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人們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動步驟和時間安排。通過制定計劃,我們可以更好地實現我們的目標,提高工作效率,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義。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一
計劃生育是中國長期以來的一項重要政策,通過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平衡。我曾有機會參與計劃生育工作,深入了解和體驗了這一政策的重要性與意義。在此,我將分享我對計劃生育的體會心得,以及對未來計劃生育工作的一些建議。
首先在我眼中,計劃生育是一項有效的人口控制政策,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下,人口出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數量得以逐漸穩定。這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撐。另一方面,人口規模的控制也有助于改善人口結構。我國長期以來存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然而通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結構得以優化,老齡化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這對于提高勞動力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在實踐中,我發現計劃生育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是非常關鍵的。計劃生育政策涉及到每個家庭,長期以來也引起了不少爭議。因此,在推進計劃生育工作過程中,宣傳教育工作至關重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家庭能夠全面了解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與目的,增強他們的主動性,以及科學地規劃生育。政府也應提供必要的優惠政策,鼓勵人們遵從計劃生育政策。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讓計劃生育政策在實踐中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
與此同時,我認為計劃生育政策需要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人口數量的控制也需要更為精確的調整。原先的計劃生育政策主要通過限制生育人數來控制人口數量,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政府可以考慮更加靈活的措施,比如鼓勵晚育、合理規劃生育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家庭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人口數量過快增長的問題,實現人口的平衡。
此外,計劃生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重人性化的考慮。在過去的實踐中,一些地方對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方式過于強制,給了家庭以壓力和困擾。我認為,在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更加注重個體的選擇權和尊重,充分聽取群眾的聲音,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確保計劃生育政策能夠得到全社會的認同與支持。
最后,我認為應該加強相關職業人員的培訓和支持。計劃生育工作涉及到衛生、兒童保健、教育等多個領域,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同合作。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支持力度,提高其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只有專業人士的提升,才能夠更好地為家庭提供全面的咨詢和服務,更好地實施計劃生育政策。
總之,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長期以來的一項重要政策,對于經濟發展和人口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參與計劃生育工作,我體會到了它的重要性與意義。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宣傳教育、適應時代發展、人性化考慮和提高專業人士的培訓與支持,不斷完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計劃生育政策能夠更好地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二
在經歷了迅速從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轉變之后,我國人口主要的矛盾不再是人口的過快增長,而是人口的紅利快要消失、將會臨近超低生育率的水平、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例的失調等嚴重的問題。生育政策的調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環節20年之后的高度老齡化局面,使總人口變化更加平穩,并再 次獲得人口紅利。人口學者歷經兩年的研究指出,我國的人口政策的轉向勢在必行,其中包括生育政策——。
對于專家的研究,我們還是認為有道理的;專家的建議,不是拍腦袋決定的,筆者一般都不反對;對于國內20多位頂尖人口學者兩年的研究成果,筆者表示非常欽佩。但是,對于專家“2015年我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意見,筆者不敢茍同,甚至認為這或許是個壞主意。
專家研究認為,分區域分步放開二胎,可以避免同時全部放開二孩帶來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劇烈變動,也可避免放開“單獨”(即夫妻雙方一方是獨生子的可生二胎) 帶來的花費時間較長、貽誤時機等問題。看來專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單獨”貽誤時機的問題也想到了。但是,假如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一者,可能很難避免 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劇烈變動;二者,可能會出現一個人口生育高峰,為社會帶來諸多隱患。
中國不能沒有沒有專家,但專家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專家的一個正確觀點,可能帶來巨大效益;反之,專家的一個錯誤觀點,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倘若國家采 納“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這個建議,帶來的后果到底是“人口紅利”還是“人口災難”,目前估計沒誰敢打包票。中國地大物博,但總資源就這么多,人 口越多,分攤到每個人身上的資源就會越少,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正因如此,對于“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這個建議,國家不能只聽專家建議,還要聽聽百 姓意見。
放開二胎早已不是新聞,而10月26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報告集納了20多位人口學者的政策建議,這是新聞。因為這個報告,有可能把“放開二胎”變成現實——先分步實施,全面放開就在三年后的2015年。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三
計劃生育是指通過人口政策和相關措施,有效控制人口數量和變化趨勢的一種制度。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對于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參與計劃生育教育和實踐的過程中,我獲益匪淺,收獲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計劃生育意識的培養對于個人和家庭至關重要。通過計劃生育的教育活動,我了解到人口過快增長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壓力。它會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社會矛盾加劇等問題。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計劃生育觀念,自覺遵守國家、社會和家庭的計劃生育政策。通過合理規劃生育行為,我們可以為自己和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提高子女的成長成才環境,同時為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其次,計劃生育對于促進婦女的獨立地位和權益具有積極作用。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保障了婦女的生育自主權,使其能夠自主選擇是否生育、何時生育以及生育的數量。這為婦女獲得教育、就業和發展事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在計劃生育的背景下,婦女能夠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實現自我充實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這種平等的生育權利和機會,有助于增強婦女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促進了婦女地位的提升。
