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入隊是每個少年兒童都期待的重要時刻,它標志著他們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入隊總結是給孩子們一個機會,回憶和分享自己在隊伍中的美好時刻。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推薦一篇優秀的關于少先隊入隊儀式的寫作范文。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一
這本書里主要是講有兩個小朋友,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每天丟三落四。“不高興”老是不高興不高興的。于是他們找仙人幫他們現實了他們的愿望,暫時把他倆變成了大人。“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不高興”當了一名演員。可是他們沒有從小養成好習慣,所以“沒頭腦”設計了一座沒有電梯的三百層高的少年宮,小朋友們去少年宮看戲還要帶著干糧一層層地爬樓梯,爬半個月才能到。“不高興”演武松打老虎,應該是武松把老虎打死了,可是“不高興”演的老虎卻把武松給累壞了,大家都求“不高興”讓他裝死,可是“不高興”就是說不高興不高興。通過這次教訓,兩個人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沒頭腦”和“不高興”又去找仙人,求仙人把他們變回原來的樣子,仙人答應了,把他們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于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都從小養成了好習慣。
讀完后,我覺得“沒頭腦”應該每天作好自己學習的規劃,把自己的東西放到該放的地方,東西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應該認真檢查一下,這樣就不會丟三落四了;“不高興”每天都說不高興不高興,他應該和大家一起玩,即使玩的東西不一樣,也可以今天玩這個,明天玩那個,而不必因為不能玩自己喜歡的就不出門。
我覺得大家應該每天開開心心的,不要丟三落四的,從小養成好習慣,作個好好學習的好孩子!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二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爺爺寫的。
故事的主人公有兩個,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小時候是一個丟了手套拿帽子,拿了手套丟帽子的孩子;不高興小時是一個別人談的好好的事,他偏不樂意做的孩子。有一天,下著雨,同學們讓不高興從大道上走,他偏要從小道走,走著走著遇到了一個仙人,仙人說可以滿足他一個愿意。不高興樂壞了,一溜煙跑去找沒頭腦,沒頭腦和不高興來到了仙人面前,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愿意是變成大人,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不高興成了一名演員。沒頭腦建了一幢300層的少年宮,這里什么都不少,就少了電梯。寒假到了,沒頭腦收到了一個請柬,請他到少年宮250樓看戲。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到了250層,正在上演《武松找虎》,老虎是由不高興扮演的,打了十幾個鐘頭,不高興也不讓武松打。仙人又把他們變成了小孩子。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我們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能丟三落四,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三
心情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每個人而言,都希望自己能夠開心愉快地度過每一天。然而,我們有時會遇到“沒頭腦不高興”的情況,即在沒有合理的理由的情況下感到不開心。在我個人的經歷中,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但是通過反思和努力,我意識到“沒頭腦不高興”的本質是人們對于自身情緒管理能力不足的一種表現。通過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我認為我們可以更加理性和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從而保持更為穩定和持久的快樂。
第二段: 原因分析 - 探討“沒頭腦不高興”的原因
一方面,我們常常傾向于認為外在環境的變化是影響我們情緒的主要原因。例如,一句話、一件小事或者天氣的改變,都可能成為我們情緒低落的導火索。這是因為我們對外界因素非常敏感,而且有時候我們過于依賴外界來決定自己的情緒狀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出現“沒頭腦不高興”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自身的認知方式和思維習慣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例如,過于關注自身的缺點和失敗,對事物持消極的態度等都會增加我們情緒低落的可能性。因此,要想解決“沒頭腦不高興”的問題,我認為我們首先要改變自身的心態和思維方式。
第三段: 解決方法 - 提出具體的改善措施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情緒管理目標,即每天保持一個穩定的情緒狀態。這需要我們意識到情緒是可以被控制的,并且我們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情緒。其次,我們應該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習慣,例如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的心態來提升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參加心理調適的培訓課程或者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來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放松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通過冥想、運動、音樂或者與親友交流等方式,我們可以有效地緩解壓力,保持愉悅的情緒。
第四段: 個人實踐 - 分享自己的改善經驗
在我個人的實踐中,我發現采取積極的心態是一個重要的改善措施。每當遇到打擊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時,我努力從中尋找積極的方面,并嘗試采取樂觀的態度。此外,我也嘗試了參加瑜伽課程和學習冥想等放松心靈的方法。這些經歷讓我感受到了身心舒暢和愉悅,也讓我更加了解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通過這些努力,我逐漸發現“沒頭腦不高興”的次數在減少,而我也變得更加樂觀和積極。
第五段: 結束及總結 - 強調改變心態的重要性和寄語
