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開學個人心得體會 教師開學心得體會篇一
心態平和是人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通常我們都在頌揚積極進取的意識,但我們每個人都清楚“慷慨赴難易,從容就義難”的道理。我們可以憑借激情抒發心中豪氣、指點江山,但卻不乏忍受寂寞引發的心態失衡。作為教師很難做到心態平衡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教育的急功近利性和現實壓力
教育在當今社會已經拋棄了她原因教化人、感動人的功能,更加地異化為一種升職加薪的工具。由于教育見效的長期性,人們只追逐當前的亮點,只追求升學率和分數,這成了教師心中揮之不去的壓力。在成績以外,還有社會與家庭對教育的種種要求和責難,收費的良心不安與現實生活要求之間的矛盾,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劇增。
(二)教師無法擁有的成就感
由于當今社會衡量評價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在異化,更由于教師職業行為要求的落伍化,教師經濟待遇的艱難提升和政治地位的一落千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中小學的男教師,早已喪失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情感基礎,還由于接觸面的狹窄和工作的瑣碎,使其根本無法獲得事業上帶來的成就感,內心的自卑還促使他們一味地尋求跳槽的可能性,在日常工作中的心態失衡也就在所難免了。
雖然我們今天還在倡導愛與風險,也仍然在提尊師重教,但社會真正大環境的影響卻讓教師很難做到心態平和。為人師者心理健康問題會直接影響到祖國的未來,中國的教育之路也許真正到了一個危險的十字關頭。
教師開學個人心得體會 教師開學心得體會篇二
我__年畢業于__職業學院,畢業后就在__佳樂幼兒園當起了幼師,進入這個工作崗位的時候,我很茫然,但隨著時間快速前進,我也漸漸的喜歡上了這份職業,現在甚至深深的愛上了這份職業,看著那些可愛的孩子在嬉笑、打鬧,讓我步入了孩時童光歲月,那時的我,和現在的他們一樣,一樣的天真,一樣的無邪,感謝他們讓我體現了完美的童話故事的上演,更感謝這份職業,是這份職業圓了我兒時的夢想。首先再這里要感謝學校領導以及組織上對我的廣大關懷和支持,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我才能從一個剛出道的孩子逐漸轉變成一位上進的教師,在四川大地震后,我們在園長的帶領下積極募捐,希望我們的愛心能夠早一點的到達災區,雖然我們的募捐微不足道,可我們的領導及各位老師都拿出自己的一份愛去感化每一個人,這是非常句有教育意義的,在我們的面前,那可都是孩子,在我們領導和組織的號召之下,那些孩子的家長也加入到了我們的隊伍之中,他們和我們一樣,都用簡單的愛,去拯救每一位親人,那一刻真的很感動,現在回想起來,也是記憶猶新。
在熱愛孩子方面,領導教導我要關心愛護孩子,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導,保護孩子合法權益,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熱愛孩子是教師處理與孩子之間關系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愛是教育的金鑰匙,當教育之愛成為普照的春暉,師生之間愛的能量就會在交換與互動中不斷裂變,釋放能量,產生一個個教育的奇跡。
尊重家長是教師處理與孩子家長之間關系的準則,是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環節。在尊重家長方面,我愛聽取孩子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盡管因為時間有限,但在單位領導的關教下,與家長時常保持聯系。
我們領導常說:團結協作是教師處理與同事之間關系的準則,是優化校內育人環境的關鍵因素。在日常工作方面,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情緒、處理問題方式都存在差異,可能會因為工作方法的不同影響團結,繼而給孩子們帶來不好的影響。領導的講話明確針對這個容易出問題的重點,同時將豐富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我們,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這對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幫助。在團結協作方面,我能夠做到謙虛謹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都還理想;我能夠維護其他教師在孩子中的威信,也關心集體,積極維護學校榮譽。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而我們這些幼師是最能給那些孩子更多啟發的人,也是他們一生之中的第二位老師,再第一任老師沒有做好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彌補他們的不足,讓孩子們能從我們身上學習到我們傳授他們的知識,這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現在隨著辦學概念的不同,教育的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我也在不斷的跟著它們一起變化,我既然現在是人民教師,就應該用心的教育每一個小朋友,讓他們開心的在我圓度過每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夏秋冬,這是我一生之中最大的快樂之源。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好的行使著人民賦予我的使命,教好小朋友,為祖國的花朵增加光彩讓他們變的更加光彩奪目,我會努力的加深學習,在自己擁有一份責任心的同時,我會繼續加速的把“它”,轉變為一種豐富的“情感”,去面對那些可愛的小朋友。
這就是我工作兩年以來,所學到的知識,也是我一生之中第一次的心得,這將永遠的伴隨著我在以后的教育事業中更上一層樓。
教師開學個人心得體會 教師開學心得體會篇三
為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學校對全體教師進行了新學期的開學培訓,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對教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師德及班主任等諸多方面的學習,使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么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并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并且不斷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
