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除夕趣事實用篇一
“來來來,把對聯拿去貼好!”
外公大聲指揮著大姨和舅舅。這是怎么回事呢?噢,原來今天是除夕,要把家里各個角落打掃的干干凈凈,并貼上對聯。
“外公,外婆哪里去了?”我疑惑地問道。
“你外婆正在廟里忙著燒香祈福呢。”外公一邊往大門上貼門神,一邊回答道。
每年都是這樣,除夕的時候大人們總是特別忙,他們要把家里弄得干干凈凈,然后貼上新對聯,然后去廟里祈福,希望來年全家人健康平安。這個時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我和哥哥可以放開肚子吃家里準備好的年貨,千層糕、甜糕、黃粿、社粿等慶元特色的糕點及各種糖果。最關鍵的是還可以放鞭炮,這在大城市里可不行。
晚上,全家人圍著大桌熱熱鬧鬧地一起吃年夜飯,飯桌上大人們聊著各種開心有趣的事情,而我和哥哥一心只惦記著一會大人們給壓歲錢。終于吃完飯,春節聯歡晚會還沒開始,哥哥就已經伺機而動,跑到每個大人面前說了一遍“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人們只能繳械投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給了哥哥。看著哥哥得意的表情,我也不甘示弱跑到每個大人面前磕了三個頭,大人們笑得合不攏嘴,也塞給了我紅包。
除夕趣事實用篇二
除夕對與我們小孩子,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候莫過于除夕了。在那一天里。與家人一起貼春聯、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煙花……正如王安石的《元日》寫的那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一大早起來,媽媽就叫我和爸爸去門外貼春聯。我拿了把椅子,而爸爸在一旁為春聯貼上雙面膠,然后,我在下面扶著椅子,爸爸在上面把春聯對齊,最后我把春聯鋪平、粘好!好一幅意氣風發的春聯呀!哦!差點忘了“福”字了!
“開飯了!”隨著媽媽一聲大喊,我如餓虎撲食一樣奔向餐桌。“哇!好豐盛!”那一桌的火鍋和菜碟,看得我眼花繚亂。什么香菇肉丸、包心肉丸、三鮮水餃、紅燜大蝦……我看得口水直下三千尺,吃起來肯定更帶勁!哈!還有我最愛的“七喜”!我夾起一個丸子,一口咬下去,油“茲茲”的,嚼一嚼,那感覺真是沒得說,再喝上一口“七喜”,爽啊!
說到除夕,人們最期待的節目就是春節聯歡晚會了。這次的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場舞《過年回家》有韓庚、殷桃、董潔的加盟,比以往跟顯得更加活躍。趙本山老師的小品《同桌的你》更是把節目推向高潮。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雜技——《晃管》。先是一個人站在搖晃不定的圓柱相疊的硬板上,然后,又有一個雜技演員跳上那人的頭上,在上面堆起了圓柱同時站了上去,玩了個疊羅漢!春晚很快就過去了,大半年的排練,就換來短短的幾小時,真是“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說到放煙花,因為有禁炮令,所以煙花是不可能的了。爸爸到是搞來了一大包鞭炮。我們父子倆自稱“爆破雙人組”在樓下找個隱蔽點的地方,“霹靂扒拉”跟機關槍沖鋒一樣,好不壯觀!而外頭,不知那些人怎么搞到的,一個天女散花,一個爭奇斗艷,惠安,真的成了一不夜城!
終于,迎來了兔年,紅包滾滾來呀!這就是除夕!