改善情緒管理能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生活的挑戰,并保持長期的快樂。通過理解“沒頭腦不高興”的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如塑造積極的心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放松的方法等。只有通過不斷努力,我們才能在沒有合理原因的情況下保持愉悅。最后,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更加關注自己的情緒,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管理方法,從而保持更加積極和快樂的心態。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四
人生中的高興和不高興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兩種情緒。有時,我們并不能控制這些情緒的出現,但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態度來改變自己的心情。而讓我深感沒頭腦不高興的體會是如何通過心態轉變來改變自己的消極情緒。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一些如何改變心態并讓自己更加高興的心得體會。
首先,要明白沒頭腦不高興并不是一種長久的狀態,而是一種暫時的消極情緒。有時,我們會受到外界環境、他人的行為或一些意外事件的影響而感到不快。然而,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些負面情緒只是暫時的,它們并不會永遠存在。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不要讓消極情緒影響我們的心情。
接下來,改變自己的心態需要積極的思維方式。當我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往往會忍不住陷入負面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采取積極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那么我們就能更好地應對困難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問自己:“這次困難能給我帶來哪些機會和成長?”通過轉變思維方式,我們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困難,并從中獲得積極的收獲。
此外,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改變心態的重要一環。當我們身體健康并且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時,我們會更有精力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吃新鮮蔬果以及適量運動,這有助于改善我們的身體狀況,增強免疫力。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于調整我們的心情,提高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放下過去的煩惱與不滿,積極面對現實和未來。每個人都會經歷不順利的時期,失敗和挫折是無法回避的。然而,我們不能讓過去的不順利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相反,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利用過去的經驗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任何困難,不論過去經歷過怎樣的挫折,都要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現狀,迎接新的挑戰。
最后,記住快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求之一。無論我們身處什么樣的環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們都應該學會放松自己,尋找快樂的源泉。快樂不是什么外在的條件,而是一種心態。只有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樂。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情況,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夠找到快樂的方式,并且努力去尋找。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沒頭腦不高興的情緒。然而,通過改變心態、培養積極的思維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放下過去的煩惱與不滿以及追求快樂,我們可以逐漸改變自己的心情,讓自己更加高興。最重要的是,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挑戰,都要堅信自己有能力超越困難,找到快樂的源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人生的樂趣和意義。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五
"沒頭腦不高興"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口頭禪。它表達了一種對缺乏頭腦和領悟能力的人的不滿與焦慮。然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思考與反省,我漸漸認識到,真正的心態和快樂,并不是完全依賴于我們的知識和智商,而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我越來越相信,擁有高頭腦和保持快樂心態不可謂不同。
段落二:高頭腦的價值
擁有高頭腦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它能夠幫助我們分析問題、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在不同的場景中取得成功。高頭腦的人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別人,并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此外,他們還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迎接新挑戰,并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頭腦,積極追求知識和智慧。
段落三:快樂心態的重要性
然而,當我們過于追求知識和智慧時,可能會忽略了快樂心態的重要性。一位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快樂的人。快樂是一種內在的狀態,是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困難的樂觀處理。擁有快樂心態的人能夠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保持樂觀和堅韌,從而更好地應對問題。同時,他們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去影響周圍的人,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快樂心態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增強我們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讓我們更好地面對各種挑戰。