在培訓期間,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系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現在教育責任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業關系著下一代的身心發展,關系著祖國建設的明天,是中國建設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教師的工作責任感應該是極其強烈的,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光有責任感還是不夠的,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最起碼的道德,是強烈責任感的體現和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著積極、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了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助和教師的職業道德還體現在工作效率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
培訓內容中,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這部分內容我也有很多感受。到底什么是師德師風?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師風,是教師的行為規范。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隨令不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些都是師德師風的體現。
短短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老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我想,“作為教師,不僅是一個學者,她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陶行知先生在《教師自主動進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師,便專門教人而忘記自己也是一個永久不會畢業的學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長進,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學,才是終身進步之保險,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證。”現在提倡教師應“終身學習”,要經常性的“充電”,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這不正是先生的終身教育觀嗎?先生說:“我們要虛心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教師在某些領域有不懂的問題,我們就要相信現在孩子的能力,他們接受信息快,有時比教師懂得多,所以教師不但要自動學習進修,還要向小孩學習,要樹立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觀念。
第一,教師自動學習與成長發展
教師的自我教育就是專業化的自我建構,就是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教師的自我教育要靠自我學習來完成。一個優秀教師,需要的是孜孜不倦、默默無聞的終生努力,古語有云:“板凳要坐十年冷,學問不做半點空”。當教師的尤其需要如此,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追求富貴名利,不貪圖安逸享樂,堅守住自己的一方精神家園。就像孔子說的:“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要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師要經常性的系統的自我反思,主動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各種關鍵事件、自學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積極感受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這是當代教師必須要完成的使命。
魏書生說的“有作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著新我,每天都從一個新的高度去認識世界,認識自我,設計自我。他的心靈像電閃雷鳴,不斷放射出新的光芒和聲音。懦夫每天都在重復著自己的言行,因循守舊像一層層厚土,深深掩埋著他的才能。他只是在這土的下面嘆息,抱怨。”為此人就需要戰勝自我,教師尤其重要的發展就是要每天堅持自主學習,每天都能變成一個新我,以一個新我永遠站在歷史的前面,站在知識的前沿。
陶行知先生說:“有些人做了幾年教師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還是因為不好學,天天開留聲機,唱舊片子,所以難免覺得疲倦起來。”這是懦夫的行為,也是庸師的嘴臉。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即使剛剛從大學畢業的教師去教小學生,也要自我不斷的更新學習新知識,因為社會是永遠向前發展的,教師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尤其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日新月異,教師一定要把握時代的命脈,這樣才不會落伍。所以教師要做到“唯獨學而不厭的人,才可以誨人不倦”。先生說:“要想做教師的人把崗位站得太久,必須使他們有機會,一面教,一面學,教到老,學到老。當然,一位進步的教師,一定是越教越要學,越學越快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形象概括出的治學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教師在開始進行教學時就要有做好一教育事業的執著之心,要站得高,看得遠,立志高遠。要甘于寂寞吃苦,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準備犧牲自己的一切,無悔無怨,踏踏實實的努力實踐,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最后才能達到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通過大量的自主學習,不斷積累、碰撞、總結、反思,最終成為優秀教師的成長發展之道路,并成為教育家。
當代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也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要走向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教師更是須臾離不開學習,學習是教師勝任教育專業工作的前提條件。要提高教師專業地位,必先由教師主體本身充實專業知能、求取專業發展并獻身教育工作。因此,在社會、政府提高教師專業地位的同時,教師主體本身更應堅定專業信念,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與服務品質,以贏得學生、家長與社會各界人士的信賴與認同。所以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必然趨勢。教師要想取得深厚的素養,扎實的專業,淵博的知識,就必須抓住每一個時機和場所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校內外老師學習、向自己的學生學習,通過各種渠道,引道道清泉,聚座座富礦,集百家所長,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使自身專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