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幼兒園家訪工作總結小班 幼兒園家訪工作總結美篇篇一
第二周的星期四,我和吳老師決定去幾位小朋友家進行家訪。下午放學后,我們就出發了。準備到陸渡部隊基地的兩位小朋友家進行家訪,兩個小朋友都是小女孩,而且住在同一個園子里。根據我在幼兒園中的觀察,感覺今天家訪的兩個孩子是很乖巧聽話的,不知道她們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由于部隊基地一般人不準進入,所以,兩位小朋友家長到基地外面把我們帶入他們的住所。一路上,途徑他們的生活區,發現里面很大,環境也特別好,兩位家長還親切給我們介紹他們的生活區。我們邊走邊聽,生活區里的環境讓我們感覺到了一個“世外桃源”,眼前呈現出一片小樹林、一個園形的湖泊,湖泊里有天鵝,邊上飼養著不同的動物、還有蔬菜種植區等等。家長告訴我們:他們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到樹林里散步、觀察小動物、進行戶外體育鍛煉等。我們感到: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戶外場所,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游樂園和健身場所。
當我們走進兩位小朋友的家里時,看見她們正在一起玩耍,看見老師來了,兩個孩子顯得有點害羞,跑到里面的屋子里去玩了。我們和家長一同坐下開始交談,家長們很熱情,一開始就向我們介紹了孩子在家的表現:涵涵小朋友比較活潑可愛,在家里喜歡看動畫片,還會自己在電腦上打游戲,平時經常和住在同一幢樓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因為有許多玩伴,所以孩子每天都很開心。怡怡小朋友在家則顯得比較文靜,性格有點內向,但是和自己的玩伴在一起的時候則也很活潑開朗。可見,孩子的交往環境對孩子的性格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這兩個家庭中,我們感到了家長很重視孩子與同伴的交往,使孩子的童年中有自己的好伙伴,為孩子留下一段童年的美好記憶。
在孩子的居室中,家長能在有限的空間中為孩子開辟學習和游戲活動的場所。作為全職媽媽的兩位家長每天都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每天都不會感到寂寞。由此,我想到了一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而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使孩子的心靈中有一片“父母”記憶和親情的空白。相比之下,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
家訪回來的路上,我也有很多感慨。真希望每個孩子的父母都能夠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運動、多讓孩子和同齡孩子交往,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發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家訪工作總結小班 幼兒園家訪工作總結美篇篇二
2020年9月15日到2012年9月25日,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到班級中35位小朋友家中進行家訪。本來班中兩位老師是分開進行家訪,但是考慮到家長會有所想法,我和李老師一起進行家訪,基本上做到走訪每一位家庭。
因為班級的孩子居住的地方比較分布。在家訪之前,根據幼兒居住的地點我們進行了劃分,和家長提前預約時間;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家訪。整個家訪過程,我覺得可以總結兩點:
一、抓住機會、深入了解。
35個家庭,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全班走訪下來,家長所給老師的反應也大不相同。有的家長會積極地抓住這個機會從各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園的表現。老師還沒有問寶寶在家的情況,家長就已經積極地向老師進行反饋了。這個時候老師也會積極地和家長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也有家長認為寶寶才開學兩個多星期,也沒有什么想了解的,平時工作又比較的忙,接待子的時候在幼兒園說說就可以了。家訪的過程中,家長見到老師比較的緊張,其實他們不知道,老師也很緊張。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這樣的一個家訪機會其實是非常珍貴的。就是因為幼兒剛入園,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建立老師和家長彼此之間的信任,使以后各方面的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我想,對于孩子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給予所需,提高溝通質量。
每位幼兒都有他自己的性格、特點。所以家訪的內容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能夠做到和每一位家長進行交流的時候有一定的針對性。我們班有個寶寶在開學的第二個星期生病,一直在家休息,有一個多星期沒有來園。家長怕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時間比較的長,等到到學校的時候怕跟不上進度,不愿意上幼兒園。作為老師了解了家長的顧慮,在家訪的時候就著重介紹了最近一周班級所開展的情況,幫助家長解除顧慮。我想,這也就是家訪的魅力所在。
雖然每位家長的文化程度不同,但是,對于自己的孩子在園的表現和未來的發展的重視程度是一樣的。家長那一雙雙期待、信任的眼神,也讓我們老師更加明白自己所要做的還要很多很多……
家訪活動雖然辛苦,但是拉近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讓家長感受到了幼兒園的溫暖。這樣的一個活動,家長收獲頗多,也讓我們老師受益匪淺。
幼兒園家訪工作總結小班 幼兒園家訪工作總結美篇篇三
轉眼間,今年已是我踏入幼教這一工作崗位第六個年頭,在整整過去的五年中,我走進了無數幼兒的家中,與父母們進行交流,一次家訪一次收獲,我覺得家訪最大的好處就是拉近我們教師與家長、孩子三者之間的距離,在相互的談話過程中,可以讓我們更細致地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幼兒,從而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開展班級工作;五年過去了,我又迎來了新一屆小班寶寶,懷揣著期待的心情走進了他們的家中……
我愛你,怎么愛?