段落四:擁有高頭腦和快樂心態的關聯
擁有高頭腦和快樂心態并不是相互獨立的。事實上,它們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擁有高頭腦的人更容易擁有快樂心態,因為他們能夠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困難,從而更少受到困擾和煩惱。而擁有快樂心態的人也更容易擁有高頭腦,因為他們能夠更好地保持積極的心態、開放的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吸收知識、接受新觀念。因此,我們應該同時追求高頭腦和快樂心態,讓它們相互促進,共同幫助我們度過生活中的難題。
段落五:結論
在我看來,擁有高頭腦和保持快樂心態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過程。我們需要不斷追求知識和智慧,提升自己的領悟能力和適應能力;同時,我們也需要學會積極面對生活,保持快樂的心態,正確對待挫折和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各種挑戰,取得成功,并享受更加美好的人生。因此,我們要時刻銘記"沒頭腦不高興"的道理,努力追求高頭腦和快樂心態,并在實踐中體味到它們的重要性和價值。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六
今天早上,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我想每個人都有頭有腦,難道他沒頭沒腦?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有一天沒頭腦去同學家玩,玩好就走出了門,同學把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同學聽到了敲門聲,打開門一看發現是沒頭腦,沒頭腦說他書包忘拿了,沒頭腦去里面找書包,找到書包后沒頭腦就走了。又過了會兒沒頭腦又來了,他說他把帽子落下了。
到了第三次,同學懶得開門了,便把沒頭腦的一副手套扔了出去說:“你的!拿去!”同學轉身一看發現沒頭腦的書包又落下了。到了沒頭腦十二歲生日,同學的爸爸把沒頭腦的書包還回去沒頭腦說:“叔叔,你怎么送那么多東西給我啊,你看,鉛筆、本子、皮球。”沒頭腦仔細的看了看這些東西,發現都是自己的東西。媽媽說:“那你還不快說謝謝!”
同學說:“不用謝了,都是他自己的東西。”媽媽聽了忍不住嘆氣,沖著他說:“瞧你這個沒頭腦,以后可怎么做大事情!”看到這里,大家可別學他,把東西忘在別人家,還要別人送回來。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七
一天我放學回家,媽媽神秘地拿出一本書給我看,書名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我一看就笑了,這本書名好奇怪啊。媽媽說這是她們小時候看過的書,非常有意思。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看起來,越看越入神。
書中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一點也不笨,他只是做事丟三落四、馬馬虎虎;“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他太固執,別人讓他做什么他總說“不高興”,不喜歡與別人配合。這兩個人湊到一起鬧了不少笑話。他們長大以后,“沒頭腦”成了工程師,他建了一幢一千層的少年宮,可是建好后,才發現忘記裝電梯,去大樓里看節目的人都要帶著被子和食物才行,大家可生氣了。“不高興”當上了演員,表演武松打虎時他扮演老虎,卻總是不高興被武松打死,氣壞了“武松”,急死了觀眾,結果變成了虎打武松。這兩個人可真滑稽。
看完他們的故事,我覺得我身上也有“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影子,我以后一定要改正那些粗心、馬虎、任性的壞毛病,做事情多動腦子,做一個認真、誠實、細心的好孩子。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八
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里有6個故事,是一個叫任溶溶的爺爺寫的。看了以后,我笑得半死,真是太好笑了。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有幾個故事特別可笑——比如《一個天才雜技員》啦、《當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啦、《小妖精的咒語》啦、《小妖精闖禍》啦,其中《沒頭腦和不高興》這個故事特別好看。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這個故事里的兩個小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馬虎虎,常常丟三落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總不愿和他人配合。他們在放學的路上遇見了一個神仙,把它們變成大人。“沒頭腦”當上了工程師,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廈做少年宮,忘記設計電梯,要到兩百二十五層上看場戲,得帶上許多干糧,上下一次要一個月。“不高興”和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從此他們意識到自己錯了,從小就要養成好習慣。
我覺得我也有“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樣的壞毛病,比如我愛丟三落四,做事馬馬虎虎,如果現在不改正這些壞習慣,長大了以后就會像“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
看完這本書以后,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們從小要養成好習慣,刻苦學習,獨立思考,做任何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克服各種缺點和困難,感于冒險,團結同學,尊敬長輩,做一個文明快樂的銀河學子。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九
其實這只是比喻兩個小朋友很粗心、經常不高興。書中說的是一個夢:他們遇到了一位仙人幫他們變成大人,“沒頭腦”當工程師。他畫了一棟很高的樓房卻沒畫電梯,后果是小朋友個個都帶上被子爬樓梯,爬了半個月終于到了。他們觀看“不高興”演的“武松打虎”,“不高興”演老虎,卻讓武松不知道拿他怎樣才好,結果看了幾天幾夜······。
我看過以后感慨萬千。我想:我也經常粗心大意,有一次老師都恨鐵不成鋼,把我的試卷戳了一個洞。現在我懂了。我以后也要把粗心的壞毛病改掉,不再把標點符號看錯、把加法做成減法,把名字寫到班級的地方。不能整天不高興,應該開心一點,不然連朋友都很難交,演戲都演不成。粗心和整天不高興不只給自己,還給別人帶來諸多不便。我發誓一定要改掉這兩個壞毛病!
