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種工作實施結果的總鑒定和總結論,是對以往工作實踐的一種理性認識。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村清潔取暖工作總結篇一
編制并下達節能技改項目計劃,實行重點項目定期調度和完成情況通報制度,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運、早見效。今年節能技改項目10個,計劃總投資2098萬元,形成年節能能力噸標煤。重點抓好以下節能項目建設:藁城宏泰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100萬元的余熱回收項目,年形成節能能力9600噸標煤。藁城市德金木業有限公司投資375萬元的工業鍋爐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年形成節能能力5946噸標煤。河北石焦化工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的回收熱制冷節電項目,年形成節能能力194噸標煤。藁城市金鑫焦化有限公司投資150萬元的高壓變頻電機替代低壓電機項目,年形成節能能力195噸標煤。(節能項目計劃見附表)
消耗、工藝、主要產品、設備耗能檔案。同時,按照國家標準要求,督導企業加強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提高企業節能管理整體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三是扎實開展能效對標活動。繼續深化“雙百”企業能效對標行動,采取內部對標、競爭性對標及同行業對標等方式,深入挖掘企業節能潛力。將能效對標活動向全市年耗5000噸標煤以上企業推廣。加強企業能耗核查,開展能源審計,對超過能耗限額的企業實行懲罰性措施。
節能目標并制定節能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政府各部門負責人考核評價內容;建立健全政府機關能源消耗統計制度;加強主要用能設備的能耗監測;擴大節能和環境標志產品的政府采購范圍,建立節能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評審和監督制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空調室內溫度控制的規定,辦公樓內夏季空調溫度不低于26℃,冬季取暖溫度不高于20℃,合理設置電梯的開啟數量和運行時間,降低空調、電梯主要設備的能耗;抓好辦公樓采暖、照明的管理;推動公務用車節油,認真執行一車一卡定點加油制度,執行百公里油耗定額。
商貿領域:重點推動商場、大型超市和飯店做好照明、空調、電梯及其他耗能設備的節能工作。鼓勵商貿企業使用節能燈具、變頻空調、節能型冷藏設備、自動控制扶梯等節能設備與技術。嚴格控制空調使用溫度,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夏季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并盡量減少使用時間。倡導節約意識和綠色消費,建立節約機制,創新經營方式,開展節電、節水、節氣等節能降耗活動。
農業領域:加強農村節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池工程建設,積極推廣應用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規模畜禽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鼓勵農民使用戶用沼氣池,并積極落實財政補貼政策。農業局完成投資780萬元,建設2600個沼氣池項目,形成年節能能力800噸標煤。
農村清潔取暖工作總結篇二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2016年10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住宅全裝修工作指導意見》【浙政辦發〔2016〕111號】,要求在新建居民小區推廣“全裝修和成品交付”模式。浙江電力公司緊抓此次契機,以杭州市臨安區為試點,與轄區內各大房地產開發商開展溝通洽談,在即將開工建設的高端小區樓盤中推介居民電采暖技術,并最終確定在“桃李春風”小區試點推行居民電采暖工程。臨安“桃李春風”小區位于臨安區青山湖科技城區域的“頤養小鎮”,是綠城集團旗下以中國古典別墅為樣板設計,主打綠色、養生理念的特色小區。在小區項目立項、初設審查、工程建設等各個階段,臨安公司大力開展技術推介、經濟性對比等各項工作,成功協助該小區開發商選擇地暖、生活熱水二合一的空氣源熱泵系統,并于2017年開展工程實施。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在冬季氣候特征上,南方與北方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屬于北方氣候區域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黑龍江、吉林等15個省市。屬于南方氣候區域范圍的省市包括上海、江蘇、浙江等15個省市。按此標準的南北劃分,恰好與我國提供冬季集中供暖的省市基本一致。
