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導游詞篇一
漢代社會是一個視死如生的社會,人們認為人死以后,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質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想方設法帶到另外一個世界里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倉、廚房、錢庫、樂舞廳、會客廳應有盡有,就連廁所也制作得一絲不茍、設施齊全。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諸侯王和高級將領,死后自然希望能繼續指揮千軍萬馬,兵馬俑就應運而生了。
從制作工藝上講,兵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來再經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它們當中的昂著,張著嘴,仰著身子,仿佛是一位性格粗獷、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邊的兩位一個探過頭來,一個側過臉來像是在安慰勸說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則是低著關、皺著眉,嘴角向下撇,顯出性格內向,默不作聲的悲郁神情,這與整體莊嚴肅穆的軍隊主題是相吻合的。
漢兵馬俑在繼承了秦俑風格的基礎上加以發展,由寫實轉變為寫意,它不注重人物線條的比例是否準確,而側重于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
由于兵馬俑坑平均低于外圍大壩外水潭面2.5米,外圍水面對俑坑造成較大水壓,經過近20xx年的時間,原土壩壩體疏松,局部開裂,特別是經歷1997年徐州特大暴雨以來,俑坑內出現管涌,對俑坑兵馬俑構成嚴重威脅。經常年水的沖刷和侵蝕,土壩外圍一面壩體出現塌方和水蝕嚴重威脅大壩安全,同時兩級排水泵站建成20xx年,機械和泵房不同程度出現老化和房屋開裂錯位現象,急需維護和更新。
漢兵馬俑館現有文物庫房十分簡陋,不符合文博單位一級風險安防等級的要求和文物保存條件,急需新建庫房。現已計劃在新館改擴建中,按照國家安防和文物級別標準新建一座文物庫房,目前問題主要是建造文物庫房資金缺口很大。
徐州漢兵馬俑是繼咸陽秦俑之后,我國兵馬俑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價值。受當時技術條件和資金等因素的制約,一號坑僅加固修復了一部分,俑坑中部的指揮系統兵馬俑尚未加固保護。二號俑坑發掘后一直未進行整理和修復,三號俑坑未能發掘清理,五、六號俑坑出土的陶俑一直未能全面整理、修復。
目前文物征集十分不足,20xx年新館主體建成后,古代軍事輔助展廳達500平方米,需要大量文物充實,急需征集一批漢代軍事方面的文物。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新館將于20xx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xx年進入安防施工,資金缺口是目前存在的嚴重問題。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導游詞篇二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現在我是你們的導游:小張。我的電話是:“25776847578。”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叫我幫助你們。今天我們要參觀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它是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之一。想知道秦兵馬俑是怎么來的嗎?在臨潼,幾個農民相約去挖井,挖到一半的時候,農民發現了幾個銅片,農民發現了銅片之后,又挖,最后,挖到了秦兵馬俑。
現在,該看秦兵馬俑了,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xx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長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1.8,體格健壯,體格均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持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上馬沖殺。
下面還有很多俑,請大家自由參觀。
······
今天的旅程就到此結束了,希望有機會在為你們做導游。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我就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徐奕,大家可以叫我小徐。
今天,我們旅游的景點是——秦兵馬俑。這秦兵馬俑是我國西安臨潼出土的,它是舉世無雙,享譽著世界珍貴的歷史文物。
好,現在我們到達了目的地。這兵馬俑是秦始皇和古代的勞動人民發掘的。現在我國已經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約有20xx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請大家想一想,五十個籃球場有多大。
那么你們知道這雄偉的兵馬俑是怎么被發現的嗎?我來告訴大家,它是1974年3月西楊村村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的。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1987年秦兵馬俑被聯合國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大家可以看到那邊的三十八路向東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著有駟馬戰車,而陶俑全身披鎧甲,手持兵器。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
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體格健壯......
游客們,每一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你們可以仔細端詳一下他們的神態。
法國總統希拉克曾留言說:“世界原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是真正到過埃及;不看兵馬俑,就不算真正到過中國。”
今天,我們的旅游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導游詞篇四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為依托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同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陵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基于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覽、休閑等多項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
秦始皇陵布局縝密、規模宏富,具有重大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目前在秦始皇陵陵區已發現各類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處。1961年,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兵馬俑坑發現于1974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7000余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征。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鈹、矛、戈、戟、殳、弩機以及大量的箭鏃等。大部分兵器歷經兩千多年依然鋒刃銳利,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側,還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每乘車前駕有四馬,車上各有一御官俑。銅車馬造型逼真,裝飾華美,大量使用金銀為飾品和構件,制作非常精巧,被譽為“青銅之冠”。
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正式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至今已接待中外觀眾近7000萬人次,其中包括近20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秦兵馬俑先后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城市展出,海外觀眾超過20xx萬人次。秦兵馬俑每到一處就引起當地轟動,已成為增進國際間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xx年10月1日,占地3386畝位于秦始皇陵核心區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筑遺址、陪葬坑等。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的對外開放標志著我國又一處大遺址保護工程的建成。既是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傳播中華優秀文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舉措,又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帶動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20xx年9月30日,9901、0006陪葬坑陳列廳正式對外開放。0006陪葬坑位于秦陵內城以內,封土西南,20xx年發現。面積約410平方米,出土彩繪文官俑8件,御手俑4件,銅鉞4件,木車遺跡一乘,殉葬的活馬約20匹。9901陪葬坑位于秦陵內外城之間,封土東南,1999年發現。面積約800平方米,1999年5月8日至6月15日,對陪葬坑的中部進行試掘,試掘64平方米,在中部棚木之上出土青銅大鼎一件,重212公斤,口徑71厘米,高61厘米,在北部過洞中出土11件彩繪百戲俑。出土的陶俑,不著鎧甲、不穿戰袍,上身赤裸,下身著裳。姿態各異,風格、服飾、裝束等都與一二三號陪葬坑出土的兵馬俑迥然不同。有學者認為這批陶俑的原型可能是象征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20xx年6月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秦陵博物院又啟動了9901陪葬坑和秦陵部分建筑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這兩個陳列廳展廳建成后,9901陪葬坑的考古發掘工作將在展廳內繼續開展,并使其與保護、展示相結合,為觀眾提供更為真切的參觀感受。0006陪葬坑則進行原址展示,帶給觀眾真實的展覽效果。同時,通過陳列在展廳內的典型文物、圖片和文字說明,以及相應的講解導覽服務等,向觀眾全面展示這兩個遺址坑的文化內涵,強化秦陵遺址公園的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秦陵博物院在公眾服務和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及9901、0006陪葬坑陳列廳與已開放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同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秦陵文物事業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