我們以后一定不要粗心大意和整天不高興,應該細心、每天開開心心地生活。這就是我看完這本書的收獲。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十
推薦這幾天,我看了任溶溶原名任以奇爺爺寫的《沒頭腦和不高興》,給我留下了很多歡笑和啟發。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虎,常常丟三落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總不愿意與他人協調配合。沒頭腦當上工程師以后,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廈作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兩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太麻煩了。不高興呢,他跟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份演老虎,卻總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久久不能離去。
看完這本書以后,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們從小要養成好習慣,刻苦學習,獨立思考,做任何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克服各種缺點和困難,感于冒險,團結同學,尊敬長輩,做一個文明快樂的銀河學子。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十一
《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我讀過好幾遍了,看到故事里的“沒頭腦”、“不高興”、“脾氣精”、“甄用工”、“鬧鬧”、“怪耳朵奶奶”、“小妖精”等等人物的可笑故事,笑得我眼淚刷刷地流,笑得我的牙也快掉了。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想看。
故事里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是這本書里最生動的兩個代表。“沒頭腦”不論做什么事情都丟三落四、記什么都打折扣,他糊里糊涂地造了一座三百層的少年宮,卻沒有設計安裝電梯;“不高興”任性做事,表演《武松打虎》,因為他不高興,結果武松怎么打也打不死老虎,演出成了笑話。
讀了這本書的故事,我想,我自己也有好多跟他們一樣的毛病,做事情沒條理,沒順序,做事情磨磨蹭蹭,做作業有時不愛動腦筋、不看清要求、不多讀幾遍題就寫,結果出錯。我還特別怕寫日記啦、小作文啦等等。有時候不高興就什么都不想做,也不好好做。讀了這本書,我會改掉不好的毛病,努力養成好習慣。學會有條有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完成作業和玩耍,不讓家長操心。做一個有頭腦和高高興興的好孩子。長大成為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好詞句:
礙手礙腳歡天喜地亂七八糟上氣不接下氣袍服飄飄移山倒海千里眼順風耳口中念念有詞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云彩繚繞垂頭喪氣大名鼎鼎不分勝負斬釘截鐵神氣活現。
鴉雀無聲無所不能大大咧咧。
1、他名字叫沒頭腦,人可有頭腦。頭還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樣不少。他讀書也聰明,絕不可能沒腦子。大家叫他沒頭腦,因為他記什么都打個折扣。缺點零頭。
2、只見不高興和沒頭腦兩人像竹筍一樣,忽地一下子高了起來。他們兩人,于是一個成了演員,一個成了建筑工程師。
3、老頭兒對不高興說:“孩子,不用怕。我看你呀,豎眉毛,瞪眼睛,歪鼻子,噘嘴吧,滿臉都是不高興的樣子......”
