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爸爸政和老家,給我從未見過面的爺爺掃墓。這是我第一次回老家,早上8點多就出發了,中午先到福州接我奶奶,然后再繼續出發。整整一天,都在路上跑,還好現在高速公路直接通到家門口,到老家已是傍晚5點多了。老家的親戚太多太多了,什么大爺二爺,大伯三伯的……我的腦袋都快暈了!吃晚飯時很熱鬧,大人小孩約有七八桌,每一份菜量都那么地多,香噴噴的。大家還在吃飯的時候我自己在院子里學會了拉板車,前進、后退、轉圈,發覺拉板車比吃飯要好玩的多!
當天晚上我們住在高速賓館,環境很好,我們都很開心!
要上山給我的爺爺掃墓。帶上柴刀、鋤頭,一行七八個人出發了。因為平常都很少回老家,所以對老家的路都比較陌生。到了山上,由于整片山頭種果樹被挖過,所以爸爸伯伯他們要在前面先開路,我和楷軒姐姐一起在路口幫一個老奶奶采茶。第一次才知道茶葉是怎么采的,我背著個竹蔞,邊采邊往竹簍里放,看著竹簍里的茶葉越來越滿,我好開心,不過,采的好累人啊!
山上還有一大片竹林,地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竹筍,竹筍邊上還長著許許多多的蕨菜,我和媽媽一起采蕨菜。爸爸他們開完路時間已經挺遲了,我和姐姐、媽媽先下山。
爸爸老家有一條小河,整條河里都是五顏六色的大小鯉魚,大的有十幾斤重,在水里快活的游來游去。村里人都把這些鯉魚當作通人性的魚神,沒有人會去抓它們。
7號早上,我們要離開爸爸老家,回媽媽尤溪洋中老家了。外婆姨姨她們都在等著我們。洋中還有我最愛最愛的板鴨,外婆早就為我備好了,等著一到就可以開吃,謝謝外婆。下午我們又從洋中出發趕回廈門了,當然臨走不會忘記再帶上幾只板鴨,哈哈哈!
雖然路途很遠、很累,不過我們都很開心!
清明節日記清明節日記三年級篇五
清明節是中國人紀念已逝親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會有許許多多家庭為逝去的親人掃墓,這種習俗已經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來清明祭奠這個習俗卻慢慢變味了,變得奢侈化了。過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里只用些黃色圓形紙(俗稱元寶)和幾碟小食一壺清酒即可。而現在卻演變成什么小車、紙別墅、傭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燒掉,成為嚴重的火災隱患,每年清明節都有失火燒山事件發生就是明證。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們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節當天早上,看著家人張羅著祭祖用品,嘴里還念念有詞,說什么百萬家私之類的,聽得我稀里糊涂。正當我想上前問媽媽這樣做有什么意義時,忽然小侄子“哇”一聲:“好大的一只燒豬啊,那個爆竹卷著有大鍋蓋一樣大!”我扭頭朝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個人抬著一只大燒豬和一卷大爆竹,還有人擔著祭品跟在后面。這也太夸張了吧,不是明擺著炫耀嘛!看著那支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嘆了一口氣。
咱們家也出發“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還真是驚嘆連連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這個彌漫著淡淡哀傷的節日里,我想人們的心情也難免會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吧?但為什么今天全然不見了呢?雖然說清明前后也有踏青嬉游、親近大自然的傳統習俗,但至少去“拜山”上墳不該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見浩浩蕩蕩的車隊,那些人抬著奢侈的祭品來到他們先人的墳上。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一點憂傷、莊重、肅穆的氣氛,反而看見他們臉帶笑容,還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們祭祀完后,又燒了一大卷炮仗,后來還放了幾筒禮炮。天哪,禮炮不是在喜慶的日子才放的嗎?怎么清明節祭奠親人也放啊?這到底是在紀念已逝的親人還是搞什么新意?這樣過清明節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春雨蒙蒙,飄灑在我的臉上。望著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親人,那是多么令人懷念。我默默地為他們敬了酒,上了香,然后帶著哀愁與不舍,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歸途。想著剛才見到的情景,我一路無語。
清明節日記清明節日記三年級篇六
今天是清明節,因此學校給我們放了三天假。第一天,早上我在家里做作業,覺得好無聊。下午兩點的時候我去上趙九江書法培訓中心的作文班去上課。到了四點,我還得去波特上英語班,直到晚上九點半才回到家。我一進門,爸爸就對我說:”可可我有個驚喜要送給你!“我好奇地問:”是什么驚喜呀?“爸爸說:”我和你的幾個伯伯和阿姨準備打你和你媽媽去豐裕口玩。“我問:”什么時候去啊?“爸爸說:”就是明天。“我聽后高興地跳了起來,這件事讓我高興得幾乎一晚上都沒有睡覺。
第二天,我一看天氣萬里晴空,高興地自言自語道:”今天肯定有玩頭!“我們在九點半出發,才開了一半的路就堵得厲害,我們大家下了車準備呼吸一會新鮮空氣。我們又開了好長時間的車,終于到豐裕口了。可是山上的人很多,我們只好放棄爬山去釣魚。我們釣了好長時間的魚,可是連一片魚鱗都沒有掉上來,眼看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我們只好去吃午飯。吃完午飯,我和幾個小朋友要去湖中央的小島上去玩。在哪里我們遇見了可愛的泰迪犬帕帕,我們跟泰迪犬帕帕玩了一會,就去山溝里玩了。我們玩到了下午四五點才準備去彤德萊吃火鍋。
到了彤德萊,爸爸和伯伯們點了很多的菜,最后都被大家消滅掉了,我想今天應該是我吃飯吃得最多的一次。
第三天,我和爺爺奶奶準備去半坡博物館,里面主要講的是:半坡人的生活用品、衣服、住處、……,里頭還有一個距今有6000年以前半坡人住的村落。我還知道半坡人是怎樣埋葬死人的,首先挖一個大坑,把死人放到里頭,再在旁邊放上一些陶器,在添上一半的土,隨后在把兩根手指放到上面,就好了。
在半坡博物館里,我還了解了姓氏的排名。我們家有姓李的張的萬的。李排在第一個,祖先是李利真,張排在第三個,祖先是張揮,萬排在第八十六個,祖先是萬伯萬。
這個清明節過得真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