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考滿分作文例文素材 髙考滿分作文篇一
作文是高考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會考的推行,高考作文分值隨之水漲船高,作文試題也越來越引人注目。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2017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例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7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例文一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題記
大千世界,人生區區數十載,相對宇宙,人不得不感嘆人生之須臾。然而,一切一切的感動從人身上被挖掘發現。雖然,起初它微小,微小到甚至讓人可以忽略的地步,可它潤物細無聲,直至它扣動了我們心靈最薄弱的那根弦時,才發現它的偉大。
叢飛,一個再也不能從記憶中抹去的名字,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一生。當他得知中國有那么多的貧困兒童,他不由自主地心動起來,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可他也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于是他走街竄巷不停地義演,為的是能將這份愛發揚出去。他的舉動是那么心甘情愿,他不乞求什么美名,只要能為孩子們多做點什么他都愿意。
他不時為孩子捐這捐那,甚至還借款來給孩子們籌集學費,而自己家的生活是捉襟見肘,可他還是那么堅持著。以至后來積疾患了胃癌,患了病之后,他仍然用著他的歌聲去繼續喚醒孩子們的希望。說真的,倘若沒有“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我至今還不能認識這位“潤物細無聲”的人,可當扣動了那根弦時,再也不是“潤物細無聲”了。
微塵,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又一個集體。起初,微塵是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愛心人士所用的署名。在愛心款上,有好幾處都有著微塵的名字,是啊,微塵,自己力量真的很小,乃至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就是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義舉,無聲卻包含著愛。
全社會那些愛心人士都愿意用微塵作為自己的署名,漸漸地也便形成了一個集體。此時,那位初次用“微塵”的捐贈者是該有多么地欣慰啊!他(她)的無聲的舉動帶動了整個社會的愛心高潮。
以前,看過一篇德國小男孩尋母的報道。小男孩從小被收養在了一間修女院。長大后,小男孩想找自己的親生母親。于是,拖著瘦小的身軀不停地找媽媽。然而,還是沒有消息。有一天,想起了能為媽媽做點了什么。他幫助每一個人后,人們便問他需要什么回報時,他說:“請你也去幫助十個人,再告訴那些人再去幫助另外十個人就夠了。”哇,真的很感動很感動,為了能找到母親,小男孩就能想出這樣的方法。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無聲的想法掀起德國尋母高潮,愛,或許可以傳遞吧!
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在成名前從不認為自己是名人。起初,他們的行為舉止微不足道,可當他們扣動了人們心靈那根最薄弱的弦時,“潤物細無聲”已不再成“潤物細無聲”了。
2017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例文二
“疼……”
肩胛骨上的刺痛讓我從混沌中漸漸清醒過來。睜開眼,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荒蕪的景色,漫天黃沙飛揚,我掙扎著想要坐起來,但肩膀的劇痛,讓我所有的努力都變成了徒勞。
仿佛有什么動靜,是有人發現了我嗎?我側頭一看,匍匐著向我靠近的,竟然是一個漢軍打扮的將軍。他的臉就在我眼前咫尺之處,我不敢相信,這張稚嫩的臉,會穿上一身大將軍的服裝。他,難道是霍將軍?
他扶我坐起來,喂了我兩口水。然后說:“又多了一個幸存的士兵。”
我這才發現遍地都是尸體和血跡,遠處還有一隊和我同樣打扮的士兵向我走來,在我面前站住,向那個青年將軍行禮:“報告霍將軍,別處再無一人生還。”
這時我恍惚記起,我從21世紀穿越而來,成為霍將軍麾下的一名士卒。我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仰望霍將軍。說他乳臭未干并不為過。他那并不豐滿厚實的肩膀真的能擔當將軍的重任嗎?能擔當大漢興亡的重任嗎?