第三,計劃生育促進了社會公平和社會道德的發展。在計劃生育的指導下,每個家庭都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生育。這就避免了因為生育過多導致的負擔過重,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壓力,提高了社會貧富差距的公平度。此外,計劃生育政策強調要養育合格的、健康的下一代,這就需要父母承擔起養育責任和義務。這就涌現了許多“計劃生育先進個人”、“優質撫養員”的先進典型,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獻,為社會樹立了良好榜樣,推動社會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良好形成。
第四,計劃生育對于保障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已經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壓力。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可以有效控制人口數量和趨勢,減緩資源消耗的速度,減少環境污染的程度。通過促進人口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優化,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利用生態環境和資源,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條件。
最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要遵循科學的、人性化的原則。在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個人的自主權和隱私權,注重科學宣傳和教育,提高計劃生育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規定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依法制定和實施人口控制措施,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計劃生育政策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總之,通過參與計劃生育實踐和教育,我深刻認識到計劃生育的重要意義,它對于促進個人和家庭的發展,保障婦女的權益,促進社會公平和道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計劃生育觀念,自覺遵守國家和社會的計劃生育政策,為自己、家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四
《條例》第十九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1、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3、雙方均為農村居民,一方兩代以上均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5、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6、雙方均為農村居民,一方是少數民族并具有本省兩代以上戶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7、一方為烈士的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8、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9、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再婚前喪偶并已生育兩個子女的;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五
計劃生育是我國長期以來積極推行的一項重要的政策,近年來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作為一個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輕人,在參加計劃生育知識講座后,我深刻感受到計劃生育對個人和社會的積極影響,更加堅定了我要積極支持和參與計劃生育的決心。
1. 了解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對于我國的人口控制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講座中,我了解到我國的人口基數龐大,如果不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將給社會帶來諸多問題。高強度的人口增長會加重社會供給不足、資源短缺等矛盾,影響國家和人民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深刻意識到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只有通過計劃生育,才能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2. 家庭規劃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計劃生育政策是通過控制每個家庭的人口數量來實施的,它對個人和家庭有著重要的影響。講座中,我了解到通過科學合理的生育計劃,可以調整家庭的經濟負擔、教育壓力和養育能力。合理規劃家庭,使夫妻雙方的收入和家庭支出更加平衡,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在家庭規劃的基礎上,也可關注每個孩子的教育品質,培養更好的人才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群眾參與是計劃生育的關鍵
計劃生育政策要實施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通過講座,了解到我國在推行計劃生育的過程中,注重科學宣傳、政策激勵和輿論引導三大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旨在提高人民群眾對計劃生育政策的認知和理解,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參與計劃生育的責任感。我認為,群眾的參與是計劃生育的關鍵,只有所有人都認識到計劃生育對社會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計劃生育的合力。
4. 計劃生育政策的成就和挑戰
學習了計劃生育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成果,我為我國在計劃生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感到自豪。近年來,我國的人口總量得以控制,出生率逐漸降低。這些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質量,促進了社會和諧進步。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識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計劃生育政策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我們需要更加完善計劃生育政策和配套措施,適應新的人口變化趨勢,保持人口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5. 我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作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受益者和推動者,我愿意積極參與和支持計劃生育工作。首先,我將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的重要性,為他人送去科學、全面的生育知識。同時,我也將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家庭規劃好自己的生育計劃。此外,我還將關注社會的人口變化趨勢,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調查,為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建議,推動計劃生育政策的持續發展和完善。
總之,經過這次計劃生育知識講座的學習,我更加深刻認識到計劃生育政策對于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意義。作為年輕人,我將發揮自己的力量,積極參與和支持計劃生育工作,為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六
第二段:了解計劃生育政策
首先,作為職工,我們需要了解計劃生育政策。政策規定,夫妻應當在合法婚姻關系基礎上,自愿實行計劃生育。對于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行為,有相應的處罰措施。因此,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計劃生育政策,嚴格遵守規定。
第三段:積極傳播正能量
其次,作為職工,我們還應當積極傳播正能量。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計劃生育政策存在疑惑和誤解,這就需要我們自覺履行宣傳作用。我們可以以自己身邊的例子為出發點,向身邊的同事朋友宣傳計劃生育政策。保持積極的心態,廣泛傳遞正能量,使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和支持計劃生育政策。