北方各省市冬季取暖補貼政策覆蓋的時間跨度大體上一致:總體上華北地區的供暖時間是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當平均氣溫降至某一溫度區間時,將啟動集中供暖。
我國北方冬季的那個題氣候特點為寒冷干燥。但北方也有諸如北京、天津、山東等相對較為溫暖的省市。相比之下,南方一些偏北部的省市,在最寒冷月份的平均氣溫與北方一些偏南部的省市較溫暖月份的平均氣溫不相上下。另外,從人體生理學的角度來考慮,16攝氏度市人體對寒冷忍受程度的一個界限值。低于這個溫度值,人體就會因寒冷而感到不適。由此可見,對大多數南方省市而言,冬季取暖是必須的。
另外,南北冬季各月平均相對濕度的數據對比也能從側面進一步證明南方取暖補貼的必要性。所謂相對濕度,指的是單位體積空氣所溶解的水與其最大限度可溶解水的量的百分比,數值越高,相對濕度越大。相對濕度與溫度存在著反比關系,即相對濕度越高,溫度越低。從人體感受的角度來看,相對濕度每上升10個百分點,人體的感受相當于溫度降低2攝氏度。在溫度相同時,南方居民所感受到的寒冷要比北方居民更加強烈。
所以在南方地區特別是浙江省提供冬季供暖非常必要。
首先由于歷史原因,南方地區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沒有考慮供熱系統,供熱的基礎設施幾乎沒有。假如采用集中供熱,城市基礎建設改造的費用政府無力承擔;南方集中供暖的時間先對北方會更短一點,設備閑置率更高。
農村清潔取暖工作總結篇三
(一)全省取暖總體情況。
1.取暖面積。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建筑總面積約億平方米,其中城市建筑面積約億平方米,農村地區建筑面積約億平方米。全省城鄉建筑總取暖面積約億平方米,取暖率為。其中,城市取暖面積億平方米,取暖率為;農村地區取暖面積億平方米,取暖率為。
2.用能結構。全省取暖用能以燃煤為主,截至2017年年底,燃煤取暖面積億平方米,占總取暖面積的;電能、天然氣、地熱能、生物質能、工業余熱等取暖面積億平方米,占總取暖面積的。全省取暖用煤量約4300萬噸,其中取暖散燒煤用量約1000萬噸,主要集中在廣大農村地區;取暖天然氣用量約億立方米。全省取暖平均綜合能耗約千克標煤/平方米,其中城市取暖平均綜合能耗約千克標煤/平方米,農村地區約千克標煤/平方米。
3.取暖熱源。全省城鎮取暖形成了以燃煤熱電聯產機組和區域鍋爐為主,天然氣、電能及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分散取暖作為補充的發展格局。截至2017年年底,城市集中取暖面積約億平方米,集中取暖普及率為。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等以分散取暖為主,主要使用小煤爐、土暖氣、火炕、空調等取暖,約占總取暖面積的;其它采用集中取暖、天然氣、電能、生物質能等清潔方式取暖,約占總取暖面積的。
5.熱用戶情況。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縣城及以上城市規劃區新建建筑全部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全省累計完成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億平方米;農村地區除新型農村社區外,大部分取暖建筑未采取節能保溫。
2.天然氣取暖。天然氣取暖是以天然氣為燃料,使用低氮燃燒的燃氣鍋爐或燃氣采暖熱水爐(以下簡稱燃氣壁掛爐)等供暖設施向用戶供暖的方式,包括燃氣熱電聯產、天然氣分布式、燃氣鍋爐、燃氣壁掛爐等,具有燃燒效率較高、基本不排放煙塵和二氧化硫等優勢。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天然氣取暖面積約億平方米,占城鄉總建筑面積的。
4.工業余熱取暖。工業余熱取暖是回收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廢)熱,經余熱利用裝置提質后向用戶供暖的方式。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工業余熱取暖面積約4700萬平方米,占城鄉總建筑面積的。
5.可再生能源等其他清潔取暖。包括地熱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等取暖,截至2017年年底總計取暖面積約6000萬平方米,占城鄉總建筑面積的。其中,地熱能取暖是使用換熱系統提取地熱資源中的熱量向用戶供暖的方式,取暖面積約3500萬平方米。生物質能清潔取暖是指利用各類生物質原料及其加工轉化形成的固體、氣體、液體燃料,通過專用設備實現清潔取暖的方式,包括達到相應環保排放要求的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鍋爐、生物質成型爐具等,取暖面積約2500萬平方米。太陽能取暖是使用太陽能集熱裝置等,配合其他穩定性好的清潔取暖方式向用戶供暖,目前取暖面積較小。
