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篇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是一個令人何等高興的日子呀。中秋,是一個嘗餅說樂的日子;中秋,是一個賞月闊談的日子;中秋,是一個百家團圓的日子!
吃過晚飯,我端著一盒月餅和幾把小木椅,來到院子里賞月。
晚上,萬里無云,明月使出迷人的招數,閃耀著耀眼的銀光,那月光映著幾絲羽毛搬的輕云,美妙極了。徐徐的晚風載著一股股濃濃的情思,又送來一個溫馨的夜。那月亮也隨著晚風,微微顫動。過了許久,一輪黃色的圓月高高地懸掛在天空,向大地灑下皓皓的月光,多么溫柔,像輕紗一樣。
月光像一盤潑出去的銀色的水,彌漫在大地上。月光,隨著夜的深沉,進而發亮。柔和的月光伴隨著蛐蛐兒的歌聲,飛向遠方。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篇二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快到了,人們興高采烈的,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中國傳統節日。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啊!真香!好像是我最愛——紅燒鴨!我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默地說了起來,我悄悄地走進了廚房,準備偷吃。媽媽見了,也在我后面觀察我的舉動。當我快要接近時,“住手!你這個小饞貓。”我嚇了一大跳,趕緊準備溜出去,可奶奶擋在門口,我心里暗暗的想:俗話說得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怎么就這么的笨啊!我眼含著淚花,對大人們說,我再也不敢了的,大人們才放過我的。爸爸和爺爺開始忙著把斗香點燃了,又把小桌上放滿水果,月餅等食品放在月光下。
我突然想起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兒不識月,呼作白云盤”的詩句,心里頗也能感觸到些詩人當時的一點心境。
“開飯了,開飯了!”我直流口水,弟弟也是跟我一副樣子。幾分鐘后,桌上一半的飯菜已被我和弟弟消滅了。爸爸他們都有點被我們的舉動驚呆了的。
我拿著椅子坐在月光下,看著那天空燃放的禮花:紅的、藍的、紫的……
一會兒是“五彩蘑菇云”向上升騰,一會兒又見晶瑩透亮的“小星星”向你撲來。
我看了入了迷,仿佛都身臨其境般。
天上的明月,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揮之不去。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篇三
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賞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晚上,戶戶人家都高高興興地賞月,雖然有的一家到東湖賞月,有的一家去逛街,可是他們畢竟是一家團圓,熱熱鬧鬧地過中秋。而我家也不例外,我們已經在傍晚時準備好了中秋的晚會——燒烤。
看,表姐正在生火,看樣子不是很成功,她的眼睛淚水汪汪的,接著還一滴滴地向下掉,頭發全是炭灰,看見她那狼狽的樣子,真是可笑,不過表姐她堅忍不拔,經過了20分鐘左右,終于都把火生好了。
晚上8時,我們一家已經安安定定地坐在陽臺上燒起了烤,燒烤時發出那一陣陣的香味,連月亮姐姐也吸引住了,她把頭伸出來。我說:“哦,月亮姐姐她一定是看見大家都在等待他到來,所以覺得不好意思了,臉上才會紅的。”漸漸地,她的膽子開始變大了,臉越來越亮了,一剎那間,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天空。表哥見了這么大的月亮,就馬上唱起了歌來《十五的月亮》,我們也跟著唱起了,氣氛非常熱鬧。
一陣微風吹過,身上覺得有些涼了,我站了起來,看見千家萬戶都掛滿了燈籠,五彩繽紛一般。這時,樓下的小樹們也發出了歡快的叫喚聲:“好美啊!又圓又大的月亮和這五顏六色的燈籠,她們又為我們增加了一件黃白色大衣。
中秋節賞月中秋節賞月篇四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每當我背起這首詩,就會想到皎潔的明月。今年的中秋夜,我就欣賞到了皓月當空、月朗星稀的美景。
晚飯過后,我和爸爸媽媽在西太湖邊散步,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一開始,它像披著一層淡黃色的輕紗,又透著一些紅光,漸漸地,它越升越高,越來越亮,那皎潔的月光吸引著我,久久不能移開。
月亮的光芒不像太陽一樣耀眼,也不像星星一樣昏暗,看著它,讓我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張開雙臂,自己竟成了月中仙娥。離它不遠處,飄浮著絲絲云彩,就像孩子一樣依偎在月亮媽媽身旁,星星眨巴著眼睛,靜靜地陪伴著它們。月中桂花樹下抱著玉兔的嫦娥也仿佛在遙望著親人。
地上的生物也隨著月亮的變化而改變,綠色的樹葉被月光一照,猶如一塊綠色的寶石。一陣微風吹來,一片片枝葉飄飄悠悠,宛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我們走到池塘邊,看著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像調皮的精靈和我們嬉戲,只見它在水面上扭來扭去,引得我向水里扔下了一塊小石子,頓時水面泛起了一道道銀色的漣漪,“哎”,月亮躲起來了,我驚訝地看著水面,不一會兒,月亮又露出了甜美的笑臉,好像在說:“我在這兒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想,當年蘇東坡寫這首《水調歌頭》的時候,那明月也是和現在一樣的美吧。
中秋的月亮格外美麗動人,它那溫和的光芒,照亮了遼闊的大地,照亮了人們純潔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