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計算機講課教案篇一
外力作用與地貌微專題河流地貌 考情分析
2017年課標卷,9、10、11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
2016年課標卷,7、8、9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
熱點探究1—河流的侵蝕地貌
問題1:對比高山峽谷和蛇曲,分析影響河流侵蝕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問題3:分析長江三峽形成多級階地和大峽谷的成因 案例分析
(2013海南單科,22,1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在彎曲段存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的現(xiàn)象。
法國羅訥河上的圣貝內澤橋始建于1177年,13世紀和15世紀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廢棄,1669年的大洪水沖毀了河流右岸的橋墩,后來左岸的殘橋(下圖左側圖中粗實線)成為旅游景點——圣貝內澤斷橋(下圖右側照片)。
通過比較斷橋處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淺及流速差異,說明該斷橋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熱點探究2—河流的堆積地貌
問題1:由三種平原的形成過程,分析影響河流堆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
洪積扇是河流、溝谷的洪水流出山口進入平坦地區(qū)后,因坡度驟減,水流搬運能力降低,碎 屑物質堆積而形成的扇形堆積體。下圖示意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積扇外,其余 洪積扇堆積物均以礫石為主。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 積扇邊緣。據(jù)此完成下面?zhèn)z題。
b.巖石裸露
c.河流、溝谷眾多
d.降水集中
2.(2017課標ⅱ,10,4分)與其他洪積扇相比,甲地洪積扇堆積物中礫石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較少
②山地相對高度較小
③河流較長
④風化物粒徑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舉一反三
[2016課標ⅲ,36(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題。
一位被熱帶雨林風光吸引的游客從馬瑙斯出發(fā),乘船沿內格羅河(下圖)溯源而上,見兩岸植被繁茂,河上 很少有橋。行至內格羅河與布朗庫河交匯處,發(fā)現(xiàn)兩條河流的河水因顏色迥異,呈一黑黃分明的界線,景色令人震撼。船繼續(xù)前行,岸邊的沼澤漸漸映入眼簾……當晚他查閱資料,得知內格羅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質,顏色烏黑,而布朗庫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黃色。分析內格羅河河水富含腐殖質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鞏固訓練
庫賽湖位于藏北高原,庫賽河是其接納的最主要的地表徑流。冬季湖面結冰,冰上分布有風 沙活動帶來的砂礫。湖床沉積物中發(fā)育有粗細顆粒相間分布的連續(xù)、規(guī)則紋層。研究發(fā)現(xiàn),細顆粒層具有流水搬運沉積特征,而粗顆粒層不具備此特征。下圖為庫賽湖地形及取樣點沉積層垂直剖面示意圖。
據(jù)此完成下面1-2題。
b.湖盆升降變化
c.湖區(qū)干濕變化
d.湖水溫度變化
2.(2017廣東惠州調研,6)同一年份的粗顆粒層位于細顆粒層下部,粗顆粒層形成季節(jié)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計算機講課教案篇二
xx大學
題 目:
學生姓名:xx學號: xx
系(部): xxxx專業(yè): xxxx
入學時間: xxxx 年xx月
導師姓名: xxxx職稱/學位: xx
導師所在單位: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羅馬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羅馬法維系帝國的統(tǒng)治;對歐美法律的發(fā)展以及民主化進程影響深遠。
(2)理解:羅馬法的演變是古羅馬歷史變遷的反映,在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羅馬法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分析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從中西歷史發(fā)展的兩個方面比較羅馬法的影響。
(3)運用:探究羅馬法內容的變遷。
2、過程與方法:以案說法,問題探究,情境再現(xiàn)。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羅馬法是通行于整個古代羅馬世界的法律,對于維系和穩(wěn)定龐大的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羅馬法代表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為維護羅馬帝國統(tǒng)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羅馬史上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統(tǒng)的法典,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對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現(xiàn)行的《民法通則》和也受到了羅馬法的影響,深入了解羅馬法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重點與難點:
重點:羅馬法的主要思想內容
難點:羅馬法的影響和羅馬法的形成過程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和平時的見聞中,對羅馬帝國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較少涉及羅馬法這一方面及對法律認識較為缺乏,因而需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知識中引發(fā)其對羅馬法的興趣。另外,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積累了不少近代資產(chǎn)階級法律的相關知識,因而可以從已知推向未知,使學生更為清晰的了解古代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羅馬法
學生思考,尋找答案
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
老師:羅馬出現(xiàn)過哪些法律呢?并在學生回答后總結:羅馬法的內容包括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教師過渡: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那羅馬法 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二、羅馬法的發(fā)展歷程
學生: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
老師:為什么呢?
