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研學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次做班主任,再加上又是一年級,總會有些苦,有些累,有很多讓人頭疼的.事,瑣瑣碎碎的事一個接一個,我還是下定決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班主任工作做好。
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上課習慣不好,因此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隨時注意學生坐姿,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班隊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并且在課后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剛開學時,班上的劉宇峰,在上課時經常會不自覺的把一只腳擱在凳子上,每每如此,我就若無其事地轉到他邊上提醒他,可是這也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下次還是照舊,所以我就在小朋友們里找學習的榜樣,充分發揮榜樣的模范作用,并且讓同桌互相提醒,再加上教師的提醒,長此以往,現在在班里看不到一個把腳擱凳子上的小朋友了。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習慣,例如下課時間拉小便,不在教室里追逐玩耍等,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作為班主任,耐心,細心,愛心是不可少的,我經常要求自己努力做到這三心。蘭曉凱是學校里出名的學生,雖然成績優秀,可是幾乎每次來學校,總會拉著爸爸媽媽的衣服不放,哭著喊著不讓他們走,一定要大哭大鬧一場才甘心。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時,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后來等他平靜下來,我去找他談心,聊得很順利,最后我們還以好朋友勾勾手的方式約定下次不再這樣,再鬧的就是小狗。我相信他能做好!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下次回校了還是老樣子,再耐心教育,還是老樣子。一次一次,使我感到焦頭爛額。直到上星期找他談心,最后決定如果下次不再哭著喊著回校,我就獎勵他一塊可愛的小橡皮,表明他向勇敢獨立,逐漸成長邁進了一大步!結果這個星期學生回學校,我就真的沒聽到他的哭喊聲了。我想,不管對他自己,還是對其父母、老師來說,這都是他成長道路上自我獨立的一個良好開端。
葉仁輝在學校老師里也是小有名氣,一件事情總是需要多次強調才能做好。有幾次,我吃完飯還挺早,就去學生食堂看看學生的就餐情況。此前,我已幾次強調吃完飯后需將調羹輕輕地放到盆中,我就針對這件事情在邊上觀察班上學生有沒有輕輕的地俯身放調羹。結果發現,班上就葉仁輝同學沒有養成輕輕放調羹的習慣。后來經過教育,他也能像其他同學一樣養成好習慣,一件事一樣能夠做到做好。
只要擁有這三心,問題總是能得到解決的。
與學生在一起,感覺日子過得很快,雖然每天都在忙碌,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我覺得我樂意這樣付出。
一年級研學心得體會篇二
或許教過一年級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受,開學的第一個月里,嗓子是最最受傷的。再看看身邊的幾個同事,沒有幾個還有那樣的動聽嗓子了。而現在,我也遇到了這樣的感受。每天早上嗓子還行,但上了早讀課和第一課后,喉嚨就隱約地疼。到晚上放學了,基本就不想講話了。但回家總要和家人說說話,和女兒聊聊天呀,所以嗓子總很吃力。
很多時候,有人問我,你今年教什么呀?我告訴他們,教一年級,于是,我便會聽到這樣的話,哦,一年級呀,騙小孩的,很容易的。呵呵,聽到這樣的話,我只能苦笑,是啊,一年級,多容易呀,那么一點點大的孩子,每天反復讀呀讀,不會也念會了??墒?,有誰知道我們一年級老師的苦。小孩子總是很聒噪的,有時覺得教室里像剛捅了一下的馬蜂窩,亂哄哄的。要想自己的聲音壓過他們的聲音,就得拼命提高自己的聲音,就會覺得自己的聲音像飄在空中的云朵,就那么高高掛著,下不來。很痛苦!
