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詳案設計篇一
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身邊有趣事例的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
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觀察法、情景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操行統計表、水彩筆。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就要來了,我們班上要出兩個節目,大家覺得我們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繪畫、走時裝步。
師:不錯,合唱、舞蹈、小品、樂器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我們可以從這四類節目中選出兩個,我們怎么決定出哪兩個節目呢?這就要用到我們一年級時所學的統計知識。老師想讓大家投票來決定,下面老師請每組討論出兩個節目,等會投票。板書課題:“統計”。
1.收集數據的過程。
師:我們要知道哪兩個節目的票數第一步就需要我們來收集數據。
板書“收集數據”。
師:小組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師:下面請各小組匯報交流各種方法,并說說本小組認為最簡單的記錄方法,談談為什么?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組長就把討論結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書寫順序畫一筆畫。(學生按大組順序上臺投票配上音樂伴奏曲)
2.整理數據的過程。
師:請大家整理好每種節目的票數,再填到統計表中,我們數“正”字筆畫的過程,就是我們整理數據的過程。(板書“整理數據”)
師:為了能夠使每種節目的數目更直觀的表示出來,讓我們來共同制作統計圖。(小組討論匯報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在條形統計圖下板書節目種類。)師:0是起點,如果1格表示1票,則數軸上依次應標的數字是1、2、3。糟了,合唱的票數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夠涂該怎么辦呢?
師:下面請小組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匯報交流結果)一個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兩票剛好用4個半格子。
師:大家覺得他的方法可行嗎?沒錯,我們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票。請大家分別在條形統計圖上用這種方法表示出每種節目的票數。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來畫一畫。
師:一個格子表示幾票要根據統計表中數量最多的項目和每豎行總共的格子數來確定。
3.描述、分析的過程。
師:從黑板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xx的票最多?xx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幾票?知道了條形統計圖中一個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個人或物,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表示2個或3個甚至更多個人或物。
師:剛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們對統計表描述分析的過程(板書“描述、分析”)。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們的統計知識,比如跟跟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回來,我們可以統計買的什么種類的商品最多;老師在班上要統計哪一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組的表現最優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繼續找一找能夠用到統計的例子,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這個案例能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中選取素材進行教學。案例中,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熟悉有趣的“慶六一”開聯歡會出節目出發。由于學生喜歡的節目很多,可是出2個節目,產生進行統計活動的需要,必須從同學們喜歡的節目中選取最多人喜歡的2個節目。只有通過統計才能確定出哪2個節目。讓學生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逐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情境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合作、交流,課堂成了學生創造靈感的空間。
小學數學教案詳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十個十個數,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
2、通過百數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
3、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百數圖。
教學過程:
1、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2、出示10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的?
3、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追問:誰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
5、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放到數位表中呢?
出示百數圖:你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圖,討論自己的數法,并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并一起朗讀。
1、在百數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用教學軟件“百數圖”依次演示。
3、小組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做這些題目?
(學生可能會說1個十加1個十等于2個十,2個十是20。或者因為1+1=2,所以10+10=20)
4、在小組內交流:50+10=?50+20=?50+30=?50+40=?
5、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這些題目的方法,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6、小結:這些數都是整十數,我們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了整十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
7、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第4題,比一比誰計算的正確率。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檢查,并說說計算時你是怎么想的?
8、完成第5題前面3欄,要求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組全對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師檢查自己小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況。
9、第5題的后面2欄,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各部分的變化,然后自己再試試看怎么繼續編下去。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們進行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