學生:因為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老師:對,所謂習慣法就是未經(jīng)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法律方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當時的羅馬法官主要由貴族擔任,這就為保護貴族特權提供了方便。這個案例中,本可以得到地的平民其權利不能得到維護,勢必要進行斗爭,平民的持續(xù)斗爭,使早期羅馬國家局勢動蕩,羅馬的貴族最后如何處理的呢? 學生:由于平民不斷與貴族斗爭,公元前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十人委員會,制定了《十二銅表法》。
老師:如果還是上一個案例,根據(jù)《十二銅表法》,法官會怎么判呢? 學生:根據(jù)《十二銅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財產(chǎn)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羅莫洛一半的財產(chǎn)將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
老師:對,通過這個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銅表法》頒布的意義是什么?
1、起源階段: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習慣法
概念:未經(jīng)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行為規(guī)則。
時間:公元前6世紀末--公元前5世紀中期
局限: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和隨意性,為保護貴族利益提供了方便。總結:習慣法存在明顯的局限性,法律與習慣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因此,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法官多為貴族擔任,貴族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利用職權隨心所欲的解釋法律,損害平民的利益,雖然有法,但實際上人治大于法治。
結論:為了避免貴族濫用職權和隨心所欲的解釋法律,應制定書面形式的法律取代原來的習慣法,制定成文法,可以做到審判量刑有法可依。
(2)《十二銅表法》——成文法
原因:由于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 時間:公元前5世紀中期頒布
特點:內容廣泛,條紋清晰,它避免貴族濫用職權和隨心所欲的解釋法律,做到審判量刑有法可依。
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也保留了一些野蠻的習慣法
簡述羅馬共和國向外擴張的過程。
問題:版圖的擴大帶來了哪些新問題? 學生思考回答后歸納:隨著征服地區(qū)的擴大,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原有的公民法已經(jīng)無法適應這些新變化。公民法適用范圍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他們之間的關系,羅馬公民受到法律保護,并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在擴張中納入到疆域中的許多外邦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這種背景下,公民法發(fā)展成萬民法。
萬民法的出現(xiàn),一方面由于公民法的狹隘性,另一方面伴隨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奴隸制在羅馬得到快速發(fā)展。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奴隸主的私人利益,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來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不受侵犯。
問題探究:萬民法的制定產(chǎn)生哪些作用?