1.清潔取暖缺少統籌規劃。長期以來,全省缺乏對煤炭、天然氣、電能、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供暖的統籌謀劃,熱力供需平衡不足,導致一些地區供暖布局不科學,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將清潔取暖等同于“一刀切”去煤化或煤改氣、煤改電,缺少對各類供暖能源形式的有效整合。此外,清潔取暖工作涉及面廣,職能相對分散,缺少統一管理部門,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存在職能不明確、協調聯動不足等問題。
農村清潔取暖工作總結篇四
組長:xxxx副組長:xxxx
成員:各中層領導及班主任
1、根據本校情況,提前做好冬季取暖計劃,并準備好充足的資金。
2、認真做好供暖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檢修好取暖設備。
3、各班要認真執行冬季防火取暖工作方案的要求,做好帶班領導和當值教師對所有教室和取暖鍋爐定期進行防火、防電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班主任是班級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每天放學時要做好班級取暖安全檢查。
5、值人員要對學校安全工作負全責,每天要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巡視制度,做好當天的防火、防盜和用電、用水安全工作。
6、值日人員發現問題要及時妥善處理并報告帶班領導或主要領導。
7、供暖期間要加強管理,增強責任意識,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處理,確保冬季取暖安全和不發生安全事故。
8、加強值班制度,加強巡視和檢查,排除事故的隱患,確保師生安全,確保師生溫暖過冬。
9、要通過校務會、校會、班會對師生進行安全防火、安全用電、預防煤氣中毒等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10、當取暖鍋爐出現問題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及時修復,以保證正常供暖。
農村清潔取暖工作總結篇五
2017-2021年鄆城縣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72568戶,涉及22個鄉鎮街道420個村,基本實現農村清潔取暖全覆蓋。按照年度劃分:2017年改造10782戶,2018年改造8780戶,2019年改造9793戶;2020年改造32213戶;2021年改造11000戶,按照改造方式劃分:天然氣改造11375戶,電改造53854戶,地熱改造2989戶,太陽能改造3462戶,空氣源改造888戶。
(一)實現天然氣管網“鎮鎮通”。按照省、市、縣要求,指導燃氣企業完成燃氣管網鎮鎮通、村村通工程,共計鋪設中壓管網120余公里,低壓管網260余公里,新增燃氣用戶3.2萬戶,完成預期2021年新增2.8萬戶的目標任務。
(二)供氣方面。督促燃氣企業已與上游供氣企業簽訂供氣合同,能夠滿足“氣代煤”用戶用氣需求,保障項目長期發揮效益,督促鄉鎮、村居、社區加大清潔取暖監管力度,確保安全運行。
(一)“煤改電”“煤改氣”投資和運行成本比較高,農村推廣難度比較大。與傳統取暖方式相比,用氣、用電采暖成本大幅提升,由于農村老百姓承受能力有限,即使加上政府補貼,其采暖費用也仍然比原來用散煤取暖高,一些老百姓感覺不如原來經濟實惠,存在“煤改電””煤改氣“后舍不得用、少用等情況。
(二)政府補貼負擔比較重,運行費用需要每年補貼
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實施以來,城鄉環境空氣質量有了明顯好轉,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數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煤改電”涉及電網增容改造、電采暖設施改造、戶內線路改造、運維服務等多項投資,目前主要依靠各級財政補貼,且采暖運行費用每年都要補貼。如果電價不能有效降低,大面積實施“煤改電”后,政府補貼負擔加重,政策持續性不強。
(三)習慣于傳統取暖方式,對電采暖接受度待提高
除采暖成本較高的原因外,農村地區受長期以來的消費觀念、采暖習慣等因素影響,部分老百姓仍然依賴于傳統的燃煤、薪柴等供暖方式滿足取暖需求,有些群眾感覺氣、電采暖不夠給力,不如原來的爐子燒得熱乎,對“煤改電””煤改氣“存在抵觸情緒,即使改了也棄之不用。特別是北方許多農村地區群眾仍然延續著傳統的土炕取暖方式,兼顧取暖和做飯,而“煤改電””煤改氣“只解決取暖問題,做飯還得繼續用煤。
(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對各鄉鎮街道進行摸底調查,確認2022年改造規模。根據省、市文件要求,在建設方案、手續完備的情況下,推進項目的實施。完成建設方案改造任務,完成項目竣工驗收,確保清潔取暖戶溫暖過冬。
(二)計劃2022年城區天然氣用戶新增覆蓋16000戶,農村天然氣用戶新增覆蓋7600戶,我縣天然氣民用戶將達到86000余戶,新增鋪設高壓燃氣管網36公里,中壓管網68公里,預計2022年全縣天然氣用氣量將達到一億四千二百萬立方米。繼續推進城鎮燃氣儲氣設施建設,按照中央和省市縣要求,積極與相關部門結合,辦理相關手續,加快政府儲氣設施建設,提高政府儲氣能力,確保我縣天然氣穩定充足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