除夕趣事實用篇三
除夕夜迎著無數煙花回奶奶家,窗外震耳欲聾鞭炮讓我們不得不大聲喊著說話,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與喜悅,還是奶奶一聲招呼,我才留意到滿桌豐盛——五顏六色菜肴擺成各種圖案,像一件件藝術品。中國人年夜飯,講究是吉利,各盤菜都有各自寓意,每道菜都蘊含著對新一年祝福,對新一年期待。
紅色是魚——年年有余
魚可是年夜飯中大菜,代表著年年有余,中國人熱愛紅色,紅燒魚就意味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了。它正擺在桌子正中,是富貴典雅象征,那高傲地翹起來尾巴,高昂地翹起頭,就如飛躍玉龍,欲跳龍門仰頭張望模樣。那晶瑩欲滴醬紅,全部都掛在了魚身上,紅醬既不稠也不稀,與炸出來金黃交相輝映,令人垂涎。
金色是年糕——年年高
年糕是年夜飯中必需品,代表著年年升高,中國歷代喜愛金色,而油亮亮黃澄澄亮晶晶年糕正是金色象征。每塊年糕上都有一個紅艷艷棗,既好看,又讓糯糯年糕不再像白面似無味,而夾雜棗甜膩。蒸好年糕費嚼,卻是我們最愛。抓起一塊扔進嘴里,像嚼泡泡糖,卻越嚼越有味道。奶奶做年糕,愈嚼愈有那淡淡糯米味道,奶奶心血就全都揉在這團面中,溫馨年味就靜靜散發出來,充斥了整個口腔。
翠碧是餃子——富貴吉祥
餃子是中國歷代帝王美食,是年夜飯中“壓軸菜”,代表著富貴吉祥,大財大運。奶奶做餃子水平可不含糊,晶亮皮兒,斑斕餡兒,翡翠似韭菜中還有嫩紅蝦仁,咬一口,便露出里面雜樣兒,還有盈盈湯兒,一點點滲在舌尖、味蕾,難道不是享受嗎?當然,在滿鍋熱氣騰騰餃子中,有一個是水果糖做餡兒,如果誰吃到了,必手舞足蹈,讓甜蜜融化在幸福中,讓幸運降臨在歡樂中,下一年必是甜蜜一年。
晶瑩是湯圓——團團圓圓
也許你會問——湯圓是端午節代表呀,怎么會出現在年夜飯中呢?因為湯圓是我們喜愛美食,又有團團圓圓美意,一個瓷碗中正好盛八個,圓滾滾在里面翻滾著,哧哧地冒著熱氣,代表對下一年圓滿開端祝愿。湯圓中香香甜甜餡兒,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好吃又吉利,當然成為年夜飯中佳品了。
一頓年夜飯,是奶奶爺爺一下午準備,小孩子對過年期盼,是團圓夜中美味佳肴。熱鬧一家人,笑著說著,伴著隆隆鞭炮聲,美味一點點融在歡快笑聲中,融化在每個人心里。
除夕趣事實用篇四
又到年底,瞧,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新年嘍!有的在貼春聯、福字,有的在掛燈籠,換年歷……大人們忙忙碌碌地張羅著置辦年貨。
大街似乎也受到了年的熏染,到處都散發著年的氣味。大街上處處掛著紅燈籠,紅紅的中國節,漂亮極了。紹興人喜歡的魚干、醬貨、臘腸曬在太陽下,隨處可見。過年了,大人們是最忙碌的,而我們小孩子呢!是最快樂的。因為我們可以穿新衣、拿紅包,還能放鞭炮呢!
你知道“年”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那就聽我說說吧!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一到大年三十就會出來害人的。一次,一位白發老人自告奮勇地說:“你們上山避難去吧,我會打敗年的。”夜里,年來了,突然傳來爆竹聲,年不敢再往前了。這時,大門大開,那位老人就坐在院子里,穿著紅袍在那放聲大笑。年就嚇得逃跑了。原來年是怕紅色和響聲呀!所以,以后過年,家家戶戶就會放鞭炮,貼紅色的福字、春聯,以驅趕年獸。春節的習俗也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是走親訪友的時節。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聚在一起談一談一年的收獲,暢想一下明年的打算。小孩子滿街瘋跑,忙著放鞭炮。要是趕上村里做戲,就更熱鬧了。我們小孩子是聽不懂戲的。只知道在戲臺下鉆來鉆去,在人群中躲貓貓。
好期待20xx年的新年快點來到!
除夕趣事實用篇五
每年最令人期待的一夜,我想,莫過于除夕夜了吧!
除夕夜是每一年的最后一個晚上。在這一夜里,因為它的名字,也注定有著不同。有的家庭會在除夕夜里吃團圓飯,但更多的家庭會在除夕夜里聚在一起,看春晚,聽煙花炮竹聲。然而我們一家,卻坐在客廳里─打牌。
“對兒六,要不要?”爸爸熟練地抽出兩張牌扔在沙發上。哥哥先是一愣,隨即抽出兩張牌壓在了爸爸剛打出的“對兒六”上,然后有些挑釁的看向爸爸:“對二。”爸爸突然有些得意的笑了,將手上剩下的兩張牌放在哥哥眼前晃了晃。
“王、炸!”爸爸說完抽過哥哥手里的牌,開始整牌。哥哥則是順勢一頭栽進了沙發上,嘴里還止不住的嘟囔著。
剛剛喝完水的媽媽坐在哥哥身邊,笑了幾聲,看向爸爸,有些戲謔地說:“把你藏在腳底下的牌拿出來。”哥哥先是一愣,連忙坐起來看向爸爸,爸爸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笑著從腳底下拿出來兩張牌。
“唉唉唉!爸!你耍賴!”
“這盤兒算我輸!”
“行了行了,你都多大的人了還跟倆小孩兒鬧!看春晚吧。”
……
看著窗外煙花的綻放,我想,這個除夕夜,應該是最有趣的一夜了。
其實,除夕夜里打牌,打得不是一種輸贏,而是一種樂趣,一種和諧,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