黃沙……血腥……邊關……大漢軍服……霍將軍……我正與霍去病將軍并肩作戰?我的腦子尚未完全清醒,但已容不得多想,烈日炎炎,穿戴著沉重的盔甲,加上左肩中箭,我再度昏死過去。
醒來時已在營帳之中,肩頭已有人用白布裹好,那一隊殘兵圍在一起,中間是霍將軍。
“這是一場生死之戰。家國一體,有國才有家,我為將,爾為卒,你們可以離開,但我不可。陛下賞賜我良田美宅,我卻依然無家可歸,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好一個“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少年將軍出語不凡。此時,欽佩代替了懷疑。正想看身邊人作何反應,只聽得將士們齊聲答應:“吾等愿隨將軍堅守陣地,誓死不歸!”
此時已是傍晚時分,暮色降臨,將軍身邊的十幾個人圍坐到一起,相互支撐著,以饃為食,以雪解渴,稍作休整后,連夜繼續向漠北挺進。
后事不敢去想,但霍將軍的前功世人皆贊,皇上嘉獎,賞賜的良田美宅無人能及。
霍將軍率部且行且戰已有兩千多里,共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一路追殺,來到狼居胥,在此,霍將軍祭天祭地,封狼居胥,然后率部直奔襲匈奴至貝加爾湖。這是怎樣的氣勢?這是怎樣的功業?
英武的將軍也并非所向披靡。就在我受傷的那場戰斗中,匈奴竟然在一天之內發起兩次進攻!正說著,又看到了遠處匈奴的火把,和在火光中隱隱約約飄動的胡旗。我轉身把劍,幾位士兵也已經嚴陣以待,準備出戰迎敵。站在隊伍最前面的,是霍將軍。他嗖地一躍而起,厲聲問道:“想回去嗎?”將士們答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說完,將士們爭先恐后地提劍沖向了敵軍……
讓人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樣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這樣一位天下無敵的英雄,在匈奴未滅、胡虜未盡之時,竟然病逝,年僅23歲。
我回到21世紀,看著17歲的少年還在懵懂度日,看到20歲的青年還無人生打算得過且過,那么,23歲的我會是怎樣的呢?剛好大學畢業吧,是否正在為職業高不成低不就而彷徨躊躇?
人,要活多少歲才能展現自身的價值呢?23歲的霍去病英名傳千古,可以給我們一個不錯的回答。
2017高考滿分作文優秀例文三
探究是一種很棒的學習方式,這道理說出來大多數人都會點頭稱是。沒錯,我們不僅要"學而時習之",還要多多探究,把學來的知識化為己有。可是說歸說,卻鮮有人把探究真當回事,認真地去做一回。學校的課不提也罷,上學十二年,向來都是老師在上面講,我在下面聽,想就某個問題或現象來堂探究課?對不起,老師課程太緊,這事以后安排……于是,一拖就拖到現在!
學校沒得探究,并非意味著我就與此無緣。說白了,想探究什么,關鍵還在于自己的興趣。對什么有興趣了,就算學校沒安排,自己獨自探究也可。達爾文在讀書時,樂此不疲地收集和對比各種甲蟲,這可不是學校老師讓他這樣干的。
我自己的愛好則是閱讀古詩,喜歡在古詩里咬文嚼字,探究各種意味。李白的《行路難》里有一句"將登太行雪滿山",后來我卻在一本書里看到另一個說法"將登太行雪暗天"。古人有"一字之師"和"一字千金"的說法,這兩個版本的不同一下可就引起了我咬文嚼字的興趣!
從詩的意境上看,"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已經足以說明行路有多難了。你想,黃河河面結冰了,無法行舟只能履著冰層穿越;而要登上太行山,又滿山是雪,得趟著積雪行路,豈不難哉?
那么"學暗天"又是怎樣的境界呢?這就得發揮我們的想象力了。一般說來,當我們看到"將登太行雪滿山"時,腦海里即可浮現出一幅茫茫白雪覆蓋高山的清晰景象;可"雪暗天"卻不同,漫天鵝毛般的飛雪紛紛下著,山被大雪覆蓋而顯得異常明亮,而此時的天空在天的比照下反而變得陰沉暗淡,這樣一來,惡劣天氣便如身臨其境般撲來,行路之難直擊人心!如此探究一番,我倒覺得"雪暗天"的說法更符合行路難的境界了!
怎么樣,有意思吧!你若有興趣,也可學我如此推敲一下,探究一番,我敢打包票,你定能在枯燥的學習中得出不少樂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