4、不高興這下樂得彈出了眼珠子。
5、打上邊往下看,一個個頭抬起來,就像一個臉的海:大臉、小臉、胖臉、瘦臉、長臉、扁臉。眼睛先都睜得老大老大,一下都閉上了,就是說:“要出事了!”一下子半開半閉,就是說:“瞧瞧怎么樣!”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十二
你們認識“沒頭腦”和“不高興”嗎?那就讓我偷偷地來告訴你們吧,他們是一本書當中的主人公。這本書就是中國幽默兒童文學創作,任溶溶系列其中的一本《沒頭腦和不高興》。
你們一定會覺得奇怪,他們為何好好的名字不取,為什么偏偏叫“沒頭腦”和“不高興”呢?“沒頭腦”粗心大意,沒有記性,做事丟三落四的,所以叫他“沒頭腦”,“不高興”別人上東,他上西,所以叫他“不高興”。
這兩個人雖然缺點不一樣,可是卻都想快點長大。有一天,他們得到了一位仙人的幫助,一下子就長大成人了。”沒頭腦”成為一名工程師,造了一座300多層的少年宮。少年宮里富麗堂皇,啥都不缺,就缺一樣,那就是電梯,害得想看戲劇的人要爬200多層樓梯,而爬上200多層要花1個多月的時間。于是壯觀的一幕出現了:一個個要看戲劇的人背著一袋大行李,艱難的爬著樓梯,氣喘吁吁。而“沒頭腦”呢,問了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沒有設計電梯,所以造成這個大麻煩。你說他是沒是也太沒頭腦了,連這種大設計都忘記了。
“不高興”長大后當了一名演員,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本來一天的戲,他居然演了十幾天,就因為不高興不高興,臺下的人都急死了。
后來他們又找到了原來的那位仙人,把他們變成了小學生,一點也沒大,一點也沒小。事后,他倆總結出一個道理: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只有養成了好習慣,才能有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讀完這本書,我就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這么滑稽的兩個人,世上還真是少見,可是在忍俊不禁的時候,我又有點汗顏了,其實我也是個小小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比如:簡單的數學題經常粗心大意把得數算錯;寫卷子時生字抄錯;繪畫時顏色用錯……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像他們一樣,做事馬馬虎虎,沒有記性,丟三落四,我們一定要仔細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沒頭腦和不高興篇十三
小時候,每當我做錯事撅起嘴巴的時候,爸爸總會說我是個“沒頭腦”,媽媽呢,總說我是“不高興”。我納悶極了:沒頭腦?不高興?這是什么情況呀?今年暑期,在老師推薦的“暑假讀好書”書本里,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故事寫得精彩又有趣,讓我簡直要笑掉大牙了。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位主人公的外號。他們可是一對兒活寶。“沒頭腦”,做什么事情都是丟三落四,糊里糊涂,缺點零頭;“不高興”呢,開口就是不高興,總是任著自己的性子來。后來,他們經過神秘仙人的點化一下子變大。
變大了的“沒頭腦”做了工程師,建了一座九百九十九層樓的少年宮。但是小朋友去看戲都要背著行軍袋、穿著運動鞋,還帶著被褥和炊具。怎么回事?原來這個“沒頭腦”呀,長大了還是沒頭腦,居然忘計設計電梯了!這下可苦了小朋友了,到少年宮頂層看戲,來回可要走一個月呢。“不高興”長大了會變成高興嗎?錯啦,他長大了還是不高興。
他當了演員,在《武松打虎》里演那只老虎。可他卻鬧脾氣要演武松。當“不高興”聽到觀眾喊“武松打死老虎了啦”心里很不高興。于是,老虎反撲向武松,窮追不舍地打了起來。好好的一場戲,鬧了很多笑話,他們倆也給別人制造了很多麻煩。通過這些事情,他們覺得很慚愧,決定去找神秘仙人,把自己變回來。
讀完這本書,“沒頭腦”和“不高興”讓我在笑過之后,也收到了很大的啟發。“沒頭腦”告訴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無論做什么都來不得半點兒馬虎,否則就會徒勞無功。而“不高興”告訴我們要用微笑善待每一天,要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做到和睦相處尊重他人。
因此,我明白了:從現在開始一定要養成好習慣,因為長大了壞習慣就很難再改正過來。要改掉粗心,改掉任性,改掉缺點,要熱愛我們美好的生活,要變成“有頭腦”和“常高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