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服務育人工作實施方案篇一
為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學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校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學生工作的實施意見》,現就我校服務育人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結合起來,把握學生成長發展需要,提供靶向服務,增強供給能力,竭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積極幫助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合理訴求,在關愛學生、幫助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中有效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二、工作任務
研究梳理各類服務崗位所承載的育人功能,明確育人職能。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切實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建設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和服務體系,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制訂健康教育教學計劃,開展傳染病預防、安全應急與急救等專題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公共衛生意識和衛生行為習慣;全面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安保效能,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建設校園綜合信息服務系統。
三、工作措施
(一)不斷強化服務意識
1.各單位、各部門各學院要圍繞關愛學生、服務學生,深入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與實際困難,定期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生活現狀、發展需求等進行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教育管理和引導服務工作。原則上,承擔學生服務工作的部門,每年應形成一篇問題導向突出、數據準確翔實、對策切實可行的調研報告。
2.持續開展作風建設。各學院以及承擔學生服務工作的各單位要按照《隴東學院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持續開展作風建設,強化宗旨意識。落實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切實轉變和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效率質量。
3.完善學生日常事務責任清單,規范服務運行流程,落實限時辦結,促進學生日常事務的程序化管理和服務化運作。不斷完善和充分發揮大學生事務中心功能,推進“一站式”服務工程并深化內涵建設。
4.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生之友”“三進三覆蓋”“學工干部聯系班級”“教師聯系宿舍”“學生學業導師”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更具親和力、感染力和說服力。
(二)優化后勤保障服務
1.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學生工作部、后勤保障處要持續開展“節糧節水節電”“節能宣傳周”等主題教育,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大力建設綠色校園,不斷完善學校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增加綠化面積,加強綠化養護和衛生保潔,提高校園美麗感和整潔度,努力營造宜居、宜學、宜研、宜業的校園環境。
2.實施員工素質提升計劃。加強干部職工教育培訓,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組織開展崗位技能大賽、崗位業務知識考核、專題調研、科級干部及骨干培訓班等,強化育人意識。提升后勤形象,逐步更新一線職工工作服裝,統一工作著裝;開展“亮身份、明標識”和“微笑服務”活動,實行掛牌服務,規范言行舉止,熱情主動服務。
3.完善基礎設施設備。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分批改造學生食堂,增添餐飲設備,改善師生就餐環境,更好地服務師生。合理規劃利用學生社區綠地,依據地形建立完善相應的小游園或建筑小品,改善學生居住及學習條件。
4.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制定健康教育教學計劃,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定期開展傳染病防控、安全應急與急救等專題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公共衛生意識和衛生行為習慣。
5.建立長效服務機制。積極聽取、廣泛采納各方而的建議和意見,鼓勵學生參與管理,主動接受師生監督。學生伙食監督管理委員會、舉辦伙食價格聽證會、建立學生接待日制度、組織學生跟車進行“陽光采購”、舉辦“3.15”維權日活動,開設后勤服務熱線電話。
(三)持續加強安全保衛工作
1.學生工作部、保衛處、各學院要不斷加強學生安全教育,組織各級各類層面上的講座、報告會,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持續開展學生校外住宿清理治理、金融知識進校園,杜絕網貸、傳銷。
2.抓住關鍵節點、關鍵群體。在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開學后放假前、敏感節點重點加強安全教育。重點關注心理危機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完善處理突發事件的工作預案,堅決杜絕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和群體性事件。
3.認真貫徹“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綜治工作方針,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更新校園監控設施,實現對校園重點區域的24小時實時監控;積極發揮警務室作用,對周邊環境進行定期不定期巡查整頓,加大校園周邊的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強校園的反恐防暴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防范能力,配備防暴器材,報警電話等設施;為重點樓群和重點部位配齊消防設施,提升校園安全防范能力。
(四)提升圖書資料服務效能
1.優化服務空間,注重用戶體驗。充分利用校史館、南梁精神研究中心、學術報告廳、檔案館等資源,全景式展示隴東學院的文化品位和學習教育功能,集文獻收藏借閱、參考咨詢、信息素質教育、學術研討、展覽展示、社會服務為一體,將圖書館建設成為學校學術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藝術中心。
2.建設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實行金盤圖書管理系統一站式管理。以學生需求為導向,不斷擴充和豐富電子文獻數據庫及管理平臺,涵蓋數字圖書、數字期刊、學術視頻、學術圖片、應試教育等多種類型的中外文文獻資源,最大程度滿足廣大師生的科研與學習需求。
3.提升館藏利用率和服務效率。打造智慧圖書館,啟用實行一卡通自助借還和閱讀服務,圖書自助借還系統、3d館藏圖書檢索系統、電子檢索機、電子讀報機、電子圖書借閱機、led展示屏、自助式電子閱覽、自助座位預約、自助打印復印、24小時微型圖書館、24小時還書系統等電子信息化設施設備。
4.加強信息素質教育。《圖書館讀者指南》人手一冊,使學生全面掌握了圖書館文獻資源情況和使用方法。在全校范圍內舉辦各種形式的讀者培訓,提高學生利用圖書資源能力和效率,同時正確引導師生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學校信息安全。
(五)加快智慧校園建設
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為方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按照整體規劃、統一建設、分步實施、注重實效的基本原則,針對師生、管理部門、決策部門的痛點,按照標準先行、打牢基礎、統一整合、服務驅動、重點突破、開放融合的思路,著力推進相關標準規范、校級公共基礎數據庫、公共數據管理與交換平臺、公共支撐平臺、重點業務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讓數據多跑路,學生少跑路”,以“最多跑一趟”為目標,讓學生有切實的獲得感;通過推進數據整合及交換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提高數據質量,進一步提高各部門系統之間的協同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學校轉型發展和內涵提升。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制度建設。各學院、各部門要出臺和不斷完善相應的服務學生工作制度,按照學生事務工作流程,落實按時辦結。逐步形成每項工作都用制度推進、按制度落實、靠制度保障的學生服務工作制度體系。
(二)靠實工作責任。不斷強化干部的組織紀律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落實崗位職責,靠實工作責任。要強化責任追究,嚴肅整治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等作風問題,增強教職員工的責任意識,切實把各項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三)強化監督考核。落實服務目標責任制,把服務質量和育人效果作為評價服務崗位效能的依據和標準。繼續做好服務育人獎的推薦評選工作并利用各種新媒介加強宣傳推廣,培育和掛牌一批“服務育人示范崗”。
服務育人先進事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實施方案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實施方案學校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學校衛生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