就像今天教了ao、 ou、 iu,讓學生們復習標調歌,背誦的時候一個個搖頭晃腦,但請幾個“老大難”上黑板給學過的6個復韻母加四聲時,始終不能讓我滿意。
不僅是嗓子的痛苦,還有這群孩子帶來的苦和憂。小朱是班上的多動分子,每時每刻他都在動著,他能做出各種坐的姿勢,趴的姿勢也一樣豐富。我有時覺得他不做演員都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為他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都是那么豐富。
班上有幾個人作業總不能及時交。別的小朋友是作業做好了趕緊交,然后玩去了。但他們沒有寫完作業就出去玩了,有的作業即使寫好了卻放在抽屜里不交給我看,這就需要我老向他們討要作業。
比如小章,下課的時候我在教室里看著他拿著一個飲料瓶子興高采烈地走,我心頭的那個火就蹭蹭蹭往上冒。他看見我來了,馬上轉身往座位里走,就跟動畫片《貓和老鼠》一樣。
到了座位,問他作業好了沒有,他就抬頭看我,一臉無辜的樣子。我怎么可能時時盯住他呢,我就讓他到我的講臺上寫,可是,他寫一個擦一個,問他為什么擦,他說寫得不好,怕老師罵,我真是苦笑不得,就這樣,寫一個擦一個,一節課過去,就寫了一行,哎,我真是服了他!
總算盼到了“五.一”長假,我也可以靜下來休息一下,保護一下我那可憐的嗓子。
一年級研學心得體會篇三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老師分四種類型:智慧愛心型,愛心勤勞型,勤勞良心型,良心應付型。記得一個優秀班主任在做經驗報告的時說: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則是一個失敗的班主任。多年以來,我一直積極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智慧愛心型的優秀班主任。
時間總是過得這么快樂,我接手一年級也經是整整一年了。在這一年中,第一個學期是痛苦的,第二個學期我和我的學生們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雖然我們的進步不是很大,但是這一些小小的進步也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于是,我發現我喜歡和他們在一起,喜歡和他們一起感受酸甜苦辣。我和他們在很多地方形成了默契。
說不上總結,只是自己對這一年來的一些回顧:
一、注重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這學期,為了培養同學們的競爭意識,為了給更多的同學鍛煉的機會,我重視小干部的培養,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學習,輪流執政。在這種氛圍下,班干部的工作很盡心,很認真,很負責任。當老師不在時,我就把課分給班干部,讓他們組織管理,平時的聽寫也是由班干部進行,并且批改訂證。這樣一來,即鍛煉了能力,又樹立了威信。另外還有一些如:打掃衛生、管理晨讀、維持紀律、記錄好人好事、監督文明行為……使班干部真正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
我們還策劃了很多的活動,如:學習競賽,小組競爭,跳繩比賽,以一本書換一百本書等等,這些活動,都交給班干部們自己組織安排,既鍛煉了能力,又給班級帶來了活力,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就沒有感悟,就沒有情感。走進學生,和每一個學生成為朋友。記得有這樣一首詩:我到河邊飲水的時候,我覺得那水也渴著,我飲水的時候,水也飲我……我和學生之間,有三個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學習的過程;感受同學的情誼,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學習的快樂,分享友情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共同成長: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更新觀念,和時代同步和學生共同成長。
二、和家長成為朋友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加強和家長的溝通。
當家長不找班主任時,班主任更要主動與家長聯系,孩子或喜或憂,都及時地通過電話、家訪告知家長,讓家長同喜同憂。當有些事情、有些做法家長不能理解時,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解釋清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換取他們的信任。
很多事情都是隨機而發的,我們并不能預設,但當事情發生時,做為班主任應該從中協調,使事情得到完美地解決。只有家長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才能很好地開展,學校的活動就能得到家長的支持。這次的暑期假日活動報名,我沒做什么工作,大家都積極參與了,報名的同學達到了80%以上。
三、這學期所取得的成績。
1、廣播操比賽第一名
2、朗讀測試第一名
四、班主任隨想
當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累心,有的時候還會很心煩,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當你走上講臺,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你看到你的學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你被學生圍著快樂的談笑,當學生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了,變的懂事聽話了……那快樂是從心里往外涌的。
班主任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要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去感染學生,無論是言談還是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
一年級研學心得體會篇四
這一天,當背著書包、第一次邁入班級教室的孩子,挺著胸、聲音洪亮地向班主任鄧老師問好的時候,此前對于孩子報名場景設計、角色扮演甚至是孩子、老師可能發生的句句對白、種種情形,此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眼前。
之前的忐忑、焦慮和不安漸漸平靜下來,懸著的心也慢慢放下。
此時此刻,該對孩子說點什么好呢?
