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優美的哲理散文書籍篇一
不行,是得改變了。
某天早飯桌上,我對女兒說:我想學習,也許該加強點專業知識。這樣說的時候,內心挺矛盾,還定不下來具體要怎么做,該看些什么書,只是覺得必須要改變。那會,剛在某讀書俱樂部里看了李尚龍的一篇文章,有點被觸動了。有時候,還需要看一點能刺激一下心臟,能讓自己興奮的小文章,還是需要一些激情的。
女兒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雖然你也不算很年輕了,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學習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但是,媽媽要堅持呀!
想著自己最近養成了一些很不好的習慣,在向‘低頭族’靠攏,吃完飯會不自覺地摸手機,晚上也會時不時地看微信,前幾天還搶紅包。得先把這些不良習慣丟棄。
我把同學微信群設置成了免打擾模式,上班時間時間不用電腦時,將屏幕關掉,盡可能少用電腦。從周二晚上開始看了幾頁紙質書,終于把戰線拉了很長的《蘇菲的世界》看完了。這樣的書,不是僅看一遍就可以的,是要深度閱讀的,還要有第二遍也許是第三遍。昨晚看了梁衡的散文集《把欄桿拍遍》中的幾篇。翻看紙質書后,心里覺得舒服一點。
很清楚自己的弱點,常性不夠,很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去。唯一堅持下來的就是這幾年的每天手寫記錄。本周起,每晚做幾個簡單的瑜伽動作,姐姐在視頻里教我的,她單位里每周都有免費的瑜伽課,她練了好幾年了。跟我在微信里看到的幾個適合瑜伽初學者的動作差不多。看似簡單的幾個動作,我這僵硬的身體做起來也不容易,一會就出大汗了。還專門買了個不錯的瑜伽墊子,鼓勵自己堅持下去。16年里,一定要盡力堅持做好某件事情,為自己加油!
優美的哲理散文書籍篇二
葉落知秋,漂泊無依的落葉在聚散冷暖中被賦予蕭瑟孤寂的深蘊。而自然往返,葉落歸根不過是天道循環中的一景而已。
生命的歷程中,閱歷會使生命的意蘊深刻,然而無論怎樣的輝煌與深邃,都不過是歷史中的茫茫塵埃,時光的載體。
人對生命的認識正如青原禪師的修佛三境界一般,這第一境界便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一次聽到雁門是在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中,黑云壓城,極盡邊關肅殺,甲光金鱗,寫盡將士威武,李賀把雁門寫了個極致。靜穆秋風,我似乎看到了他野草勁朗的模樣,聽到了戰士將領鼓角爭鳴里的廝殺,觸到了他血和沉浮里留下的刀光劍影。那時的雁門在我的眼中僅僅是個兵家必爭的戰場,有著苦寒的環境和無法訴說的荒涼。
年歲漸長,曾有幸跟隨父母造訪勾注山,亦是這時我迎來了青原禪師口中的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靜默風中的關樓已不見昂首挺胸如日中天之氣,倒顯得凄涼而蒼茫。此時的雁門在我眼中不僅僅是古代沙場,更具有一種文化的象征。漢家女王昭君從這里環佩叮當的走過,這便是通往和平的關隘,被人們賦予民族融合的紐帶而非簡單的駛往關外的城樓;絲綢之路從這里出關,這便是中華壯大的見證,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開端,深蘊的文化內涵早已超越其建筑的'雄奇宏偉。勾注山不是山,而是雁門文化的載體,雁門也不再是雁門,已演變為歷史書頁中熠熠生輝的史冊。
與悟禪的第三境界不期而遇,是在拜讀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之后才悟得了這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的真諦。
莫高窟、陽關雪、白蓮洞、都江堰,這些輝煌一時的文化建筑在余秋雨的筆下統統是歷史的見證者,不加雕琢與修飾。雁門亦是如此,走過馬蹄翻飛、鼙鼓動地的殺伐動蕩,走過昭君端詳寧靜的身影,亦有著絲綢之路通商的車轍,我們無法用一個確切的名詞去定義他的內涵。因為千百年來,他僅僅是一位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血淚榮辱,讓歷史發展的必然從他身上走過。他只是一個關樓,靜穆在秋風之中不曾因時光荏苒改變絲毫。折戟沉沙的刀痕只是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皺紋,深深的兩道車轍不過是往來過客留下的點點年輪。雁門只是雁門,一個佇立關外的千年城樓。
對于生命的認識一如我對雁門的理解,閱歷和積淀會豐富生命的意蘊,而無論怎樣的輝煌壯美、熱烈激昂都會淡去,不必在年少時為賦新詞強說愁,亦無需在年老后嘆息年華易逝。生命如流水,我們都是歷史中的茫茫塵埃。
在這個風云變幻的人間,沒有人可以過得行云流水,順應自然,運載時光,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