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發現篇一
“人生不缺美,缺的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 romain rolland
在一個非常炎熱的夏天,我坐在一輛非常擁擠的公共汽車上。我看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她一手拿著椅子,一手拿著沉重的包裹。令我驚訝的是,沒有哥哥姐姐給她讓座。我正要給奶奶讓座的時候,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叔給奶奶讓座,幫她把包放在旁邊。中國人有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而具有這種高尚品德的人,就是這個黃金時代的大叔。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美,最好帶個妹妹給身邊的每個人。
新鄉市紅旗區實驗小學四四班村王武一帆
四年級發現篇二
國粹,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它包含著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也包含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人處事的一種心態。
比如,書法國畫。紙墨的香氣中,透著一種豪氣。潑汁灑墨間的那份堅決,又因為慢慢渲染開的墨跡,而在眉宇間透出了一份淡然,從容。即使在再喧鬧的環境中,身心卻被字體中的安詳,悄悄的隔離出凡塵俗世中。
亦如古箏。伯牙的《高山流水》,確實把古箏的特點完美的顯現出來了:幽靜中,透出豪邁。叮咚的山泉到氣勢磅礴的高山,一音,一弦中,恍然間,四周只剩下悠揚的樂聲。靜,卻聲聲扣心弦。拋開所有雜念。正如王維那首“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所說。傳統音樂的神奇。有聲,卻可以感受到靜,寂靜。
如同圍棋。“啪”的一聲,決定一盤棋子的命運。有力而堅決,沒有猶豫。黑白相繞的棋子邊上,或許飄著一縷若有似無的茶香;或許一邊還有一位觀棋不語的真君子,時而露出贊許的目光,時而輕嘆一口氣;或許下棋的兩人實力懸殊,但贏得一方還是微笑的說“承讓。”謙虛,不猶豫,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沉積下來的一種心態,甚至可以在一盤棋上,不經意間,顯露出來。
自然,還有很多很多
興許我并不多么了解它們,興許只是明白一些皮毛。但這不妨礙我發現它們的內涵,它們的共同點,作為中國人的共通點——從容。凝神觀看,感受,不僅是外表,眼神中透出的從容。還有與事物,藝術“結”為一體,“融”為一體時的從容。或許它太抽象,你還無法了解。但只要靜下心來,你會發現——中華民族的精華,盡在其中!
四年級發現篇三
我發現,只有當我心情不是太好的時候才會想到寫東西,寫些啰里啰嗦的文字,只為以后看的時候,提醒自己,那時我心情不爽。
我發現,當一個人在意你的時候,你會很自然地接受,可是當他或她不那么在意你的時候,你會感覺很不自在,這叫活該。
我發現,日子久了,什么感覺感情感悟都會褪色,使勁兒找也找不回,就如同現在看見小時候最愛玩的泥巴,會躲開。
我發現,最好別承諾些什么,因為人這種有思想的高級動物,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她)下一秒腦子里在想什么。
我發現,越是無病呻吟的文字越讓人覺得這人心思細膩,正如越是故作深沉的人越讓人覺得難懂,其實根本沒什么。
我發現,很多歌都很好聽,讓人感動的歌詞,讓人向往的聲音,讓人沉思的回憶,讓人追逐的明天,不過,寫歌的人不一定有這么多想法。
我發現,如果我現在刪了這些,我沒辦法再原話寫出來,也就是說,我現在在寫一些我自己都理不清思路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