孩子,我想告訴你,其實爸爸一直在尋找和你親近的最好方式。
雖然已過去近7年,爸爸清晰地記得,抱出產房的你第一次睜開眼瞧爸爸的模樣;記得你不會說話的時候,用點頭示意爸爸的萌萌樣子,還有第一次登臺演出、給大家講故事、親子旅行好多調皮的鏡頭。
隨著年齡長大,你有了獨立思想和表達,有時候會對爸爸發泄不滿、甚至抱怨。
如今,你成為一名小學生,對身邊的老師、同學會有更多的認識和思考,而爸爸擔心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你說說話、聊聊心事,爸爸也不知道能不能幫解開你心中的萬千疑問,對于這些,爸爸有些惶恐。
如果可以,添添請告訴爸爸,最親近你的方式。
孩子,我想告訴你,人的一生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對未來不可預知。
明天會發生什么,后天會面對什么,所有人都不會知道。
為什么會是你來到我們家,而不是其他小朋友,我和媽媽同樣沒有想到。
但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而且每個人的遇見總會不同。
如今,你之前和07班的老師、同學們不認識,然而現在,你們朝夕相處、共同長大,你不覺得這一切很神奇嗎?這就是未知的好玩游戲,就像捉迷藏,爸爸不知道你躲在什么地方一樣,而你總會不經意間出現在爸爸面前。
更奇妙的是,在6年的小學時光里,你的鄧老師、彭老師一定會成為樂意和你分享秘密的師長,你的同學中也有一定會有許多陪你玩耍、說悄悄話、一起吃好吃的小伙伴。
添添,爸爸相信你對這些一定充滿期待吧。
孩子,我想告訴你,在小學,每天你有很多時間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學習、吃飯、游戲和午休,需要你考慮老師、同學們和你相處的感受,需要你早早地學會包容、學會分享,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講禮貌,懂規則,這樣你才是老師、同學們眼中的好學生、好伙伴。
這是因為,你和同學們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我喜歡吃什么,你樂意玩什么,都不會一樣;教室、宿舍都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也不能像自己家里一樣隨心所欲,不然干擾到別人,如果有人喜歡干擾你,你還會愿意和他成為好朋友嗎?還有規則,你在課堂上、午睡室以及做作業,不像你過去下棋、搭積木游戲可以重來,更不像你答應爸爸媽媽的事可以不算數,這些都是需要你自己去解決的、和朋友相處的問題。
你想同學們會歡迎笑容多多、樂于分享、幫助他人的小朋友,還是喜歡動手打人、大聲吵鬧、亂發脾氣的小屁孩。
相信添添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孩子,爸爸還想告訴你,以前你說老爸給你取的名字“向溪越”好難寫,都怪爸爸。
今天,爸爸在教室外看到班上同學們的名字,也不簡單。
“麟”、“馨”“瀾”,還有好多難寫的字在你同學的名字里,有些的字連老師、爸爸也讀不出來,比你的“溪越”難寫多了,這下不怪爸爸的吧。
其實,包括同學們和你的名字,爸爸媽媽們都動了好多腦筋,想了好多辦法,都想把最好的祝愿通過名字這種方式送給你們,伴隨你們平安幸福的一生,長大后你能體會得到。
比如你的“溪越”,“溪”,是希望你的品性像山間溪流一樣的純凈,如清爽、通透“農夫山泉”一般;“越”,是期許你有向上的力量,每天“添”一點,時間一長,收獲就不得了。
你看你的零錢,時不時揩爸爸媽媽的油,自己又舍不得花,如今錢包有點小鼓了吧(壞笑)。
添添,這個世界變化很快,手機、電腦、電視、電影,你現在都已經看不過來了。
你現在年紀還小,很多東西雖然看過,也有過經歷,但時間一長也許會記不起來。
這是爸爸用文字這種方式來記住你小學新生入學日子的原因,既是想留給你日后的念想,也是爸爸媽媽想留有對你未來的期許!
添添向上,天天開心!
一年級研學心得體會篇五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通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了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于理性,對于外界事物,側重于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接受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伙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知道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于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里,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系似的。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后,才能發言。6.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范,不敷衍老師。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復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于嚴肅,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于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現在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接受問題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么?想什么?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助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后,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么寫什么拼音、漢字都可以。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后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助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達到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