嘉怡在班級中是一個比較自由、散漫的女孩子,她沒有規則意識,在集體中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利用下午空班時間我來到了嘉怡的家中,嘉怡的母親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家訪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嘉怡的父親在太倉做生意,而她和母親則剛來太倉不久,老家在安徽,之前有上托班的經歷,我想這也是嘉怡上幼兒園從來不哭的原因吧!在家訪的過程中,嘉怡的媽媽對我們幼兒園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疑問,“如果寶寶生病可以請假嗎?”“幼兒園會有興趣班嗎?”等等,同時我也跟嘉怡媽媽相互之間交流了關于“如何幫助寶寶養成規則意識”“怎樣提高寶寶的專注力”等等,在整個過程中,嘉怡媽媽都聽得非常認真,她表示,她很看重孩子的學前教育,把幼兒園工作當成很重要的工作看待,從中可以看得出,嘉怡媽媽是非常關注孩子教育這一塊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教育。
愛多少≠金錢多少
走進了皓皓家,皓皓的爸爸開始向我介紹起皓皓的情況,皓皓家庭比較優越,按照皓皓的爸爸所說“別人生小孩花幾千塊,我家生小孩花掉了十幾萬”,皓皓從小由保姆一手帶到大,小時候是父母從北京重金請來的金牌月嫂,除了管理皓皓的吃睡,另外還分管早期教育一塊,之后因為種種原因換了本地月嫂一直到現在,皓皓爸爸說到,只要是對小孩好的,無論怎樣都會滿足他;了解到皓皓父母陪伴比較少,我建議父母能夠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月嫂再怎么優秀也比不過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這個關愛包括了陪伴,有些東西是金錢換不來的,孩子尚年幼,這個階段正是需要父母的時候,這個階段若是讓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孩子將對父母逐步疏遠,這種疏遠是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
孩子,你能淡定點嗎?
小雨在班級里的性格比較內向,可是在家里卻表現出與幼兒園截然相反的一面,跳上跳下的像個假小子一樣,媽媽介紹說,小雨在家就是這樣的,可能最近還不太適應,在與小雨媽媽的談話中,小雨媽媽首先對我們的工作做出了肯定和理解,聽到這些話我很感動,之后,小雨媽媽向我提出了疑問“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下,怎樣教育自己的女兒將來遇到問題做到淡定?”,可能因為自身環境因素,小雨媽媽很困惑,她想事情總是想得很復雜,在相互之間的交流中,我建議,孩子還小,應該讓她過屬于她現在的生活,而不應該總是把大人的一些感受強加于孩子身上,不管社會怎樣,在孩子的世界里,這一切都是純凈的、快樂的,而當下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過一個愉快的三年。如果想太多,那么孩子是不會快樂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一點也不假,的確,這次家訪給我感覺就是一句話: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會愛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形成不同個性的原因有很多,家庭因素占很大的比例,父母的文化層次,工作環境,性格特征等等,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出色,可是自己愿意付出多少呢?老人包辦、保姆包辦、杞人憂天……這就是愛嗎?然而我也是一位新手媽媽,通過這次家訪,我在內心里問自己,你是一位合格的母親嗎?的確,我也需要反思,教育的路程很漫長,讓我們做父母的共同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