學生思考回答后總結:萬民法取代公民法,協(xié)調了羅馬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關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于在龐大帝國內微細,協(xié)調各地區(qū)的民族關系、社會矛盾也祈禱重要作用。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也成為鞏固羅馬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
萬民法
時間:公元前3世紀中葉--3世紀
原因:為鞏固統(tǒng)治,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羅馬對外征服地區(qū)的擴大,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公民法無法適應新的變化。
適用范圍:逐漸形成普遍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國際法。
總結:萬民法取代公民法,協(xié)調了羅馬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關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于在龐大帝國內微細,協(xié)調各地區(qū)的民族關系、社會矛盾也祈禱重要作用。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也成為鞏固羅馬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
3、完善階段:《民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體系最終形成(更加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
哈德良皇帝:把以前行政長官的一切法令匯編成冊,批準其為永久敕令。作為帝國的法律基礎,只有皇帝才有權對其進行修改和補充。羅馬的立法權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在哈德良時期還形成一種規(guī)范,即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
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時期,把歷代羅馬法加以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形成。
規(guī)律總結:
過程評價:從以上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得出羅馬法的大致發(fā)展脈絡:首先從習慣法發(fā)展為成文法。在成文法的發(fā)展過程中,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銅表法》,接下來是公民法到萬民法的發(fā)展,最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編纂完成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形成。
民法大全
時間: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初編纂完成,公元6世紀,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設 立專門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律,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形成法律匯編,即《民法大全》。
意義:標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三、羅馬法的影響
案例分析: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材料中的一些原話從不同的角度分析。1、材料一、二中像“私有財產(chǎn)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等,在萬民法中就可以找到淵源,可以看出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立法和司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2014年貴州教師資格證面試:高中歷史試講教案
《開辟新航路》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運用世界地圖,了解古代文明區(qū)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并繪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線和所到達的地區(qū)。
認識到開辟文明交往航線的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不僅要認識開辟文明交往航線之前世界的狀態(tài),了解開辟的原因和過程,也要認識開辟后世界的格局和變化,養(yǎng)成聯(lián)系地看待歷史發(fā)展的能力,樹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新航路的開辟及其影響。
難點:地理大發(fā)現(xiàn)使世界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
三、教學方法
(一)教師通過提問、舉例、圖片和實物的展示、紀錄片或書籍的介紹等方式來多角度進行知識講授。
(二)學生參與問題的回答,材料的閱讀,課堂趣味測試、小組討論等多方式的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把握。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經(jīng)濟原因):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
①歐洲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fā)展,為遠航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②物質條件:包括海船、物資和資金;
③地理知識:當時,歐洲已經(jīng)開始流行地圓學說,繪制地圖的技術也已很先進。
3.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1)向東航行
理解“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
1.“商業(yè)革命”表現(xiàn)為:
(3)商路貿(mào)易中心的轉移。世界貿(mào)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人類眼界擴大,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2.“價格革命”表現(xiàn)為:
比較鄭和的航行同迪亞士、哥倫布的航行,并做出評價。
五、板書設計
新航路的開辟
高中歷史說課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版高中歷史必修 第單元第課的內容《
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是第一部分說教材。
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對于教材,我主要分析一下教材地位、教學目標和教
學重難點的設置。1、教材地位
2、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fā)點和依據(jù),根據(jù)新課標對
本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初步掌握從歷史史料中汲取歷史知識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 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選取優(yōu)秀的史料、圖片或影視片斷,結合課本內容,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理
解問題,分析問題,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
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推理法等多種
方法來學習歷史知識;
通過教學活動設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參與中主動接受歷
史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 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源
重點:
難點:
經(jīng)過初中三年的歷史學習,學生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學習方法和具
備了一些歷史自學的能力,對本課內容()也有一
