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寫春景的古詩篇一
2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馮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3、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4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李益《春夜聞笛》
6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7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8 、江上春山遠(yuǎn),山下暮云長。葛長庚《水調(diào)歌頭江上春山遠(yuǎn)》
9、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曾允元《點(diǎn)絳唇一夜東風(fēng)》
10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史達(dá)祖《雙雙燕詠燕》
1 1、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 2、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dú)自歸。李商隱《春雨》
1 3、遠(yuǎn)路應(yīng)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李商隱《春雨》
1 4、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dú)聽蛙。曹豳《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
1 5、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王實甫《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1 7、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
1 8、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李白《落日憶山中》
1 9、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鵝兒水》
2 0、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2 1、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jié)。李清照《好事近風(fēng)定落花深》
2 2、一朵江梅春帶雪。趙鼎《蝶戀花一朵江梅春帶雪》
2 3、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2 4、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fēng)絲拂岸斜。雍陶《天津橋望春》
2 5、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王維《春中田園作》
2 6、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無十日晴》
寫春景的古詩篇二
宋代: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diǎn),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jié)后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diǎn)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yù)兆我今天斗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xiàn)出了笑意。
破陣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雙調(diào)六十二字,平韻。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豐收,有春秋兩社。新社即春社,時間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綠色的苔草。
飛絮:飄蕩著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頭,相逢。
疑怪:詫異、奇怪。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婦女的一種游戲,也叫“斗百草”。
雙臉:指臉頰。
這首詞以輕淡的筆觸,描寫了古代少女們春天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圖畫。
詞的上片寫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這兩句既點(diǎn)明了季節(jié),又寫出了季節(jié)與景物的關(guān)系,給人以具體的印象。行文輕快流麗,蘊(yùn)含喜悅的情意,為全詞的明朗、和諧、優(yōu)美的基調(diào)打下了基礎(chǔ)。“池上碧苔三四點(diǎn),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春水池塘,點(diǎn)綴那末三四點(diǎn)青苔,密林深處,不時傳來鶯兒的歌唱。“日長”,表明季節(jié)已開始變化,多少有點(diǎn)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飛舞,顯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黃鸝”、“飛絮”,看來似乎是極其常見的自然景物,經(jīng)詞人稍加點(diǎn)染,宛如一軸初夏風(fēng)光小幅,特別惹人喜愛。
清明時節(jié)后,天氣漸漸轉(zhuǎn)暖,海棠梨花剛剛開敗,柳絮又開始飛花。春社將近,已見早燕歸來。園子里有個小小的池塘,池邊點(diǎn)綴著幾點(diǎn)青苔,在茂密的枝葉深處,時時傳來黃鸝清脆的啼叫。
下片寫人。“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趁著這春暮夏初的季節(jié),少女們停了針線,來到這大自然的懷抱里。這時,東邊鄰居的女伴笑瞇瞇地走了過來,她們正好在那條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東鄰女伴”用白描手法,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情態(tài)的描寫,由內(nèi)心到外表塑造了東鄰女這一形象。內(nèi)心真情流露的一剎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讀時,使人有似曾相識之感。“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少女們相逢的時候,興高采烈,歡歡喜喜的,隨著,一塊兒玩著那斗草的游戲。詞中主人公勝利了。這位天真的少女充滿著青春的歡樂。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個好夢,認(rèn)為那原來是“斗草贏”的兆頭,臉上又飛起了笑容。詞中沒有正面來描寫斗草的活動,只用一筆點(diǎn)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了這位少女不僅聰明,富于想象,而且心靈是那樣純潔無瑕。
寫春景的古詩篇三
春日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之上已長出了小小的青澀果實。
不時還有燕子掠過天空,這里的清澈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眼見著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請不要擔(dān)心)
天涯海角到處都有芳草。
圍墻之內(nèi),有一位少女正在蕩著秋千,她發(fā)出動聽的笑聲。
圍墻之外的行人聽到那動聽的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
慢慢的,墻里笑聲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