第四段:提高計劃生育意識
再次,我們應該提高計劃生育意識。簡單說來,計劃生育是指通過科學的手段調整生育行為,控制出生人口數量和質量,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發展水平。在實行計劃生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科學性和協同性,同時保證自身健康和家庭和諧。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參加有關計劃生育知識的培訓,密切關注家庭計劃生育的進展情況,以優秀的職工行為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模范。
第五段:總結
最后,我們需要總結職工計劃生育的相關經驗。實際上,在計劃生育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和挑戰。例如,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如何安排好孩子教育等等。但是,只要遵守計劃生育政策,積極傳播正能量,提高計劃生育意識,相信我們都能夠順利解決問題,并過上健康、和諧的生活。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七
計劃生育政策自實施以來已有近四十年的時間,對于眾多家庭進行生育控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職工計劃生育是計劃生育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貫穿了我國的整個政策宣傳和執行過程。作為一名職工,在工作中參與計劃生育工作,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了解計劃生育政策
在我參加的職工計劃生育培訓課程中,我們首先了解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基本內容和實施方法,以及這些政策背后的理論基礎。通過學習,我意識到計劃生育的重要性和它對我們國家未來的意義。同時,培訓還給我們提供了正確的計劃生育知識,使我們了解了通過科學合理的生育行為來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可以更好地保障家庭幸福和國家發展。
第三段:參與計劃生育宣傳與咨詢工作
作為一個職工,在工作時間內,我也參與到了計劃生育的宣傳和咨詢工作中。在每次培訓之后,我們會以各樣的形式,如張貼宣傳海報等,向同事進行宣傳,使他們了解計劃生育政策。而我也會熱情回答同事們提出的計劃生育相關的疑問,幫助員工消除疑慮,加強對計劃生育政策的認識和理解。這些宣傳和咨詢的工作雖然不算是復雜的任務,但需要我們加強意識,做到逐步細化,不停努力,讓信息傳達得更清晰更到位。
第四段:參與計劃生育執行工作
對于職工來說,參與計劃生育執行工作最為重要的一環就是配合政策的實施了。現在職工普遍面對著家庭、工作和生育三個因素,生育計劃的安排對職工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關鍵。我也意識到這個現狀,并一直積極地為我們公司的計劃生育管理部門提供必要的協助,如配合登記和健康檢查等工作,及時反饋職工計劃生育情況,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開展他們的工作。
第五段:結語
總體來說,參與職工計劃生育工作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事情,它要求我們對計劃生育政策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學習配合政策實施的操作常識,提高我們的意識,遵守規定,文明生育。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責任,通過參與計劃生育工作,踐行理性、負責任的家庭觀念,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計劃生育實施時間是哪一年篇八
第一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查詢有關資料,了解世界和我國人口增長狀況,并學習查詢資料的方法。
2.通過對具體實例和統計數字的分析與討論,了解人口增長對環境、資源和生態平衡造成的影響,認識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意義。
3.在討論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的相互關系以及人口數量與環境關系協調等問題的基礎上,理解計劃生育作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點、難點分析
1.人口過度增長對環境、資源和生態平衡的影響是本小節學習的難點。學生理解了這個問題,有助于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生態平衡的角度引入。生態系統中由于某種生物的數量增加或減少會引起生態系統的變化,這種變化達到一定限度,生態系統就失去了自動調整的能力而造成生態平衡被破壞。人類在生態系統中占有一定位置,是生態系統中最有智慧、最能影響生態系統穩定的成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越來越大,人類在生活中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人口數量的增長會對環境、資源以及生態平衡帶來什么影響?將這一問題交給學生,請學生分析人類對環境的方方面面的影響,正確認識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此外,地球是它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各種生物在地球上都應該有生存的權利和可能性,人類應該很好地與各種生物共同生活,人類不能因為自身的發展而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所以人類必須考慮自己的生活與生產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對生態平衡的影響。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必將影響環境、資源以及生態平衡。近年來,中外電影界拍攝了一些有關人類與環境關系的電影,如《侏羅紀公園》、《與狼共舞》、《橫沖直撞》等等,這些電影告訴我們一些關于人類如何與其它生物共存,告訴我們人類在采取一些活動時必須考慮對環境、對生態平衡的影響。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電影資料于教學過程中。
2.控制人口的意義是本小節的重點。通過多年廣泛的宣傳教育,學生已經知道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中國人口的增長的政策。但是,為什么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意義是什么,需要在本小節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認識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生物學角度,人口數量對生態系統、對生態平衡的影響,這一方面在前面已經說明;另一方面從社會學角度分析。課前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調查或者資料查詢,了解人口數量與人口素質的相互關系,在國家目前的經濟水平上,人口數量過度增長會對人口質量帶來什么影響。通過以上學習,正確認識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之一的必要性。
【教學建議】: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最好通過學生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資料,包括有關的數字、掛圖、錄像等供學生討論,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出一些問題組織學生的討論。
三、教學過程設計
1.課前準備:
有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以及資源資料的查詢。
【查詢方法】:
(1)到有關單位,如國家、市、區計生委了解情況。
(2)查找有關書刊、報紙、環境公報、人口公報。
(3)計算機檢索,輸入關鍵詞,可獲得相應的資料。
【查詢內容】:
(1)中國人口數量的有關資料以及世界人口狀況。
(2)中國土地、水、森林等資源狀況以及世界土地、水、森林等資源狀況。
(3)人口對資源的影響。
(4)人口數量與住房、交通、升學、就業等社會問題的關系。
2.復習上一節課,引入新課:
一個生態系統,生物生存的空間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魚類過多,魚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氣會造成水中氧氣不足,最終危及魚類自身的生存。所以,魚類密度過大,會影響到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受到環境的制約,同時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維持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相對平衡狀態,對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與其他生物相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同樣受到環境的制約,同樣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本小節討論的主題就是人口與環境的關系。
3.關于“世界和我國人口的增長”的教學: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人口眾多是怎樣形成的?
