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勤儉節約的奶奶篇一
奶奶,有著一雙不大的眼睛,深深的眼袋和眼角的皺紋顯出了她的蒼老,皺紋已悄然爬上了奶奶那飽經風霜的臉,像是歲月老人留下的痕跡,銀黑相錯的頭發自然卷曲著,看上去真美!
說起我奶奶,她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節約,她啥都節約,節約水,節約電,節約……每次吃剩的飯菜,她總是舍不得倒掉,奶奶說她小的時候經常餓肚子,曾一度為了弟弟們的溫飽去乞討過。常說我們沒有經歷過,無法體會那種心情,什么人不能忘本之類的話,“小處不省錢袋空”這是奶奶的口頭禪。
記得有一回,全家聚在一起吃飯,晚餐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但因為我的毛手毛腳不小心碰翻了自己的碗,幸好本小姐手疾眼快,伸手接住了那個碗,但飯卻倒了一地,我心想:家里糧食還多著呢,何必小題大做。等會兒掃掉不就得了。想著,于是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重新盛了一碗。
我支吾起來:“我……我沒什么事啊!”奶奶一聽,板起了臉,指著地上的米飯,說:“這個不是嗎?!現在都在提倡節約資源,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那樣浪費,全國那么多人,該是多大的數目呀!你知不知道,以前的孩子生活條件遠遠沒有現在優越,連飯都吃不飽呢!你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說著,把地上的飯小心翼翼地掃進畚箕里,我忽然感到臉上火辣辣的。
望著奶奶慈祥的目光,我羞愧得滿臉通紅,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不過,通過這件事,奶奶那種勤儉節約的品質開始影響我。
勤儉節約的奶奶篇二
我的奶奶今年50歲了,烏黑發亮的短發,兩邊的頭發掛在耳朵后,顯得很精神,很利索。他是一位勤儉節約的老人。
每次媽媽為奶奶買回新衣服,她總是不舍得穿,只有外出的時候才肯穿,唯恐把衣服給弄臟了。有時,我的作業本還沒有用完便換新的了,奶奶看了覺得非常可惜,她總會把舊本子上沒有用完的紙拆下來,重新裝訂成一個新本子。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體育課時摔了一跤,褲子裂開了一個小洞。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決定再給我買一條新的,把那條褲子扔了。奶奶聽到后,立刻拿過媽媽手中的褲子。來到我身邊說:“褲子只是破了一個小洞就不要了,怪可惜的。縫一縫還能夠穿,奶奶給你修一修。”我不高興了:“不行,現在生活條件那么好了,為什么我還要穿帶補丁的褲子,再說了,這樣別人會笑話我們。”奶奶笑了笑:“我為給你縫的很漂亮的,不信的話,我縫給你看。”說著,奶奶便從抽屜里拿出了針線。她選擇了一塊上面帶有一只小白兔的藍色碎布,然后一針一針地縫在褲子上。
我愛我的奶奶,更敬佩我的奶奶,她讓我養成了不與別人攀比,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它牢記在心頭!
勤儉節約的奶奶篇三
“怎么回事?家里才兩個人,燈全開了!”奶奶又生氣地嚷嚷,奶奶平時十分節儉,一分錢都要掰成兩瓣花,總是看不慣我們大手大腳的行為。雖然她有時總令我們哭笑不得,但有時也令人敬佩。
前個月,家里的牙膏快用完了,肚子扁得不能再扁了,一天早上,我對奶奶說題目:“牙膏沒了,扔了吧?”“不,不,還有呢!”奶奶急急忙忙跑了過來,先從兩旁用力向中間一擠,再向上一壓,一節牙膏就乖乖地從里頭探出了小腦袋。
第二天,我想題目:今天總不能用了吧。正要把牙膏扔進垃圾桶,奶奶又趕來了,“別扔哪,別扔哪,不是還有嗎?”拿過牙膏,從后往前用力卷,牙膏便蹦了出來。
便喊題目:“奶奶,這會兒總該扔了吧?”奶奶過來二話不說,拿起一要針,在牙膏上扎了一個洞,再用力一擠,牙膏就像一條細線,爬上了牙刷,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真神了,又可以撐上一天了。
奶奶是那樣節儉,她那節儉的精神那么值得我們學習。她有時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勤儉節約的奶奶篇四
我的奶奶50多歲了,雖然還沒到滿頭白發,但臉上的皺紋已經不少了,因為奶奶不但要做家務,還要照顧我那不懂事的妹妹,十分操勞。按理說,奶奶應該買點補品補補身子,但她連件新衣服也不舍得買,十分節儉。
在暑假的一個晚上,爺爺說帶我出去走一走,散散步。因為村里的路燈壞了,所以讓我拿上手電筒。我在奶奶房間里找來找去,怎么也找不到,最后打開了奶奶的衣柜,想找找看在不在里面,結果我翻著翻著,一不小心把奶奶的衣服翻掉了,我連忙整理起來。
突然,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奶奶的衣服都是很舊的。有的已經洗得發白了,非常薄,有的甚至打過補丁了。而衣柜的另一格里,掛的全是過年時爸爸、媽媽給奶奶買的新衣服,有的見奶奶穿過一兩次,有的一次也沒見奶奶穿過。
這天晚上,我腦子里總是浮現出奶奶的舊衣服,我決定給奶奶買一件新衣服。
勤儉節約的奶奶篇五
我的奶奶七十歲了,可是從她的精神面貌上看一點也不像70歲的人。奶奶有著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膚,小小的個子,看起來可年輕了。
奶奶在家里,可是“節約能手”。
每次家里洗菜洗衣服的水奶奶都會二次利用,用來洗拖把或者沖廁所,晚上是人走熄燈。奶奶的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奶奶經常掛嘴邊的話并是:不能浪費。
有一次,我患了感冒,鼻塞嚴重,一會兒的功夫,面前就像堆小山似的堆滿了我擦過的餐巾紙,奶奶看到了,不禁皺起了眉,她對我說:“你呀,可不能這么浪費,那么大的紙不要只擦一次就扔,可以再折疊起來擦嘛。”我聽了,頻頻點頭。
類似的事情在我們家舉不勝舉,從此,我一直牢記奶奶的話:浪費可恥,節約光榮!
是啊,我們也要做“節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