史的眼光來思考和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適合高一學生)
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更深層次的問題進行思考,教會他們站在足夠的高度用世界史的眼光來看待所學知識。(適合高二)
第三部分:說教法學法
在實際教學中,教法與學法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一般來說,什么樣的教法
析法、比較法、表格歸納法、合作探究法、等等來實現(xiàn)對本課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好的理論是實踐成功的基礎和前提,成功的實踐又會證明理論的合理性與可
行性,接下來我就說一下第四部分教學過程,來踐行前面對本課的分析與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包含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新課講授、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的布置。
首先是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或史料或影視片斷)并提出幾
現(xiàn)實的距離,讓學生迅速融入歷史情景,設置的問題又增加了懸念,烘托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教學節(jié)約時間,又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去求知,為深入學習本課奠定基礎。(適合知識點比較多的課節(jié))
本課主要講述了目內容,分別是一:二: 三:
其中第目是本課的重難點所在。(在學生知識框架已經(jīng)基本建立的情況
循序漸進的引出問題的答案。(可以加問題答案)這樣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思考和探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性思維。
教學方法設計方案二:合作探究法
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先用多媒體展示(圖片
或史料)然后和學生一起對史料或圖片進行解讀,然后提出這樣幾個問題:1.2.3.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組織答案,每個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整理,最后派代 表發(fā)言,教師根據(jù)情況作適當?shù)目偨Y點撥。讓學生明白(答案)這樣,通過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掌握這一重難點知識。
教學方法設計方案三:角色扮演法
第目是本課的另一個重難點知識,主要掌握問題。
演、、。然后給每個角色設定任務。讓他們進行
破。
教學方法設計方案四:表格、圖表、提綱法
第目主要講述了 問題,這一問題線索(條理)
中(圖表,提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歷史規(guī)律即:,從而實現(xiàn)了重難點的突破。
又或者
表格法:
是本課的第個重點知識,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取表格法來進行講解,讓學生以表格的形式對 知識點從、、等幾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然后由老師進行點評講解,得出:(此處可以講一下答案)并提出幾個新的問題加深對本知識的理解。比如:。再由師生合作共同完成對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從而實現(xiàn)對本知識點的掌握。表格法的運用能簡單有效地概括主要知識,一方面方便記憶,另一方面容易發(fā)現(xiàn)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與區(qū)別。同進也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理解分析能力。
五、板書設計
板書以框架層次的形式設計,讓學生一目了然,從宏觀上明確重難點。
計算機講課教案篇三
10月17-19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本市舉行的初中數(shù)學高效教學研討會,傾聽了三位名師的觀摩課和講座。這次學習使我對數(shù)學和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作為一名新教師,這次學習收獲頗豐,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重視學生學習經(jīng)驗的積累
張愛平老師的課我印象特別深刻,他的課題是《探索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我印象里的這節(jié)課是按照定義-圖像-性質的流程來的,而張老師沒有。他從一次函數(shù)入手,回憶一次函數(shù)圖像和函數(shù)性質的關系,之后通過兩道例題給出了反比例函數(shù)的兩個具體例子,引導學生自己給出反比例函數(shù)的定義。之后對其性質的探究沒有直接畫圖像,而是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類比一次函數(shù)圖像上的點與其圖像性質的關系猜想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的性質。在張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給出了很精彩的答案。比如,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不可能是一條直線,因為正比例函數(shù)y與x的比值是定值,而反比例函數(shù)x與y的乘積是定值;因為反比例函數(shù)中x≠0,y≠0,所以圖像與x軸,y軸沒有交點;圖像不過原點等等。在學生充分發(fā)言后,師生一起列表、描點、連線,利用幾何畫板通過不斷加密點的方式完成了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的繪制。
整節(jié)課下來,水到渠成,行云流水,完成了“有數(shù)想形”和“借形推數(shù)”的完美結合,學生在本節(jié)課積累的知識經(jīng)驗,基本可以獨立學習函數(shù),為以后學習二次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對數(shù)函數(shù)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把數(shù)學課上“活”,上簡單 這三位老師在上課導入時都是運用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簡單自然,老師幽默簡潔的講解,使得課堂上笑聲不斷;適時的點評與鼓勵,讓學生信心滿滿;簡明扼要的規(guī)律總結,使得復雜的數(shù)學變得簡單。雖然是南京的老師,青島的學生,但絲毫看不出師生間的陌生。何老師在講“龜兔賽跑”時,一句“跑了50米的烏龜在a點遇到了正在挖蘿卜的兔子”讓學生開心的同時牢牢記住了a點的意義;張老師的“課后探究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你會從哪些方面入手,為什么?”引發(fā)了學生更深的數(shù)學思考。老師們精辟,幽默的語言是多年的沉淀,更是他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呆板、枯燥的數(shù)學課堂成了孩子們樂于探索的知識花園,上好數(shù)學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這門科值得我終身學習。
三、恰到好處的課件運用
老師們的課件簡潔明了,使用時又恰到好處,將抽象變具體,將具體的步驟細化,將整個過程完整清晰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全面。反過來想想自己的課件確實有不少問題,還有張老師幾何畫板的漂亮運用,真讓我自愧不如。以后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四、做好老師,上好課,必須有熱情,有激情
老師們上課不僅認真,而且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老師們的熱情,這種熱情很快很直接的感染了學生,所以整個課堂氛圍很好,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另外,雖然通知我們開會時八點,但各位老師在7點半就已經(jīng)就位了,老教師們的學習熱情更值得我學習。
總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也很珍惜這次機會,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就自己回味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省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yè)務水平,做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