根據教材(我國人口增長示意圖)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從這個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2)這個示意圖只記錄到1989年,xx年過去了,目前中國人口數量是多少?
1760年-1995年中國人口每增加2億各需要的時間
時間?人口?人口增加2億需要的時間
(4)在查詢資料中,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如何?
世界人口每增加十億所需要的時間
年?人口(億)?增加數(億)?時間數(年)
1830?10? ?
1930?20?10?約100
1962?30?10?32
1975?40?10?13
1985?50?10?10
1999?60(估計)?10?14
【小結】: 1928~1949年的21年間,我國人口增加了0.7億, 1982~1989年期間,我國人口也增加了0.7億,但同樣的增長卻只用了5年時間。這說明我國人口增長的速度加快。近年來,人口增長的速度比較穩定是由于國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增長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雖然國家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每年凈增長量仍然很高,每年增長人口在千萬以上。
4.關于“人口增長與資源危機”:
【討論】:人口增長必須增加對各種資源的需求。人口增長帶來的資源危機有哪些方面?(學生在課前進行了相關問題的調查和資料查詢,可以結合學生的調查,并提供有關錄像資料組織學生的討論。)
討論可以分為幾個問題:
(1)人口增長與糧食問題。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積減少,由此引起糧食問題。
(2)人口增長與水資源。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地球上淡水資源有限。人口增必然會造成水資源的短缺。歷史上曾因水的問題而引起的戰爭正說明水資源的重要性。
(3)人口增長與能源。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來越多的能源物質,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氣等能源物質。但是,這些物質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質。人口數量的增長也將引發能源的危機。
【小結】:我國的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能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控制住人口的數量,最終會由于資源的缺少影響我們的生存。
【提問】:人口增長會不會影響生態系統,影響生態平衡?
5.關于“人口增長與生態平衡”:
人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人類的生存依賴著生態系統,同時也對生態系統產生了影響。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人類基本上能夠處理好與生態系統的關系。但是,隨著人口增長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環境的沖擊和壓力越來越大,人類與生態系統的關系越來越緊張。人類為了解決自身的需要,維持自身的生存,在生產活動中改變了生態系統的結構。這些改變,不僅破壞了生態系統原有的平衡狀態,同時也觸發了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
有關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介紹自己所聽到、看到的一些情況,認識人口增長與生態平衡的關系。
6.人口增長與人口素質的關系:
【討論】:(1)人口數量與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升學、就業等關系。
(2)人口數量與人口素質是否有關?說明理由。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調查結果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應注意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人口數量的無限制的增加會造成眾多的社會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通過控制人口的數量。
7.計劃生育與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討論】:(1)怎樣解決人口增長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2)我國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控制人口數量?
(3)控制人口增長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4)控制人口增長的意義是什么?
(5)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小結】:當今有四大環境問題,人口、糧食、資源和環境。這些問題中,核心問題是人口問題。不控制人口數量的增長,就無法解決其他三個方面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口的增長對世界影響很大,所以中國應該、同時也能做到控制中國的人口增長。只有這樣,才有利于這個自身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
【小資料】:
1.歷史世界環境日主題
1974年 只有一個地球
1975年 人類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關注臭氧層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
1978年 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 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 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 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 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 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環境
1986年 環境和和平
1987年 環境與居住
1988年 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1989年 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 兒童與環境
1991年 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個地球———齊關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
1994年 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95年 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1997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2.世界一些國家和中國耕地面積:
地區?耕地面積(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公頃)
世界?13.46億?0.24
澳大利亞?5078萬?2.88
加拿大?4542萬?1.57
美國?1.875億?0.72
印度?1.661億?0.19
中國?9540萬?0.08
3.中國的水資源危機:
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卻居世界第172位,只相當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國的1/5,前蘇聯的1/7,加拿大的1/48。
我國的城市供水不足問題日益嚴重,缺水城市近300座,城市地下水超采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