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詠柳課后反思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9個生字:良、縮、遙、尋、食、泣、健、康、操;
2、學會書寫8個生字:尋、良、雙、操、哭、食、體、場;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作者白冰及其有關愛心的格言。教學重點:
1、重點學習“良、食、操、場”四個字的正確規范書寫;
2、用多種方法學習“縮、尋、食、哭、泣”五個生字的形、義,激發對漢字學習的興趣。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學難點:
運用字理法、做動作學習“縮”并理解其義;用讀音感悟、找反義詞學習“哭”字;看圖比較學習“哭”“泣”二字。教學過程:
一、看圖,由馬良的神筆導入
1、出示圖片(3幅):神筆馬良
2、說說:馬良的筆“神”在哪里?
二、認識白冰
看圖,了解白冰及其格言。
三、讀課文,學習二類生字
1、初讀課文,提出要求:
大聲朗讀課文,圈出有疑問的讀音;
2、同桌交流有疑問的字的讀音;
3、詞語練讀;
4、學習多音字;
5、再讀課文,讀出節奏。
指導朗讀,注意情感變化。這個句子在文中出現了四次,情感層層遞進。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四、隨文學習生字
1、出示語段,學習“縮”字
師:小樹縮著身子,是什么樣子?你來學一學,它為什么要縮著身子?
生:做“縮”的動作,因為它嫌冷。
師:大家來看看“縮”字的結構,它由哪兩個部件組成?
生:絞絲旁和“宿”字。
師:“宿”有舊的的意思,絞絲旁和布有關系,衣服舊了會怎樣?
生:縮短。
2、隨文學習“遙”字
3、組詞法學習“尋”字,并復習部首“彐”
4、交流學習“食”字
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食”字?
5、比較學習“哭”“泣”二字
師:看圖片,你發現“哭”和“泣”有什么不同? 生:“哭”是大聲的哭,“泣”是不出聲,默默流淚。師:“哭”的反義詞是什么?(生答“笑”)
生:朗讀“哭”的時候,她的表情像在哭,朗讀“笑”的時候,她的表情在笑。師:中國的語言文字太有趣了!正像印度國王說的那樣,中國的每個字都是一幅畫,一首詩。
五、學習生字書寫:良、食、操、場
1、學習良、食兩個生字
觀察字形,比較,請學生說說需要注意的筆畫;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并書寫,展示并指導。
2、學習操、場兩個生字(略)
六、課堂檢測
二年級詠柳課后反思篇二
類型:公開課時間:20141021教師:陳園園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大意,初步理解寓意。
學習重點
認識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會分角色。
學習難點
懂得“坐井觀天”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
教具:詞語卡片、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朗讀,初步認識生字,新詞;
2、采用各種方式認讀生字、新詞:沿-井沿、邊沿際-無際無邊
信-相信、不信、信件;
3、再讀課文,集體糾正讀音。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課文中講的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2、那么,小鳥從哪兒來的呢?-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
完成練習:青蛙坐在(),小鳥落在()上。
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了,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鳥呢?從天上飛來,飛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們為什么事爭吵起來了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3.青蛙說小鳥“別說大話了”,這里的“大話”指什么?
(指小鳥所說的“飛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4.青蛙認為天有大呢?它為什么這樣認為?
(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它住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5.小鳥的觀點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樣的?理解“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大海、沙漠、天空)
7.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它倆的笑各有什么意義?
8.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會看到:田野、山川、河流。)
9.總結下面,我們再看本文題目
“坐井觀天”,你現在明白“觀”是什么意思嗎?是誰坐在井里看天呢?
(同學們可千萬不要學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師希望同學們看更多的書,了解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要當“井底之蛙”。)
10.學了這篇寓言故事后,你想對青蛙說什么,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我們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
作業布置: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然后續編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小鳥無邊無際
(飛了一百多里)
天有多大
井口大
青蛙(天天坐在井里)
[坐井觀天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二年級詠柳課后反思篇三
(一)根據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根據本冊語文有17篇課文、4個綜合練習以及本學期有5個月教學時間。學期初,我根據課文內容含量與本學期教學時間,打算用4個月的時間完成授新內容,1個月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本學期下來,我按照初步預算有效完成了授新與復習的時間。
(二)精心組織,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我的語文課堂效率。課前,我做到了認真鉆研教材來備課、制作每一節課的課件。課中,我用充滿激情的話語帶領學生走進學習的海洋;用形象直觀的教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知;用比賽游戲方式進行鞏固;用十足耐心開展輔導;課后,我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布置家庭作用,引導家長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幫助。一學期以來,大部分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明顯的收獲。
二、存在不足
(一)課堂不能有效面對全體學生。
我班共有學生14人,年齡、學習水平、行為習慣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因從普通小學五六年級轉來,他們能很快掌握所授新知識;有的學生學習接受與記憶力較差,剛學的知識馬上就會遺忘;有的學生上課紀律極差,不僅自己不能專心聽講,而且還會打擾別的同學;有的學生只能跟讀,不會識記與書寫;還有的學生至今沒有學習的欲望等。學生上述的種種表現,給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挑戰,往往一節課只能照顧到一部分的學生。
(二)對于學習接受力極差和沒有學習欲望的學生感到束手無策。
至今為止,我班上有兩個學生只能在反復提示下跟讀,不能獨立描寫,自身完全沒有記憶,可以說一學期以來沒有進步;還有一個自閉學生完全不能參與課堂學習,在家長的陪讀下才能坐得住。對于這些學生,我想過很多辦法:如個別輔導、集體激勵等,但是他們仍然在原地踏步??梢哉f,我感到黔驢技窮了。
一學期,有喜悅、有無奈。在新的學期,我將針對不足,多學習、多思考,力爭讓我和學生共同進步。
二年級詠柳課后反思篇四
小數乘法、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前面就掌握了,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溝通兩知識點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知道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小數中同樣運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對比的方法,先把例題改成整數連乘的應用題,喚起學生對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回憶,在此基礎上百例題中的整數改成小數,讓學生感覺到這兩個題的情境和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列式方法和運算順序也應一樣,從而得出“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一樣”,學生掌較好。由于前面知識的掌握有點欠缺,對題率并不高.又一次證明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二年級詠柳課后反思篇五
《統計》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因此,二年級這節統計課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個格字代表2個單位。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學生喜歡的可愛的小動物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信息來自生活,并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課一開始,以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小動物”引入,新穎、有趣,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要想知道我們班喜歡哪個小動物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呢?”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識沖突,誘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將過去的老師講變為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過學生之間交流調查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小組合作前,教師提出了十分明確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項,為后面的調查做好了準備。
在小組合作調查中,我不停地巡視、指導,與學生一同投入到調查之中,尤其關注需要幫助的小組,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促進了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同時,也使學生經歷了搜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從活動中體會到成功感,使學生認識到統計的結果和調查的人數必須一致。
在匯報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各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組之間取長補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同時又安排了活動和實踐作業部分,讓學生動腦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統計的?目的在于讓他們懂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節課自我感覺最好的就是真正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但也存在一些遺憾,具體地說有以下這些不足之處:
1、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前面數據的收集、整理都已到位,但數據的描述還不夠,低年級是十分重視口語表達、觀察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時特別強調描述和分析,分析有學生自己分析以及教師對作品的分析,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并未實施到位。
2、由于某些原因,沒能充分的讓孩子說說通過觀看這兩個統計表你知道的什么,尤其是“對于同一件事物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上分析得不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